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6年七年级(上)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13)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下列关于原始先民在我国境内繁衍生息的时间正确的是

A170万年前B150万年前 C70万年前 D20万年前



2、炎帝、黄帝部落同蚩尤之间的战争是

A.官渡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涿鹿之战

3、下列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于夏朝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战国七雄”中不包括

A.秦国    B.韩国     C.晋国    D.魏国

5、我们已知的上古时期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C.大篆  D.隶书

6、他主张以柔克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他思想的杰出代表,这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孙武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这首诗描述的历史史实是

A.商鞅变法B.秦的崛起C.秦的统一D.秦的暴政

8、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A.秦的暴政B.焚书坑儒C.刑法残酷D.大兴土木

9、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思想上

A.颁布推恩令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攻打匈奴

10、西汉时期匈奴不断侵扰,破坏社会的安定。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的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1、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因《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而闻名天下,请问《史记》的作者是( )

A.孔子  B.司马迁  C.司马光   D.韩非

12、东汉政权和西汉一样,都不能解决的社会问题是

A.土地兼并 B.苛捐杂税C.学校教育 D.释放奴婢

13、“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巨鹿之战D.淝水之战

14、下列人物中不是“三国时期”的是( )

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

15、南阳市区有一著名景点──“医圣祠”,这是为纪念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而修建的。这位医学家的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伤寒杂病论》          D.《唐本草》

16、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西汉初年 B.两汉之际 C.秦朝 D.东汉

17、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书籍是

 A.《齐民要术》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綴术》

18、三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发展生产,在吴国最发达的是

 A.纺织业   B.造船业   C.制瓷业   D.农业

19、下列不属于诸葛亮治蜀内容的是

A.重视水利          B.减轻赋税

C.联络台湾        D.开发西南

20、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曹军企图统一天下失败  B.魏政权的建立

C.蜀政权的建立          D.吴政权的建立

21、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年,刘邦建立汉朝,设都城于   ,史称   

2.西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推行“      ”的政策,

经过文帝、景帝两代的整治,形成一个“              ”社会环境,史称“       ”。

3.汉武帝酌取       “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并在长安兴办      

4.   年,刘秀在西汉政权灭亡后,利用     重建了汉朝政权。因为建都于    ,在原都城长安的东面,历史上称     

5.    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   早期,已经使用大麻造的纸;东汉宦官    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技术,人们把改进后的纸称为         ,此后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6.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    ,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通史,记载了从               3000多年的历史.

22、(2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沿着这条道路,千余年间,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

1.材料中“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哪位皇帝执政时期?他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4分)

2.材料中“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其大致路线是怎样?(14分)

3.这条通道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还有价值吗?说出你的理由(2分)

23、(1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南阳武侯祠前有一副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二杜甫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1.两则材料描述的是哪个人物?(2分)

2.材料中“取西蜀”“东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分别指什么?(6分)

3.材料中最能高度概括他功劳的是哪一句?(2分)

24、(10分)列举

1.列举发生在秦汉时期的以少胜多的三次战役。(6分)

2.列举两汉时期出现的两个清明治世。(4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三国乱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
(最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阶段评估检测试卷 第三单元
柳河九中七年级上 历史组合列举题
七上历史期末试题(三)
七年级上册期中调研考试试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