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冰九十三幅经典版画作品赏析

重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幅幅熟悉的、带有经典意义的作品,欣赏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艺术新锐们的创作,使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文化自信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题记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巨大社会变革,美术如何适应社会进步,满足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毛泽东同志1942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服务于人民大众,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论述,才为中国现代美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中央制定的艺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基本原则。50年代,为了使包括亿万文盲和半文盲的人民大众享用美术,遵照党中央指示精神,美术界和出版部门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大力发展在群众中易于传播的连环画、年画和宣传画艺术。其中以图为主、辅以文字, 既能传播文化知识,又能普及美育的连环画,尤其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50年代中期,李可染、傅抱石、石鲁、赵望云、关山月等艺术名家外出写生,在全国美术界掀起写生热潮,创造了许多反映祖国山河面貌的新作品,促进了中国画的前进步伐。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美术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冲击,美术界开展的关于中国艺术如何走向现代的学术讨论,使大家认识到,西方艺术的现代创新之路值得我们研究,其中某些观念和技巧可以适当借鉴,但它反传统的激进思想和一些违背艺术规律的实践,不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范本,中国现代艺术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从现实社会人们审美需求出发,参照国际视野,探求自己的前行之路。中国艺术家以平和、镇定的心态对待之,关注和吸收其利用新信息媒介丰富艺术创造手段的一些新成果,为我所用。他们坚信兼重理性和感情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更具有永恒价值。属于视觉艺术的美术创造,乃依靠形式承载思想感情,刺激人们的视觉和感动人们的心灵,只有创作者运用心、眼、手合作的创造,作品才能有动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新中国美术之所以能在世界艺坛独树一帜,正是由于艺术家有对艺术发展历史的深刻认识,有以雄厚中国传统文化为傍依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我国几千年的优秀美术传统,是培育有中华民族和时代特色美术的沃土,只要我们扎根于民族传统,面向澎湃的现实生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新时代的美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今天我们来分享当代版画大师徐冰的绘画作品。

徐冰(1955-)祖籍浙江温岭,生于重庆。197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1987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1990年接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邀请,作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2008年回国,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独立艺术家,生活工作于纽约。曾在美国华盛顿沙可乐国家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布朗士美术馆、西班牙米罗基金会美术馆、捷克国家博物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艺术展。曾被邀请参加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芬兰、意大利、德国、韩国等国的重要联展。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MAC ARTHUR AWARD)。徐冰入选'影响中国”2017年度人物年度文化人物榜单。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主要作品有《木刻木车》《木刻碾子》《木刻街头》《木刻树下》《木刻变电站》《木刻晌午》《木刻山地》《木刻宅房》《木刻乡味》《木刻堂居》《木刻守林小屋》《木刻白桦林》《木刻菜园》《木刻节奏》《木刻网》《木刻小站》《木刻女渔民》《木刻碾盘边的爱恋》《木刻花开朵朵》《木刻鹅》《木刻粮仓》《木刻水乡》《木刻民居》《木刻林中别墅》《木刻南方农家》《木刻果实》木刻春鸣》《木刻屋后》《木刻网》《木刻农家乐》《木刻打谷场》《木刻冬天的场院》《木刻客来》《木刻北方的灶爣》《木刻草场》《木刻家家户户》《木刻小鸟争鸣》《木刻贝壳》《木刻田园》《木刻畜舍》《木刻村头》《木刻田》《木刻荷塘》《木刻田园》《木刻道边小屋》《木刻苇塘》《木刻倒影》《木刻茶香》《木刻水》《木刻两只小船》《木刻田野的空间》《木刻西北房》《木刻小驴》《木刻猪》《木刻牛舍》《木刻稻田》《木刻渔》《木刻大草垛》《木刻牧区人家》《版画万村》《版画村民》《版画打鱼忙》《版画水乡》《版画山林晨曦》《版画桥边树》《版画百日红花》《版画路》《版画一条大河》《版画远方》《版画田》《版画盆花》《版画北方林区人家》《版画船上》《版画陕西窑洞人家》《版画塞外小寨》《虎皮地毯》《版画夏草》《版画正月》《铜版画工地》《雕塑凤凰》《鬼打墙》《天书》《背后的故事》《思想与方法》《魔毯》《何处惹尘埃》《汉字的性格》《新英文书法》《五个复数系列》《地书》《析世鉴》《春晓》等。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木车》赏析

徐冰《木刻木车》这些木刻实际上是一些小品练习,题材都是自然流露的,它们关于山谷、树木、河流、乡野里的草垛、牲畜和乡村里的日常......不是青春逝于此的伤感,而是发自真心的依恋。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碾子》赏析

徐冰《木刻碾子》这些小画平易真挚,现在有时回去翻看,会被自己当时那种单纯所感动。......这些小画与'伤痕美术’不同,它们不控诉,而是珍惜过去的生活中留下的,那些平淡美好的东西。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街头》赏析

徐冰《木刻街头》看着这些小品,仿佛我们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树下》赏析

徐冰《木刻树下》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我在生产队里,劳动休息时的场景。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变电站》赏析

徐冰《木刻变电站》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晌午》赏析

徐冰《木刻晌午》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山地》赏析

徐冰《木刻山地》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宅房》赏析

徐冰《木刻宅房》看着木屋,想起老家的旧居。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乡味》赏析

徐冰《木刻乡味》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堂居》赏析

徐冰《木刻堂居》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守林小屋》赏析

徐冰《木刻守林小屋》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白桦林》赏析

徐冰《木刻白桦林》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菜园》赏析

徐冰《木刻菜园》老家的菜园里的大白菜,绿油油的。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节奏》赏析

徐冰《木刻节奏》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网》赏析

徐冰《木刻网》想起在农村河里打鱼。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小站》赏析

徐冰《木刻小站》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女渔民》赏析

徐冰《木刻女渔民》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碾盘边的爱恋》赏析

徐冰《木刻碾盘边的爱恋》想起农村小时候,磨米时的情景。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花开朵朵》赏析

徐冰《木刻花开朵朵》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鹅》赏析

徐冰《木刻鹅》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粮仓》赏析

徐冰《木刻粮仓》看到此时,想起在生产队里,粮食入仓的情景。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水乡》赏析

徐冰《木刻水乡》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民居》赏析

徐冰《木刻民居》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林中别墅》赏析

徐冰《木刻林中别墅》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南方农家》赏析

徐冰《木刻南方农家》1981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果实》赏析

徐冰《木刻果实》1980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春鸣》赏析

徐冰《木刻春鸣》1995年创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屋后》赏析

徐冰《木刻屋后》1992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网》赏析

徐冰《木刻网》1979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农家乐》赏析

徐冰《木刻农家乐》1979年8月。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打谷场》赏析

徐冰《木刻打谷场》1981年作。这个情景使我再次想起,我在生产队时的情景,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冬天的场院》赏析

徐冰《木刻冬天的场院》1982年作。形象地再现了七十年代农村生产队的秋收场院的情景。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客来》赏析

徐冰《木刻客来》1982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北方的灶子》赏析

徐冰《木刻北方的灶子》1985年作。想起小时候我家里的灶膛。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草场》赏析

徐冰《木刻草场》1982年创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家家户户》赏析

徐冰《木刻家家户户》1985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小鸟争鸣》赏析

徐冰《木刻小鸟争鸣》1979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贝壳》赏析

徐冰《木刻贝壳》1979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田园》赏析

徐冰《木刻田园》1982年作。农村的老屋。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畜舍》赏析

徐冰《木刻畜舍》1983年作。猪圈。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村头》赏析

徐冰《木刻村头》1982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田》赏析

徐冰《木刻田》1982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荷塘》赏析

徐冰《木刻荷塘》1981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田园》赏析

徐冰《木刻田园》1982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道边小屋》赏析

徐冰《木刻道边小屋》1982年作。我喜欢这些小品。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苇塘》赏析

徐冰《木刻苇塘》1985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倒影》赏析

徐冰《木刻倒影》1982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茶香》赏析

徐冰《木刻茶香》1983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水》赏析

徐冰《木刻水》1982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两只小船》赏析

徐冰《木刻两只小船》1985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田野的空间》赏析

徐冰《木刻田野的空间》1985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西北房》赏析

徐冰《木刻西北房》1985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小驴》赏析

徐冰《木刻小驴》1985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猪》赏析

徐冰《木刻猪》1979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牛舍》赏析

徐冰《木刻牛舍》1979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稻田》赏析

徐冰《木刻稻田》1979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渔》赏析

徐冰《木刻渔》1985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大草垛》赏析

徐冰《木刻大草垛》1985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木刻牧区人家》赏析

徐冰《木刻牧区人家》1981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万村》赏析

徐冰《版画万村》1981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村民》赏析

徐冰《版画村民》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打鱼忙》赏析

徐冰《版画打鱼忙》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水乡》赏析

徐冰《版画水乡》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山林晨曦》赏析

徐冰《版画山林晨曦》1979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桥边树》赏析

徐冰《版画桥边树》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百日红花》赏析

徐冰《版画百日红花》1984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路》赏析

徐冰《版画路》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一条大河》赏析

徐冰《版画一条大河》1984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远方》赏析

徐冰《版画远方》1985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田》赏析

徐冰《版画田》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盆花》赏析

徐冰《版画盆花》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北方林区人家》赏析

徐冰《版画北方林区人家》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船上》赏析

徐冰《版画船上》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陕西窑洞人家》赏析

徐冰《版画陕西窑洞人家》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塞外小寨》赏析

徐冰《版画塞外小寨》1983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虎皮地毯》赏析

徐冰《虎皮地毯》在美国弗吉尼亚美术博物馆展出的虎皮地毯。利用香烟两端的颜色描绘出虎皮的样子,共用了50万根香烟。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夏草》赏析

徐冰《版画夏草》1983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版画正月》赏析

徐冰《版画正月》1982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铜版画工地》赏析

徐冰《铜版画工地》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雕塑凤凰》赏析

徐冰《雕塑凤凰》雕塑作品。出现在世博园“宝钢大舞台”室内——这里既有原来废旧钢铁厂建筑的遗迹,充满了流水线以及钢架结构强硬又有张力的线条。《凤凰》莅临,相对于周边环境既独立又和谐统一,它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前世”和出生的地方。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鬼打墙》赏析

徐冰《鬼打墙》这件作品属于这个展览的“历史之墙”部分 在表面上,徐冰试图重建和保存长城“原来的面目”的粗糙印象。传统的用来拓印坟墓的工艺使得观众能够看到甚至是最细微的经时间和历史而风化磨损的局部。 然后,相反,其效果是孤立和破碎。这个生动的人造的结构,随着山峦的起伏而起伏,和万物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已经成为一个与真实的时空断开的大标本,一个被仔细观察和对待的碎片。 由于规模的宏大, 该装置作品留给观众一个摄影的印象。 尽管如此,这种如实的复制扭曲和摧毁了长城原先的面目,并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提出了一个问题。

试图挑战国家、历史与身份的概念,向每一位观者发出诘问:我们的历史书在保护什么?脱离历史与实际语境成为纸本长城的作品亦暗指出孤立主义、族群迁移、文化遗产这些概念中蕴含的讽刺意义。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天书》赏析

徐冰《天书》,1987–1991,综合媒材装置,尺寸可变。徐冰于北京大兴采育乡古籍印制厂制作《天书》,1988年。是对中国文字数次变革历程的回顾,或者更宽泛地说,是对语言、历史以及权力关系的回顾——从20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 50年代的简体字改革,到拼音方案的推广。这件作品同时也将语言“反射”自然的概念复杂化,揭示出现有文字体系的缺憾。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背后的故事》赏析

徐冰《背后的故事》柏林,2004年。徐冰从东亚美术馆丢失的作品档案中挑选了三件做为素材,并用独有的方法进行了复制,这就是“背后的故事”的开端。在当时的展览图册中对它的说明是这样写的:“……最终,观众所看到的是隐藏在这些优美画面背后的东西。我们是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 特别是美的东西。只有在努力找寻隐藏于外表下的深层次的东西,我们才可以探究其不为人所知的内在”。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遗失的文字》赏析

徐冰《遗失的文字》,1997年作。其灵感则来源于二战遗留下来的某个场景:位于柏林的亚洲艺术工厂,在20世纪初曾被用作德国共产党的地下印刷所和集会地点,二战期间又成为纳粹屠杀犹太人的集中地。在展厅现场存留至今的历史痕迹,作为创作的材料被用于此项目中。

由于曾放置印刷机的缘故,那些特殊的地板引起了徐冰的注意并被作为形象的媒介物转印到纸上,其效果像放大了的书页;徐冰用报纸大小的纸张拓印下这些痕迹,同时在旁边放置一台老式印刷机,里面装着被故意倒置的铅字版,由此印制出和地板痕迹相类似的图形。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思想与方法》赏析

徐冰《思想与方法》之一

徐冰《思想与方法》之二

徐冰《思想与方法》思想若是被置于公共关注的领域内,确实可以影响人们思考现实和对现实作出反应的方式,但此间的距离非纯粹的理论之船可涉渡,它需要不断地实践和自我审视。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魔毯》赏析

徐冰《魔毯》,综合素材,2006年作。这件大型作品分别标志着徐冰创作的不同时期,前者代表徐冰作为一个北京艺术家崭露头角的早年时期,后者则是他作为国际艺术界的杰出大使回到中国后的作品。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何处惹尘埃》赏析

徐冰《何处惹尘埃》综合素材,2002年作。这件作品以从惨绝人寰的“9·11”灾难遗址收集来的曼哈顿灰尘为主要材料。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汉字的性格》赏析

徐冰《汉字的性格》,动画,2012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新英文书法》赏析

徐冰《新英文书法》立轴 水墨纸本。 225×70cm。内容是1942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件巨作高4.5米,宽4米。这件作品和以它为主要内容的展览是一个里程碑。

它是徐先生那个阶段最大的和最重要的一件作品。它确立了一种坚定性,徐先生的艺术理念和艺术态度都在这件作品中有坚定的反映。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五个复数系列》赏析

徐冰《五个复数系列》之一

徐冰《五个复数系列》之二

徐冰《五个复数系列》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地书》赏析

徐冰《地书》即早期作品里已经蕴含了这样一种兴趣和一种手法。虽然它们表现形式和材料非常不同,而这个新的作品是对过去的作品中存在着一种有价值的东西、并没有被充分意识到的部分的提示。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析世鉴》赏析

徐冰《析世鉴》纵34厘米横47厘米1991年作。

当代著名艺术家徐冰《春晓》赏析

徐冰《春晓》纵70厘米横138厘米。徐冰的作品更像北宋的科学发明,暗合了西方现代科学精神,追求具体、准确,清晰的指征,这可能也是西方人更容易理解他作品的原因。

徐冰构筑的艺术世界,或者说他进行创作的“中国人的态度”究竟是什么?艺术家给我们的回答既简单又朴素,甚至有些“过时”——那竟然是一句“艺术来源于生活”。徐冰是一位能够超越文化界线,将东西方文化相互转换,用视觉语言表达他的思想和现实问题的艺术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 | 长安籍艺术家安玉仁最新木刻版画赏析|绘画
美术作品:套色木刻版画作品赏析,时代特色
徐冰黑白木刻作品鉴赏
美术书影:亢珑年画版画作品赏析
美术书影:六十年代初名家版画作品赏析
美术作品套色木刻版画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