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庆泰先生书法欣赏——隶书长卷之《滕王阁序》



孟庆泰

字康若,别署追来室悟子,闲敏楼主人。祖籍山东诸城,1948年9月生于青岛。大学学历。为首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85年曾出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书法由篆隶入手,上追三代,下淫秦汉、贯通隋唐。于汉碑用力尤勤。书法谨严古朴、厚重雄健,深得专家好评。著名学者、山东大学教授蒋维崧先生曾评其书作在章法、结体、用笔等处“显示出对汉代金石有着细心的体察”。1983年荣获全国篆刻评比优秀作品奖。

曾先后参加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首届篆刻展览、国际书法艺术联合展、中韩书艺交流展、中日书艺交流展、新中国文物事业五十年书画展览等百余次国内外大型展览。有多件作品被日、韩、中国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地区、东南亚地区人士收藏,深得赞誉。

作品在《书法》、《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国际书法艺术联合作品集》、《全国首届篆刻展作品集》、《新中国文物事业五十年书画展览作品集》、《山东五十年美术书法作品集》等刊物均有收辑。还曾为崂山、琅琊台、青岛天后宫、济南大明湖等风景名胜题匾书碑,并镌刻诸处。

1994年、1995年、2007年分别赴日本、韩国进行艺术交流活动并举办书法展,影响至深。1996年、2005年应韩国海东研书会之邀,赴韩为其书法大赛作特邀评委。

其传略载入《中国当代书法篆刻家辞典》、《中国古今书法家辞典》等多部辞书。有《孟庆泰书法篆刻集》、《<天史>校释》(与人合作校释,清丁耀亢原著)出版行世。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特聘高级画师、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暨篆刻评审委员会副主任、青岛市政协第七、八、九、十届常委。



滕王阁序



学力到时笔渊深 

——孟庆泰先生其人其书

张逸之


著名书法家孟庆泰先生,不独以书道功深为时人称赏,更因其治学严谨、待人平易备受朋侪后学钦敬。结识孟庆泰先生已近十年,多沐先生长者之风,第一次登门拜访,却是在去年春节之后,挑灯长谈,竟至深夜。殷殷之情,坦荡襟怀,由是深得教诲之余,更近距离地了解了先生的人品书艺。


卌年追索聚于兹 随尔铺张随尔嗤


孟庆泰先生家学渊源,祖上皆山东诸城望族,尤其祖父孟昭鸿先生更是一代硕儒,以文史训诂、金石篆刻名重当时,书画典籍收藏成为一方之冠,后举家迁来青岛。然而数遭兵燹,更兼文革期间受到迫害牵连,家中所藏付之一炬,散失殆尽。


孟庆泰先生弱冠颖悟,致力书印,兼及文史考古之学,虽未亲聆昭鸿先生授业,然父辈家风淘染,加之集四十余年用功求索,终成一代大家,几已独承家学重任。平日书刻和文物工作之余,先生便旁搜远绍,收纳整理先人散佚书印文字既使家学免于湮没流失对青岛的史学建设也是功不可没,其间辛苦,自是难以言说。在“追来室”中,共同翻检那一页页辛苦搜集而来的泛黄残破的资料,先生总是感慨地说:“这里面全是故事!”


平日交往,多感受孟庆泰先生的温厚谦和,然而先生更有真诚耿介一面,灯下与先生捧读先人忧国忧民、慷慨激昂的诗文,驰想当时情境,每每唏嘘不已,不知今夕何夕。由是深悟先生独守家园、不计尘世荣辱得失的个性来处——家风流传是足可化入一个人的血液中的。


笔底波澜唯我觉 个中甘苦任谁知


孟庆泰先生年轻时即以书名立身于世,多年积功,笔下更是浑朴凝重,尤以隶书最为世人称道。其书法由篆隶入手,上追三代,下淫秦汉,贯通隋唐,最终用力于汉碑。今人多谈晋韵唐法宋意,而汉代书法则是以“气”为尚,先生对此深会入心,故而其书法风格谨严古朴、厚重雄健,以气魄取胜。用“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来形容先生的书法风格是最为恰切的。


今日书家成名后不乏固步自封、程式复制之辈,而孟庆泰先生则每日临池不辍,读帖不止,在先生的书案之上,就摆满了打开的汉碑拓本。一直以为孟庆泰先生的隶书源自清代碑派大家何绍基,而先生坦言,于何书仅是看过而已,学书当然还是应当直接取法汉碑,想来这种暗合正是不期然而然之故。


学养的积累是孟庆泰先生书法“气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长年文史考古工作的见闻,以及诗词文章的浸淫,使得先生无论落笔成字,还是奏刀上石,均是手下有源、气息高古。先生分析当今书家与古代书家的优势在于,今人所能目睹书法资料之丰富精良,是过去书家所不可梦见的,但古人的国学修养却令今人难以企及,由此当代许多年轻书家作品中繁简混杂、语句谬误之处屡见不鲜,学养这一课确实不可放松的。


心闲手敏挑灯夜 雨骤云游舞墨时


孟庆泰先生的居室又名“闲敏楼”,取“心闲手敏”之意,心闲者心胸旷达,不鹜俗事;手敏者勤于临池,敏于艺道。闲与敏看似一对矛盾,却在先生身上有着良好的结合。同时,心闲手敏又是艺术创作的高超境界,心态放松,手下机变,由此可见先生良好的艺术气质和对艺术的精深见解。孟庆泰先生对创作要求很高,虽勤于用功,却严于应酬之作,就像他对于诗文的创作要求一样,书作亦必有感而做,决不信手,是故先生面世书法皆用心洞见,精品迭出。


拜访孟庆泰先生的前一天,先生挑灯创作《心经》8米长卷至深夜3点钟,情之所至,不可遏止,正是对先生创作心态的最好印证。


最爱东坡书意造 逍遥常教梦中思


孟庆泰先生富收藏,更精于鉴赏,长年从事文物鉴定工作,眼力不凡。说到近时在青岛所见,赝品居多,精品亦少,想来不免遗憾。在先生家中,得睹所藏近人册页,明清尺牍、金石篆刻、端石清供,皆上上之选,大饱眼福。而先生将每一件藏品源流所系、历史掌故娓娓道来,弥足动人。期待先生他日有暇,费心整理出版,必当有泽于艺坛。


孟庆泰先生的洒脱直率,于其此前出版的作品集可见一斑。先生不学时人之拉名人作势,整整一本作品集不求人题签作序,不强行凑集,前面书法,后面篆刻,干干净净,只以作品说话,读来令人心折。古人“下笔便作千秋之想”,艺术最终只能靠作品实力说话。临别前,先生以作品集相赠,翻出其间一处笔误,恭恭谨谨染毫题改完毕,其治学从艺之严格自律若此,其待人之真诚不欺若此。


踏月而归,不禁感慨万千,与孟庆泰先生交,不止为艺有得,更于为人颇多洗礼。

(注:文中所用段落标题,出自孟庆泰先生七律《自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存金石气,刀法亦自然 | 孟庆泰
篆刻入门:为什么要“书印同参”?
西安书法家杜铎——静若处子亦风流
史上最著名的父子书法家
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
临沂市著名书法家邵泽国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