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爱扑克牌之叶子戏


纸牌在我国历史悠久,民间传说中汉朝就有纸牌游戏,汉朝韩信为了使军中士兵消除思乡之愁,发明了“叶子戏”。叶子戏类似于升官图,兼用骰子掷玩,最早定型于唐代,被认为是扑克、字牌和麻将的鼻祖。有据可查的是起源于唐朝,盛于明清,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唐代以前的书籍多采用卷轴形式,阅读时须展开,比较麻烦,唐人为了翻阅方便,开始用纸、绢制成叶子状,在上面书写文字。“叶子戏”一词,初见于唐代苏鹗《同昌公主传》:“韦氏诸宗,好为叶子戏。夜则公主以红琉璃盘盛夜光珠,令僧祁立堂中,而光明如昼焉。”后来这种叶子逐渐演变而用作游戏,后人称玩这种纸牌游戏为“叶子戏”又名斗叶子、叶子格,从此,在我国古代博戏行列中就诞生了以纸牌为标志的游戏方式。开始在文人雅士中间流行,首先应用在酒宴之间,成为一种席间酒令工具,后来传播到赌博场所,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迅速在民间普及。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


中唐时期,叶子戏曾经蔚为时尚,文人士大夫聚在一起宴乐,都流行以叶子戏作为觞酌罚酒的娱乐。明人陈继儒的《品外录》载,唐懿宗的女婿韦保衡,家族中人皆好玩叶子戏,同昌公主尝与夫婿家人小聚,彼此一道游戏竟夜。
《宋朝事实类苑》、《太平广记》、《杜阳杂编》、《南唐书》、《归田录》等等古代典籍都有文字记载,晚唐诗人李洞做梦还在玩叶子,醒后意犹未尽,特地写诗记下这个美梦,《全唐诗》辑录了他的《龙州韦郎中先梦六赤后因打叶子以诗上》,诗中记述了玩叶子的美妙情景: 红蜡香烟扑画楹,梅花落尽庾楼清。 光辉圆魄衔山冷,彩镂方牙着腕轻。 宝帖牵来狮子镇,金盆引出凤凰倾。 微黄喜兆庄周梦,六赤重新掷印成。


宋人袁文认为,叶子戏其实是唐代国运的谶语,因为把“叶子”二字拆开以后再组合,“叶”的上半部分是“廿”和“世”字,下半部分的“木”加上“子”,就成为了唐代的国姓“李”字,其意为“廿世李”,正好符合唐代的二十帝之数。欧阳修《归田录》:“叶子格者,自唐中世以后有之。说者云,因人有姓叶,号叶子青(一作清,或作晋)者撰此格,因以为名。此说非也。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其后有叶子,其制似今之策子。凡文字有备捡用者,卷轴难数卷舒,故以叶子写之,如吴彩鸾《唐韵》、李郃《彩选》之类是也。骰子格,本备检用,故亦以叶子写之,因以为名尔。唐世士人宴聚,盛行叶子格。五代国初犹然,后渐废不传。今其格,世或有之而无人知者,惟昔杨大年好之。仲待制简,大年门下客也,故亦能之。大年又取叶子彩,名红鹤、皂鹤者,别演为鹤格。郑宣徽戬、章郇公得象,皆大年门下客也,故皆能之。余少时亦有此二格,后失其本,今绝无知者。”


明代钱易所编掌故《南部新书》,有朱全忠掷骰子玩叶子戏的故事。欧阳修曾忆述自己年少时藏有叶子,后来遗失,他指当时这种叶子戏基本上已经失传。明代的“叶子戏”,意思与宋代迥异。据明成化年间陆容 (1466年-1494年)《菽园杂记》记载,当时昆山流行一种牌戏,所用牌张共三十八叶,分别为一至九钱,一至九百,一至九万,二十至九十万贯、百万贯、千万贯及万万贯。一万贯或以上的牌张均绘有《水浒传》一百单八将其中二十人的图像,例如尊万万贯是宋江,千万贯是武松等等。当时的人就称这种牌为“叶子”,而牌戏本身就称为“叶子戏”,现在多称为水浒牌。


明末清初之际,流行玩一种名为“碰壶”的叶子戏,据说是明末的一个囚犯于狱中所创,通常是以四人合局,共六十张牌,也可加至一百二十张或一百五十张牌,供五六个人玩。士大夫多热衷此道,好之不废。清人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云:“四人合局,三人轮斗,每一人歇,谓之作梦。”清末,慈禧太后亲自设计了一种“掷骰图”,作为宫中的玩具,名为“八仙过海”,可供四人或八人同时玩。游戏的图格为各省的地图,另外用八根象牙筹刻上吕洞宾、张果老等八仙的名字。玩的时候,在图格的中间放一个碗,然后各人手执一根象牙筹,轮流往碗里掷骰子,依照掷出的点数定高下,得三十六点者为最大,可前往地图上的浙江西湖游览,么二三点最小,掷得者当即出局。谁能最先游历完地图上的各省回到京城大内,即为赢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唐玄宗是如何发明了“扑克牌”的?每张扑克牌代表什么意思?
一日一联趣事(215)
给我一个自摸的理由
唐代“桌游”知多少?樗蒲、双陆和叶子戏,唐朝人原来这么会玩
扑克必胜秘籍
麻将牌又叫“叶子戏”,距今有1000多年,你知道它的历史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