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去春来,鲅鱼登台

初始版本:170315

初版标题:《春季除了樱鲷还有鲅鱼》

修订一版:190115

修一版标题:《冬去春来,鲅鱼登台》




目录


引言


鰆是什么鱼


鲅鱼和它的小伙伴们


出世鱼


鰆料理




引言


每到换季,每个人考虑到的问题各不相同。而吃货们考虑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又到了吃XX的季节了。春季的鱼人们可能首先想到樱鲷,其实真鲷从上一年的深秋开始就一直很美味。而青物鱼的寒鰤随着春天的到来,马上就要过季,那么谁来接鰤的班呢?春季青鱼?非鰆莫属了,名字就是「鱼」和「春」组成的,摆明了就是春天的鱼嘛。而实际上,鰆也不是贸然接手,从冬季开始就为产卵储备了大量的脂肪,有经验的美食家可能更偏爱冬末的鰆。





鰆是什么鱼


「鰆」是「鯖科」下的一种鱼,与同为鯖科的青花鱼、鲣鱼、金枪鱼算是远亲。鰆对中国人来说其实并不陌生。狭义上的鰆,中文学名是「蓝点马鲛鱼」,如果对学名还是有点茫然的话,那么再换个更通俗一点的名字,「鲅鱼」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吧?在大连,鲅鱼馅饺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广义上的「鰆」还包括了同属的其它物种,甚至还有不同属的。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现代物种分类越来越精细化和精确化,传统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大分支常常不够用,所以才出现了「亚门」、「上纲」、「下目」……之类的更细的划分,此外还出现了「系」、「族」……等新级别。「族」是在「科」之下,「属」之上的一个级别,而「鯖科」之下就有4个族,分别是「鯖族」、「鰆族」、「歯鰹族」和「鮪族」。广义上的「鰆」就包含了「鰆族」中的「鰆属」和「魳鰆属」,至于「二条鯖属」,虽然也在「鰆族」中,但民间把它视为广义的「鯖」(青花鱼)类。

广义的「鰆」包括「鰆属」和「魳鰆属」


同族的「二条鯖属」被当作广义「鯖」类的一员




鲅鱼和它的小伙伴们


鲅鱼就是鰆的其中一种,学名「蓝点马鲛鱼」。除了鲅鱼这个俗称之外,还有「土魠」这个混名。其它同属(鰆属)的还有17个品种,而日本近海的品种一共5种。分别是「横縞鰆」(康氏马鲛鱼)、「台湾鰆」(斑点马鲛鱼)、「平鰆」(朝鲜马鲛鱼)、「鰆」(蓝点马鲛鱼)和「牛鰆」(中华马鲛鱼)此外,还有「魳鰆属」(刺鲅属)的「魳鰆」(刺鲅)。下面我们就来分别看一下鲅鱼,还有它的小伙伴们吧!



和名:鰆(サワラ)

日本语罗马音:sawara

中文名:蓝点马鲛鱼

中文俗称:鲅鱼、土魠鱼、鰆鯃

学名:Scomberomorus niphonius (Cuvier, 1831)

分類:硬骨魚綱→条鰭亜綱→新鰭区→棘鰭上目→鱸目→鯖科→鰆族→鰆属

鰆体长可达1米以上,身体细长,呈剑状。体侧中部分布着不规则的灰色斑纹。


鰆日语片假名为「サワラ」,罗马音为「sawara」。成年鱼体长约1米前后,体重约10公斤。而石川县方言中的「サワラ」并不是指的鰆,而是「真梶木」(剑鱼类的一种)。


鰆是大型肉食性鱼类,与其它大型鯖科鱼类一样,有着高速游泳的能力。而且喜欢以大欺小,其它小型鯖科同胞,比如鯖(青花鱼)、鰹(鲣鱼)等,也在它的菜单之中。当然鰆并不只是同根相煎,也会吃其它小型鱼类,比如鰊(鲱鱼)、鰯(沙丁鱼)、秋刀魚……等。总之,只要体型比它小它就吃,什么近亲同胞的,少来套近乎。不过出来混早晚要还的,小型的鰆也经常被比它们体型更大的鯖科亲戚——鮪(金枪鱼)捕食。


鰆的产卵季在春、夏,而旬(时令)在冬、春,特别是冬季停止成长储备脂肪,口感丰腴,被称为「寒鰆」。出生后一年可长至45公分左右,两年约70公分,三年约80公分,之后体长增长减慢,四年鱼约85公分左右。成长主要在温暖时期,冬季几乎是成长停滞期。雄性寿命约6年,雌性约8年。


在日本沿岸有两支洄游群体。一支沿濑户内海、太平洋侧洄游,终在濑户内海产卵;另一支沿日本海南部、黄海、东海洄游,在黄海产卵。日本传统的主要产地为濑户内海。

鲅鱼的洄游线路比较杂乱


据江户时期的「小島蕉園」所著的史书《蕉園渉筆》记载,鲅鱼是远洲第一的珍味,其中以相良产为最。古时的「相良町」在现在的静冈县牧之原市。也就是说在江户时代以骏河湾一带出产的鲅鱼最佳。

鲅鱼是远洲第一的珍味


其中产自相良为最


江户时期鲅鱼最优的产地为骏河湾


近缘物种


狭义的鰆就是指的蓝点马鲛鱼这一种鱼,而广义的鰆是指鯖科下,鰆属下的所有鱼种。全世界已知的种类有18种,而日本近海分布的只有5种(包括本种)。最大的品种「牛鰆」,成鱼长体最大可达2.5米,体重约60公斤。而最小种的「台湾鰆」,体长也有80公分,体重约8公斤左右。


这里可能有朋友提出疑问,最小品种的也将近1米?为什么中国的鲅鱼那么小?一般市场上卖的才半米左右啊?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资料说的1米是指成年鱼的身长,在中国很少有等它完全长成再捕捞的,所以我们市场上常见的都是未成年个体。在日本也会少量捕捞未成年个体,但未成年的有着其它名称,有着这类现象的鱼称为出世鱼。后面我们会介绍。另外,中国的水产保护意识也的确很差,不仅仅鲅鱼,很多其它鱼类也是,大量捕获未成年个体,是对自然的极大破坏。


我们来看日本近海还有哪些品种:


横縞鰆


和名:横縞鰆(ヨコシマサワラ、ヨコジマサワラ)

日本语罗马音:yokoshimasawara、yokojimasawara

中文名:康氏马鲛鱼

学名:Scomberomorus commerson (Lacepède,1800)

分類:硬骨魚綱→条鰭亜綱→新鰭区→棘鰭上目→鱸目→鯖科→鰆族→鰆属

体长约2米的大型鱼种,有深色的横条纹。


这种鱼的中文名称为「康氏马鲛鱼」,在冲绳有着イノーサーラ、ヒラサーラ等别名。


横縞鰆(后面略称康氏),是体形较大的一种马鲛鱼。康氏的肉质口味上略逊于鲅鱼,肉质水份稍多,所有价格也相对要便宜一些。在日本其料理法几乎无异于鲅鱼,换个说法是鰆所有的料理法,横縞鰆都适用。


康氏在日本近海主要出没于新泻县佐渡、石川县珠洲(主要产地)、山口县的日本海侧、长崎县和琉球列岛。而境外为朝鲜半岛的西岸、南岸,中国台湾省、广东省、海南岛,印度至西太平洋。旬为深秋至转年初春。


平鰆


和名:平鰆(ヒラサワラ)

日本语罗马音:hirasawara

中文名:朝鲜马鲛鱼

学名:S. koreanus (Kishinouye,1915)

分類:硬骨魚綱→条鰭亜綱→新鰭区→棘鰭上目→鱸目→鯖科→鰆族→鰆属

体长约1.5米,别名「韓国鯖」


在日本别名为「韓国鯖」的「平鰆」的中文名称是「朝鲜马鲛鱼」。


这种马鲛鱼(后面简称为韩鲭),体形比介于鲅鱼和康氏之间,比起其它马鲛鱼类的细长身姿,韩鲭体态偏短粗,但所谓短粗的印象只是相对的。如果对比其它鲭科鱼类,它的身材还算苗条的(这里点名批评鲣鱼类和金枪鱼类)。


在日本这种韩鲭和料理法和鲅鱼没什么区别。


牛鰆


和名:牛鰆(ウシサワラ)

日本语罗马音:ushisawara

中文名:中华马鲛鱼

学名:S. sinensis (Lacepède,1800)

分類:硬骨魚綱→条鰭亜綱→新鰭区→棘鰭上目→鱸目→鯖科→鰆族→鰆属


体长超过2米的最大型马鲛鱼(日本近海范围内)品种。胸鳍顶端呈圆形,这是与其它品种最明显的区别(其它呈尖形)。


主要公布于日本的秋田县、千叶县,以及中国的南海海域。别名为「中国鯖」,另外中文名称为「中华马鲛」。


台湾鰆


和名:台湾鰆(タイワンサワラ)

日本语罗马音:taiwansawara

中文名:斑点马鲛鱼

学名:S. guttatus (Bloch et Schneider,1801)

分類:硬骨魚綱→条鰭亜綱→新鰭区→棘鰭上目→鱸目→鯖科→鰆族→鰆属

体长约80公分,是日本近海最小品种的马鲛鱼类,体侧细小斑点是最明显的体征。


台湾鰆的中文名称我没有查到,暂直接使用日语名的汉字称其为台湾吧。在日本料理法与鲅鱼几乎相同。


以上即为日本产的几种马鲛鱼,全世界目前发现的有18个品种,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三种常见的马鲛鱼


除了上述「鰆属」的几种马鲛鱼,广义上鰆还包括「魳鰆属」下的「魳鰆」,中文学名为「刺鲅」


魳鰆


和名:魳鰆(カマスサワラ)

日本语罗马音:kamasusawara

中文名:刺鲅

中文俗称:交吹

学名:Scomberomorus niphonius (Cuvier, 1831)

分類:硬骨魚綱→条鰭亜綱→新鰭区→棘鰭上目→鱸目→鯖科→鰆族→魳鰆属

体长超过2米,堪比鰆属最大型的品种。虽然不属于鰆属,但同为鰆族成员,又因长得很像鰆,所以也被算作广义的鰆类中。而同样另一个鰆族成员,二条鯖(双线鲅),因为长得像隔壁老王……哦,不对!是像青花鱼,明明不属于鯖族,也被划为了广义的青花鱼类。




出世鱼


鰆也是出世鱼,即本来是同一种鱼在成长的不同阶段,而有着不同的名称。当然,出世鱼只是民间的叫法,学术研究时还是使用学名。之前我们介绍过很多出世鱼,比如鰤、鱸、黒鯛……等等。那么我们来看看鰆各成长阶段的名称吧。


体长40~50公分时,称为「サゴシ」或「サゴチ」

体长51~60公分时,称为「ナギ」

体长61公分以上才算成鱼,称为「鰆」

出世鱼是每个成长阶段都有独特的名字





鰆料理


马鲛鱼类是大型鲭科青物鱼,但其肉质特点却接近鯵科的白身鱼。几乎没有金枪鱼类、鲣鱼类的赤味,青花鱼类的青味也并不很明显,反而有几分白身鱼的清甜。是鲭科鱼类中最偏向白身鱼的种群了。


刺身

鰆在西日本是一种很普遍的刺身鱼种。非常美味。


焼き霜造り

鰆的皮柔软又鲜美,稍经炙烤后,更是焦香可口。


寿司

虽然是鲭科鱼类,但鰆有着鲹科大型鱼类的丰腴和甜美,是非常出色的寿司种。


菰塩

上文介绍古时的相良是鲅鱼的主要产地,而菰盐是当地特产。鲅鱼剖开后掏空内脏、洗净血水后以薄盐浅腌,再以草席卷裹后,吊晾制成。制作时间较短,也不经风干,所以成品还是湿软状态,切成小片看上去和刺身差不多,但风味已经完全改变。


西京焼き

以京都的西京味噌和清酒、味醂调和腌渍后再烤,是鲅鱼最经典的吃法。提到西京烧,人们马上能联想到的就是銀鱈和鰆,这两大经典鱼种。


煮付け

文火煮炖的鰆,鲜嫩甜美,与和风汤汁非常匹配。


幽庵焼き


以溜酱油、味醂、清酒、砂糖调制的酱汁,与表皮烤得焦香的鰆相得益彰。




关注一期一会和食研究所,获取最专业最全面的日料相关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池鱼?马鲛鱼?王鱼?
全球马鲛鱼主要品种分类图谱
青岛的196斤“超级大鲅鱼”是什么鱼?
鲅鱼,马鲛鱼,鲐鱼,青花鱼都是什么鱼?
红焖马鲛鱼
山有鹧鸪獐,海里马鲛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