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鬼谷子之辩论说服

说服与辩论的区别

两个人说话,必然都有自己的观点。如果观点对立,那往往就会产生辩论。

然后双方绞尽脑汁、遍索群典来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辩论的过程非但不能使对方信服,反而会使双方更加坚信自己是正确的。

而辩论的结果,有两个结局

第一个结局:一方在逻辑、论据和言辞上占据绝对优势,另一方只能在口头上认输退却。但输的一方只是认为自己在知识积累和口才方面不足而败北,不会真心信服对方的那套理论。这叫口服而心不服。

第二个结局:往来舌战三百回合,谁也不能说服谁,双方都坚执己见,

最后的胜利者就是那个体力最好,能坚持到最后的那个人。常见于网络笔战。

辩论的特点就是我们的观点对立,然后我要证明我对你错。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当一方要说服一方的时候,他们一旦开始了辩论,就意味着说服是要黄的。

而说服则是另一种思维。

首先,说客要淡化与游说对象的之间的观点对立。说客的目的是让对方做出自己所希望的行为,而非在言辞和逻辑上战胜对方。

战国策中许多章节都是

我在为您考虑呢。鬼谷子中认为游说不在于说理逻辑严谨,而在于揣摩对方的意图,选择适当的时机。

展开剩余60%

说服的过程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不能反驳对方的宗旨,而是在同意对方宗旨,并给出对其宗旨的实现进行改善的建议和方案,逢迎对方的意图,帮助对方(至少表面上是这样),让对方做出说客所希望的事。而说客的原始意图及其宗旨大多是需要隐藏的。

举个例子

战国策开头《东周欲为稻》

东 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 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 “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

如果苏子是带着辩论思维去见西周君,那么他和西周君就会有一场放水“弊大于利”VS“利大于弊”的辩论,而且无论辩论的结果如何,“是否放水”的决定权都在西周君手中,如果西周君口服心不服来一句“你说的有道理,我回头再考虑考虑”,那这次游说就失败了。

那么按照说服思维

苏子就这么说“你不是想坑东周吗?我帮你坑他啊。”

“现在是春耕时节,你停了水,他们会种麦子,

你不但伤害不到他们,反而会使他们富裕”“不如这样,你先放水毁了他们的麦子,引诱他们种稻;等他们把稻子种上,再停水。届时春耕期已过,无法改种小麦,他们明年不就要饥荒了吗?如此一来他们只能对您俯首听命了。”事实上,苏子的意图不是【帮助东周】(不忠于人),而是受东周的委托【让西周放水】(忠人之事)。

只要能让【西周放水】,他就算完成任务,便无愧于东周,至于【东周明年会不会闹饥荒?】,那就不是苏子要考虑的问题了。所以他在游说的时候,打着【帮助西周】的旗号来坑东周,帮着西周君改进坑人方案来实现【放水】,并【得两国之金】(利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战国策中的人情世故(三)-东周策之东周欲为稻
旷世智慧 鬼谷纵横 实例解析(二)
跟历史学智慧,别劝人大度,学学这样做
芒种到时忙种稻
原创诗歌:《一个能说会道的说客》
真正的反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