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越不管, 孩子成绩可能越学越好! 看完你就明白了

01

前段时间一位班主任收到了这样一条消息:

短短25个字,透着对自己孩子的绝望。

发消息的是王女士,小学的数学老师。从小对儿子的学习非常重视,小学时,就把儿子安排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全天候地在自己眼皮底下学习。

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孩子的学习成绩稳在年级前15名。

孩子上了初中,王女士说她的知识水平不足以辅导孩子学习了,可是她仍然全情投入,和孩子一起学习。

比如说英语,她都自己先查词典,把意识全部弄懂,再把所有新单词的音标和汉语标注下来,便于孩子学习,有时还和孩子一起背诵课文。

这样的辅导生活又持续了3年。到了高中,王女士彻底帮不了孩子了。

离开了妈妈的帮助,她儿子的独立学习能力几乎为零。孩子的成绩乱成一团遭,从入学的年级前20名(共800名学生),降到班级第三、四十名。

王女士无法接受,那么优秀的儿子,成绩怎么越来越差。

有一次,儿子突然说要辍学,接连几天都不愿去补习班,百般劝说后她一巴掌拍了过去,希望就此能打醒孩子。

但还是无济于事。到了高二下学期,严重的焦虑和抑郁导致孩子无法正常上学,只好向学校请假,休学一年。

02

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在校有优异的成绩。

其实,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Suniya Luthar说:父母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业,步步紧逼,会使孩子变得容易沮丧和焦躁,影响他们的学习发展。

对孩子管教过严,可能会导致孩子更容易对自己太严格或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归根结底,这还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自我能力发展可能性导致的。

1、包办、陪读式

每一位家长都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孩子每写一个字、每做一道题,都在家长的严密监视下。这种方法固然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孩子的成绩,但时间长了孩子容易产生惰性。

一遇到不会的就问家长,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管得越多,越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学习能力,越会让他觉得学习是给父母学的,从而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

2、催促、训斥式

'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这样的催促很多妈妈喜欢反复地对孩子强调,如果孩子听烦了,他们可能会说:我本来想学的,你一管我,我反而不想学了。

因为考试没考好、成绩下滑,被妈妈手持鸡毛掸子看管着做作业的孩子,他对学习的印象就是无助的,痛苦的,这样的做法,还怎么让孩子接受学习?

3、唠叨、数落式

当看到孩子写错字、做错题的时候,很少有家长能管住自己的嘴而不去指正的,大多数是问长问短,没完没了地辅导。结果,孩子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作业速度越来越慢。

4、旁敲、侧记式

良好的学习环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安静,这个环境能不能让孩子的内心平静下来;二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孩子能集中注意力且不被打断。

如果家长会频繁地进出房间,一会让孩子帮你找东西,一会儿进来送杯牛奶。父母干涉过多,就会剥夺孩子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

5、疲劳、达标式

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每天他们不仅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大量作业,还要上家长安排的补习班,超负荷学习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最终只能是欲速不达。

有些家长还喜欢给孩子制定一个标准,规定他们下次考试平均分数必须达到多少分,名次要进入前几名,使孩子心理上特别紧张,而孩子往往是越担心越不达标。

如果这种打骂、唠叨、训斥继续下去的话,家在他的眼里已经变成了一个类似于形成和监狱的地方,在这种地方又怎么能专心致志的学习呢?

03

学习其实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它重要但不沉重,它具有挑战但并非无可战胜。

有时候,我们越是紧张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成绩倒是越来越不理想。有些看似不怎么“关心”孩子的成绩,孩子的学习反而很优秀。

1、唤醒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

允许孩子关上门、独立学习,还意味着父母的信任,相信孩子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做好自己的事。基于这种信任和不被打扰,孩子才会走出主动学习的第一步。

建议在孩子刚刚独立学习的第一周,每天可以在中间开门检查一次。习惯养成后,父母就要控制自己窥探的欲望,放下心来做自己的事。

2、用积极的态度促进孩子主动学习

孩子自信心的建立,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在孩子自主复习、预习后,家长都可以给予积极肯定,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了,学习起来就会干劲十足。

心理学家Dweck的一张“家庭教育表”

比如在规定时间内写完作业,奖励15分钟自由活动时间;作业全对奖励15分钟自由阅读时间等。这样的方法必然会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3、给孩子自主学习的自由,让他自己试错

我们用大爱去抚养下一代,但我们不能越俎代庖。

想要真正把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试错,他才能在挫败中领悟,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父母。

总之,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不管”并不是一味地让孩子放任自由。

相反,摒弃一切事无巨细的“管”,有目的、有成效地“管”,才是父母们科学的教育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规避的三种情况
【萍安健康】妈妈辅导作业情绪失控,将儿子课本扔进垃圾箱……
孩子不做作业,找各种理由,家长能意识到原因所在吗?
痛心,一位妈妈因辅导儿子作业被气得跳河,关键是"陪"不是骂!
坑娃!陪孩子写作业,不仅没用,还有危害!
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