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野钓鲫鱼,五个环节不可忽视

钓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由于鱼儿是否摄食上钩涉及到天文、地理、生物、理化、环保诸多学科知识的应用,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一个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的过程。由于大鱼少、警惕性高、挣扎力大,不容易钓;小杂鱼吃口乱、个体小,又不愿意钓。初上钓场的人,最好从不大不小钓鲫鱼起步。

钓鲫鱼有几个好处和有利条件:

一是钓场好找

由于鲫鱼数量多、分布广、繁殖力强,在大小、深浅、静动等不同水体都有它们的踪迹,即使是很小的沟、坑,往往也能生存,钓场多多。

二是钓位好选

鲫鱼有一定的活动规律,“一日三迁,早晚溜边”的习性比较明显,只要选好了它们常来常往的洄游路线和栖息场所,如沟坎、湾汊、铧尖、半岛、桥洞、砖石堆、水草旁和进出水口等,以诱饵布窝、钓饵装钩,就不难获得它们。

三是用饵好配

野鲫以天然的植物为食,食性很杂,荤素都吃,虽然有最喜好的食物,在喜好食物缺乏时也不拒绝吃替代性食物,能适应不同食物组成的水环境,因而钓鲫的饵料也比某些偏食性强的鱼类好选择、配制。

四是漂相好辨

鲫鱼吃钩比别的鱼种有规律,容易把握,提竿中鱼几率也比较高。只要掌握了它摄饵中钩时反映在浮漂上的点、拉、托、移、闷几种基本浮漂语言,及时提竿,成功率八九不离十。

五是钓法好循

鲫鱼属底栖鱼类,按常规钓底或近底,根据钓场上下层温差、溶氧量和食物变化适当钓半水或钓浮,就不难找到鱼在水中的位置。这方面的经验、做法很多,各有所长,可以遵循、参考、创新。加上鲫鱼性情温顺,容易驯服,不像某些鱼中钩后横冲直撞、拼命挣扎、乱蹦乱跳,一般不会发生脱钩跑鱼等意外事故,成功率较高。

以上五个好处是不少鱼种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这就为我们钓鲫鱼带来了方便,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加了成功率和吸引力。但是,鱼类上钩和钓绩的提高是各种相关因素的综合反映,受外界条件特别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而客观条件是复杂多变的,不以我们的愿望为转移的。加上自然水域水广鱼稀、环境差异大,垂钓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某种偶然性、不确定性和这样那样的困难与麻烦,要取得满意结果,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从本人近年坚持野外钓鲫的情况来看,有五个环节是不可忽视的。

一、抓住好时刻,不打疲劳战

野鲫的趋温、趋食倾向比较明显。早春水温低时,多在冬眠或半冬眠的原栖息地滞留,只有少数饥饿的鱼到水温稍高的向阳岸边或草滩活动与觅食,仲春以后才大量活动、觅食,进入黄金钓季。大型或深水湖库和流动水域,鱼儿的复苏时间通常比小型水面晚15〜30天,适时出钓,可获丰收。

夏季水温达29℃左右时,常见鲫鱼早晚到岸索饵,钓“金早晨”、“银黄昏”效果不错,中午很少有鱼上钩。立秋后半个月内往往有“秋老虎”盘踞,可仍按夏钓行事,仲秋后有一段不太长的秋高气爽天气,上鱼率较高,机不可失。立冬到寒潮入境、气温大幅度下降前,又会出现一阵鲫鱼积极进食、准备越冬的好时机,选择晴到多云,阴而不闷(湿)、温差较小的天气出钓,常常收获不菲。

为了减少时间、体力和饵料消耗,钓者除了仲春至初夏和秋分至立冬前后酌情钓全天外,基本上都是高温(30℃以下)钓午前或傍晚,低温(8℃以上)钓10〜16时,避开大风、大雾、中到大雨、雷阵雨前和闷热、空气湿度大、气压低的天气。如果未听天气预报或对不测风云、物候判断不准到达钓场后,发现浮漂不动,移位、换饵、改钓法不见效,就当机立断,打消侥幸心理,收竿而归,不在旷野打无希望的疲劳战,以免劳民伤财,费力不讨好。

二、避嘈找幽静,选择特异处

鲫鱼温文尔雅、胆小怕事,喜欢在安静、少危险的地方生活,一般不到车水马龙、人声嘈杂、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活动。多年生的大野鲫长期自繁自养,久经磨练,警惕性很高,遇到暴风骤雨等强对流天气和大的人声影像干扰时,常常蛰伏水底不吃不动。因此,选择钓位、钓点不能图方便在大道、码头等热闹场所,应舍近求远,尽量找幽静的环境和水边地形地貌有独特、变异之处,大都能取得较好的垂钓效果。

三、装具少而精,钩下不失鱼

在野外钓鲫通常有一定钓程,有时因鱼情不好或其他原因,还得转移阵地,故随身携带的物件越少越好,轻装上阵,速战速决,比身负重载更为有利。由于多数鲫鱼个体在50〜200克,一般备用两支手竿或手、抛竿各一支,配丸セ8〜9号或其他大小相似的钩即可。钩门的宽度最好为鱼口三分之一左右,遇到不太大的鲫鱼都能直接提上岸来,不致因钩和鱼的口型不合而跑鱼。万一碰上多年生的大鲫鱼,只要充分利用竿线软细的特点,巧妙遛鱼,张弛结合化解鱼的挣扎劲头,在其体力消耗殆尽后,也能将其擒获。钓前最好多备几枚已绑好脑线的钩,一旦挂底失钩随时更换,基本上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不然的话,身负重载,行动不便,多竿作业顾此失彼,钩大鱼吞不进口,钩小容易从鱼唇边一划而过,往往脱钩失大鱼。

四、钓组灵中钝,防备小杂鱼

针对野外钓场风浪较大、深浅不一、底层复杂和水广鱼稀等实际情况,钓者一般采用坠悬钩触底的钓组。通过上下移漂找底,露出水面的漂尾通常为4目左右,这样既比坠落底的传统钓组灵敏,又无需频繁增减铅皮调漂。假如施钓一会儿露出水面的目数减少,往往是水底不平和漂线吸水造成的,自己心中有数就行。由于在湖库钓鱼多选用浮力较大的浮漂,或漂尾细时又加了醒目标志,即使风浪大、距离远或鱼吃钩讯号弱,也能准确无误地把握鱼儿吞钩入口动作,快速提竿,防止鱼发现异物后吐钩。

为了防备小杂鱼干扰,除了鲫鱼多的钓场可用蚯蚓一类荤饵外,尽量用非浓香的诱饵布窝和较硬的面饵装钩。布完鲫鱼窝后,可间断地在鲫窝外撒一些麦麸、豆腐渣、玉米皮等轻浮诱饵,尽量将小杂鱼控制在中上层,减少它们对底窝的干扰。在小鱼忙于在上层抢诱饵时,悄悄地把饵钩下到底窝。也可以速战速决,钓上来一些小鱼,然后再集中精力钓鲫鱼。

五、荤素两相宜,饵随鱼口变

以天然动植物为生的鲫鱼,对饵料的要求并不苛刻,顺其自然最符合鲫的口味。基于这一认识,我在施钓中多采用荤素兼备、饵随鱼变的做法。诱饵主要用曲酒浸泡的大米和小米(或玉米糁),颜色黄白相间,气味浓郁醇香,颗粒有大有小,既能快速引鱼进窝,又能留住鱼。一般经三次投饵后,窝里鱼半天能做到“长流水,不断线”。鲫鱼闻香而来,在吃诱饵时发现钩上有红蚯蚓蠕动,观察品味片刻便忍不住爱吃活食的天性,将饵钩吞入口中。

一般说,钓者使用诱饵的色、味、形是基本稳定的。但钓饵常常因天气、水情、温度、气压的变化而变,如荤改素、素改荤、鸳鸯饵、荤素交替以及调整浓淡软硬等,可刺激鱼的感觉器官,促使其摄食上钩。

内容及商务合作,请发邮箱至 zgdy@vip.sina.com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钓着钓着就没鱼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竞技台钓五十讲(刘定龙)
春季钓鲫鱼的方法《原创》
上中下3级,看完了,学会了,就是钓鱼高高手【上级】(页 1) - 野钓技术 - 重庆钓鱼网...
重点来了,春钓鲫鱼有四法
钓大鲫鱼(钓点、钓饵、钓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