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丹霞谈《石渠宝笈》(肆)

封面:清人画 弘历及妃古装像屏《乾隆》(局部)


(摘自芷兰雅集讲座内容,经杨丹霞先生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石渠宝笈收录书画多少笔?



《秘殿珠林》和《石渠宝笈》,其中到底收录了多少书画呢?我们的前辈专家对于这两套书有一个统计:


为何论笔不论件?

历代名家书画6561笔(含缂丝、绣画290笔)、清代诸帝书画4232笔、清帝与臣工合作书画147笔、清代臣工书画2745笔;另外有历代碑帖拓本626笔、历代版本书籍850笔,以上合计13685笔。为何这里用“笔”来表述,而非简单的件呢?主要是三方面原因,一是石渠著录的特点决定的,二是石渠计件方式与现今博物馆计件方式不同,三是文物散佚严重。






统计方式有不同

《石渠宝笈》中许多藏品,是以一笔一笔的类似记账的方式著录的,而非现代博物馆保管意义上的件。现在博物馆的计件仅以书画作品为例,立轴、手卷每轴计一件,册页每册中的每开计一件,如王翚《仿古山水图册》,一册十开计10件。而石渠中书画很多藏品是组合,其中有的就是一件立轴或手卷,在著录中算一笔,但也有许多是数件组合,它也算一笔。比如说“兰亭八柱”,包含八件作品,但是它在石渠中录为一件,也就是一笔。若按博物馆计件方式,那就是八件了。所以古今人计件方式是有差异的。



董邦达《山水图册》(局部)(续编)




散佚造成差误

另外大量的散佚造成了计件的差误,特别是册页的散佚。在《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中对册页并非按开数而是按每册或每一组,记为一笔。组册,有的是四本的,有的多达十六本一组,也都算一笔。这些个一笔包含在我们所说的一万三千里面。但是有不少册页都散失、分拆或残损了,比如这次特展览里的周文矩《文苑图卷》,倪瓒《幽涧寒松图轴》,它们原本都是失群的册页,后来被改装成卷或小立轴的,原来是一组或一本册页中的一开,但现在它们各自就算一件。




手卷拆分所致

另外,手卷也有被拆分的情况。比如《元人君子林图卷》、王詵《书颍川诗词帖》等。《元人君子林图卷》在解放后回到故宫,经过专家们考证,除了起首的李衎《墨竹图》和最后这一段元末明初王紱《墨竹图》,这一头一尾是真的之外,其余的这五段像柯九思什么的,都是明代人作假掺进去的,为了名头齐,多卖钱。古玩商卖东西时会跟买主说,这个时期能画竹子的大名头都在这了,你就多给钱吧。为了向公众展示方便,专家们决定,把起首的李衎的真迹保持不动,后面那些假也不碰它。最后一段王紱的真迹切出来单裱成卷。这么一来,就改变了石渠装裱的原貌,一件变成了两件,而石渠著录的“五玺”也就被分散在这两个卷里了,就是前面部分有四个印,后面王紱这卷有一个印。



明人仿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局部)



《清明上河图》卷(局部)




例举:一拆为四

王詵《行书自作颍川诗词帖》后面有苏轼、蔡襄和黄庭坚三家题跋,本来苏、黄的书法是真的,只不过不是题王詵此件作品的,应是后代好事者从别处移来以增其价的,蔡襄的则是明人无款字被添加蔡款。结果乾隆一棍子把仨人的全定成伪作了,说“三跋皆伪”。因为三人题有真有假,且本就与王詵此卷无涉,故而此卷回宫后,专家们决定将王詵卷后三家跋分别切出装成册页,这就成了一拆四了。






以笔统计更符实情

这种一组一册变一开、一卷变几件的情形,按照现今的计件方式,肯定会与石渠产生抵牾,它要求我们一方面掌握石渠著录的具体情况,一方面也要明了石渠著录书画的现存状态,然后加以逐一排查核对,才可说清究竟有多少被著录书画散失了,又有多少被保存传承下来了。否则,简单、急切地见一个算一件,岂不知此件非彼件,那样计算出的数据是不可靠的。(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库府重宝·辉映千古】——十年来天价成交的清宫旧藏书画(下)
中国民间收藏精品字画鉴赏
书画装裱知识详解
史上最权威榜单,明清书画拍卖最高成交价前20
清 - 钱维城绘画作品欣赏 - 2
《石渠宝笈》与鉴赏、拍卖和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