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心法要诀”集萃【收藏】

理解太极拳的心法和太极拳内功修炼步骤,是练好太极拳的核心基础。

今天编辑一组心法供学习参考。

太极拳心法

基本方法

太极拳以“棚、捋、挤、按、瘛[chì ]、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

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意、气、神是太极拳的灵魂。意、气、神是太极拳的灵魂,所以,太极先师归纳出“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心行意、意行气、气运身”,“调息胜调身、养气得黄金”。现在很多习练者往往过分注重太极拳形体运动和拳架的外在之“形”,忽视了太极拳的内在“意”和“气”,这就犹如“丢了西瓜捡芝麻”。

太极拳心法要领

第一,立顶。头不前俯后仰、左偏右斜、轻松地竖立起来,不要用力。习称“顶头悬”,意为好像悬在半空一样。很多拳种也讲究头要直,但要求用力。这不是说别的拳种不好,而是用力对血压高的患者的血压有影响。

第二,松肩。不能理解为耸肩,更不应该误解为往下坠肩。而是肩背放松,不用力。

第三,垂肘。肘关节要有重意,因为打起拳来姿势很复杂,有很多动作不注意就会成为横肘。胸部始终不受气的影响,觉得很轻松。

第四,含胸。不挺胸就是含胸,很自然地把躯干竖立起来,但不要往里缩胸。

第五,拔背,背指脊椎。太极拳是以腰为轴心来带动四肢进行活动的,因此这个轴绝不能弯。

第六,气沉丹田。丹田指小腹。在立顶、松肩、垂肘、含胸、拔背的基础上,全身都要自然地放松,并自然地呼吸,这样才能气沉丹田。练大极拳讲“始而意动”,因为太极拳讲究练“意”不练力;“继而内动”,就是紧接着里边的“气”动;“后而外动”,最后才表现外边的动作。

太极拳心法要求

第一,姿势正确。需要有名师指导和纠正。

第二,意识集中。每一个动作都要意识想着、意识领着来完成。

第三,动作协调。这离开腰是做不到的。必以腰为轴心,腰一动周身都动,“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腰不动而四肢动,就不会出协调的动作。

第四,节奏分明。每一个动作的中间过程和完成姿势,要做到节奏分明。有人说,打太极拳好像行云流水一样,但不能离开节奏分明这一前提,同时还要注意掌握每两个式子之间似断非断,即式断意不断的关系。

第五,虚实分清。这一点很重要,初练表现在两条腿上的虚实变换。初学一定要掌握好两条腿上的虚实变换,身体的重心是在前腿还是后腿,务须清清楚楚,不能不前不后。“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所以只要一动就分虚实,要求非常严格。

第六,连贯圆活。太极拳的姿势由开始到收式,都是前后连贯的。每一个动作的运行路线都呈圆形,不是大圆、小圆,就是椭圆、半圆。

第七,上下相随。指手足有呼应关系。这样做,脑子需要高度集中在动作上,所以杂念容易排除。

第八,轻灵沉着。练太极拳由轻灵开始,久而久之,练出内劲,每一个动作就会很沉着。

第九,速度均匀。不论出掌、出拳、迈步,都要运劲如抽丝,快了怕它断,不拉它就出不来。

第十,呼吸自然。一开始用鼻子自然呼吸。舌尖抵到上齿与上腭之间。随着练拳时间的推进和功夫的加深,会形成深呼吸,即腹式呼吸,并且呼吸和动作会自然地结合到一起。

太极拳心法特点

第一,柔和。太极拳的架式平稳舒展,动作轻松柔和,不僵不拘,顺人体之自然,无忽起忽落和惊险的跳跃动作,练完后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因此适合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练习。

第二,连贯。由起式到收式,不论虚实,姿势的变化,前后都是互相衔接、连贯一气的,看不出停顿和接头的地方。所谓“绵绵不断,好像行云流水一般”,正是此意。

第三,圆活。太极拳上肢的动作不是直来直去,而是处处呈弧形,适合于关节的自然弯曲状态。因此,从前有人称之为“圆运动”的。在圆的基础上,全身上下才能协调、灵活、各脏器方能得到均匀的锻炼。

第四,完整。太极拳运动以腰为主,一招一式都由躯干带动四肢进行活动,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要求意识和动作一致,上下相随,手足呼应。并且呼吸也随着动作的起落开合,密切配合内外上下,完整一体。

太极拳心法

练拳之事,首在认识,认识对路,惟练而已。

不要虚名,要真明,名师不明处处名;明师不名处处明。

学好太极拳,一要师承,二要悟性,三要明理,四要得法,五要用功,六要相手。

明理不知法,一句空头话,知法不懂窍,真功未学到,无窍想练功,到老一场空。

练拳说难在心,易也在心。

慢动作不是太极拳的代名词,是其中一种练法而已。

慢练又是细练,慢练能练成周身一家,周身一家就能最快应对攻防;细练能松透全身,松透全身就能适应太极拳的万千变化。

练习太极拳,不用力量,是利用地心吸引力和重量。

重量是可以自由移动和转换的,力量则是人为的,它要刻意地去抵抗。

不管练什么拳架,只要没练出劲道,都是空架子。

有式无势是空架子,有势无式是瞎架子;势藏于式中,式起于势里!

拳架越练越细,用招越简越好。

拳架打得不像老师是不好,打得太像老师也不好。

一味苦练是练不好拳的,要多想多悟,要默识揣摩,要亲师默像,要用心、用脑、用意去悟拳才有较大进步。

刀、剑是拳的延伸,可以自纠、调整身法,也可丰富、充实劲道。

“我练拳”是我在练这个拳,以我为主要练这个拳;“拳练我”不一样了,是用那个拳来练我,用拳中之道和理来改变我自己,这两个的境界完全的不一样。

站桩功、松胯功、松腰功、松肩松胸功、太极步、吐纳丹田功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之重,练到位了就会给拳架和推手打下扎实的基础。

没有站桩功,虚实之术难练在身上。

减去一分本力,增加一分内功。

太极拳内功好比原子核能,可以用于民生发电,也可用于战争爆炸;养生需要精气神,技击也需要精气神,没有内功的是太极操,不是太极拳。

沉重量和飘浮量是地心引力起作用的好东西,练得越细越好。

脚心是五趾抓地,与地心力相吸、相斥。

上松到劳宫穴,下松到涌泉穴。

行拳阶段不同,练法就要有所不同。

练习太极拳,要凭神经感应灵敏,灵机性少了,则练不出真正的太极拳。

拳架是体,推手是用;有体无用,不能变化;有用无体,没有根本;知行并用才是大道。

松中有紧,紧中有松,阴阳变化,才能用于实战。

盘架宜松、慢、稳、匀,推手宜劲顺气和。

欲知动手非太极,先会腰胯丹田劲。

没有松胸沉肩,何来虚领顶劲?

含胸拔背的同时宜松肩坠肘。

含胸使气血下行,拔背使劲路上行。

松腰塌胯的同时宜气沉丹田。

把丹田当做杠杆,一口气发出全身的力量,这就是内劲了。

气沉丹田不是鼓小肚,而是通过沉肩、含胸、松腹、松腰、松胯等动作在意识的引导下,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引导气息下降来实现的。

松而不沉,不是真松。

沉稳之势还要平衡、对称动作。

步桩合一要落地生根,又要步履薄冰。

不要把“落地生根”练成僵化的 “固定之根”,要练成随机灵活变化的“无根之根”。

鞭打是柔软的实质。

以柔用刚方是真疾,以柔用疾方是真刚。

松肩重在放松肩胛骨,而不是重在放松肩关节。

如果不能松开这九个关节(腕、肘、肩、胯、膝、踝、尾闾、颈、头顶),节节贯穿是假。

轻中有浮不是真轻慢中有散不是真慢。

快中有乱不是真快。沉中有滞不是真滞。

顶劲守桩是假中定。中实时中,定无常定。

没有沉到脚底地面的反座弹力和松弹自如的手臂乃至肢体,何来掤劲?

掤到对方身上的不是真掤劲。

捋往自己身上的不是真捋劲。

要在慢中求得转变的灵活,在快中求得动作的沉着,最后达到轻灵中兼有沉着,沉着中又兼有轻灵。

把沉重藏起来的轻是隐,探、诱对方也;雷霆万钧的整劲发放是现,把藏起来的沉重送给对方。

腰管上下垂直的相随,胯管左右前后的转换。

腰胯转不是扭腰杆。

腰胯带动四肢是被动练法。

拳式开初而松腰是为了转换动作,拳式将要结束而松腰是为了沉势借地力。

能松腰,则气自能下沉,足增力,桩稳固。

腰的功夫一是柔化的圆通灵活,可有万拳招法攻防变化之运用;二是刚发的鞭直坚固,可助拳势的发放之威力。

腰之根,在于胯;腰胯之根,在于腿;腿之根,在于腰胯。

如果没有劲沉脚底、与地相通的松沉劲道,谈太极拳的入门功夫没用!

太极拳内劲是:“有意识练,无意识得,下意识出。”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

拳练筋骨皮,功炼精气神;拳功合练,内外相合。

松紧求中而沉,轻重求中而稳,曲直求中而弹,刚柔求中而韧,快慢求中而匀,内外求中而整,虚实求中而灵,有无求中而变。

太极推手是对练懂劲的功课,是拳架与散手技击的中间桥梁,如用推手较技就可能挨打。

没劲先练劲,有劲不用劲。

能吸住,而复掷出,乃为接劲。

听劲需要以松净、松透为前提,以轻轻地均匀的劲扶住对方,同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神、中节的反应。

推手要随人之势,借人之力,接人之劲,得人之巧。

推手时手跟身不跟,虚去实回;发劲时身跟手不跟,手如陪衬。

干脆利落的发劲就象把一块石头丢出去一样,不留一丝劲在自己身上。

行拳或推手发劲当中,适时择机的发声(如“哼”“哈”“嗨”)吐气,有助势加强技击效果的作用。

没有圆融内涵和良好心态,推手中练不出舍己从人。

没有舍己从人,何来牵动四两拔千斤?

人若胜我,则敬重之。人若不胜我,则谦而待之。

太极拳是以势打人,不是以式打人。

制梢不如制根,制根不如制身,制身不如制心。

推手时宜虚实分明,不丢不顶,阴阳转化,舍己从人。

拳法胜人是末;步法胜人,是本。

开合、八门五步,宜练S型的,因为源于自然生息律。

在进入推手用法的着熟时,宜遇劲而沉、遇沉而松、遇松而圆、遇圆而中。

什么是恰到好处呢?就是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自然调和。

“掤 、捋、挤、按、采 、挒 、肘、靠”不是八种不同的劲路,也不是八种不同的技法,而是八种不同的劲路和技法。

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素质(意志、胆略、反应、速度、技术、技巧、力量、体能、战术、抗击打能力),玩拆招可以,练真技击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经典论著大全
论太极拳盘架
武当太极拳行功心悟
太极拳知识问答100条
武术歌诀
习太极拳架和推手的提高阶段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