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韵味人生(92)在《蔡宗周文学创作50周年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userphoto

2022.09.20 湖南

关注

韵味人生

拾起岁月的珍珠,捕捉人生的韵味

捧起生活的浪花,品尝智慧的美味

2022年9月14日 星期三,农历八月十九

文学评论

蔡宗周先生,是国家一级作家。中国当代诗人。他虽已年近80高龄,仍然日日笔耕。德高望重,著作等身。迄今已出版散文诗、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歌词等各种不同类别的著述33部。蔡宗周先生的艺术世界,博大精深,影响广泛,德艺双馨。被誉为中囯铁路文坛常靑树。已有几十位评论家为他的作品写了上百篇评论,这篇是其中之一。

在《蔡宗周文学创作50周年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盛夏

当我们站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路上,回望当代诗坛,上世纪末曾发出的震耳发聩的大声诘问,诗歌会消亡吗?至今仍然余音缭绕,无疑置否,当代诗歌的创作,自建国以后的繁荣,到文革的低谷,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有一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态势。当下,在商业化的挑战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中,诗歌创作出现的多元化,逼迫诗人进行思考,当代诗歌的道路怎么走?是背弃传统,走现代、后现代、超现代,当下网络出现的鸡肠诗,囗水诗,尿尿诗,不一而足,给敏感的诗坛带来了强烈的震荡。它表明当代诗歌在对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呼唤与创新的进程当中,也难免鱼龙混杂,泥沙杂下。

回望当下诗坛的过去与未来,当我认真的阅读完蔡宗周所出版的全部作品33部作品当中的21部诗集,我的脑海里顿然跳出了这样几个词组,新诗,诗坛,守望者。将这几个关键词组合成当代诗坛的守望者,来论述蔡宗周的诗歌创作,笔者以为实不为过。

为什么这样给年近80高龄、日日笔耕的诗人蔡宗周先生这样定位?只要翻看笔者拟定的《蔡宗周诗歌创作年谱》,也就不难从中找到答案。

学术地说,蔡宗周诗歌艺术创作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严格地说,蔡宗周的诗歌创作是与新时期文学发展的轨迹同步的。回放历史,1976年,粉碎四人帮,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发展的新里程,这一年是蔡宗周在新诗创作领域里的飞跃,而早在1967年,他就发表了他的处女作。

要系统的研究蔡宗周的诗歌艺术创作的历程。他早年的诗歌创作不能忽略。早在70年代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蔡宗周以战士的诗情,写了一些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工农兵的诗歌,那是那个时代的特殊的产物,从沸腾的兵营走进铁路大军的行列。他用诗笔记录了自己的生活,最具代表性的诗作,有《火车头放歌》,《深山小站》,《调车员》,写铁路养路工的《轮声》,写列车检车员的《接锤》,至今仍可以说是那个特殊时代的诗作的标本,写车站客运员的《告别》等等,这些作品收在1978年出版的诗合集《红珊瑚》中,以及《绿色的旋律》,《大地琴弦》等几部诗集,收入的诗作,大都是写铁路题材,几乎可以说是,诗人蔡宗周写尽了铁路的各行各业各个工种,这在铁路诗歌史上是极其罕见,绝无仅有的,可以说是前无此人,后无来者。

当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蔡宗周的诗歌创作历程。我发现,80年代蔡宗周的诗歌创作,由70年代的探索期,而进入了80年代的成熟期,这个时期,他一共出版了四本诗集。

1980年,蔡宗周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他的创作趋势已经走出了题材的单一,除铁路题材的诗歌以外,他开始把目光关注改革开放前沿,深圳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的变化。《崛起的大地》,一组特区素描,真实的记录了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的新人,新事,新气象。这一系列写特区深圳的诗作,收入1987年出版的诗集《微笑的城》。

标志着诗人蔡宗周诗风逆转的是1988年出版的散文诗集《五彩的花束》,开始走近童话风格,诗风更加纯粹,形式更加活泼。稍后受莎士比亚14行诗的影响,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格律。蔡宗周1989年出版了十行诗100首的诗集《相思梦》,这是在当时的中国诗坛,几乎可以说是最早的十行诗集之一,这部十行诗集一经出版,便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几年后,他又出版了十行诗《人生的旋律》,此后,由香港出版了第三部十行诗《品尝岁月》。

1980年,蔡宗周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他的创作趋势已经走出了题材的单一,除铁路题材的诗歌以外,他开始把目光关注改革开放前沿,深圳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的变化。《崛起的大地》,一组特区素描,真实的记录了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的新人,新事,新气象。这一系列写特区深圳的诗作,收入1987年出版的诗集《微笑的城》。

标志着诗人蔡宗周诗风逆转的是1988年出版的散文诗集《五彩的花束》,开始走近童话风格,诗风更加纯粹,形式更加活泼。稍后受莎士比亚14行诗的影响,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格律。蔡宗周1989年出版了十行诗100首的诗集《相思梦》,这是在当时的中国诗坛,几乎可以说是最早的十行诗集之一,这部十行诗集一经出版,便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几年后,他又出版了十行诗《人生的旋律》,此后,由香港出版了第三部十行诗《品尝岁月》。

上世纪90年代,诗人蔡宗周的诗歌创作,迎来了他的丰收期。1990年至1999年,一共出版了七部诗集,几乎是每年出版一本诗集。1992年,诗人蔡宗周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诗人从早期的战士诗,铁路诗,从十行诗形式的探索,创新。这一时期的山水诗的创作表明,蔡宗周又迈出了探索的新的一步,用散文诗的形式写山水,构成了山水散文诗,《绿风》这部诗集所收的诗代表了诗人的新的水准。

2000年,跨入新世纪,走向新时代,诗人蔡宗

周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期。新世纪钟声敲响伊始,诗人更是以新的姿态活跃在诗坛。2000 至 2010年,十年出版了10 部诗集,同时有5 部散文集出版。蔡宗周同志所文学创作的成就,真是可喜可贺!今人叹服!佩服!折䏜!!本文作者已将21 部诗集,分门别类写出了评山水诗,评十行诗,评散文诗的专题的评论。

在今天召开的《蔡宗周文学创作50年作品研讨会》上,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讲了,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还有很多同志没有发言。我写的评论都已见报,如有兴趣,可找来看看呵!蔡宗周先生,是国家一级作家。中国当代诗人。他虽已年近80高龄,仍然日日笔耕。德高望重,著作等身。迄今已出版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歌词等各种不同类别的著述33部。蔡宗周先生的艺术世界,博大精深,影响广泛,德艺双馨。被誉为中囯铁路文坛常靑树。已有几十位评论家为他的作品写了上百篇评论。

有专家学者对 守望 一词的内涵与外延,做过这样深刻的诠释,守望就是当别人忙着寻找刺激的时候,你仍然能够静静的坐拥书城,在灯下,涂抺着属于你自己的风景。守望,就是谢绝那些善意和非善意的应酬。守望,就是不为虚名所累,不为奢物而役的拒绝诱惑。守望,就是在你贫困与疾病,在痛苦、挫折、磨难的时候,仍然有与花相悦,与月举杯的相邀的淡泊与从容。守望就是以苦难为师,心诚之灵,就是脱离尘俗,热爱生命。

由此可见,守望是一种精神,而对诗人蔡宗周来说,更是一种强烈的为当代诗歌,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守望是一种境界,而对当下滚滚的红尘的浮躁。诗人蔡宗周,顽强地守望诗坛,守望心灵的那一方净土。50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出版的21部诗集,足以证明,当代新诗发展自五四以来,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要研究蔡宗周的诗歌创作艺术,不能脱离中国新诗发展的百年的历史背景。

蔡宗周亲身经历了中国诗歌百年历史发展的下半场,又亲身经历了当代诗歌的发展的艰难与挫折,不能不理清蔡宗周诗歌创作的发展脉络,以及百年中国新诗的光荣与梦想,苦难与辉煌,当代诗歌发展中的痛苦与教训,都无不影响着蔡宗周诗歌创作的道路,他作为无数寻找当代诗歌出路的继往开来者,犹如淙淙山溪,在东流的大海中,寻找主潮的方向,主流的朝向,诗人蔡宗正是这样一位当代新诗的耕耘者,探索者和守望者。

2016年,广州

蔡宗周出版的著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稿选粹】蔡汉顺|​“为良心写作”
韦泱:那些年,我的诗坛前辈
地方性诗歌研究之十:福建
谨防诗坛“五多”
逝去的大师:周梦蝶----------“以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
参军守墓摆书摊,成名诗坛入佛门,76岁再无父母妻儿,他随心而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