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心语

一、什么是太极拳?

学太极拳绝不是干巴巴地练一套拳架,太极拳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太极二字来自《易经》,易经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础,称哲拳。太极拳是《易经》的阴阳对立统一法则和《道德经》、《黄帝内经》哲理在拳术中的具体实践,没有这些内在支撑的拳是空架子,是徒有虚名的太极操。

老庄哲学认为:宇宙大人体,人体小宇宙,天地人一体同理。宇宙不以人为中心,人来自大自然,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人类应该顺应大自然的法则,即天人合一,才能生存、繁衍、发展。先人依据这些理论,并结合《内经》的人体经络脏腑学说,创造出技击兼养生的太极拳。

老子提出,万物的变化是正言若反,“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刚者易折,柔者难摧”,“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即柔弱能胜则强。柔弱的含义一是低调,大海姿态最低、最谦虚,而百川归海;二是灵活多变,变易是《易经》的原则之一,一阴一阳道也。这些法则在太极拳的技击中是以柔克刚、以小制大;在修身养生上体现清净、自然、无为、柔韧。太极拳主要不是拳脚功夫,而是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学太极拳首先要修炼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保盈持泰,谦受益、满招损;凡事不要做得太满,太过,要留有余地、空间,保持心境宽舒平衡。其次要建立太极拳的思维、理念,太极拳的运行法则与人们的常识、习惯全然不同,所以必须放弃人们固有的认知,改变立场,改造思想,用太极拳的理念来练拳,不是人去练拳,而是用拳练人;有被动练拳,减法练拳之说。这些理念如用意不用力,内外合一,松静自然,阴阳一体、虚实变易,劲发周身一家等。

中国古代的养生方法是导引术和吐纳术,导引是气功,吐纳是腹式呼吸。太极拳是把二者结合在拳式中为一体,是内外结合,动静结合的内养功。其呼吸和平常一样,顺其自然;逐渐过渡到深长、柔慢、匀细的腹式呼吸。

一般的拳操、运动是通过肌肉的用力来完成,这是拙力、形动,是外功。练太极拳用力要小而再小,几乎到肌肉不参与;而是在身心安静、放松的状态下,用意念引导循经走穴催发肢体自然内动进行柔韧的拳式运动,以经络、穴位的感应来运化全身;肢体的动作是被动的、自然的。太极拳是籍气感(潜意识)循经脉运行而运动,肢体动作与经络运行同步,这是神、意的内动,是身、心、灵合一的运动,是内功。应该指出,只有人体松静自然,大脑电波以α波为主时,才能打开潜意识的大门产生气感循着经络运行;所以心静、放松是练太极拳的不二法门,和基本要求。一分松、一分功,松到一无所有是真功。要松得干净,身上一丝一毫不能承外力,即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由此可见练太极拳的功效与其它运动大不一样,其以养气通络、畅流气血、调和气血平衡为主。养气是减少人体能量不必要的损耗,通络是疏通经络的堵塞,使气血畅流全身,充盈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生疾病是大多是气血的阻滞不畅而致身体脏腑功能失衡,人体自有自动控制、调节功能,经络畅通了,就能调控气血流到这些部分,使其恢复阴阳平衡,从而祛病、健身、延年。

二、怎样练太极拳?

太极拳名家王培生指出,练太极拳要有意念导引,在阴阳、动静、虚实上下功夫,式式有虚实,处处有太极,方能渐趋上乘。大道行简,主要应抓住下列五点:

1、无极。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太极功夫有两项:无极和太极。必须先有一个无极的静功,才能产生太极的动功。无极就是太极拳的起式、预备式。传统太极拳师十分重视无极的修炼,因为它是身法的总要求,是拳式的基础状态。必须先练好起式,且打每趟拳时,先要认真做好起式,确立身心的出发点,静极生动才开始行拳,这是无极生太极。无极式练好了,太极拳的要领:心静、体松、中正、虚灵顶颈、气沉丹田等就自然掌握了。每一拳式完成时和最终行拳结束的收式,动极生静,这是太极返归无极;静动循环无端。其中每式完成时不是静止点,是平衡点,所以还要练好单腿的无极式。拳经要求“守住中定盘拳架”,中是形体的中正,定是心态的安舒;无论在静在动都要保持中定,在动势中以腰脊为中心轴,上身脊椎拎直做整体平移或旋转,这是拳式的筑基功,一定要做好,因为太极拳的要旨是要永远保持自身的平衡和稳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养生中也极为重要。立身中正可以用经络的穴位来定位,口诀:鼻对脐(神阙),耳垂肩(肩井),臀部(环跳)坐脚根(后脑、尾闾、脚跟垂直对齐)。简单来讲:每个拳式的定势要做到顶头、塌胯;胯以上虚灵顶颈到顶,不露喉,虚以上;胯以下下松沉实到脚,不露胯,实其下;有上下相对拉长的弹性劲,松开腰;呈胸虚腹实的健康体态,有“上虚下实中间空灵”之说。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尾闾中正的体态对养生、防病有极大的好处。

练无极式首先心要静下来,抛弃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牵挂思虑,回归大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享受自然界的恬静和安逸,心静如水,心平如镜。其次形体要放松,以意念引导做到立身中正,肌肉不紧张,骨关节松开,全身唯头顶百会穴上悬外,其余肢体都顺着地心引力自然松沉到地,百会到会阴成一条垂直线。单是意气縱向松开达不到真松,特别是肩、肘、胯三大关节很难松开,因此还要同时横向园散,身躯外形成肩圈、腰圈、圈三道气圈(直径1米左右),在打拳中形成三道气圈如呼啦圈,在意念导引下,内气向外扩散时,从下而上,由内往外松散,无限膨胀,就是松、散、放,形成一个旋转、滚动的圆气球,向内收敛时,从上而下,由外往内收拢,就是紧,聚,收。即身体三维度放松,才能产生内劲。太极拳是用意念通过肢体动作对人体关节、骨骼、韧带、肌肉进行三维度、柔和、微量的拉伸,使其微量变大,从而练内功,发内劲。一紧一松、一张一弛地运行。做好了无极式,才开始稳静、缓慢、自然地行拳。

以上要求都是意念活动,是心里想的,有些外形与意念相符合,有些只是想,外形並不显现出来,尤其不要用力去做。

2.形意合一先在心,后在身。势势存心揆用意。

拳式的动作要用意念导引,意动形随,即形意合一。形体动作服从意念的调遣、支配;形体与意念不可有须臾的割裂和分离。手外伸时,意念指挥、统率着手向外,意想全身关节筋骨放长,心意也随之而开。手内收时,意念指挥、统率着手向内,意想全身关节筋骨收敛,心意也随之而合;靠近身体时,意念移至小腹(丹田)。意念一外一内轮流运行,内外合一,循环无端。熟练后可配合眼神和呼吸的运用,意领手动,眼、神随之。这种练法可使意念始终集中专注,不会散乱。意念的内顾十分要紧,手内收时忘记意念返回会使以后的动作没有意念,丢失了太极拳的精髓。手是人类特有的工作器官,是表达意念的主要工具,也是训练大脑的机关;且人体有六条经脉的原发点在手梢,所以拳式以手上某处用意来引领显现。

进一步提高时,在练拳中由身心合一进入天人合一,想象与大自然环境如山水、树木、花草等交流、融合;手外伸时,心意随之舒展到天际无穷远,其大无外;手内收时心意收回到身内丹田一点,其小无内,与天地同步;你的呼吸就是天地在呼吸,拳的开合就是天地在开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练太极拳要充分体现意念的想象力,将拳理落实到拳架中去,如随着拳式的升降出入,想象:肢体在空气中游泳,在水波上行船,随波逐流。太极拳讲究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的互动,经络是心理与生理的桥梁,以心理活动改变生理状态,在技击和养生中产生非凡的效果,如现代社会人的紧张、压力、焦虑、恐惧等情绪可以通过练太极拳化解。

3.阴阳变换动之则分,分为阴阳。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太极拳的起式,肢体不动浑然一体为太极,有一动就分阴阳。人站立在地上,脚是根基,腿是支持,动作由脚而发。人体12条经脉中6条是以脚为原发点。起式两脚分开站立,身体重量由两脚分担,阴阳未分为静态;拳式开始动作则分阴阳,体重所在的脚、腿为阴、为实;另一不承受体重的脚、腿为阳、为虚。“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分清虚实,肢体才能灵活变换,保持平衡和稳定。如脚下不分清虚实犯双重之病,则用意不用力是一句不落实的空话。打一套太极拳就是阴阳、虚实变易的过程,太极拳的拳式没有一个不是阴阳变易形成的;阴阳变易是从脚下开始的,功夫全在脚上,悟性就在脚。阴阳变易是渐变,如实脚承重为10,虚脚为;变换中实脚从10—,用减法;虚脚从—10,虚脚不用力,虚脚不帮忙;虚脚慢慢变为实脚,实脚慢慢变为虚脚,一实一虚,一张一弛。但每个拳式必须要做足,做到位,才进行下一个拳式。循环无端,如长江大河之水绵绵不断、滔滔不绝。

4.节节贯串周身节节松开,节节贯串。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松柔是太极拳的灵魂,要松柔,肢体运行中,各关节节节贯串是关要,拳式开始时,肢体周身关节节节松开;关节处处虚空断开,如脱臼一样,不相牵连,如线连木偶,身躯不被牵动稳如泰山,拳式进行中在意念的导引下,一节带动一节,依序而动,如一条索链,梢节带领、中节跟随,根节追达,节节贯穿、细致、协调地运行,如蛇游虫爬。但内劲贯通的顺序恰恰相反,根节发动,中节控制。梢节显现,快如闪电,稍纵即逝;意念一想即逝;用时则有,用过即无。在全身是劲起于脚,运行于腿,通于腰及背脊,带动臂、手,形成周身一家的整劲。

以上几点总结为一句行拳口诀:上下一条线,脚下阴阳变,头上虚灵顶,双手空松转。

太极拳大师杨禹廷把太极拳复杂多变的拳式分解为奇偶数开合的阴阳单动,阴动时,为收敛入骨,意想开胸、张肘、塞腰、松垮,意念从周身向下松到脚下;阳动时,为舒展,意念由脚而腿而腰,自下而上,由内向外松张绷起,节节贯串,松到手梢。想象在两脚前如有一束弧形气柱升腾而起催发两手向上,园转进行,流动起来形成的一个势就是内劲。真传一句话:“太极拳就是周身不挂力,一阴一阳两个动作做对了,一通百通。”

用意不用力不仅是手不用力,不乱动,不妄动;脚、腿的迈步、身体重心的转移都不能用力。身体重心的转移不能用脚蹬地的横向推力,也不能靠腰胯的来回荡动,这会造成地面很大的反作用力而破坏身体的平衡,还会阻断意念在经脉中的运行。身体重心的转移要用虚变换和节节贯串的方法来实现。在意念引导下,在身体自然向下,松沉到虚脚,虚脚掌虚落、虚脚趾虚落平,虚腿膝虚进、虚腿胯虚落,再移动身、松腰胯、开园档而成弓箭步,头、背、腰、后腿脚成一条斜直线,完成身体重心的转移,各个关节依顺序逐节运行,不可隔三跳四去动。这种练法是顺着经脉的走向,所以能贯通经脉,保障气血流畅。

5.求虚静实中求虚,动中求静。致虚极,守静笃。

大道以虚静为本,求虚静是太极拳高级阶段的修炼方法。练太极拳一定要静,一定要虚,心中无物为虚,一念不起为静。心静为内功。初练拳时是实打实的练形,以掌握拳式及正确的姿势,练到一定程度后,必须加强意念的运用,势势揆其用意;最后要于无形中求之,无我无为,全身通空,心空、手空、脚空,空空地摸,空空地练,体悟虚无的气势,这是实中求虚。身心放空了,身内的浊气,病气会散发出去;大自然的能量会贯注进来。太极拳的起式是静中生动,收式是由动返静,这种静动的变易要贯彻到每式中,每式开始时,都要心中一静,守住中定再开始行拳式。並且要在动式中,时时、处处作由动而静的想象,视动如静,动中始终有静,心不外驰、十分宁静地行拳;这是动中求静。这种动而不动于中才是真静,是长期修炼太极拳自然形成的终极目标。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的练法是运动着的气功,是动功中的静功,一动全身无一处不动,唯心总是静的,动以养身,静以养心是把动与静完美结合的养生功,在求虚静的自我修炼中,追求老子“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打拳如庄周梦蝶,人蝶不分,如梦逰一般。

打太极拳如行云流水,流水最能表明太极拳,流水和太极拳都是具有能量的,水轻轻地流淌、慢慢地释放;拳轻轻地练,慢慢地打就是柔,拳就能养生。水整体地爆发、快速地释放;拳发整劲,快劲,就是刚;拳就能搏击。太极拳如水,柔弱,顺自然而不争,轻柔如风吹扬柳;但水滴石穿,有强的软实力;练太极拳要从“上善若水”中得到启迪。

练太极拳有三不:一不用力,用力则断。二用意不能过于执着、拘泥,用意重则滞,过犹不及,中庸之道才能和谐平衡;在有意无意之间才是真意。三不用法,上述要求都是法,应该是先有法,后无法,过河后要把渡船舍弃,道法自然,“自然”就是自己的样子,万物保持自己的样子,里面就有道了。练拳才能拾级而上登入太极拳的神奇殿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详解太极无处不是桩
庞明:太极拳系列讲座之一
练功小记28
如何理解“无极生太极”
庞鹤鸣老师:太极拳系列讲座之一(2009-11-11 09:54:49)转载
巧练太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