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故事:尧帝挑选接班人
    编辑:历史君    来源:找历史网

 【原文】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1),巽朕位(2)?” 岳曰:“否德忝帝位(3)。” 曰:“明明扬侧陋(4)。”师锡帝曰(5):“有鳏在下(6),曰虞舜。” 帝曰:“俞(7)!予闻,如何?”岳曰:“瞽子(8)。父顽,母嚣,象傲,克谐(9)。以孝烝烝(10),刈不格奸(11)。”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12),观厥刑于二女(13)。”厘降二女于妫汭(14),嫔于虞(15)。帝曰:“钦哉!” 慎徽五典(16),五典克从(17)。纳于百揆(18),百揆时叙(19)。宾于四门(20),四门穆穆(21)。纳于大麓(22),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格(23)!汝舜。询事考言(24),乃言厎可绩(25),三载。汝陟帝位(26)。”舜让于德,弗嗣(27)。 (出自《尚书·虞夏书》)

  【注释】

  (1) 汝能庸命:你们谁能够顺应天命。汝,你们。庸,用。命,天命。

  (2) 巽朕位:接替我的帝位。巽(音迅),通“逊”。谦让恭顺的意思。

  (3) 否:《史记》作鄙,鄙陋。忝,辱,意思是不配。

  (4) 明明:推举显达之人。上明为动词,意谓考察推荐;下明为名词,即贤明之人。扬侧陋,推举隐伏下层未任要职的贤人。扬,选拔,举荐。侧陋,地位卑微的人。

  (5) 师:众人,大家。 锡,赐,这里指提出意见。

  (6) 有鳏(音官)在下:年老无妻或丧妻的人。在下,在民间没有地位的人。

  (7) 俞:表示答应、允诺的意思。

  (8) 瞽:瞎子,这里指舜的父亲乐官瞽瞍。

  (9)顽:愚蠢无知。嚣:多话。傲:傲慢。克谐:能与他们和谐相处。

  (10) 烝烝:形容孝德美厚。

  (11) 刈不格奸:使一家都能美好上进,不至于再走向邪恶。刈,治理。格,至,达到。奸,邪恶。

  (12) 女于时: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他。女,在此作动词,嫁女。时,是,指舜。

  (13) 观厥刑于二女:厥,其。刑,法度,法则。二女,指尧的女儿娥皇和女英。

  (14) 厘降二女于妫汭:厘,饬;命令。降,下嫁。妫汭,发音“规瑞”。河川名,在山西省永济县南,源出历山,向西流入黄河。

  (15) 嫔于虞:嫁女给虞舜为妻。嫔,发音“贫”。本义,帝王的女儿出嫁。

  (16) 慎徽五典:慎,谨慎。徽,美善。五典,五常,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7) 克从:克,能够。从,顺从。

  (18) 纳于百揆:纳,进入。百揆,百官;掌管一切事务的官。

  (19) 时叙:承顺,意思是服从领导。

  (20) 宾于四门:宾,迎接宾客。四门,明堂的四个门。

  (21) 穆穆:形容严肃恭敬的样子。

  (22) 麓:山脚。

  (23) 格:到来,来。

  (24) 询事考言:谋事周到,言语也经得起考查。询,谋划。考,考察。

  (25) 乃言厎可绩:你的诺言一定可以达成。乃,你,指舜。厎,发音“只”,一定。绩,功效。

  (26) 汝陟帝位:陟,发音“至”,升,登的意思。

  (27) 嗣:继位。

  【语译参考】

  尧帝说:“啊!你们四方诸侯之长。我在位已七十年,你们中有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方诸侯之长说:“我们德行鄙陋,不配登此帝位。”尧帝说:“你们可以举荐贵戚中贤明的人,也可以推举隐伏下层尚未任要职的贤人。” 众人向尧推荐说:“民间有个处境困苦的人,名叫虞舜。”尧帝说:“是的,我也听说过这个人。他的德行怎么样?”。四方诸侯之长回答说:“他是乐官瞽瞍的儿子。他的父亲为人愚蠢无知,后母善于说谎,是个长舌妇,他的弟弟象十分傲慢,但舜能与他们和睦相处·他用自己的孝行美德感化他们,使他们改恶从善,不走邪路。”尧帝说:“那就让我试一试他吧!把我的两个女儿嫁给他,通过两个女儿考察他的德行。”于是尧命令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到妫河的弯曲处,嫁给虞舜做妻子。尧帝说:“恭谨认真地处理政务,接受考验吧!”

  舜接受尧的指示,谨慎地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美德,臣民都能顺从。他又受命管理百官,百官都能服从他的调度。他在明堂四门迎接前来朝见的四方诸侯。四方诸侯全都严肃恭敬,彬彬有礼。他又按尧的指示到深山老林中去经受风雨考验,即使在狂风暴雨和电闪雷鸣时也不迷失方向。尧帝说:“来吧!虞舜,你谋事周到,说话也经得起考察,你的诺言总是可以达成。经过三年考验,你现在可以登上帝位了。”舜把帝位谦让给有德行之人,不肯马上继承帝位。

  【研析】

  国君良窳(音雨)关系国家命脉,故对君王而言,挑选接班人是件重大决策。尧帝当了70年君王,功德满天下,无奈年龄不饶人,总有退位把权力移交的一天。

  在尧的时代还没有制定江山不外传的世袭制,所以可以选贤与能,把皇位交给家族以外的人。此种移交权力的做法,叫做“禅让”。并且,把皇位交给谁,可以由大家商议确定,而不是由天子一人决定,此举反应了原始社会特有的政治形态,与后来的封建社会是迥然不同的。此种方式优于民主政治,且更能让贤德之人领导天下。

  放下权力需要有巨大的勇气与胸襟才能做到,它不是一件等闲之事。不但牵涉众多争权夺利的复杂瓜葛,而且在位者享受惯了尊严、权力、声名、荣华富贵等的心态来说,要放下名利心,心理上需做相当大的调适。在以前道德高超的社会,为私的成分少,可能较不成问题,即使从最高职位上退下来,依然会受到崇敬,不会失去太多,毕竟那时世风还很淳朴,人们还不那么功利现实。

  逐渐的社会愈变愈复杂,人们心思越来越不正,处于尔虞我诈的社会,就很难放弃既得利益,唯恐失去权力,一切也随着改变。于是,后来有了世袭制。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也是皇帝儿子孙子的天下,接班人早已由制度规定好了,不容外人置喙。刘备传给儿子,只落得“扶不起阿斗”,蜀国就被无能皇帝葬送掉了。看来“禅让”制度评选接班人,还是更让人神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尚书》原文、注释及译文
尚书全文及译文
屈万里译注尧典
古人识人之法(一)
帝尧之死:禅让背后的权争
《史记》不简单 系列01—尧帝招聘 刘力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