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大是一首动情难忘的歌

共大是一首动情难忘的歌

文/钟奋生        

   在中国有这么一所半工半读的劳动大学大学,它先后培养了22万学员,曾红极三个时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对它深切关注与扶持。

1959年8月,周恩来总理为共大题写校名  图为共大总校大门

   它就是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为:江西共大。现在这所举世瞩目大学,已改制不复存在。1980年11月20日,正式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此后,教育部仍将江西农业大学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江西共大是继“黄埔军校”“延安抗大”之后,第三所名校。1963年,共大被列为对外开放单位。据不完全统计,共大接待了8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567批、7496人次;国内各省、市、自治区考察团2691批、55424次。

                  毛主席的一封信                

    7月30日凌晨,主席彻夜工作后刚刚就寝,还没有入睡,又起床了。他对身边的警卫人员张仙朋说:

   “睡不着还有一件事没有办完,要写几个字。”

   原来主席惦记着要给共大师生员工题字。题几个什么字呢?天际东方,有了一线光亮。主席坐在临窗办公桌前的藤椅上,铺开宣纸,拿着毛笔,略加思索,猛然灵泉如涌!于是,他顺着这个思路,一口气写了许多字!然后,他嘱咐张仙朋说: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要我给他们写几个字,我看还是写封信好。你现在就把这封信送给汪东兴同志看看,然后退给我,我再看看。”

周总理1961年9月17日上午视察庐山共大分校

   汪东兴一接到张仙朋的电话就立即起床,马上赶到了主席住处,迫不及待想看主席为共大题的字。拿起一看,原来主席写的是《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一封信》。

   信的全文如下——

   同志们:

   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也有一部分中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有这样的学校。各省应派有能力有见识的负责同志到江西来考察,吸收经验,回去试办。初时学生宜少,逐渐增多,至江西这样有五万人之多。再则党、政、民(工、青、妇)机关,也要办学校,半工半学。不过同江西这类的半工半学不同。江西的工,是农业、林业、牧业这一类的工,学是农林牧这一类的学。而党政民机关的工,则是党政民机关的工,学是文化科学、时事、马列主义理论这样一些学,所以两者是不同的。中央机关已办的两个学校,一个是中央警卫团的,办了六、七年了,战士干部们从初识文字进小学,然后进中学,然后进大学,1960年,他们已进大学部门了。他们很高兴,写了一封信给我。这封信,可以印给你们看一看。另一个是去年(1960年)办起的,是中南海党的各种机关办的,同样是半工半读,工是机关的工,无非是机要人员、生活服务人员、招待人员、医务人员、保卫人员及其他人员。警卫团是军队,他们也有警卫职务,即是站岗守卫,这是他们的工。他们还有严格的军事训练。这些,与文职机关的学校是不同的。1961年8月1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三周年纪念,主持者要我写几个字。这是一件大事,因为他们写了如上的一些话。

                  毛泽东

                  1961年7月30日

   毛主席的信,对共大的事业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对共大三年来的办学经验,作了科学、精辟、全面而系统的总结。

   这所劳动大学除总校外,每个县都有分校。笔者今生有幸,在江西共大修水分校学习了两年,现在回想起来,共大一首动情难忘的歌!

我的共大之路

   四十多年前,命运微笑地望着我,让我在一个新的时空点上,去结识一场新的情缘。许许多多的往事如烟,如烟的往事很难唤醒沉睡的记忆。但我们相逢在小斗岭上那场情缘,却刀一般地刻在我的心灵深处,那场尘封的往事并不如烟……

   当 70 年代的钟声刚刚敲响的时候,小斗岭就在向我们召唤了!

   初到小斗岭,遍地都是荒山,荒山上长满了毛草,却并不显得荒凉,让人还倍感亲切!因为,这里四周散发着那种原始的、新清的、明快的、充满生机的、蓬勃向上的信息!同学们结伴而行,师生间相互问好。食堂饭香扑鼻,水房一片繁忙……连附近农家大院的黄狗,也十分友善地司空见惯地半眯着眼或稍带兴奋地暗摇着尾巴,静静注视着那三五成群端着脸盆奔向小溪洗衣的少男少女们……

这是我们原来的教室

   从此,在人生的旅途中,一个新的起点开始了!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两年时间的学习与劳动,我们的身份也变了,由一名初中生,成为一名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学员。

   是的,小斗岭的宁静因我们而打破,小斗岭的旧貌因我们变新颜!小斗岭啊小斗岭!您张开臂膀将我们拥抱,我们从四面八方云集到您的怀抱……

这是我们原来的宿舍

  填报志愿时,我没有多加考虑,有点像随大流,见多数男同学想学“农机”,我便报填“农机”,如愿以偿。当时都是以部队的编制,三个专业系为三个连,农机为一连,茶林为二连,医务为三连。下面各个班称“排”。农机连开始设三个排,后来并为两个排,我在一连一排。

                               

   不像一所学校,有点像外世个桃源。宿舍前面就是教室,教室与宿舍都是平房,整个校园都没有围墙。教室与宿舍的隔离带是一个晒衣服的坪,两边竖着铁管,铁管上绑着铁丝,衣服晒在上面,还是一道风景线。用现代建筑师的目光,中间这片空间无疑能砌上一栋高楼。

当年共大修水分校教室与学员宿舍布局

    每个连一幢平房,每幢平房有几间教室。三栋平房依序由东向西排下去,分别为:农机连(一连)、茶林连(二连)、医务连(三连)。

   小斗岭有好几片桃树林,它的边缘处还有野茶树林,桃花与野茶花形成了这里特有的景观。岭上还有农田,还有菜地与茶园,老农与耕牛,偶尔还能听到猪的尖叫……草丛里,有时能遇到野兔,公路上,时常能看到被汽车压扁的大蛇……

   学校有校办工厂,自己用柴油机发电。有一台丰收二七拖拉机和一台手扶拖拉机,它们显得格外繁忙,带有主人公的姿态在小斗岭上横冲直闯,增添校园的活力。记不清楚母校当时是不是还有汽车?

   初到共大给我们来个下马威的是这里的路,最代表小斗岭的特色。那是一种黄泥巴路,颜色还比较鲜艳,估计做砖是上等材料。形容这种黄泥巴路,有一句俗语:天晴一块铜,下雨一包脓。是的,这种黄泥巴路,经过雨水的浸泡,无数双脚的踩捻,就成了恰似水田中的稀泥,一脚可以陷进去挺深,又非常溜滑,必须穿高筒套鞋才能行走。稍不留神,便会仰天一跤。在从水房到宿舍的两百多米途中,我曾连人带盆摔倒过,弄得满身是泥,还要重新去打热水洗脸……

小斗岭共大蓝球队员 

    前排左起:傅唯力、胡训友、桑健雄    

    后排左起:高浔、倪忠民、黄良木、陈醒凡、张修溪

   天刚放晴,经强烈的太阳暴晒,稀泥巴会迅速收缩,形成了坑坑洼洼的各种造型,变得极富有黏性。这时,即使你穿上高筒套鞋,也很难往前迈出步子,紧粘在套鞋上的黄泥巴,会从容跟随着您行遍天涯海角。后来黄泥道上垫了一层厚石头,是那种大个大个光滑的青颜色的鹅卵石,如今要见到这种石头,恐怕比寻找稀世珍宝还困难!这是当时对付烂黄泥路的良方。一度学校水房试烧过一种“岩石”,想借此取代烧木柴,“岩石”小块码放在锅下燃烧。明火不大,还飘有硫磺味。据讲这叫“水炭”。烧完后的“炭碴”呈灰白色,然后学校便废物利用,再将它铺到路上,下雨天基本上就能告别高筒套鞋了。

   再后来,全校师生开展了一次大会战,挑土填平了一个大坑,铺通一条从公路连接到校办公大楼的路,为了庆贺这次胜利,将这条路取名叫“七三○大道”……

   路顺了,满山遍野的桃花开了!向荒山进军的号角也吹响了!我们开辟了不少茶园,紧接着,校茶叶加工的机器响起来了!这时,我们就不再要交三块钱的伙食费,学校每月还补助发给我们五块钱……

                               四

   进小斗岭不久,巧遇到一位名叫魏习连的女同学,我们住在一条街,估计只有五十米左右,她家住在一条小巷里,也算是邻居吧。两家还走得比较近,尤其她哥哥与我两个老兄关系特别好,而且都在大地方工作。那天在操坪上见到我,她有些吃惊地跟我打招呼,她分在医务连。

   说洗被子就找她。当时天气还很寒冷,我感到被子该洗时,一天在路上碰到她,与她讲了洗被子的事。她要我明天一早将被单给她。那是一个星期天,还有好大的太阳。我与她一同到小溪去,因为她自己也洗被子,还有好些衣服,一个人确实挺费劲。洗好被子后,我帮她一起拧干水,可减轻她一些负担。

小斗岭打井的日子留影

    前排左起:傅唯力、卢洪生    后排左起:倪忠民、陈醒凡、左攻右

   我跟她来到小溪的下游,意外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长长的小溪,恰似一张顽童读书的课桌,有道明显的男女分界线。当时臊得我浑身不自在,那片较宽阔的地带,竟全是洗衣的女生!她们一个个回过头,用那种惊愕的新奇的眼神挑战性地打量着我,似乎在说,你一个男生跑到我们的天地来呀!不怕我们将你吃掉呀……

   原来,潜规则中这里是女同胞的洗衣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这道“男女分界线”的呢?至今仍是一个谜。

   那个时候,我们半个月打次小牙祭,一个月打次大牙祭。平时心里都盼着这两个“牙祭”到来,就像渴盼过年一样。打牙祭并不是到食堂吃,而是以排为单位进行。排又具体落实到小组,每个组一大桌。

左起:陈祖元、张晓林、唐瑞国

   开餐前,各小组就独立做些准备工作了!组长往往要选几个女同学帮忙,先收集几个男同学的脸盆(忌讳女同学的脸盆),拿到小溪去洗干净,开餐时就用这些脸盆到食堂去端饭菜。有的小组定在教室开餐,有的小组选在某个宿舍进行。一个个都充满着热情;具有那种为各自的小组打好牙祭的责任感。这时就有羡人的红烧肉吃了!还有辣椒炒肥肉,非常非常可口!一方面,当时肚子缺油很想吃肉,准确地说,很想吃肥肉;另一方面,那个时候的猪由于纯粹是吃绿色食料,肉也格外鲜嫩!猪是学校自己养的,打牙祭就要喜气洋洋杀猪,所以与过年没有什么两样。开餐时,大家都讲着客套话,要对方多吃菜。我注意到,尤其是那些农村来的同学,还更注重一些礼节。饭菜上桌后,他们兴奋地喊着:吃!吃!筷子却停顿在空中半天不落下,要等着别人先挟起菜,自己才开始吃。当时自然没有酒喝,但白米饭添了一碗又一碗,那些肥肉吃了一块又一块,吃得满嘴都是油……然后,又齐心协力打扫“战场”,将装饭菜的脸盆拿到小溪细心洗干净……

   农机是我们专业的主课,我们学的是柴油机与拖拉机,当时都是很吃香的技术。这门技术尤其在农村,有着广阔的前景。因为每个公社都有农机厂,农机厂都有柴油机与拖拉机。我们学了这门技术,毕业后就能直接派上用场,特别是那些农村的同学,学了这门专业实用性更大。因此,他们上专业课往往比城里的学员更加全神贯注地听讲,非常珍惜两年宝贵的时间。我们排里,记得那位名叫石祖坚的农村同学,就有着一股格外的钻劲,上农机课时非常爱提问,当然他的学习成绩也格外好。

2007年12月20日“掀开共大尘封的岁月”修水片区采访组专访老校长肖宪章

左起:朱希玉、朱美玲、张修溪、肖宪章、傅唯力、肖批修

   教我们农机课的老师有几个,余老师原是开柴油机的,与我母亲还有点熟。还有一个好像是沈老师,也是开柴油机的老师傅,严格地讲,他们讲课实际有余理论不足。带实际操作性的东西,讲得有板有眼,涉及到理论性较强的机械原理,他们讲起来就感到有些费劲。或者我们听起来有些吃力。我印象最深的张秀清老师,他给我们上农机课,似乎有一种品牌的力量!既有理论性的高度,又有实际操作的分量。

   讲起课来,不单是向你灌输农机知识,让你能够听懂,而是将他传播的知识,演变成一种讲课的艺术!让你听他的课,有一种美的享受!

   他讲课不紧不缓,语气不轻不重,深入浅出,条理性强……

   所以,我们特别喜欢听他讲农机专业课,同学们都夸赞他讲课水平高。其实,他人也挺有学者的风度,在那文静而又谦和的外表中,细心的人仍能察觉到,还是透着一丝自豪与傲骨。

   给我们上农技课的杨老师,是广东人。主要给我们讲授一些田间管理知识,以及益虫与害虫对农作物的影响。他带有浓厚广东口音的普通话,讲起来十分吃力,我们听起来也感到费劲,但他始终面带微笑。

   这种微笑不是后天训练出来的,而是他那忠厚的个性决定的。他性格非常温和,讲课有足够的耐心。他的敬业精神是发自内心的,不管课堂上的纪律怎么差,始终是那个节奏比较快的语速,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农技基本知识:水稻上的害虫病主要有: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象甲、稻水象甲、稻螟蛉、水稻潜叶蝇、稻蓟马……

2007年12月22日“掀开共大尘封的岁月”九江片区采访组专访老校长夏鎔川

左起:胡德年、蒋小青、夏鎔川、占历程、李秀荣、黎伟建

   从他的语气、眼神都看得出,他总想多传授些知识给我们,尽到他作为农技专业老师的职责。他显然是科班出身,理论知识也是一套一套的。但两个致命的因素制约着他讲课的效果:一是他所讲的课与今后我们的命运似乎没有任何关联,就算农村同学掌握了这些知识,有些实用价值,却并不希望掌握这些农技知识。因为他们来读共大,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想学到一门技术,回乡成为一名拖拉机手,或进农机厂开柴油机,并不想“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务农。二是杨老师讲课的口音,严重制约了他水平的正常发挥。如果台下听讲的是一帮广东学员,显然效果要好得多。不过,同学们一方面不喜欢听农技课,另一方面,打心眼里感到杨老师是个大好人,又很敬重他……

   食堂窗户还没推开,交响乐就奏起来了!有点像拉拉队,也有点像在搞恶作剧。强烈的食欲感,像根无形的鞭子,在催赶着同学们用饭勺敲打着陶瓷碗。食堂工友准备工作就绪,突然窗户一开,就像打开了一扇命运之门!一场战斗打响了!香喷喷的饭在极大地诱惑着我们!尽管瞄一眼菜盆,仍是海带汤、豆腐渣、萝卜丝之类,稍有点儿扫兴,我们仍是狼吞虎咽,吃得津津有味!当时我就在想,这所毛主席“完全赞成”的学校,为什么非要等到打牙祭才有肉吃呢?平时也应弄一点主席最喜欢的红烧肉吃啊……

2008年4月6日笔者(右)共大同学傅唯力修水合影

   一次,在排队打饭的人流中,我偶尔遇到了他。我不显眼,他似乎更不引人注目。他个子比较矮小,加上面庞瘦削,真有点像个小学生混进共大学员中来的!他名叫占历程,别人都亲切呼他为占矮。

   他挺热情地露了一笑,我不由眼睛一亮!遇到老同学了!原来在县城二小读书时,三年级我们是同班同学!当时的班主任是戴美华。

   那时相互交往不深,都记不太清楚了。加上五年级下学期,我又转校到离家不远的红星小学去了。这么一来,我们就有好几年没见面了!

   眼下,我们又一道分在农机连一排……

2008年4月6日笔者(右)与共大同学占历程、朱希玉修水合影

   他在同学之间穿梭,有点像一条快活的小鱼儿。尽管他看上去不引人注目,他那充满活力的细胞,却赢得了同学们的好感。“占矮、占矮!”同学们呼他听起来怪亲切。但他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并不随波逐流,而是选准了排里那个威望较高又显得十分沉静的排长卢俊清,卢排长像带小弟弟似的带着他。他比我们高一届,早一年进共大。

   只是当时没有学专业,我们来了,学校才正式开始分为农机、茶林、医务三个专业。我们就跟他们插在一起了。他们在我们面前,还有点老大哥的味道。占矮攀上了这么一个权威似的“老大哥”,就显得更活跃了!

   我结识同窗学友朱希玉,其实也很偶然。一天,他站在小斗岭食堂不远的一角,老远悄悄招手叫我过来。满面含笑,笑得有些尴尬,原来是问我借饭票。他底气不足,对我没抱多少希望。他说就借一餐,三两四两都行。他似乎做好了又碰钉子的充分思想准备,做梦也没想到的是,我不仅答应借给他这一餐的饭票,还主动提出管他一段时期的伙食,与他共度难关!直等到他家里寄钱来,重新买了下个月的饭票为止……

   他当时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主要是家里不能按时寄钱来,吃完了身上的饭票就“断炊”了!加上当时肚子缺油,饭量非常大。那阵子,我们几乎天天的菜都是海带汤、豆腐渣、萝卜丝,吃得人肚子只想用猪油当开水喝!朱希玉往往一个月的饭票,半个月左右就吃完了!剩下的日子就靠四处借,形成了恶性循环。

2009年11月28日笔者(右三)与共大师生九江合影

   他告诉我,由于家庭困难,他过年都没有回去,在小斗岭“留校”,为同学们看守行李。他说大年三十食堂会为他们几个人打牙祭,油水足伙食好!所以,选择不回家过年是上策。他还主动要求进到大山里为学校烧炭,他告诉我,当然很辛苦,但饭有吃,而且能吃饱,能解决肚子问题,他就很知足了。他还感慨地说,如果不是遇上我,他的学业很难坚持下去……

   他文思敏捷,写作文是排里的第一支笔,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惊赞,但“肚子里头闹革命”却将他弄得焦头烂额!我则“计划经济”学得好,一个月的饭票到月底,往往还有少量节余。

   朱希玉在患难中遇到我,我带着他搞好“计划经济”,由我保管着两人的饭票,早晨一般吃三两,中午晚上各四两,遇好菜才加点饭。

2008年4月7日笔者(中)与共大同学王玲、蔡平九江合影

   他解决了肚子的问题,就带我去搞精神的会餐。他带有神秘色彩地向我透露,校办公楼有上海的《文汇报》看,他说里面的文章写得很有文采!他就将我带去,脸上露出自豪的微笑。我们往往在里面一待就是几个小时,静静地坐在那间办公室,细细的看着里面的报纸。《文汇报》他已经看过了。他推荐给我看,自己却长者风度般信手翻翻其他报纸。有一天,我们刚从办公楼出来,恰好遇到班主任卢洪生老师,他冲着他说:朱希玉硬是将《文汇报》给嚼烂了!

   当时,他爱穿着一件衣袖口稍带有油腻的薄薄的黄棉袄,习惯裹紧它,有时还略弯着腰,嘴唇是乌的,顶住小斗岭刺骨的寒流。除了吃饭钟声响,一度对他略感不安之外,他实则是个风趣幽默的人。他那机智调皮的语言,常常能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他留着一个“大包头”,有点像个艺术家。在老师、同学的一片赞扬声中,他狡黠地向我露了一笑,具有大师风范地指点着我写文章“开门见山”的妙法。他将军似地指着教室学习栏中一篇文章,向我打了一个有力的手势:要是我来写它,上面这大段过渡性的废话统统不要!……

   我印象最深的同窗学友还有黄雪明,我们曾住一个宿舍。他是农村来的学生,有两颗“金门牙”,调皮的同学就给他取个绰号叫“发报机”,含义他是美蒋派来的特务,金牙齿里藏有发报机。我们不仅有相识恨晚的感觉,他还主动提出要教我武功。

   在那个谁也找不到的野茶树林深处,他冲着我狡黠一笑:光林,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你人太老实,没有点功夫,就容易遭人欺负。我可以教你几招祖传的杨家拳,但你千万不要在外张扬……

   2008年4月5日笔者(左二)与共大同学陈醒凡、袁红、匡俊武、冯晓峰修水合影

   说罢,他从容先行一个“侠客礼”。猛然,腾空而起,一番跳跃,大喝一声,拳头生风……

   当时他告诉我,从拳术上讲,现在民间主要流行两个门派,一个是杨家拳,一个是岳家拳。所谓杨家拳,就是“杨家将”家族中流传下来的拳术。所谓岳家拳,就是从民族英雄岳飞家族中流传下来的拳术。

   他所要教我的是杨家拳。他一招一式挺认真地教:学我的姿势,先练站桩子!对,这样蹲下去!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这个桩子叫马步。用我们乡里的土话讲,这叫屙屎桩。看上去就像屙屎的样子!桩子很关键,桩子稳,别人就不容易将你击倒!这里的要领是,眼睛目视前方,微微握拳,几个脚指要稍弯,使暗劲!

   想象将大地按住!这样站桩,非常吃力,脚板心会站出汗来!脚劲就练出来了!

2010年12月18日笔者参加修水四中45周年校庆(原共大修水分校)

   紧接着,他又要我学会“服气”,他说这是训练硬气功的基本功。

   你这样,深吸一口气,吞下去。就想象吃一口饭吞下去一样!古时候服气辟谷就是这样进行的。对!吞下去!你看,肚子是不是鼓起来了?长久训练下去,那里就会形成一个气团,以后再将这个气团在全身运作!哪里需要,它就在哪里发挥作用!

   握拳要紧,四指紧贴掌心,拇指夹紧食指、中指,蹋腿要快,要用爆发力!脚伸出去快,收缩也要快!这里面的动作要连贯,不能顾此失彼。击拳也一样,要用闪电般的速度!这里面很有讲究,节奏哪怕是慢了半拍,就容易给对方抓住战机,为自己留下隐患……

   再后来,黄雪明就教我摔跤的训练。什么“大背包”、“小背包”呀,他说乡里的土话叫“老虎肩猪”。怎么进攻别人,又如何防守呀等等。

   从那天起,只要一有空,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他就带我到野茶树林去练拳。练拳之前,还必须喝三口酒,这样才能练出劲来!酒是奔到学校几里外的代销店买的那种散装烧酒,我装在一个家里带菜来的瓶子里。尤其是那个“屙屎桩”,我不知反复训练了多少次,他才满意……

   但好景不长,我进共大第一年的下学期,黄雪明就参军了。

十一

   的确,那时我处在同学中一个极不显眼的位置,在默默仰视着我们的班主任卢洪生老师,还有我的同窗学友朱希玉。他们才华横溢,思路敏捷,文采飞扬,都有那么一股锐气与闯劲!突然有那么一天,卢老师充满激情地为我们朗读一篇散文,这是一篇高考试题,标题为:《唱国际歌所想起来》,毛主席讲这篇作文可以打九十五分!

   这对我的震动确实太大了!日后我还抄下了这篇作文。我至今几乎还能全文背出:“是太阳快要东升的时候;是一轮红日喷薄欲出的时候;早晨就是一首雄浑的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多么雄浑,多么熟悉的声音啊!刹那间,寂静里,蕴藏着最激烈的爆发!……”

   卢老师将我引入到一片新天地,我非常喜欢这篇优美的散文!平生以来,还是头一回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无穷魅力!同学们听卢老师朗读这篇散文时,一个个眼睛都睁得溜圆贼亮!从这一天开始,我酷爱上了文学!从这一天开始,卢老师身边孕育潜伏着一个作家!

    2010年12月18日笔者在修水四中45周年校庆(原共大修水分校)代表同学发言

   卢老师脸庞比较清瘦,目光炯炯有神。如果他打着手势,在课堂上宣讲着什么,具有导师列宁的风度!如果他抨击某种不良现象,还具有着高尔基那种“让革命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激情!他对我们这些同学“一逗到底”的文风看不惯,共大的学生了,标点符号都打不好,一封信都写不好,写信的基本格式都不懂呵!等等。于是,他上语文课就教我们怎么写信,怎么打标点符号。他向我们布置作文,自己也坐在教室的一角,与我们一起做……

   这个时候,我也像位“斗士”,接过卢老师的奋进精神,在沉静外表的心灵深处,开始朝前努力奋斗了!

十二

   在小斗岭短短两年的岁月里,好些往事记忆犹新,有位名叫吴文胜的农村同学,当时非常好学上进,是排里的学习委员,后来又是团支部副书记,还乐意成为我的入团介绍人。尽管在共大没有能够解决团组织的问题,但我仍然很感谢他。

2008年4月6日笔者(右一)与共大同学占历程、肖批修 修水合影

   吴文胜个子不高,人显得挺精干,有一种山里孩子的风度。他厚道而又外向,与排里好些城里同学都有交往。不像有的农村同学,交谊的圈子挺小。他既充满着活力,又有一定的内涵,并不有意张扬自己。我后来观察到,他是那种生存能力很强的人。我们居住在一个宿舍,他睡在我的下面。我们结成“一帮一一对红”后,他有意与我亲近,多次与我谈心,鼓励我积极要求上进。

   一天,他提出一个新思路,要与我共铺。将他的棉絮、被子都放到我床铺上来。下面垫两床棉絮,盖两床被子,这样就更好度过小斗岭的寒冬。他那张下铺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放我俩的箱子以及脸盆等生活用品。这个想法固然可以,但两个大男人睡在比列车上的卧铺宽不了多少的单人床上安全吗?而且是在上铺!

   没问题!没问题!我们各睡一头,你睡里面我睡外面,你绝对没事!我嘛,有个习惯,只要躺下去睡好,一个晚上就再不会动了,一觉睡到大天亮,连身都不翻!

   他确实睡觉有这个功夫,就睡在床的边缘,竟真的纹丝不动!我忘记这样睡了多长时间,他睡在外面一直平安无事,确实是个奇迹……

十三

   进山砍柴,是三天劳动中最辛苦的,而我却认为是最开心的。因为砍柴是我的强项。尽管我在县城长大,砍柴的水平绝对不会亚于农村来的同学。因为当时城里居民都是烧柴,我们家烧的柴都是我进山去砍来的。读中学后,身个属于中游水准。进入共大,我则处在矮子行列,因此也被安排坐在前面第二排。邻里老辈们讲我变“石”了,而且讲是扁担压矮的,劝我砍柴少挑一点,估计我是永远长不高了。

2011年11月5日笔者(左三)与共大同学唐瑞国、邹润香、匡俊武广州合影

   我来到小斗岭,似乎对砍柴的兴趣更浓了!心灵深处,总在想暗暗露一手,让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小斗岭虽然属于农村,没想到这里进山砍柴也像县城一样,要走十多二十里路!有些遗憾的是,排里强手如林。我砍柴中的表现,并没引起同学们的多大注意。顶多只处于排里的中上游水准,比那些劳动力好的农村同学还是差一把火。他们一担柴往往能挑一百多斤!我只能七八十斤,算个什么呢?当时进山砍柴成了一种劳动竞赛,连与连进行竞赛,排与排进行竞赛,个人与个人进行竞赛。每人砍了多少柴,回校都要过称,进行登记,第二天老师要在课堂上进行公布,就像公布考试成绩一样。力气大的男同学,砍得柴多,当老师念着他的“佳绩”时,会博得同学们的赞叹,自己也会有一种荣誉感。老师还要花一定的时间,对整个砍柴劳动中同学们的表现,进行一番评价。对那些团结友爱做得好的同学,给予重点表扬。

   尤其是不少砍柴先回校的同学,往往放下担子,还要返回山里去,接那些还没回校同学的柴。我就多次接过同学的柴。在强手如林的同学中,还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记得有一次,我破例砍了九十八斤柴,终于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十四

   排里丁建平与吴淑成是最好的朋友。吴淑成是我中学的同班同学,丁建平则是我从小学到中学的同班同学,有段时期,我也插进他们中间一起玩。他们家庭条件都非常好,在同学中他们无疑是属于上流阶层。

   吴淑成极爱干净,甚至可以讲是“洁癖”。裤子上如果沾有一星点灰尘,他也要用手指潇洒地弹掉,那姿势显得挺优美!

    2008年4月6日笔者(左二)在与同学占历程、朱美玲、冯晓峰、傅唯力修水合影

   一天晚上,我们三人在学校前面的公路上散步,天挺闷热,月光朦胧。我们顺着公路往前走着,享受着野外的微微清风,尽情地聊着天。丁建平走中间,一路高谈阔论,不时放声大笑。突然,他尖叫了一声,声音不大,却挺恐怖:

   不好!我踩到一条蛇了!遭蛇咬了!

   等我们蹲下去察看时,那条蛇已经跑掉了。

   那,快!快到卫生所去!吴淑成说。

   我们先用根带子在他脚那个关节处绑了一下,防止毒血上升。就背着他直奔校医务室。吴淑成反应敏捷,这个平时劳动很一般化的“花花公子”,关键时刻竟像一个吃过大苦的农村同学,背起丁建平飞奔时,劲显得非常大!他一口气奔了好长一段路,才换给我背……丁建平那只脚明显肿了,但医生说毒性还不算太大。吃药打针,几天功夫就痊愈了。

十五

   那时连老师戴手表的都极少,学生更不要去想那个事了。但也有例外,我们排里有位叫吴淑成的同学,他家庭条件好,父亲是县城商业局批发部门的负责人,母亲据讲也是国家干部。进共大的第二年,他就戴起了一块手表,在全校同学中非常醒目。

   记得那阵子,我们正在小斗岭进行开荒大会战,劳动的进程中,卢老师往往一边看太阳,一边还不时问吴淑成,现在多少钟了?他就比较老练地伸手看了看表,带有贵族派头报出准确的时间。我们开荒劳动的地方离校园内还有些路,不一定非要等到学校吃饭铃声响再回去。快到吃饭时间了,卢老师就会果然下令:收工!

   有一次,吴淑成吃了豹子胆,竟谎报“军情”,将时间往前跃了二十分钟。他不露声色地暗笑着,我们回到宿舍也觉得奇怪,怎么吃饭铃还不响呢?但同学们并不深究,没有往“谎报军情”那层想。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但却瞒不过卢老师。他不便当众批评他,几天后,只悄悄朝他含笑点手,暗示着在讲他,你那天谎报军情呀。

2008年4月6日笔者(后排左三)与共大同学修水合影

   卢老师是个精明人,不能吊死在这棵“树”上,劳动中由一个戴表的学生来掌握时间,不免自己太窝囊了!于是,他决心自己砸锅卖铁,也要买块手表!买块手表,当时真不容易呵!

   卢老师没有手表,掌握时间要求他,现在要买块手表,还得要求他。因为他父亲在城里商业局批发部负责,外面不好买的抢手货,在他这里就能批发到。这里是个最炫耀的部门呵,估计比县长还吃香。卢老师准备托他买一块手表,他便请假回城跟父亲打好招呼。当时买手表也要凭证。

   记得那是傍晚时分,卢老师得知我要请假回城,我刚吃过晚饭不久,就将我叫进他宿舍,他房间在学校大礼堂舞台一角。好一阵,他从箱里拿出一叠钱交给我,那是十二张十块的钞票,多数钞票都显得很旧了。

   他满面微笑小声告诉我,吴淑成父亲与他弄到了一块上海牌全钢防震表!价钱就比较贵,要一百二十块钱!

2016年4月7日笔者(中)与共大同学张小琴、刘碧云九江合影

  第二天,我临去赶车时,卢老师再一次叮嘱我,钱放好了吗?我便掀开里面的衣服给他看。我不仅将钱放在最里面那件贴心衣口袋里,还用针线将口袋牢牢缝死了!就是遇到国际一流的大盗,也无法将我口袋里面的钱偷去!卢老师这才放心。机警的目光中,闪烁着赞许兴奋的光芒,直夸我办事真细心。

十六

   在共大开荒的劳动中,有两件事印象比较深。一次劳动到中途“歇工”时,一位同学眼尖,突然惊叫起来:

   “你们看!蛇!蛇!”

   “大家都不要动!不要惊动它!”老师打着手势,轻声叮嘱我们。

   我不由定睛朝同学手指的方向看,也惊出一身冷汗!我没有看到这条蛇的头,也没有看到它的尾。但呈现在我眼底的这一段蛇身,足有两米多长!它在草丛中慢慢滑行,有碗口那么粗,呈暗红色!平生以来,我真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蛇!它从容地渐渐消失在杂草丛中,只见前面的毛草在左右晃动……

   开荒劳动中,还有件事也印象很深。当众人都比较疲惫,而且快到吃饭的时候,卢老师往往能巧妙地寻找战机,再组织一场“两百锄大会战”。就是说,每个人心里数数,挖完两百锄就收工!

   那时人都非常虔诚,心里暗数“两百锄”,一般只会超过这个数,决不会偷奸耍滑。

   “两百锄大会战”效果非常好,转眼就能看到一大片荒地开垦好。然后大家一路有说有笑,像打了一个漂亮大胜仗,精神十足,凯旋而归……

十七

   那次,我们全排集体行动,进山二十多里路,到校林场附近的山上去砍柴,柴并不立即挑回来,而是将担柴砍好挑到林场路上,等以后再慢慢挑回学校。这样的好处是防止大雪封山,不能进山砍柴。柴堆放在校林场的路边,就好像粮食入库一样,高枕无忧了。

2008年4月6日笔者(右二)与共大同学:

朱希玉、袁红、汪春晓、许福连、占历程修水合影

   我们带着扁担、柴刀、绳子,一个个精神十足,进山砍柴的队伍显得非常壮观!大队人马浩浩荡荡,一路有说有笑,很是热闹。几位大个子男同学用箩筐挑着米菜油盐,还有锅碗瓢盆走在队伍的后面。

   沿途同学们都爱说着笑话,原来分组进山砍柴,显然没有这么热闹。到达砍柴的目的地,分管后勤的几个女同学就开始忙乎起来。她们在山腰的小溪边,选择一个比较开阔的地带就地取材,用石头砌个灶,架起一口大铁锅煮饭,用另一口大铁锅炒菜。大山深处,煮饭炒菜的干柴,遍地都能拾到。我们在山上砍的柴,也是比较粗壮经烧的优等的杂木。

   我们这次来要砍两担柴,每担柴要比原来多砍很多。因为不要挑回校,只要担到附近校林场就行了。第一担柴挑下山,就在那个山腰吃中饭,然后将柴担到校林场,又上山再砍担柴……在大山里吃过晚饭,我们就空着手有说有笑,伴随着月亮、星星,非常开心地返回校园……

   清泉水煮的柴火饭,又是我们自己炒的菜,尽管没有肉,菜也无非是茄子、辣椒什么的,不知道有多好吃!至今美美回味起来,也会直吞口水!记得吃中饭时,有几个山民经过想讨点锅巴吃,管后勤的女同学非常心善,就将大锅里的锅巴全部细心铲起来,统统分给了他们吃。估计怕有一两斤米饭,他们每个人握在手上的锅巴都有一大块。

   这样的大锅煮饭还是第一次,烧柴火候不好控制,下面一层的都烧焦,锅巴格外厚。那几个山民非常感激,露出满面憨厚的笑容,用当地的土话连声道谢……

十八

   读共大的第二年,大概是五六月,我们开始走出校园,学校安排我们为期两个多月的实习,进一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医务连的同学分到全县各大医院,实习医务方面的临床知识;茶林连的同学分到县城茶厂与茶试站还有农村的林管所实习;我们农机连是分到全县各农机厂学习开拖拉机。

毕业留念

   几天后,我们九名同学,就分别跟了三辆拖拉机,学习开拖拉机。我与同排同学占历程、肖批修跟一辆车,司机名叫万佰志,是一位上了年纪满脸挂面胡子的老师傅,他已经带了一个徒弟,加上我们三人,一下子就有四个徒弟了。万师傅教我们开拖拉机时,我们三人不可能都坐在车上。只有轮着上。这趟车是你,下趟车是我。万师傅看起来非常温和,平时爱跟我们开玩笑。一旦坐上驾驶室,他教你开车时,两眼就不时喷着凶光,要求非常严厉。你坐的姿势、挂挡的动作都特别讲究,稍弄不好就会挨他的骂。不过,下车他就判若两人,又与我们有说有笑,没有半点师傅的架子。

共大修水分校农机连毕业纪念照 1972年元月

   真正带徒弟耐心的是另一位名叫万华明的师傅。一次记不清因什么事,我跟了他一趟车,他含笑望着我操作,坐在我旁边并不多言。当车子在公路上行驶时,他还鼓励我,你开车还蛮稳,就这样开!我一下子觉得精神上很放松,胆子更大了。记得冲那个陡坡,车子一下没挂上挡,开始往后退。节骨眼上,他并没有责骂我,神态还非常冷静。仍含笑道,不要慌,继续挂!我将挡挂上,车子冲上坡后,他又鼓励我,这样的坡,换了两次档,你都独立能开上来,你开拖拉机没有问题了!

   的确,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的实习,我们基本上都能独自开着拖拉机在公路上跑了。

   1972年我们从共大修水分校毕业,分配到修水三都茶场。制过茶,也搞过机务工,后来任场部文书。

2008年4月6日笔者与共大老同学修水三都茶场机关门口合影

    前排左起:钟奋生、匡英碧、汪春晓、袁红、石祖坚

    后排左起:占历程、张修溪、匡俊武、陈开贵、汪承忠、丁建平

   1976年12月23日,我离开故乡远行,命运促使我踏上人生新的征途,我从江西修水三都茶场,调进湖南怀化铁路分局工作,当时我恰好二十三岁。

尾声    

   一晃三十多个春秋没与同学联系了! 2007年5月29日下午,老同学占历程在互联网上偶尔发现我,经他的极力推崇,将我与原来小斗岭共大的师生紧密联系起来了!

2007年11月24日占历程同学在首届同学联谊会上隆重推出笔者

   当我重新回到同学联谊圈的时候,同学联谊会会张修溪同学,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

   学生时代,他好象并不十分出众,共大毕业与我一道分在修水三都茶场,我们还在一个机务班工作过。修溪同学平时言语不多,不善张扬,神态沉稳,在单位没有担任过任何领导职务,也没有什么家庭背景,怎么能在藏龙卧虎的同学中脱颖而出?压得住台说得起话?能够树立起自己的权威,以及在同学间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呢?!后来我明白了,他是用自己那颗热诚的心感召大家!他在积极行动,他在默默付出,他在四周奔波,他在精心策划……象一股暧流在不断浸进同学中的心灵深处!所以,连同学中的一县之长,也绝对服从他的领导!由他们组织的同学联谊活动,每次开展得都井井有条。非常遗憾,我因当时在京开一个文学笔会,没有能够参加2007年在修城举办的共大修水分校六九届、七一届同学联谊会,修溪同学则将他自己一本《难忘的记忆》纪念册送给了我。

2016年4月7日笔者与共大同学联谊会会长张修林(左)九江合影

   我们相逢小斗岭,形成了一股很浓的永远割不去的情缘!老同学周荷花在同学谊会中的寄语:盈眶的热泪淡开了昨日的记忆,热情的拥抱又托起明天的相思……

   是啊,追忆那段尘封的岁月,穿越历史时空的隧道,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许多时候想起同学相逢不易,尤其是在小斗岭,那个特殊背景下与同学的情缘。离开母校现在已经整整四十多年了!何况我们的母校还不复存在了呢!

   那次同学联谊会会务组组长黄良福,在共大时因表现十分突出,曾留校任教以及负责校办工厂的工作。后来他上了共大总校,总校毕业后,还担任过修水县义宁镇的镇长。2008年4月那次我们见面,他精神状态还极好,没想到竟是一别!2009年3月病故……2015年清明回故乡扫墓,肖批修同学告诉我,他父亲肖宪章(1968年至1971任修水共大革委会主任),2013年8月23日去世,享年89岁。这些年病故的同学还有吴淑成、严忠彬、石祖坚、彭润生……

    2015年4月4日晚上,一帮共大的同学在马家洲茶座相聚,一直聊到十点多钟才散。我在返回旅社途中与修溪同路,他这时患病(据讲是喉癌),已不再担任同学联谊会会长,大家推举张修林同学为联谊会会长,他为名誉会长。当年我们在三都茶场共事时,他意气风发,一表人材,非常帅气,体魄健壮!活跃在蓝球场上是打中锋投篮的神手!没想到眼下病魔将他折磨成这样,人明显瘦了。而且嘴巴歪了……

   他向我谈到了他的病情,现在基本上不到同学相聚场所去。去了也吃不了什么东西,酒是点滴不尝。这是你远道回来了。不然,同学相聚喝茶他都不来。我只有一些安慰的话,保重身体要紧!我知道他病得不轻,心里暗暗为望他能闯过这道难关。他为同学联谊的事付出的太多太多!他则淡淡一笑,冲着我说:义务搞同学联谊我乐意呀!为串起同学这份友情,我花了一万多块钱了,但是我乐意呀!快到那个路口,我们分别时他又说:明天晚上,我请你们几个外地来……我赶快劝阻,心意领了!千万别请!你都病成这样……

   我向他挥手告别,走老远了。他仍冲着我说了一句:

   光林:你明天等我电话,现在店子还没有想好……

   第二天晚上,他又请了一大桌的同学。我注意观察了一下,他只是礼貌性的挟点菜吃,基本上都是在听同学交谈,自己偶尔插几句话。这应该是他最后一次请客。或者说是他最后一次与同学们宴席上相聚。

2008年4月6日笔者与原共大同学联谊会会长张修溪同学(左)在修水合影

   2017年4月4日晚上,我回故乡祭祖又专程到他家去看望他,正是他病情恢复最好的日子。此刻我才清楚,他患的是腮腺癌转移。他坐在客厅沙上看电视,还尽情与我闲聊,声音底气挺足。精神状况甚至比两年前还好!从这个态势看,估计他身体会慢慢康复。他原来的体魄就非常好,应该能够挺过这场劫难呵!万万想不到的是,6月21日,我从微信“修水共大同学群”中惊悉:

   我们的老会长张修溪同学因病医治无效,今天早晨6:300时与世长辞,深表沉痛悼念。

   这条“讣告”是早晨八点四十三分,共大同学联谊会秘书长查忠如发出的。

   何祥兴:沉痛悼念老会长张修溪同学,愿他一路走好!

   正呀(余栋生):沉痛悼念老会长张修溪同学,愿他一路走好!

   韩奇霞:沉痛悼念老会长张修溪同学,愿他一路走好!

   余一:天堂没有苦难,修哥一路走好!

   钟奋生:沉痛悼念老会长张修溪同学,愿他一路走好!这次清明回故乡扫墓,我与修林去看望他,见他精神状况还蛮好!与我还尽兴聊着天,我心想怕能够再坚持几年,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2017/6/21/9:04:58

   ……

   一天夜深,我透过窗前的翠竹,凝望着静静挂在上空的一轮明月,猛然想起了四十多年前的那天晚上,我与同桌一位名叫夏献秋的女同学,值班看护着学校的桃园,小斗岭的上空不也静静挂着这么一轮明月么?!连四周闪烁的星星都一模一样!心头突然一阵涌动!来了灵感,鼻子不由有些发酸,泪水随之夺眶涌出!于是,我奋笔疾书,写下了这么一首抒情诗——

   我们在小斗岭上相逢

   我们在小斗岭上相逢

   相逢在清清的泉流边

   相逢在砍柴的高山上

   相逢在操坪的晨练中

   相逢在红色的记忆里

   相逢是一首难忘的歌

   相逢是今生珍贵的缘

   滚动着早熟的年轮呵

   吹响向小斗岭进军的集结号

   那时我们才十四五岁

   就张开着幼嫩的翅膀

   红旗在迎风飘扬

   队伍大踏步向前

   仿佛当年毛泽东在这里

   将秋收起义的火种点燃

   翻开日历

   那是 1968 年寒冬

   我们目光凝视着远方

   天空朵朵白云在送行

   还有父母牵挂的深情

   将书包夹在被子里

   将意志浸在行进中

   八十华里漫漫征途呵

   脚跟的血泡

   仿佛在向我们问好

   小斗岭荒凉的毛草呵

   仿佛在朝我们微笑……

笔者与占历程(左)同学九江合影

   我们在小斗岭上相逢

   相逢在世外的校园里

   相逢在黄土的高坡上

   相逢在伟人的关注中

   相逢在青春的眸子里

   相逢是一首难忘的歌

   相逢是今生珍贵的缘

   那是阳光与风雨交织的日子

   那是豪情与壮志相融的时光

   风儿透着激情

   雨儿凝着热血

   一代伟人毛泽东

   完全赞成我们的事业

   共大有着一种不朽的精神

   小斗岭呵

   那年漫天的雪花

   要与我们来一个亲密的接触

   无力炊烟拉响着报警的汽笛

   于是呵

   扁担、柴刀、绳子

   还带上我们一颗沸腾的心

   让沉睡的群山呵

   在砍柴的乐章中惊醒

   我们不会忘记

   迈进校门第一个寒冬

   临危受命的十名勇士呵

   打井散发的热汗

   在布满稚气的脸蛋中流淌

   十五个日日夜夜呵

   换来十五米深的井

   井底的岩层呵

   给我们惊现一个困惑的绝望

   清泉的喷出呵

  老天开眼透一个神秘的微笑

2008年4月7日笔者(后排左二)与共大师生九江合影

   我们在小斗岭上相逢

   相逢在友爱的互帮里

   相逢在学习的课堂上

   相逢在难舍的分离中

   相逢在燃烧的岁月里

   相逢是一首难忘的歌

   相逢是今生珍贵的缘

   那是一条幽静的小溪

   那是一道特殊的风景

   淙淙的泉流

   映着长河姑娘的身影

   纤纤的玉手

   洗着男人汗味的衣裳

   当寒潮袭来的时候

   冻疮悄悄爬上她们的手背

   手背恰似朵朵盛开的鲜花

   小溪的深谷呵

   仍奏响着铿锵悦耳的音符

   山风透着清新的空气

   杜鹃唱着悠扬的欢歌

   在茂密的丛林里

   男同学有了骄傲的舞台

   在砍柴的归途中

   女同学又喜迎新的希望

2016年4月7日笔者(中)与共大同学九江合影

左起:岳玉珍、刘碧云、夏献秋、周荷花、荣祝贤

   我们在小斗岭上相逢

   相逢在昔日的思恋里

   相逢在两鬓的白发上

   相逢在梦境的笑语中

   相逢在永久的情谊里

   相逢是一首难忘的歌

   相逢是今生珍贵的缘

   在心头打一个情结吧

   将那美妙的时光留住

   不管你是达官显贵

   还是平民百姓

   不管你正春风得意

   还是穷途潦倒

   不管你近在咫尺

   还是远在天涯

   只要我们相逢小斗岭

   除了今世不尽的思念

   来世再绘美丽的彩虹

        (完)

69、71届共大同学联谊会轨迹

文/张修林

   2007年11月24日修城聚会后,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同学都沉浸在那短暂相会的喜悦中。重聚的欢乐、真情的问候、母校的温謦、盛大的场景……

  聚会记念册一一《难忘的记忆》,其设计编印,无论是编排质量和印刷水平都是比较高的,后都争相被很多同学、战友等聚会制作纪念册借去当范本,因此,更激起了很多同学想要成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帮助同学间相互沟通的办事机构的想法。

   于是,2013年4月间,部份同学在县城“青云大酒店”举行了一次会议,讨论组建同学会的相关事宜。当时有张修溪、张修林、查忠如、胡训友、陈醒凡、冯小峰、朱美玲、许福连、袁红、陈丙生、陈祖元、黄金宝、汪承忠、李道林等20来个同学参与。会上推举张修溪同学为联谊会筹备负责人,委托查忠如同学草拟联谊会章程,确定了每年正月初十为联谊会同学新春团拜日等事宜。

   2014年农历正月初十,那天下着鹅毛大雪,踏着马年新春的第一场瑞雪,共大修水分校69、71届同学联谊会首次新春团拜,在“修水宾馆”八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有60来位同学参与。除了畅叙友情外,本次团拜还选出了联谊会理事,由于修溪同学那时巳染疾,大家推举张修林同学为联谊会会长,查忠如同学为秘书长,修溪为名誉会长,并通过了“同学联谊会章程”。该章程对联谊会的性质、任务、职责、会员、会费等都有明确规定,共五章有30多条。

   自那以后,连续六年,每年的正月初十,联谊会的新春团拜都如期举行,参加人数为30一60人不等。我们有一个愿望,不管参与的人多人少,同学这份情不能少。就我们的身体状况,联谊会的活动争取坚持到70岁。

   这六年间,联谊会作为同学间交流、沟通的平台和纽带,为同学间增进友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先后组织了在修同学赴湖北通山隐水洞、永修拓林湖、井岗山二日等联谊、踏青、旅游活动。还协助组织了修水共大同学九江大联欢活动,部份同学应邀赴广州祝贺邹润香同学的“润博医院”成立活动。在此期间,受联谊会影响,共大医务连、茶林连等各自组织了自己的同学会,并正常开展了活动。

   九江共大同学联谊会是上次九江联欢后,在九江的同学约三十来人发起组建的,也是便于同学联系。他们推举了胡德年为头,黎伟建辅佐,还有蒋小青等几个人协助,九江同学的活动也很经常。

   共大南昌同学群是2016年组建的。因本人2016年要来南昌帮女儿他们接送、照料小孩,在修时间就比较少了。来南昌和历程、谢明等同学联系后,发现南昌也有十来个共大同学,为便于联系,便由历程牵头拉起了这个“共大南昌同学群”,并推举谢明为群主,历程为秘书长。南昌同学每年也组织了很多活动,市内的踏青、游园、联谊和郊游较为丰富,特别是成功组织了“南昌同学赴九江”、“九江同学赴南昌”的两场大型联谊活动,进一步增进了两地同学间的友情和交流。2017年下半年,应周小荣同学的邀请,南昌同学一行十二人还远赴浙江金华进行了旅游、交谊活动,受到了小荣夫妇的热情款待和精心组织。程小春、龚武云也专程从上海赶到金华与我们欢聚。

 沁园春  聚

  文/张修林

  正月十曰

  年味浓浓

  细雨霏霏

  感初心未改

  旧情切切

  修江河畔

  暖意漓漓

  新春聚会

  欢歌笑语

  欲与年少再媲美

  亦足也

  唯同窗意笃

  再敞心扉

  问候直沁胸脾

  引几多皓首热泪垂

  忆红土当年

  枕戈夜读

  粗茶淡饭

  胜却熊糜

  几度冬秋

  挥汗如雨

  只把韶华映春晖

  俱往矣

  看我辈风流

  明年再聚

2019年2月14日

敬礼   半个世纪的回响

一一写在上岭50周年

文/张修林

   公元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卄五日,在我们这一群人的心里,注定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情殇。

   那天是星期一,紫花墩硕大的操场上,人声鼎沸,红旗猎猎,一帮涉世未深的懞懂少年,怀揣着激情与蒙眬,满载着希冀与迷茫,朝着距县城八十里开外的小斗岭,朝着一个完全未知的新境地,犹豫地、执着地迈开了我们沉重的、青纯的求学之步。

   从那一天开始,我们离开了父母的呵护,离开了温馨的家,住进了四面进风的工棚、车间、庙里、板房,忍受着穿堂而过的刺骨寒风,流下了出自内心的涓涓泪水。拭问:难道这就是我们的命运之吻吗?远离家人的第一夜哟,沉淀了多少深深的情思,爆发了多少不尽的抽泣,又积攒了多少友谊的厚重,融汇了多少砥砺的源泉。

   从那一天开始,我们叩击了“半工半读  勤工俭学"的求学之门,向自我挑战,向大自然挑战。烈日炎炎下,我们挥汗如雨开垦荒地,凛冽寒风里,我们号子声声动手打井,顶着鹅毛大雪我们要上山砍柴,踏着绵绵细雨我们在深山烧炭,风雨的侵袭考验着我们的意志,岁月的风霜铸就了我们的坚强。

   在那几栋平矮的教室里,我们在接受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在打造社会主义新人的感召下,在"七三O指示"的旗帜下,如饥似渴地吮吸着那少得可怜的基础和专业知识的乳液,点点星光下是处可见孜孜不倦的学子们的身影摇曳,书声琅琅。

   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那个年代,我们尽情享受着丰硕的劳动果实,创造了一百多人一个冬天吃了一千多斤干萝卜絲和堆满学校大礼堂后庭的青南瓜的"奇迹“,"萝卜絲、海带汤“也成为了我们这一帮人的"梦魇"和"魔咒",现在想来,好像还有那么一股"余香"。

   从那一天开始,我们这一帮人昼夜相伴,朝夕相处,我们在春天里播种友情,收获感动,结下的是不解的同窗情,酿出的是浓馥的真情蜜。时至今日,这份情依然在延续、在发酵、在散发出愈来愈浓的醉人清香。

   半个世纪的斗转星移,我们历尽艰辛,饱经沧桑,我们目睹了共和国的伟大变革,我们交出的学费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我们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一一没有惊天伟业,却也不老大悲伤。我们为“小斗岭情怀"自豪,我们为有一大帮小斗岭的学友们三击掌。

   敬礼

   我们的青葱岁月

   敬礼

   小斗岭上那一抹炫丽的朝阳

   敬礼

   半个世纪的回响

2018年11月25日凌晨

共大修水同学联谊活动


山西之行

2019年4月

       这次修水共大同学结伴而行的山西之旅,有张修林、朱美玲、查忠如、张运华、许福莲、陈先英、熊青利、黄国珍、张丹香等10人,修水36人独立成团。4月25日至5月1日共七天,从最北端的运城到最南端的大同,再折返运城登机。行程一千多公里,穿越了整个山西,沿途观赏游览了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五台山、北岳恒山、悬空寺、云岗石窟、宁武冰洞、壶口瀑布、广胜寺、关帝庙等景点,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四大感受是:一、震撼一一黄河壶口瀑布那一往无前,奔腾咆哮的英雄气概;二、惊叹一一宁武万年冰洞那美仑美奐,令人拍案叫绝的千古谜踪;三、骄傲一一云岗石窟、悬空寺那闪耀着中华古代文化灿烂光辉的惊世之作;四、折服一一平遥古城、乔家大院那结构严谨、匠心独具的建筑艺术精品。身处其中,一种自豪感令你油然而生!

平遥壶口瀑布

山西运城

2019年清明共大同学相聚

马家洲喝茶

4月2日

    注:笔者刚从长沙返回故乡江西修水,这天晚上外面下着倾盆大雨,整个马家洲茶楼一条街空空荡荡,无一“茶客”。只有36号茶楼一线生机。已是夜深十点多钟,我们还在谈笑风生,追忆往昔……

    左起:丁建平、张修林、朱美玲、钟奋生

相约凤竹园

4月3日

何祥兴同学盛情设宴——

祝福词

老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今天是个好日子!

   老天爷特别眷顾我,好象知道有朋自远方来,生怕亏久同学们,为迎接你们的到来留下惊喜。淅淅沥沥的春雨似过大年一样,将“凤竹园”周围的环境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扑鼻而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无不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愉快开心的美好享受!

   风清景明,万物舒畅。

   借光林同学返乡祭祖省亲访友之机,尽地主之谊,略备粗肴淡酒,聊表寸心;故相邀会长修林、秘书长忠如为首的一行共大部分学友和本届同窗好友相聚“凤竹园酒楼”,小酌耳叙阔别之情。

   忆往昔,一群天真活泼可爱的少年欢聚在渣津小斗岭,同窗共读情深浓浓!

   看今朝,过花甲近古稀的我们,重聚修河“凤竹园”互诉衷肠话话滔滔情义长!

   此时此景,此景此情,万语千言,千言万语尽在杯中酒里。

   来,为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同学友谊地久天长干杯!

   谢谢大家!


黄庭坚故居

4月6日

南昌会历程

4月8日

笔者夫妇与老同学占历程(右)南昌艾溪湖合影

共大九江同学联谊活动



八里湖沙滩

2016年4月7日

东林大佛

2016年4月7日

醉石温泉度假村

2016年4月7日


共大南昌同学联谊活动

开心的驿站  

 心灵的港湾

共大同学南昌群

建群一周年大事记

(2016 · 7一一2017 · 6)

        2016年7月7日,在分别四十四年之后,经肖修梅、谢明等热心同学的多方联络,应占历程同学宴请,部分居住南昌的共大老同学在南昌市南京东路“修江味道”酒店举行了首次联谊活动。 这次活动架起了同学之间友谊的桥梁,拉开了“向快乐出发”的序幕。同时,为南昌同学微信群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加首次联谊活动的有:左起:樊启秀、周绪毛、谢明、肖修梅、龚武云、罗茶英、占历程七位同学。

2016年10月29日周绪毛、谢明两位同学盛情宴请,在福州路“向塘土鸡总店”举行了第二次在昌同学联谊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有:罗茶英、胡家杏、樊启秀、谢明、肖修梅、古雪芬、张修林、徐有明、周绪毛、占历程、汪承忠。

  在第二次联谊会上,正式建立了共大同学南昌微信群,经占历程同学提名,会长张修林同学支持,全体与会同学一致通过,谢明同学当选为南昌群群主。从此,南昌群同学互帮互助,情同手足,向着快乐扬帆启航。

  2016年9月,“69、71届”修水共大同学联谊会会长张修林同学移居南昌,落户南昌群,给南昌群带来了莫大的鼓舞与支持。

      一年以来,先后陆续加入南昌群的有胡家杏、陈建芳、王花兰、朱铭英、何金梅、沈媛华、魏长秀、徐友明、汪承忠、付唯力、龚兼佐等几位老同学同学们的积极加入,给南昌群增加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6年11月12日,应会长张修林同学盛情宴请,在三经路“醉湘楼”举行了第三次同学联谊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有:胡家杏、罗茶英、谢明、肖修梅、陈建芳、樊启秀、张修林、古雪芬(会长夫人)、占历程、周绪毛、,徐友明等人。

  2016年12月3日罗茶英同学盛情宴请,在江大南路“一觉”酒店举行了第四次同学联谊活动,餐后组织游览了艾溪湖湿地公园。

  2016年12月3日下午,在艾溪湖湿地公园游玩,下图为男同学在天鹅湖留影。

    左起: 周细毛、汪承忠、张修林、占历程、徐友明

    2016年12月3日下午,在艾溪湖湿地公园游玩,下图为女同学在大雁岛留影。

      左起:香草(承忠夫人)、肖修梅、陈建芳、罗茶英、樊启秀、谢明、古雪芬(会长夫人)。

  2016年12月11日,第五次同学联谊活动在素有南昌马尔代夫之称的瑶湖郊野森林公园举行。

       中午自带食品在瑶湖郊野森林公园野餐。

       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有:谢明、陈建芳、肖修梅、罗茶英、张修林、徐友明、周绪毛、占历程、建芳同学爱人。

       2016年12月17日,受九江同学邀请,在昌部分同学代表南昌群全体同学首访九江同学群。昌九两地同学举行了第一届联谊活动,本届联谊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昌九两地同学兄弟姐妹情谊。

      2016年12月17日,在昌九两地同学联谊活动上,部分男同学在南山公园合影。

        2016年12月13日,在昌九两地同学联谊会上,从杨梅山上走出来的靓男倩女合影于九江玻璃栈桥上。

       2017年3月16日,第六次同学联谊活动在新建象山郊野森林公园举行。同时参观了海昏候墓遗址和汪山土库,中午在公园野餐。

七绝   象山巢园

占历程/诗

树影斑驳绿意浓,小楼吊脚隐林中。

携来好友寻春梦,却见巢园锁半空。

        2017年3月16日,参观汪山土库时集体合影。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前排左起:朱铭英、谢明、罗茶英、肖修梅、后排左起:占历程、周绪毛、徐友明、张修林。

     2017年3月28日,肖修梅同学盛情宴请,第七次同学联谊活动在京东大道“吃铺”举行,餐后组织游览了青山湖燕鸣岛。

  2017年3月28日下午同学们游览了青山湖雁呜岛公园。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朱铭英、香草、陈建芳、肖修梅、罗茶英、谢明、何金梅、张修林、徐友明、占历程、周绪毛、汪承忠共12人。

  2017年4月,为照顾群主谢明同学身体,减轻其工作压力,经占历程同学提议,成立“南昌同学群管理服务组”,组成了由会长张修林同学兼任组长,群主谢明同学任副组长,占历程同学任组员的三人负责小组,并由占历程同学协助群主谢明负责处理群里日常事务工作。

  2017年4月25日,在南昌梅湖景区,成功举办了《相约南昌,相聚花博会》南昌、九江两地同学第二届联谊会。进一步丰富了两地同学文化生活,加深了两地同学感情交流。

   参加陪同九江同学观看花博会的有:张修林、谢明、占历程、徐友明、汪承忠、罗茶英、肖修梅、陈建芳、朱明英、何金梅、周绪毛等人。图为陪同人员与花博会吉祥物“洪洪”合影。

     2017年5月10日,应何金梅同学盛情宴请,第八次同学联谊活动在胜利路“柴米油盐”酒店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有:沈媛华、魏长秀、陈建芳、肖修梅、朱铭英、罗茶英、何金梅、张修林、占历程、徐友明共十人。

  2017年5月23日,应陈建芳同学盛情宴请,第九次同学联谊活动在红谷滩建芳同学家中举行。

      前排左起:魏长秀、陈建芳、何金梅、罗茶英、肖修梅、周铭英、谢明。后排左起:周绪毛、徐友明、占历程、汪承忠、张修林。

       2017年6月10日,应朱铭英同学盛情宴请,第十次同学联谊活动在三经路“醉湘楼”举行。当天下午,在会长修林和群主谢明的率领下,与会同学十余人来到南大三附院集体探望了占历程同学病中的老伴。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周绪毛、张修林、朱铭英、铭英爱人、陈建芳、古雪芬、罗茶英、何金梅、肖修梅、谢明、徐友明、高跃飞、小卢夫妇、占历程等人。

       编辑:(69、71届)江西共大

       修水分校南昌同学群 群管组

       执笔:占历程

       校阅:张修林  谢 明               

                   2017年6月

钟奋生简介

   钟奋生(原名:彭光林),江西修水县人。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广铁分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杂志重点签约作家,中国策划学院签约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发表文学作品约三百多万字。出版著作有:长篇小说《红玫瑰》、《蓝玫瑰》;长篇记实文学《江西共大风云录》、《赞助营销密码》等。小说、散文多次获奖,中篇小说《天边滚动的闷雷》荣获全球首届国际有奖征文大赛一等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氏联谊】南昌市邓氏宗亲第五次联谊会隆重举行
流坑董氏宗亲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
中华俞氏宗亲联谊会的成长历程
恳亲联谊|弘扬祖德 敦睦宗谊——九江市萧氏宗亲联谊会组织秋季走亲联谊活动纪实
【义门裘氏】中华裘氏宗亲联谊总会致南昌裘氏宗亲联谊会成立贺信
偶忆小斗岭[排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