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王永利:“升啤”的记忆
文/王永利 图/网络
晚饭时突然想喝口啤酒。从冰箱里取了一罐儿,倒进碗里晾着。看着碗里的酒,忽而,想起了小时候的夏天,在大杂院喝啤酒的一点儿记忆,
应该是在七十年代吧,确切时间记不太清楚了,那时候买啤酒不像现在这么方便。除了饭馆,别处没有卖的。听闻某处有卖的,拿上家伙,与院里的伙伴结伴而去。
每个人手里都拿了不一样的装酒的家伙,有铝质的大肚水壶(烧开水用的),有的提着暖瓶。那时没有什么瓶啤、听啤,那时的啤酒都论“升”。“升”是用来装酒的塑料杯,一杯一升,杯身有把儿,类似于现在的“扎啤杯”。
饭馆的酒都在柜台里近一人高的啤酒储存罐里。“同志,来一升啤酒”,服务员会拿起柜台上的“升”,打开酒罐上的龙头,灌好递给你。柜台上摞着很多“升”,在这儿吃饭喝啤酒的顾客,一人手里端着一个“升”。买酒带走的,服务员会先将酒接到“升”里,再倒进顾客带来的容器里。一般人家也就买个两三升。
有时到了饭馆,也不见得能买到。那时候啤酒紧张,一般只供应在饭馆吃饭的顾客,不对外单独出售。有的虽然也卖,但有自己的“土政策”,最常见的是搭菜,搭售一盘凉菜。记得搭得最多的是拌黄瓜、油炸花生米、煮花生米。遇到这种情况,即使不情愿也没办法,也只能认头,不能空手而回呀。而且同来的伙伴都买,你不买,也不好意思,好在无论你买几升,只搭一盘菜。
等到吃饭时,在家门口空地上摆上小饭桌,全家围在一起,也或夹点菜,端杯酒,或蹲或坐在一边吃。有酒,就是不一样,氛围自然显得热热闹闹,再看同去的几家也是如此。
那年月住大杂院,没有什么隐私,天儿热时吃饭都在院里。你家吃什么,他家吃什么,互相都看得见。有时,谁家做了什么好吃的,比如包了粽子,打了枣儿什么的,都要给各家分一点。有了事,大家都主动招呼、帮忙。这就是大杂院的特点。
买啤酒也如是,那时候都不富裕,偶尔,不定什么时候,逮着了什么机会,享受一次。
每逢此时,我们这些孩子是特别愿意干这跑腿儿的事儿。去时,呼这个,等那个,咋咋呼呼,回来时,也是热热闹闹,弄得院里无人不知,好像有什么大事。
时至今日,虽然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场景依然记得清楚
如今生活富裕了,啤酒也随处可买,网上、超市、小卖部。包装也是多种多样,瓶装的,罐儿装的,品牌五花八门,想买什么样的就买什么样的,想什么时候喝就什么时候喝。却没有了那个年代,大杂院时,起哄买酒,全家围坐在小饭桌吃饭的氛围与味道了,有时特意想重温一下,却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感觉。
现在想来,那是一种时代的符号与印记,只能留存在记忆里,或偶尔独处静思时,或因为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场景,触景生情,生发出来,供我们回味了。
2022/10/13

 

 作者:王永利,北京人,电话13651045855,微信名:流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啤酒的记忆
羡慕四合院的生活?李嘉存:光早上17户人倒尿盆就是大工程
宋芳华:西镇记忆--那些老西镇大院的故事
寻迹杨梅竹斜街老宅
为什么一些北京人不愿住大杂院?
漫话旧京~老北京的服务态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