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老六路之“病手”

福建惠安 朱伟宏    

    近年来,随庄老师外出开展老六路培训,有的拳友对老六路盘拳提出疑问:认为老六路拳架运动中总是一只手主动,另一只手几乎不动,是“瘫痪”,是“病手”。笔者却不敢苟同。

    拳经拳论对太极拳行拳走架明确了许多要求。“一动无有不动。”“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锉之之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李和生师爷也常说:“内运外动,内运多少,外动多少”“形体圆球转,碰上如触电。”

    庄老师在练腰阶段教学中提出“实脚松腰”,符合拳论“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的要求。太极拳之精髓在“内运外动”,内运在先,外动在后。内不运的外动属于妄动。太极拳难就难在看不见的内运。

    笔者体悟,太极拳起势之开左步,从外形上看,动的是左脚,其实内运的是右腰,正由于寓以右腰下意之内运,才有左腰上升开步之动作。如此不可以说右脚不动是“病脚”吧。太极拳讲究阴阳相济,看不见的内运阳动,带动看得见的外动阴随。阳主动,阴主静,阳内运,阴随动。拳友质疑的“病手”正是看不见的阳之内运,而让人看得见的外形手脚动作却都是虚的、静的、阴的一面。实脚松腰,反者道之动也。

    老六路练气阶段,气宜鼓荡,左荡催右荡,回旋里收,右荡催左荡,充分体现了拳论“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前先后,欲后先前;欲上先下,欲下先上”的拳理,如此更加彰显看似“病手”一侧的重要性,阳先主动,阴后随动,一动无有不动,并非形体上的肢体运动,而是周身气机在动。气机形成圆球,周身圆球转,动静总相宜。太极拳是一个圆的整体,人体如小宇宙。处处有球,圆球转才能无始无终;周身轻灵,才能一动无有不动。圆球可大可小,大无外小无内,球中有球,球球相连,如此转换更迭,圆球忽隐忽现,处处虚实分明,随遇平衡,练拳方为轻松自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的九松
陈氏太极拳发劲的关窍
武氏太极拳第三代宗师——李逊之《拳论》
太极拳经 合成
真传一张纸,太极拳的精华基本都在这里,好好参悟吧!
杨氏太极拳(老六路)揉手特点:内劲渗透 避实击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