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牧溪画的一套中国名胜图,被日本奉为上品,日本画家一度忘我竞绘

说起湖南,我脑海里总能响起那么一句“辣妹子~”,诶不是,现在要说的不是金曲,是名景。

每个省份总有那么几个能闻名全国的名胜,作为地跨长江、珠江的省份,湖南不管是文化底蕴还是自然景致,在全国都是靠前排的。现在要唠的就是集文化和美景于一身的、名气非常响亮的名胜——潇湘八景!

潇湘八景不是近代才评选出来的,而大约是从宋代开始就有的传为潇湘一带的八处佳胜,最早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有所描述。

“潇湘”意指湖南,从水系上来说,也就是指湘水和潇水汇合北去的湘江,八景就是湘江沿岸的八处景观。它们分别被取了极雅致的名:潇湘夜雨、平沙落雁、烟寺晚钟、山市晴岚、江天暮雪、远浦归帆、洞庭秋月、渔村夕照。

历来各地的名胜,总有很多才子慕名而来,见识到万千姿态的美景之后,由这些才子们留下诗词歌赋,就会让这些名胜进一步成为经典,这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独特关联。

关于这潇湘八景,在画作上的名气是比较大,所以现在就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描绘这些极富盛名的景色的。

宋迪

一般认为,最早在画上题有潇湘八景之名的是北宋山水画家宋迪,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认定。因为在宋迪之前,也有人画过潇湘的风景,“潇湘”的字眼也并非宋迪独创。而之所以提到宋迪,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将潇湘风景归纳为八景,并对之起名构图绘画记录起来的人。

沈括在《梦溪笔谈》的记载就是凭证:“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

五代 董源

可惜的是,宋迪的这套八景画题没有流传下来,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看见初始的潇湘八景了。

不过也因他而起,再往后的许多画家,纷纷将潇湘八景作为题材,创作了许多精美得画作。比如南宋画家王洪的《潇湘八景》。

王洪

宋迪是比较有名的画家,但在历史上记载也不多,王洪的记录就更少了,连生卒年都没被确定,只大概知道他生活在绍兴年间(1131—1162),要不是因为他留有《潇湘八景》图,可能会被遗忘得更彻底。

王洪的《潇湘八景》组图共八幅,都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在这八幅画中,王洪展现了潇湘风雨在四季里的变化,画风多变,既有范宽的笔法,又有赵令穰、郭熙之风。

平沙落雁

山市睛岚

渔村落照

宋迪虽然被视为是潇湘八景画第一人,但因为他的画没有流传下来,所以王洪的这套组图顺势上位,成了今存有关“潇湘”主题的最早画作。

与王洪同时代但稍后的画僧牧溪,也画了一套《潇湘八景图》,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牧溪

牧溪这个人,我曾写过很多次了,他的那种禅意画也是我很吃的一种风格,那种中国式的虚实、阴阳、简单笔墨是能让人越看越着迷的。不过牧溪的画法较少得到同时代人的认同,反而在日本大放光彩,被评为“日本画道的大恩人”的就是他。

牧溪的《潇湘八景图》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组相关题材古代绘画,有着牧溪那独有的淡淡的气韵,境界高致,看上去清远又空灵。

比如其中的《远浦归帆》这一景,画面简淡,近景岸上的树与远景的群峰构成画面重点,右边那两只起帆的船只正穿透朦胧烟雾而来。

墨色以左为实,以右为虚,墨气淋漓,浅淡烟岚中的山水之景带着超逸的水墨,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江南山水。

平沙落雁》这一景,则是绘出浩渺的宽广天地,远山隐约,空中的大雁展翅高飞,排列成各种形状,彷佛正渐行渐远。

视线向左中落去,有四只黑色大雁正在岸边上游离,周围几笔简约的芦苇小草充当做少有的背景,即使没有绘出水纹,也能让人感受到周围的氤氲水汽,留下一种空濛清寂的韵味。

洞庭秋月》这一幅又是我最喜欢的孤舟泛水环节了,我对古画里的泛舟、渔隐题材几乎没有抵抗力,尤其是这种简约的、空旷的画面,就如马远那幅《寒江独钓图》一样,虚实相生成妙境,以留白营造出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这幅画中那江中小小的一舟一人,也衬托出了江水的烟波浩渺,绝妙地展现了潇湘的空濛之光。

最后一幅是《洞庭秋月》,依旧是脱俗的画风,而之所以说是最后一幅,是因为牧溪的《潇湘八景图》只留下了这四幅,其它四景遗失。而这四幅,也不在中国,而分别由日本的四处博物、美术馆馆藏。

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这点不必多说,且说牧溪,在日本的知名度就是极高的。牧溪生活的年代,在日本是镰仓时代,此时正是中、日来往贸易繁盛的时期,牧溪的许多画作经此海上之路传入日本,在日本受到追捧,被日本人视为上品中之上品。

可以说,牧溪的画对日本美术史是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他的《潇湘八景图》甚至成了室町时代“天下首屈一指”的珍宝,其中的一些画面成为日本庭园设计的起源,而日本著名的“近江八景”就是典型的模仿《潇湘八景图》的作品。

根津美术馆1962年举办的“历史名画潇湘八景图汇展”中,有15-17世纪10位日本名画家临摹水墨潇湘八景图27幅。馆长致辞:“潇湘风景画题,空前地影响我国画坛,13世纪,室町水墨画家忘我地竞绘八景图,至18世纪江户时代,狩野派画家的八景图技精湛练达,留下了多幅堪称奇葩的八景图……”

结果到最后,中国的景色竟然在日本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作,成为他们竞相描摹、研究的中国精品文化。

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画家的贡献,是画家在其中融入了的文化精髓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中国的诸多名胜都是这样,经由诗人、画家的文学艺术的精神赋予,才能闻名于天下,成为不管千百年过去,都能被当代人记住的那一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洪潇湘八景之《洞庭秋月》
四川南宋宫廷画家王洪——被遗忘的绘画大师
王洪潇湘八景之《潇湘夜雨》
历代名画欣赏:北宋 宋迪 《潇湘八景图》
宋 宋迪 《潇湘八景图》
云水迷离、烟霞吞吐的潇湘山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