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userphoto

2022.12.10 江苏

关注

今年很幸运,能和L老师第三次搭班、和Q老师第二次打班。又因为是新高考第二年,压力也很大。
市高三联考过去一段时间了,就考试情况,我们备课组几位老师做了详尽的分析,我们认为,一个同学可以依据自己的得分明细,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一个班级可以与兄弟班级比较,一个学校可以与能相比的兄弟学校比比,找找差距,找找增长空间,找找着力点。比如,大家觉得,在作文方面,我们有两分左右的上升空间;在名句默写方面,我们有两分左右的上升空间。此外我们赋予名句默写以附加意义,我们将借40首古诗提高诗歌鉴赏9分的得分,我们将通过背诵、研读20篇古文,在古文断句、文化常识与翻译上寻求突破,据此我们总结出七条,写成报告分发给各位同事,并上报年级和教研室。我们将按七条措施,把想到的做到,并努力做实、做细、做好,有报告可以看,我不再一一汇报。
关于语文复习与备考,有一些想法,这不是我们努力做就能做好的,在这里说一说。
一、语文是可以提高的,语文也能够为学生高考、孩子升学、班级、年级、学校目标达成作出一定的贡献,语文应该因此得到必要的重视和对等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用数字说话,去年和L老师搭班,应届4个本一,102、104、106、107,均分104.75。如果T、S两同学考八九十分,相信大家也能接受,包括他们自己。达本二的45人,均分接近100,理科本二429,语文占比近1/4,本一516分,语文占比1/5。2023,语文应该稳中有进。列举这组数据,是想请大家,尤其是班主任在想考本科的同学那里为我们语文敲敲边鼓,同时也提醒我们自己语文的重要性。以前说“要上本科数,语文先让步”,现在至少应该是,“要上本科数,六科同进步”。
二,应对新高考,各科有自己的特点,教师有各自的经验,但也有共性,研究高考才能精准备考。这一轮改革有几个热词,比如“以考促教”,用高考来倒逼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高考题,研究大省大市模拟会发现,考的就是教的,比如阅读、语用、古诗文、作文常常与经典篇目、整本书阅读密切相关,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教材,认认真真回归教材。适当的训练是必须的,但把高考复习简单等同于做试卷与讲试卷,一定有偏颇,一定会出问题。语文是工具,语文是用的,借助教材、试题、训练,培养关键能力,落实必备知识,聚焦核心素养,才是正道。学生成绩好比氢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就很少会跌落下来。
三,快就稳,慢就晃,停就倒,这是骑自行车的经验,高三重要,适度最好。叶圣陶先生在开明国语课本中选过一篇课文“规律生活”,他的看法是,规律生活就是把时间分配好了再做的办法罢了,规律生活就是划定专项时间专门做某件事情的办法罢了,前者容易,分解合理就行,后者很难,需要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希望在语文课之外,也能有适当的语文时间;希望我们的学生能规律生活,科学备考。
四,做教师的,自己的孩子读过高中,上了大学之后,教学观念一定会有所改变,那就是将心比心,以家长之心为心,以学生之心为心我心里一直对几位老师特别心存感激,就是因为他们是我儿子高三时的老师,而且他们又对他非常负责。做高三老师,要在学生人生最关键的一年陪伴他,很辛苦,也很光荣,我们一起努力。
行者常至,久久为功。《资治通鉴》里有这么一句话,“事至无悔而止矣,不可必也”,事情做到无怨无悔的境界就可以停下了,就是最高境界,没必要太在乎是否达到了目标。我们愿以此与大家共勉。

2022.12.07

补短强弱计划

(一)针对态度不端正重视不够问题:认真组织同学进行试卷分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个人的语文成绩都是可以提高的,每一项一点都有提高的可能,语文能为学生高考作出更大的贡献,文理科本一约占总分1/5,文理科本二甚至约占1/4。
(二)针对时间安排不当与答题不规范问题:适当增加训练力度与频度,单周一次50分钟限时训练,双周完成一次整卷,确保同学能规划后答题时间,从容应对,充分把握好考试时间。答题技能只有在反复实践中培养和提高,限时训练与整卷训练必须坚持,有练有评,有自我总结反思。
(三)针对普遍弱项问题:差距不是在某一项,是一题一题、一项的累积。
1.情境默写:我校整体上较部分好学校有2分左右的提升空间,监控生更低一些。计划于11月底至期末,进行一次古诗文背默强化,整体安排,落实到每周每天,对监控生关注到位,督促到位。
2.古诗文:充分发挥古诗文60篇的辅助功能,利用古文增强文言积累,培养语感,提高断句、常识、文言翻译等题成绩;利用40首诗词曲,寻找读懂古诗门径,提高古诗鉴赏能力,在鉴赏实践中练就鉴赏美的眼睛。强调动笔、用心,多翻译才能不误译、不漏译、不赘译,才能有语境意识,多得分。
3.现代文阅读:信息类阅读特别关注信息,在概念、判断、推理三个环节多动脑筋,多花工夫;文学类阅读特别注重鉴赏,落实必备知识,分层、分点答题,明晰思路,注意规范,养成习惯。
4.语言文字运用:常抓不懈,在成语、连贯、补写、修辞、句式变换等项多关注,保证训练量,选择好题目,在训练中提高,在评改与反思总结中提高。
5.作文:整体均分与好学校3分距离,8名监控分学生的作文更低一些。在保证完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写出扣材料、合题意、中规矩、有亮点的作文。形式上像,关键在“想”,注重思维品质训练,让学生写出有一点思想(哪怕是有一点想法也成)的作文。平时写作与考试作文互相补充,课堂上的语文活动、课后的日记读书笔记作为辅助。课前3~5分钟的语文活动或演讲,或交流写作片段,或增强素材积累,都要注意审题立意和灵活运用。
6.整本书阅读:教师加强研究《乡土中国》和《红楼梦》在信息类、文学类文本中考查的题型研究,结合语言文字运用与作文进行考查的题型研究,保证不漏点。引导同学关注重要的章节、情节、人物、思想。本校个性化阅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必须真正读起来,对学生有实际的帮助。
7.新教材、新课标与高考评价体系研究:新高考以考促教,整理教材中的必备知识,发挥教材的应试功能和引领复习的作用。依托核心价值一二级指标,帮学生尤其是监控生建构好“我的素材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背了无数古诗词,语文考试只考5分是不是太亏?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总结,14篇情景默写...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这5、6分,你要拿稳了!
高考语文130个情景式默写,背会就拿分!
浅议常见诗文名句默写的三个效应
2011上海高考语文卷评析2011061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