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韵味人生(7)厚实的人品 纯朴的文风——读蔡健三篇散文有感
userphoto

2022.07.07 湖南

关注

韵味人生

拾起岁月的珍珠,捕捉人生的韵味

捧起生活的浪花,品尝智慧的美味

2022年6月22日 星期三,农历五月二十四

人物春秋

厚实的人品 纯朴的文风

——读蔡健三篇散文有感

蔡健的《父亲与酒》、《初老》、《最是乡风沁心脾》三篇散文,情感意深,文风纯朴,透着机智,笔锋老练,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读他的散文,自然想到他的为人,想到我与他的一些故事……

我与蔡健是老交情了。他原在怀铁总公司宣传部,我在水电段党委办。对应的都是宣传口子。而且每年党委达标验收,几乎都是他到我们单位来的。他充满阳光与朝气,人也长得非常帅气。只是露出的笑容则是憨厚的,透着湖南怀化这边古朴民风的神情。

时光奔跑的速度非常快。首先铁路进行大的改革,我们水电段并入供电段了。紧接着怀铁总公司都不存在了。一晃又是许多年,我才知道蔡健调到长沙去了。还是想见他一面,没想到机会不露声色就美妙的到来。他们单位出现了一个全国劳模先进典型人物,广铁集团派我到那去深入生活采风写书。我们不仅见面了。那些日子,我还经常在他们党办出没,似乎我们在一个部门工作了。他仍是那么充满朝气,业余时间在羽毛球场上活跃!这时他是衡阳工务段的党委书记。

书写好,出版发行了。一晃我们又几年没见面了。

本人去年三月组建成立“怀铁文学艺术”微信群后,自然忘不了将蔡健拉进来,他刚入群就深情而又风趣地说:“文学的游子,有找到了组织的感觉……”

我们就是在这个交情的大背景之下,他竟毫不留情将我拉入微信“黑名单”,然后他又急切地从微信中呼唤着我……他的信息频频传过来,我却发不出去。我微微一笑,后来在群里这么回复他:在我的思维定势中,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在互联网的运作中,一般比我小十岁的人,我都会像对待老人家一样精心呵护着他们。我还帮助不少年龄至少比我小二十岁的人,手把手的告诉他们怎样下载QQ,怎样运作微信……正如您老先生,一边在求我寻找文友,一边将我打入了微信黑名单……哈哈!我并不责怪您啊!您不用解释,我知道是您操作不当……凭我们的深交情,至少不应该将我拉黑的。所以您说下次要罚酒三杯……

他提到“罚酒三杯”,我自然就想到他那篇折射出人间大爱的散文《父亲与酒》,他陪老父亲喝酒,在行孝的大道之中,浸透着满足与幸福,在行文流水之中,浸透着朴实与真情。我在他的文章后留言:这篇文章写得朴实感人,扣人心弦,荡漾着生活底蕴的泉流。透过“父亲与酒”,我们读懂了一位纯朴、憨厚、正直老人的人生……

蔡健尽管至今仍能在羽毛球场上活跃,时光还是无情地将他原来在怀铁宣传部时,那层青春的神采脱下了。至少不是一个青年了。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进入了“初老”。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初老》。

文中写道:“听到初老一词时,特别有感觉,因为自己正步入初老的门槛,但又还不服老。我想首创该词的作者,一定与我有着同龄的语境……界定初老有三个条件:即甲子上下、上有老辈、下无二代。对于这个界定我认为还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渐老未老、将老没老,现代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年龄应该是65岁以后;上还有老一辈,你总会觉得自己还不老,还不能称其老;下无孙辈绕膝困顿,还能读书、旅游、跳广场舞、玩摄影微信。这应是准确意义上的初老了。”

他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不少读者在他文章后留言:“不要去羡慕年轻有多美,不用去渲染老有多好,真实、健康的生活才是快乐的真谛。也自然感受着幸福!”……

蔡健心灵深处,其实还是不服所谓“初老”的。他的座右铭:用心做事,用善交友,用情写文,用劲打球。

蔡健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他对故土十分怀恋,对怀化人民充满感情。他在《最是乡风沁心脾》散文中写道:

“我出生在湘西怀化,孩提时就知道邻近的溆浦县有一个著名的镇子,叫龙潭。龙潭的出名,是因为那里盛产一种上好的高山稻米,叫龙潭糯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还是国家统购统销的非卖品,每到过年,大人们老早就商量,托人通过各种渠道从龙潭买来糯米,用这种米打出来的糍粑,又白又细、香绵软糯,是那个年代过年待客的上品。母亲用龙潭糯米自制的糟米甜酒,是我童年时代许多次过年的最甜记忆……”

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成长中,相遇相识过许多溆浦人,有的是我老师、有的是我同学,有的成为了朋友,更多的是同事。让我突兀和不解的是,龙潭人并不喜欢别人叫他溆浦人,而是龙潭人,奇怪的是溆浦县城里的很多人似乎也认同这种说法。我在想,乡里不认县上,这里的人是何等的牛气与自豪,这个疑问,我一直想探究个答案。”

于是,“一个双休日,我和妻子从酷暑中的长沙一路西行,高铁1小时20分后停靠溆浦南站,接站的小微客沿着一条乡间溪流撒欢而上,50公里山路蜿蜓爬升了1000米。1小时10分钟的车程里,友人打来4个电话询问,这哪是在问路呀,分明是一种近故里、思亲归的浓情”……

是的,蔡健又是一个十分重感情的人,故乡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他的心。他写的这篇散文,犹如一幅秀美的田园画,文笔流畅、体察细腻、情感真挚!他是用情去感悟,用心去写作,所以乡情乡味就喷发着醉人的芳香了!约稿沟通时,蔡健还告诉我:之所以选择最后一篇《最是乡风沁心脾》的文章,是因为文章里的主人翁,我十分敬佩的老兄,已患绝症躺在了长沙医院的病床上了。生命无常,且行且珍惜,愿所有的文友浸润文学之养,生命与创作之树长青。

我将要用怀铁文学艺术群微刊,推出他的作品时,他还风趣幽默地说:“我那位麻阳老乡谭必平在《广州铁道》报社当老总时,承诺要给我出一个散文专辑。他没兑现的承诺老兄您帮我实现了,再次感谢!”

厚实的人品,纯朴的文风,会让蔡健在文学这条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远;会促使蔡健思路更畅通,灵感更喷发。我们期盼他有更多更好的散文问世。

写于怀化 2019/10/29/9:25:51

父亲与酒

父亲喝了一辈子酒,今年80岁了,依然无酒不欢。

记忆中父亲戒过两次酒,准确地说不是戒而只能叫做停,因为一段时间后,他又喝上了,直到耄耋。

父亲的第一次戒酒是在我参加工作后的两年左右,原因与我的工作有关。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父亲为了帮我调换工作岗位,到朋友家托人说情,喝完酒后一个人骑单车回家,摔倒在了火车站附近的一条水沟里,被路人发现后送到了医院,头上缝了5针。这以后,父亲戒了半年的酒。

这次戒酒的经过是这样的:我的家乡怀化是一座火车拖来的城市,上世纪80年代初,尽管那时说职业没有贵贱之分,毕业没有失业之忧,但在一个四五线的山区县城,参加铁路工作仍然是那个时候,所有待业青年及家长的第一选择。那一年我很幸运,从2000多名待业青年中招考进入了铁路工作。可不曾想,铁路并不都是开火车、当列车员,我分配到了一个后勤单位,干了份并不风光的工作。父亲那时只是一名几百号人国企单位的普通职工,尽管父亲在单位人缘很好,但让他去铁路帮儿子換个工作,那确实是件很难的事情。可爱子心切、望子成龙的心情,驱使父亲放下了一辈子少求人的信条,四处打听托人,想尽快帮儿子换一个工作岗位。

一次,父亲听说老单位的一名子弟在铁路干得不错,是客运段的车队干部,且能耐很大,于是,父亲托人找到了这名老单位的子弟,他们约好了一起喝酒说事。父亲说那天人家很给面子,很热情,满口答应了托付的事情,所以就喝大了,后来一个人骑单车回家,不知道怎么就去了医院了。事后母亲眼里含泪的告诉我:那天幸亏遇上了好心的路人,把你爸爸送到医院缝针,要不然,黑灯瞎火的一个人摔到水沟里,头撞到石头上流血,早没人命了。"这件事后,父亲用竹子做了一个挂在墙上的筷子筒,并在筷子筒的外壁上用刀刻了两句警言:酒至今朝不复饮,好饭好菜一样行。许多年以后,当我自己有能力为别人解决困难的时候,我总是记得用这件事来告诚自己,只要自己力所能及,就不要拒人门外。

父亲第二次戒酒大约是4年前。一天,平时很少打电话的父亲从老家特意打电话给我,说自己要戒酒了,语气中充满失望和无奈。我急忙问为什么要戒酒?父亲说:可能是老了,最近一年左右的时间,脚趾老是痛,开始以为是跳健身交谊舞多了,肌腱发炎,打了几次吊瓶好了,可没过多久又发作,脚趾不但痛还出现红肿。反复几次后,父亲去医院做了一个全面检查,医生告诉他是尿酸高,得了痛风,检查还发现父亲血压也高,患了高血压,医生下了禁令,不得饮酒。

一年左右的时间,父亲不但戒了酒,还停止了坚持数十年的每天晨跑,减少了大部分和老伴去跳老年交谊舞的次数。这一段时间,在深圳居住的小妹从香港、泰国为父亲买来了各种治疗痛风的药,父亲也严格控制饮食,每天对照网上下载的痛风病人食谱吃东西,病情基本得到了改善。在两次体会到泰国的痛风药特别灵验后,父亲欣喜地告诉我,他又可以喝一二两白酒了。

父亲一辈子喝酒,不过最高兴的还是喝儿女买的酒。

第一次为父亲买酒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从小记得父亲喝的酒都是那种从小商店买的散装白酒,很少喝瓶装酒,有一次,邻居家的亲戚从长沙来,说是带了两瓶好酒,请父亲去喝酒。喝完酒后,父亲满足的回到家里,十分兴奋地对母亲说这是他这辈子喝到的最好的酒了,母亲问他是什么酒,父亲大声地说是湖南最好的酒,光那个装酒的象宝葫芦一样的白色瓶子就值好多钱,那一次,我记住了这种酒的名字叫白沙液,我想等自己参加工作了,也要为父亲买这种瓶子装的酒。

那年春节前,我每天路过铁路生活段的商店里,货架上开始摆放一些据说是铁路内部从贵州、四川采购来的瓶装酒,我特别关注、早早计划,听说四川的尖庄酒不错,于是狠下心花14块钱买了两瓶,作为春节送给父亲的礼物,要知道,我那时的工资每月也只有21块钱。后来每年的过年、父亲的生日,我都会买两瓶好酒送上,每次喝酒开瓶的时候,父亲都会自豪地说:这是我儿子买的酒。众好友也总会接一句:老蔡你真有福气。于是,一桌热闹的聚会就会在阵阵祝福和欢笑声中开始,几十年过去了,依然如故。

第一次为父亲买名酒却被他退换,这件事情今天想起仍让我感慨。父亲爱酒惜酒,却十分豪爽。生活困难的年代,只要家里开一点荤,父亲就会邀上三五工友、老乡或徒弟,到家里来“下火炉子"(吃火锅);生活条件好了,那帮下岗的老友们知道父亲家有好酒了,总是乐意来家里撮一顿,父亲每次都是笑脸相迎,热情相送。喝酒的人爱个面子,但父亲从不羨慕虚荣。

过去日子紧巴的时候,每次父亲的好友相聚,都会唱干瓶中的最后一滴酒,家里也从来没有藏酒。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的改善,家里的好酒也逐渐多了起来,但父亲朴素的性格始终不改。记得有一年父亲过生日,我第一次买了两瓶名酒回家,竟想不到爱酒的父亲,背着我把酒拿到了超市去退换,超市的售货员对他说:老人家,这种酱香型的酒又贵又不好卖,既然是儿子孝敬您的,您就拿回去好好享受吧。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说那种酒太贵了,自己喝了可惜,拿到超市可以换好多瓶一般的酒来慢慢喝。每次想起这件事,我不知怎么,鼻子里总会泛起一阵酸楚。

父亲喝了一辈子酒,记得小时候工友们问父亲:“老蔡啊,你说生个儿子有什么好呀?”父亲毫不犹豫地说:“生儿子好啊,长大了可以陪我喝酒。"可是现在自己不但长大了,而且都快老了,但这一辈子我又陪80岁的老父亲喝过几顿酒啊!此刻,真想时光停留,回到父亲的身边,温一壶老酒,与他长饮……。

2018年11月18日于衡阳

初 老

听到初老一词时,特别有感觉,因为自己正步入初老的门槛,但又还不服老。我想首创该词的作者,一定与我有着同龄的语境。

界定初老有三个条件:即甲子上下、上有老辈、下无二代。对于这个界定我认为还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渐老未老、将老没老,现代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年龄应该是65岁以后;上还有老一辈,你总会觉得自己还不老,还不能称其老;下无孙辈绕膝困顿,还能读书、旅游、跳广场舞、玩摄影微信。这应是准确意义上的初老了。

其实,我在知天命之前,是从不问年龄、从不过生日的。直到有一天,在国外求学的儿子为我寄来49岁生日的贺卡,读到一段“希望自己学成的步伐,可以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的文字时,开始感到自己老之将至了。那个生日,在妻儿和办公室同事们为我送来感动的聚会上,我泪眼婆娑。

过完那个生日后,自己觉得已步入初老,该是万事休了。却不曾想,一纸命令让我异地受命,责任在肩。一转眼,5年时间即将过去,朋友们在感叹日子似乎过得越来越快的同时,调侃我好像是迎来了第二春,工作学习、从不缺席,写文打球、精力充沛。其实,没有人是不老的,只是自己要积极面对老,在这个阶段,去做一些让自己不要快老的事情。

要有一个年轻的心态。有一句话说得好:只要心不老,人就不老。医学和社会学普遍赞同人有两个年龄,即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并且认为这两个年龄相互影响。我有一位老兄长我十岁,说话声如宏钟,走路风风火火,能喝酒、能熬夜。这位老兄退休前在多个岗位当过领导干部,能力超强,后来事业不顺,婚姻也波折不断。即使在人生和事业最低谷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位老兄唉声叹气、愁眉不展,他总说自己这一辈子不害人,又不搞阴谋诡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退休后,他靠着一贯的冲劲和良好人缘,联络了一帮老哥们,开了两家公司,做得风生水起。我另一位老兄也已年届花甲,退二线后活得很是自我、高雅、洒脱。他是我的朋友圈里坚持阅读最久、阅读量最多的一位,他写了大量的书评文章,开辟的《读书当玩》,是一家报纸文艺版的当红专栏。前年和去年,他两次独自到额济纳旗拍金秋胡杨林,绝美佳照一直保存在我的手机相册里。去年,他和19位志同道合者组成了一个千岁团,历时20天,完成了一次川藏自驾游的壮行。

要坚持一项运动。运动使人年轻,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人对比东西方人们的生活习性时发现:西方人喜欢动,中国人喜欢静。在美国的纽约、澳洲的悉尼,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跑步健身的人们,而在中国的成都、重庆随时随处看到的是围桌而聚的麻将。生活习性的差异造成了身体、心理的差异。因为机遇的眷顾,我在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上了羽毛球运动。坚持这项运动二十多年,让我收获了健康和快乐,特别是到新单位工作的5年,还迎来了运动体能和竟技水平的一个高峰。去年,在我的带领和参加下,单位的羽毛球队历史性地取得了地区赛的季军。羽球场上,我常年与一群70后、80后、90后同场Pk,在单位的5届运动会上,我2次收获亚军、3次卫冕冠军。除了打羽毛球,我还非常喜欢游泳。我生活的城市,一江好水穿城而过,夏天的工作之余,跃身其中,实在是一份惬意的享受。

运动宜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项目,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兴趣很重要,坚持最可贵。运动除强身健体,使人保持年轻态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益处就是可以减轻和释放压力,使人心理轻松和快慰。当然,运动还需要用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做保证,熬夜、酗酒、偏食等不良习惯都是运动效果的大忌。

要追逐时尚的气息。单位有一名老领导退休多年,同事们每次谈到他,都说显得年轻。一次聚会我见到这位老领导时,感觉比我预想的还年轻。他穿着十分年轻时尚,上穿得体的T恤,下着修身的长裤,足蹬时髦的皮鞋,漆黑的染发打理有型。与他交谈时,发现他的语境也很时尚,谈互联网、讲微信段子、知道许多时事话题和明星趣事。生活中他会网上购物、使用支付宝付账。我感受时尚的方式,是要求每年都学会唱一两首新歌。唱流行歌曲既是自己的爱好,也的确会让你在同辈中凸显年轻。

许多年前,在北京参加一次本系统的岗位培训,结业晚宴上,北方局的学员们一时兴起,争相引亢高歌,轮到南方局时一下哑了火,带队的头儿心急如焚,急推我上阵,我一曲林依轮时髦的《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成功救场,至今这位带队的老领导还总说我年轻,一直是那次唱歌时的模样。2014年,看中央台《中国好歌曲》决赛,我特别喜欢草根出身的彝族歌手莫西子诗,我用心学唱了他的获奖歌曲《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一次朋友聚会时,我点唱了这首难度很大的歌曲,朋友们惊艳道:“哇,哥们你真年轻,唱这么新潮的歌曲。”这两年,我又学了赵照的《当你老了》、李健的《贝加尔湖畔》、韩红的《梨花又开放》,每次与同学、朋友聚会,我点唱这些歌曲时,惊艳效果都屡试不爽。

其实,初老是人生的一个过程,面对初老,不要去羡慕年轻有多美,不用去渲染老有多好,真实、健康的生活才是快乐的真谛。

2017年3月9日于衡阳

最是乡风沁心脾

我出生在湘西怀化,孩提时就知道邻近的溆浦县有一个著名的镇子,叫龙潭。龙潭的出名,是因为那里盛产一种上好的高山稻米,叫龙潭糯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还是国家统购统销的非卖品,每到过年,大人们老早就商量,托人通过各种渠道从龙潭买来糯米,用这种米打出来的糍粑,又白又细、香绵软糯,是那个年代过年待客的上品。母亲用龙潭糯米自制的糟米甜酒,是我童年时代许多次过年的最甜记忆。

成长中,相遇相识过许多溆浦人,有的是我老师、有的是我同学,有的成为了朋友,更多的是同事。让我突兀和不解的是,龙潭人并不喜欢别人叫他溆浦人,而是龙潭人,奇怪的是溆浦县城里的很多人似乎也认同这种说法。我在想,乡里不认县上,这里的人是何等的牛气与自豪,这个疑问,我一直想探究个答案。

一个双休日,我和妻子从酷暑中的长沙一路西行,高铁1小时20分后停靠溆浦南站,接站的小微客沿着一条乡间溪流撒欢而上,50公里山路蜿蜓爬升了1000米。1小时10分钟的车程里,友人打来4个电话询问,这哪是在问路呀,分明是一种近故里、昐亲归的浓情。

这趟乡村行是去探望一位亦师亦友的兄长的,这位兄长是土生土长的龙潭人。18岁那年,兄长从这座海拔1200米的大山中走出去,投身军营。从军时,他踏过北疆的雪,淌过南国的江,凭着大山赋予的性格和勤奋,在舞枪和弄文的两大战场上,成就颇丰。走出军营后,这位老兄又成功转型为一家央企报社的老总,后又担任了本省一家合资骨干运输企业的领导。

结缘这位兄长,得益于2003年3月进京参加系统内的一次培训,那时兄长已是报社的老总了,我在下属的一个单位任职。那次在京一个月的培训,折服兄长义气和才学的我,成了每天下课后,他在附近北师大校园里散步的唯一听众。后来,兄长先我数年到长沙工作,我调去那年,他几乎把在长沙所有要好的朋友都介绍给了我,至今,这其中的许多人成为了我们共同的朋友。今年5月,兄长退休了,6月末,带着积劳小恙的兄嫂回到了龙潭老家小住。

当汽车拐入省道,经过一块标着“龙庄湾乡”的路牌时,司机告诉我快到了,被崎岖公路晃晕了的妻子一脸懵圈的问:“不是说去龙潭吗,怎么到了龙庄湾了?”司机说:“龙庄湾就是龙潭,龙潭在山下,龙庄湾在山上,过去都叫龙潭镇。”大约20分钟后,汽车经过龙庄湾乡政府,司机指着门前飘着国旗的两栋楼房说:“这应该是怀化市海拔最高的乡政府了。

”汽车继续前行100米,停在了一座红墙红瓦,贴着宽大浅色腰线的两层楼房前。楼房背依青山,门前是一条乡政府到最高峰凉风界的水泥村路,村路傍着一溪常年清澈的流水。两层楼房被四周高大的树木遮掩,显得内敛而厚重,推门进院,院子没有一般乡村寓所任性的宽阔,体现了主人的一贯风格。看到这处宅子,我似乎明白了归宿二字的含义,也掂量出祖宅二字的份量,宅子既是兄长献给90岁高寿老母的孝心,也是自己一生在外打拼积攒的脸面。

听说午饭要到凉风界下兄长的一位发小家吃,同行的一干人兴致勃勃。沿着兄长家门前的溪流一路而上,干净的村道旁,到处是挂满枝头的猕猴桃、翠黄的禾梨、泛红的青桃,空气中充盈着玉米、稻穗扬花的清香,披着油亮彩衣的鸡鸭鹅群,自由的在瓜棚下、溪涧边嬉戏。五里长的村路,完全是在果林、溪水、山花、田野中穿行,不知不觉就到了凉风界下。一座极普通的木屋门前,兄长的发小使着欢在向我们招手,发小叫岩清,回来的这一段日子里,两人多次相约爬上海拔1600多米的凉风界。岩清告诉兄长,知道这个夏天他要回来住,自己特意提前在凉风界最高的一块菜地上,种了一大片格桑花,还独自一人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到了凉风界的山顶。

兄长在木屋前讲了一个岩清的故事:小时候有一天晚上,岩清一个人到山下5里远的大队部去看电影,电影散场后天上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回家的山路漆黑一片、又湿又滑,雨停后山中的野兽发生各种渗人的叫声,吓得岩清躲藏在路边的一个地窖里,极度恐惧的度过了一夜。这一夜后,岩清立下志向,这一辈子一定要把自己的家搬到大队部旁边去。后来,岩清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但让全家搬出了大山,还把自己的家最终搬进了市委大院,兄长戏称,岩清年幼时的志向叫做五里路理想。第二天,路过兄长同样是五里路的老屋时我在想,其实这五里路的理想不正是我们每个人最初的梦想吗?岩清家现在的老屋留给了妹妹,妹妹一家人守着大山脚下的十几亩稻田和菜地。

山里人招待客宾的佳肴自然是大山的馈赠了,一桌子红绿青紫的菜肴,一半以上我都是第一次听到名字:绿豆腐、马鞭笋、苦藤叶、糁子粑。绿豆腐是一道开胃饮品,形似于米豆腐、凉粉或果冻状的,颜色是那种晶莹剔透的翠绿,炎炎夏日,只要观其形见其色,你就已经难掩斯文了。

吸一块绿豆腐入嘴,满口是那种树芽嫩叶的清香,香气窜鼻而出,顿觉神情气爽。鲜笋早已过了时令,可当你在这个季节吃到鲜脆的马鞭笋时,你不得不敬佩大自然的恩赐。马鞭笋实际上是埋在地里的竹根胚芽,色泽是那种婴儿皮肤般的嫩白,听说它一出土就要下锅,否则就老了口感,马鞭笋自然要比冬笋更紧致细嫩,用它炒一碗农家肉,那自然是无敌了。糝子粑是把一种谷物碾碎后,掺入山泉水揉搓成鸽子蛋大小的团子,入油锅炸香而成。兄长说糁子粑男人要多吃,是壮阳的,并指着岩清笑称,岩清的父亲就是糁子粑吃得多,生了他们兄妹10人。兄长的话自然无从考证,但当地人把糁子粑做成团子的模样,是不是还真有这个讲究。

两桌人风扫残云般尝尽美食,只听岩清一声吆喝:“看格桑花去啰。”一纵人便又有说有笑的奔山顶去了。格桑花地其实还不是山顶,站在花地里再往上望,岩清插的那杆猎猎飘扬的红旗,才是最高的山峰。

入夜,同行的朋友们围坐在龙庄湾院子里闲聊,阵阵山风吹来凉意,疑似季节已入深秋。朋友们无不感慨:真是城里山上两重天,客居龙潭赛神仙啊。

第二天早餐后,一行人向10里开外的刘家湖大坝步行,计划到坝上吃中饭,然后结束旅程。烈日当空,大家似乎并没有觉得那么酷暑难耐,每当爬坡时冒出热汗,坡顶处总会有一阵凉爽的山风吹来,晾干你的衣衫,保存你的体カ,这一天,我手机上的计步数占领了157名好友的封面。步行时路过兄长的老屋、10里乡道边不断有乡亲招呼兄长进屋喝水歇息,或追出几十步硬塞给几个桃梨,随后便是飘出的一串串笑声和道谢声。

兄长98岁的老母亲去年在老家去世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他都没有从痛失至亲的悲伤中解脱出来,直到身边挚友百般相劝,他才逐渐走出。走过兄长老屋1华里,对面就是老母亲入土的圣山,好友们都驻足凝望,只有兄长一个人埋头疾步出了大家的视线。午饭后的告别时间,当众人都在找寻兄长的身影时,我又看到他一个人在埋头整理汽车的尾箱。这两个画面让我想起同一句歌词:爱无别离!

2018年8月8日于衡阳

冬泳之恋

湘西寒流来袭,怀化喜降大雪

冬泳人拥抱㵲水河

难忘岁月

张家界文学采风

1990年秋末冬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悦读】杨岩清《梦中的那条天梯般的石级古道》(散文)
溆浦龙潭视频
[名家书简]王超逸:背影·父爱·朱氏范式               ——致蔡景玲老师函
蔡厚炳||父亲(外四首)
溆浦奇人异事
雪峰山文化哺育了“辞海之父”舒新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