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韵流芳:邮票图说中国古代文学(4)

空格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楚文化特殊的美学气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卓异的个性精神,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中国大陆《中国古代文学家(二)》

空格屈原,名平,属楚国公族。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曾任楚怀王左徒,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对内主张举贤任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深得楚怀王的信任。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此后,楚国一再见欺于秦,屈原曾谏楚怀王杀张仪,又劝谏怀王不要往秦国和秦王相会,都没有被采纳。楚怀王死于秦后,顷襄王即位,屈原再次受到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的谗害,被顷襄王放逐,终投汨罗而死。

空格屈原除了在郢都任职外,有两次飘荡在外的经历。一次是汉北,这是在屈原遭到楚怀王疏远之时,自己离开了郢都。另一次是在江南,历经长江、洞庭湖、沅水、湘水等处,这是屈原遭顷襄王放逐之地。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积聚了深厚的悲痛和思念之情,并通过诗歌表达出来。可以说,他的大部分诗篇都是与漂泊生涯有关的。

空格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记载,屈原出于宗族感情,站在维护楚国的立场,主张联合齐国对抗秦国。这不仅符合楚国的利益,同时也是符合中原传统文化精神的。因此,屈原对自己的理想和行为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但却遭到谗佞小人和昏君的陷害,屈原对此充满了哀怨、愤激之情,不得已而借诗歌倾泻出来。屈原的一生是坚贞不屈的悲剧性的一生,他的《离骚》《九歌》《天问》《招魂》《九章》等,都印记着他一生的心迹。

中国大陆《屈原》

空格《离骚》

空格《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共370多句,近2500字。“离骚”二字,古来有数种解释,司马迁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离骚》的写作年代,一般认为是在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

空格《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以及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全诗缠绵悱恻,感情十分强烈,他的苦闷、哀伤不可遏止地反复迸发,从而形成了诗歌形式上回旋复沓的特点。这种回旋复沓,乍看起来好像无章次文理可循,其实是他思想感情激荡冲突的反映。

空格《离骚》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从开头到“岂余心之可惩”。诗人首先自叙家世生平,认为自己出身高贵,又出生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因此具有“内美”。他勤勉不懈地坚持自我修养,希望引导君王,兴盛宗国,实现“美政”理想。但由于“党人”的谗害和君王的动摇多变,使自己蒙冤受屈。在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之下,诗人表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显示了坚贞的情操。后一部分极其幻漫诡奇,在向重华(舜)陈述心中愤懑之后,屈原开始“周流上下”,“浮游求女”,但这些行动都以不遂其愿而告终。在最后一次的飞翔中,由于眷念宗国而再次流连不行。这些象征性的行为,显示了屈原在苦闷彷徨中何去何从的艰难选择,突出了屈原对宗国的挚爱之情。

中国澳门《文学与人物  离骚

空格《离骚》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

空格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空格这些香草和装饰,隐喻了其奋发自励、苏世独立的人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则是其人格的外在显现。屈原的形象在《离骚》中十分突出,他那傲岸的人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并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象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屈原投江的三大原因解析
铁马冰河W:伟大而孤独的行呤者屈原
《楚辞》经典名句辑录
屈原
陈健雄丨端午节与屈原
节录屈原【离骚】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