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民心者得天下
    汉匈奴实力对比,主要差距是生产力和经济水平,其实,这只是表象。经济上的差距很容易弥补。最大的、内在的和难以弥补的差距在于文化基因。
    如果,对汉与匈奴官员、百姓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进行比较,会发现根本就是两种人,匈奴人自由、散漫且冲动,而汉朝人勤劳、勇敢且智慧,这就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的差别。以狼为图腾的草原民族最终臣服于以龙为图腾的农耕民族。“龙”并不是生物,无翅可飞的是思想。
    这就是汉匈百年之争胜负输赢最终的结局。
 
    对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政权!政权就是天下,那么天下来自哪里?军队,军队就是盾矛,那么盾矛来自哪里?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对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民!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就是两千五百年前,“子贡问政”的核心思想!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郅支单于与国与家与民都不义!
    父亲去世,叔叔篡位,怕被诛杀,兄弟俩各自跑路,弟弟被民众立为呼韩邪单于,回到王庭的第一件事,寻找不知道躲到哪里去的哥哥,找到他,封为王,赋予权柄,而哥哥得到权力后首先是扩充实力,自立为单于,攻击弟弟呼韩邪单于。
    权力并不等于能力!所以从后面发生的故事,可以看出郅支单于的局限性。大至属于有勇无谋的类别,这就注定了终将失败。
 
得知弟弟呼韩邪单于投降中国,郅支单于很是不屑。虽然他也送儿子去长安当人质,但是五十步笑百步的自信还是要有的。
    先说一下“中国”的称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这个名词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了,武王灭商时,开始使用中国这个词,意为天下的中心。秦汉时期“中国”已成为周边四夷对华夏王朝的称谓。《史记》中,多次提到“中国”这个词。比如: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这就是“五岳”称谓的启始。其三则是位于西域的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
 
郅支单于认为,他的弟弟性格软弱,狼怎么能向羊低头呢?投降了也罢,还亲自跑到长安朝觐。中国皇帝肯定会把他软禁,不让回归草原。所以郅支单于就有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没有乘南匈奴官员到长安之机,吞并呼韩邪单于的领地,而是率军征西域。
此时,屠耆单于、闰振单于的弟弟把两位已故哥哥的部落集中起来,自立为伊利目单于。带领部落东进,刚好与西征的郅支单于狭路相逢,大败被杀,部属被吞并。
至此,郅支单于有了五万军队。再想东进吞并呼韩邪单于,但此时,中国已送回呼韩邪单于,并派出维和部队进驻南匈奴领地,提供粮草军需。郅支单于无力对抗,继续西进。


    与北匈奴最近的草原地带接壤的就是乌孙,乌孙曾是匈奴的属国,又是西域最大的行国。于是,郅支单于第一个进攻目标就是乌孙,原本想智取,但郅支单于可能智谋不足,也或派出的使节智商不高,结果事办砸了。
    郅支单于进攻的是乌孙小昆弥乌就屠部。
    郅支单于派出使节晋见乌就屠,这个使者估计说漏嘴了,这符合草原民族的性格,直来直去。结果乌就屠大怒杀了使者。乌就屠是中国册封的乌孙小昆弥,并不想背叛中国,汉政府每年都有赏赐,而匈奴只有索取,何况当时匈奴已弱,而汉正值盛世。
    原本草原部落,并没有常备军,如果郅支单于长驱直入,攻其不备可能就大胜,结果乌孙有准备,派出了军队迎战。
草原民族的军事策略来自狼群,习惯于硬碰硬的对峙。两军对垒。匈奴小胜,乌孙顽强抵抗。于是,郅支单于改变策略,向北攻击乌揭、丁零、坚昆,大胜。这些部落原本就是匈奴的附属,于是重新归顺。这之后,郅支不断地攻击乌孙部,只占上风不能打垮。这里已远离中原和匈奴王庭,大概位置在西域的阿尔泰山一带。于是,北匈奴在郅支单于的率领下,就以此为游牧地暂居下来。
    郅支统一北部草原这年底,汉朝的第十一任皇帝汉元帝刘奭登基。
    刘奭应该属于这类人:聪明、心肠软,但没有分辨能力,更缺少执行能力。喜欢琴棋书画、歌舞诗词。在皇宫中长大,经学大师萧望之的学生,儒家仁义道德思想根深蒂固。 
    
而此时,匈奴汗国呼韩邪单于上书汉朝,请求赈济。
于是,汉朝从云中、五原两郡调拨运送米谷二万斛救济南匈奴呼韩邪部。
一斛十斗,一斗十升,一升粮食约1.5千克。这样算就是三千吨。当时,一亩地的收成大约是三斛,一次给匈奴的粮食相当于6667亩的产量。
那么,是不是粮食储备很多,汉王朝如此大方。其实不是,这一年夏季,中原瘟疫流行,难民成灾,函谷关以东的十一个郡,也就是现在河南、山东一带水灾,大饥荒,百姓相互残杀煮食尸体。长安的皇宫中也不得不减少菜食。宁可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出手相助,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称为“仁义”,以此换取和平。这种事例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而当时,珠崖、儋耳两郡叛乱(现今的海南岛),汉朝无心征伐,一心振灾。
那么,汉元帝刘奭是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其实不,这种“仁义”还有更深层次上的现实意义。
  

  
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1651年,写了一本书叫《利维坦》,在这本书中这样说:自然状态里,人们在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平等的自然权利,又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求,于是出于人的理性,人们相互间订立契约,放弃各人的自然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君主)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内阁),这个人或集体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意志,把民众的人格统一为一人格。百姓则服从这种意志,服从这种判断。
此书中,从人的原始状态角度来探讨安全问题:“当人都想获取一件东西,但是却不愿意跟别人去分享的时候,彼此一定会产生仇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中首先是对立安全关系。”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主权是灵魂,政府是关节,奖惩是神经,财富是实力,安全是事业,顾问是记忆,公平是理性,法律是约束,和平是健康,动乱是疾病,内战是死亡。”
 
一个国家长治久安要涉及方方面面,战争事关国家的生死存亡,有备才能安。
 
在孙子的军事思想中: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所以,能用物资、粮食、金银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国家的健康就是和平。而在这一年,汉王朝在西域增设了戊、已校尉,确保西域诸国的安全,以防内乱和匈奴入侵。
在天干与地支中,戊、已的位置是可变的,所以西域都护下属的戊、已校尉就是游击将军,兼有屯田和巡防的职能。
虽然,汉元帝刘奭并不是个明君,但汉王朝中名臣比比皆是。
 
三年后,在西域自以为可以雄霸一方的郅支单于开始自负,认为中国帮助南匈奴多,帮他少,对南匈奴的使者热情,而对北匈奴的使者傲慢,既怨又恨。所以,就成为了两面人,一面困辱中国的使节,一面又派人到长安进贡,提出,如果送还在长安的侍子,就归附汉朝。
初元四年(前45年),长安的朝廷针对北匈奴郅支单于的行为与要求有了一次大讨论,关于是否送郅支单于的儿子至北匈奴的驻地。
朝议决定,送回去。以表示中国的诚意。负责护送的是卫司马谷吉。
“卫司马”是针对西域屯田所设置的军职,俸禄千石的官员。郑吉当年破车师时被提升为卫司马,这证明卫司马是高级军官。

 
当时御史大夫贡禹和博士匡衡认为:郅支单于并没有诚意,而且北匈奴的王庭又在西域的边缘,卫司马谷吉只须把人送到交界处就行了,这个意见的前提是,郅支单于并不友好,多次侮辱汉使,其心可诛。
行将出使的卫司马谷吉的意见是:汉朝廷应该与北匈奴保持友好的关系,郅支单于的儿子在长安生活了十年,必感恩于汉,如果不送到家,显汉朝戒心重、不信任、太小气,有损大国形象,授人以话柄,结下怨恨。之前的使节应变不足,以至受辱,所以文官集团会对使臣的安全担忧。但,谷吉执汉节出使,背后有强大的祖国,应当宣扬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诚意,以感动匈奴郅支单于及臣僚。如果郅支单于不知轻重、加害汉使,自然怕中国出兵讨伐,会逃更远。牺牲使臣的生命,换得国家的安全,是国家养士报国的机会,谷吉愿冒此险。
贡禹等文官坚持看法,认为谷吉虽是勇士,但容易冲动生事,不可到达匈奴王庭。
而此时,右将军冯奉世认为,军人就当视死如归,报效国家。
于是,元帝刘奭批准谷吉的奏折。
这次出使,谷吉就真的再没回来。
谷吉千里迢迢将郅支单于的儿子送回了家。
不知道谷吉是否有当年冯奉世的想法,杀郅支立亲汉的侍子为单于。因为之前有傅介子杀楼兰王、冯奉世杀莎车王的先例,历史的结局就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郅支单于下令斩杀谷吉这批千里迢迢远道而来的汉使。
 
冷静下来的郅支单于,开始后怕,也正如谷吉所预言,准备继续西迁。
这时候,康居国的使节来了,对郅支单于来说,正所谓犯困有人送枕头。

 
谷吉捐躯西域这一年,三位西汉王朝的掘墓人出生。
其一是王莽,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其二是赵飞燕、赵合德两姊妹,双胞胎,姐妹花,绝世美人。
王朝的毁灭源于五个方面,昏君、奸臣、外戚、宦官、后宫,这五个条件在元帝时代开始萌芽。
 
这个世界原本就不太平,这一年,丝绸之路的另一端的罗马,恺撒挥师西班牙,击败庞培的部队,按下了内战的暂停键,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无视《战狼》的YY,谈谈史上真正的“虽远必诛”|文史宴
中国古代名将026:四星名将陈汤组建国际联军,万里诛杀匈奴单于
汉朝秘事:昭君出塞与汉元帝的不幸婚姻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昭君出塞
【秘史】“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怎么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