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 杯 少

 
    “千杯少”这个小店百十平方米,装潢不算豪华,饭菜不很高档,但不知为何来往的各路宾客络绎不绝。晓云是饭店的老板,三十多岁。本来她不是当地人,是邻近城市里的一名教师。只是因为三年前丈夫与一个洗发城的小姐的事叫她知道了,她与丈夫理论,却反遭一顿毒打,她伤透了心。于是就把8岁的女儿送到体弱多病的母亲家寄养,孤身一人怀揣1500元钱来到这里。
     一连两天两夜,晓云把这个城市走了个遍,也没找到一项值得她投资的买卖。当第三天早晨刚起床,旅店的老板就和她攀谈起来。
     “你不是本地人吧?”40多岁的男老板李志远很有眼力。
     “不是,但离这里并不远。”她似乎警觉起来,初来乍到防范意识很强。又说:“我来这里办事儿,没有找到人,就只好在这里等着的。”
     “噢,我还以为你是来这里找工作的呢,如果是这样,我劝你还是换个地方,或是到郊外看看。”李志远显得很有见地,又接着说:“现在城市里工作难找,买卖难做,不像头些年农村包围城市,现在已经是城市包围农村了。你也看到了,这城市饭店、夜总会、洗发城、歌厅等等到处都是,可真挣钱的不多,我这旅店现在也不行了,客人的要求太高,我实在不敢过格,罚不起啊!”
      第三天的中午,晓云很是疲倦地回到旅店,好像是办完了事儿一样,匆匆地结了账。
     实际上,她听了李志远说的一番话后又在市内逛了一上午,觉得李志远说的真对,就觉得应该往郊外走走。
     来到郊外,果真像李志远说的一样,与城市那繁华的景象大相径庭。各种广告招牌也不像城市里那样五彩缤纷,偶有一处像是刚刚开业不久的歌厅不时传来流行已久的歌声。路旁也动辄看到“房屋出租”、“出租”、“转让”的告示。
     晓云走了几家,摸准了行情,于是来到了一个门面已很旧,且标有“外兑”字样的饭店门前。
     出来接待她的是一位老大娘。老大娘很实在,开口就道出了实情:
    “我老伴刚去世,大儿子又得了重病,急需用钱,你是外地人,就算你低点吧!你就给1000吧。”
     正合晓云的意。于是晓云就以1000元兑下了那个小饭店,并与老大娘的小女儿签下了每月150元的房屋租赁合同。
     晓云想,这城市里实在没有什么亲人,开业前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况且开业时总得有人捧场呀。于是她想起了那位曾经指点过她的旅店老板李志远。
    “大哥,我的事儿办得有眉目了。我来这里就是想做点自己的买卖,我在郊外兑了一个小饭店,近日准备开业,因为这个城市里我实在没有什么亲人,所以我就想起了您,您就当我是亲妹妹吧,请您一定帮我把饭店开起来,求求您啦!”
     看着晓云那眼泪汪汪的真诚劲儿,“大哥”实在难以回绝。
    “好说,有什么事情,缺啥少啥你喊一嗓子,大哥我全包了!”李志远很直爽、很痛快。“来,见见我家你嫂子,咱们彼此认识一下,论一论,今后就是一家人了。”
    晓云为此好感动、好兴奋,真想向大哥、大嫂磕个头。他们也显得很亲近,直唠到深更半夜。这一夜晓云没有回来,和嫂子谈得非常投机。
     世上还是好人多呀!晓云遇到的真就是两个好人。
    “妹子,饭店的锅碗瓢盆可以了,还缺什么你就说。”大哥早上起来第一句话就问。
    “原来的饭店牌子破旧了,还掉了一个字儿。”
    “那好说,咱重新整一个,也该换个名,重打锣鼓另开张嘛!”大哥显得文绉绉起来:
    “得起个好听的名字,好招引客人。叫‘好再来’?‘回头乐’、‘一品香’?不行,不行,太俗!有了,叫‘千杯少’怎么样?”
    “好!就叫‘千杯少’。”两个女人异口同声说。
    “大哥,那开业就定在后天可以吗?后天正好是18号。”
    “行、行,18,要发!吉利。”
    “那,那,大哥、大嫂不但要亲自光临还应领几位朋友一同前往,热热闹闹地开业才好啊!”
    “没问题啦,妹妹你就放心了吧——”大哥很开心,玩起了港
腔。
    开业那天,大哥亲自主持。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天我的小妹饭店开张,承蒙诸位在百忙之中前来祝贺,在下深表感谢!”说着,李志远双手抱拳,向众人鞠躬行礼,蛮有江湖味道。“我们略备薄酒素菜,不成敬意,请各位海涵。今后用得上各位的时候,请多关照。下面,我提议,为‘千杯少’开业大吉,为我们朋友一场友情常存,干杯!”李志远说完将手里的酒一饮而尽。
    “下面就让俺妹子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晓云不愧做过教师,而且人也漂亮,有气质,说话前先是微笑着向众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各位,想我来到这个世上35年,却经历了无数酸甜苦辣、坎坎坷坷。今天我才懂得了人生的真正意义,感到亲情、友情是多么重要。起初,我开这个小店只是为了谋生,但从今天起已超出了初衷。我愿以小店为桥梁,广交各界朋友。我相信,只要我们相识、相知,在这里就永远‘千杯少’!谢谢各位……”
     晓云经营有道,“千杯少”酒家很快在全城大震,各界人士、社会名流纷至沓来。一年下来,晓云已纯挣几万余元,而且她还安装了电话,配上了传呼机、手机,店内外也进行了必要的装修。大哥、大嫂还时不时来吃上一顿。
     晓云起初只雇用了一个人,负责上灶,自己又当采购又当服务员,忙时还给师傅当下手。可逐渐地就招架不住了,现在已经发展到七八个人了。一天下来,她累得腰酸腿疼,倒在床上就不想起来,多数时候是穿着衣服,而且是不知什么时候入睡的。每天都是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起床,一天直忙到深更半夜,日复一日,一晃就三年了。
     她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实在是不容易,更何况,当今社会,城市里灯红酒绿,一个有几分姿色的饭店女老板,她就像鱼池中的美人鱼,谁都想钓上来归为已有,有的想至少多看几眼也算一饱眼福。
     大凡到饭店吃喝的多半是男人。他们来的次数多了,对女老板混熟一些的就有放肆的了。他们先是与你搭讪,再与你讲些晕笑话,甚者借酒劲儿动动手脚。起初,教师出身的晓云不但受不了,而且相当反感,但内心是不能表现出来的。她尽力控制,逐渐就适应了那种环境,也想开了。男人嘛,来这里吃喝就是上帝,上帝是来享受的,逗逗嘴,动动手脚也不碍大体。想开饭店,想挣大钱,这些你都得无条件地适应。于是她也就在不断地适应过程中练就了应付各种嘴脸的办法,并且游刃有余,玩得那些吃客们既能来此常吃常喝,分文不欠,又不致使自己有失体面,让这些酒徒色鬼们占到什么便宜。
     一次,一个局长领着一帮人像是刚打完麻将来这里就餐。喝着喝着,一个满脸色迷迷相的大胖脸指着一个牛宝问晓云是什么菜。晓云一看,立刻明白了那男人的用意,同时一下子作呕起来,气得她真想把桌子掀翻了,但她没有那样做,她强忍着做着解释。
     “那是牛身上、你大腿上边的狗东西!”说完后晓云转身就走,痛快极了,还认为那男人一定会咆哮。只听那男人与那桌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倒增加了他们的酒兴。她真弄不明白,男人们这是怎么了?
     还有这么一回,一个厂子宴请主管局领导和省厅一位副厅长。开始,酒桌气氛极为正规、高雅,一看就知道这伙人不俗,是研究大事儿的。
不过,当他们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时,有人开始讲起故事来。说当今农民素质仍亟待提高。
     一次县里领导到乡下检查洪涝灾情,乡长设宴,为搞出名堂,说每人杯中得放一块卫生纸,城里人都这么做的。于是就吩咐手下用最好的卫生纸。当有关领导赴宴落座,一位领导见每人杯中放一包“安尔乐”卫生巾时气得破口大骂:“你们他妈的要把我们喝吐血了啊!”
     说者一脸严肃,娓娓道来像是说的真事儿,立刻逗得满堂人齐声喝彩,连连称“妙”!
     那次晓云真叫是长了见识,不觉感到这社会真叫是一个大熔炉。饭店又属于大熔炉中的一个特殊位置,人们在这里可以尽情发挥。这里能叫你学到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更不像正常上班,表面上人们都在埋头看书看报,谁知每个人心里私下在想着什么,都伪装得叫你看不懂一点点人的本来面目。
     还有一次,一伙人来到饭店,可是谁都不点菜,口口声声都说“随便”!“随便”!
    “这不难为死饭店啦,哪有‘随便’这道菜呀!”其中一个人还不无感慨地说:
    “现在也不知他妈的怎么了啦,上班不知道做啥,下馆子不知道吃啥,平时不知道玩啥,回到家里不知道和老婆说啥。”
     晓云听了觉得有意思,想这饭店真是一面镜子,折射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世间百态,尽收眼底。久而久之,她开店待人得心应手,匆匆过客经她一搭眼不超三句话基本能判断出来头。
     生活本来就是这样,适应任何环境你就是强者。晓云她适应了,而且使饭店越办越红火,远近闻名。
     实际上,成全晓云的多半是饭后签字儿的,但是这些人都是主动来算账的,没有一家赖着不给。这些人多半是有钱有势的,到这里从不把钱当作钱。渐渐地,晓云就与这些人称兄道弟,论起了朋友。
     就连李志远夫妇也暗地里佩服她,说她简直是朵交际花儿,而且为自己能有这个妹妹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尽管外边不时传来晓云与志远乃至某某某有些风言风语,但他们相信晓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晓云的确是一个善良的人。一次,一位只有一条腿、衣衫褴褛的老大爷来到门前讨吃的。她看着老大爷心里酸溜溜的,给了老大爷两屉蒸饺,还送上一张百元大钞。几位吃饭的和过往行人见到后都目瞪口呆,半天才缓过神儿来,无不佩服她的侠气和慈悲之心。
     表面上看,晓云是一个很刚强的人,其实她内心深处也一样有女人特有的脆弱。
     她多想有一个健全的、温暖的家呀!哪怕生活并不怎么富裕。实际上,大多数女人一旦成了家,为人妻、为人母后就往往不再会有什么浪漫情怀、非份之想。她们大多一心扑在家庭上安安分分过着操劳辛苦的日子。相反的是大多数男人往往“从奴隶到将军”,女人越是宠他、让他,越是撩拨得他们那不安分之心,蠢蠢欲动。轻者寻些婚外情过把瘾,重者背叛家庭难以自拔。他们寻求刺激,注重占有,追求数量。遇上这样男人的女人真是不幸,而且即使不幸,她们仍对家庭对孩子存有眷恋之心。晓云就是这样。一次,半夜梦中醒来,因梦里与母亲共同牵着女儿的手,走在公园的林荫道上,孩子不慎跌了一跤,她惊讶地喊出了声。当空落落地望着漆黑的四壁,不由伤心泪下,而且直到清晨未能入睡,双眼红肿,像是得了一场大病。
     她称得上一个女强人,这些脆弱的情感不但没有影响她生活的信念,反而更加坚定了她生活的勇气。
     “千杯少”越来越红火,城里城外,邻近城市各路吃客多是慕名而来,而且不怕千里迢迢。有的甚至已经走顺了脚,不来“千杯少”去别的酒家实在喝不出酒兴来。
     就这样,三年多过去了。“千杯少”始终客流不减。一日,晓云发出了几沓请柬,设宴招待常来的客人。
     各种名牌轿车挤得“千杯少”门前水泄不通,有的车子放到了别处,有的打出租车都没靠上前。
     店里桌桌人满,人声鼎沸。
     私下里,人们似乎都在画魂儿,都在猜测晓云为什么请大家来吃这顿饭。接着又很快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即来之则吃之。又都开始闹着似乎是千古不变的、永无休止的笑话,但这回却都与晓云有关。
    “听说你和女老板那个?”
    “听说女老板对你有意思?”
    “听说某某就是为这个女老板离的婚?”
    “各位,各位!下面答谢宴正式开始!”晓云做开场白。
    “过去三年来,本店得到各位大力支持,没有各位的帮助,就没有本店的今天。首先,我在这里敬各位啦!”说着,晓云一扬脖子喝了一杯。
    “想当初,来到这里举目无亲,我遇到了贵人——我的大哥、大嫂。”说着,晓云她眼含热泪地目视李志远夫妻。“还有与各位相识,这实在是我三生有幸。在此,我再敬各位一杯!”晓云一干而尽。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我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我们彼此曾经有缘,相聚在‘千杯少’,我会真心的记住你们的。”此时她已经泪流满面,又连干了数杯……
     那天是“千杯少”饭店有史以来的高潮,在全城内外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可是打那以后,那个城市的人们再也没有见到晓云的身影,而且再也没有看见“千杯少”的招牌了。
     人们都传说,晓云拿着三四十万元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春一对母女惨死街头
大嫂怕你杀她
行走乡村系列‖走访社旗县苗店镇田庄村,偶遇两段乡村爱情故事
搞笑段子:大嫂约我去她家玩,我拒绝了几次,这次我决定前去
摆地摊万能顺口溜
你有摆地摊吆喝的顺口溜吗?说一段出来让大家欣赏一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