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立云//随笔||擀面条:让我想起了很多往事

 

擀 面 条  


文// 黄立云


那是一个很清静也很温馨的春节。大年初一儿子一家到广州旅游,老婆开车把他们送到南京,随便也就在南京的姊妹家玩玩。家中只有我和我的85岁的母亲。没有什么其他活动,睡到自然醒,想吃什么自己做,顺其自然,自然而然,倒也清静。


大年初三,母亲想吃豆面条了,好在家里有豆面,于是我就擀起了面条。


擀着面条,让我想起了很多往事。



小时候,家里饮食还是以面食为主,吃面条便是家常便饭。


记得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吃面条都是动手自己擀。最初是奶奶擀面条给我们吃,后来奶奶老了,便是妈妈擀面条。妈妈经常是下班后,卷起袖子擀面条,疲惫的面孔至今记忆犹新。
记得妈妈常常一边擀面条,一边把我叫到身边,教我怎么和面,怎么擀面,并说和面要做到三光,就是手光、盆光、面光。擀面条要做到厚薄均匀,切面条要宽细一致,面条要做的硬硬的,这样爽口好吃。


我上小学的时候,街上有加工面条的作坊了,想吃面条可以带上面粉,给一毛两毛钱的加工费即可,但是,家人总是舍不得那点钱,大多还是自己动手擀面条。



我上初中后,擀面条的任务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我的肩上。最初擀面条的时候,和面是第一道难关,和的面不是太软,就是太硬。记得当初和面的时候,经常是面硬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常反反复复多次,结果面条不是太硬就是太软,好在家人都没有什么抱怨。


切面条也是一门手艺,切不好,面条不是太粗,就是太细。


擀面条次数多了,我也就掌握了要领,擀的面条,很合家人的口味。处处留心皆学问。有时到饭店,吃一碗阳春面、肉丝面,发觉饭店里面条很有韧劲而且颜色微黄。请教厨师才知道,面里加盐和碱的缘故。于是我也将面里加盐、加碱,果真擀出来的面条很有韧劲。后来学会加鸡蛋和面,面条就更加爽口。



高中毕业,我下乡做知青,家中的擀面条的事,自然就落到了妹妹弟弟的身上了。偶尔从农村回家,家人为了表示欢迎总是擀面条给我吃,当我吃上妹妹擀的面条,感到很温馨,一种家的温暖让我难忘。


20世纪70年代,家境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好转了,人们可以吃上挂面厂生产的面条。记得那个时候我们那里生产一种空心挂面,很紧俏,很难在市场上买得到。当地生产的一种面条细如发丝,还是空心的,取出一根竖起来点火,它能燃烧尽,真是让人感到神奇奥妙。如果能吃上一碗空心挂面,那真是喜出望外,妙不可言,绝不亚于今天的豪华大餐呢。空心挂面也就成为人们相互之间馈赠的上好礼品。


一次,父亲生病住院,我从农村回县城来照顾父亲。我问父亲想吃点什么,父亲说想吃面条。这可为难我了,医院哪里有擀面条的地方?空心挂面市面紧缺,买不到的。我犯愁了。忽然我想到了高中的一位同学就住在挂面厂,再想想自己是农民了,找到他,能给面子吗?我犹豫不决,一边是父亲的期望,一边是我的担心,思考了很久,我还是鼓起勇气,找到了同学。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同学,一点也没有推辞,很热心帮我买到看两斤空心挂面。


至今我还没有忘记,当时我犯难的心里状态,祈求的眼神,强作的笑脸……更没有忘记那位同学热心的态度和热情的帮忙……这么多年了,每每想到这里,都历历在目,好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很怀念那时同学之间朴素的友情。后来我工作了,很想找到当年的那位同学,很想为他做点什么。



我这个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琢磨,总想把事情做的完美。擀面条也是这样,看到饭店里的阳春面是那样的爽口,散发着葱花的香味,很好吃,就专研起来,也要做出饭店阳春面的味道来。


一次,出差到兰州,主人非常好客。他们特地带我们到兰州市拉面馆。这是一家百年老店,在兰州很有名气。主人告诉我们,吃兰州的拉面,面条可以不吃,但面汤一定要喝完。原来兰州拉面的制作功夫不仅在拉面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做汤上,因为面汤是用牦牛骨头炖的。一般师傅只教你做拉面,但不教你做汤。原来,正宗的兰州拉面这么好吃,奥妙却在面汤里。此外,兰州拉面的形也特别讲究,叫一清二白三红四绿。就是面汤要清,面汤里放两片白萝卜片,再放一点红辣椒和绿绿的香菜叶。这就是典型的地道的兰州拉面了。


经过多次琢磨,特别是向饭店的师傅学习,我把兰州拉面的一些做法借鉴过来,让阳春面更具魅力。


春节期间,母亲大概是大鱼大肉吃腻了,想吃手擀面。于是我,卷起袖子,重操旧业——手擀面条。


 

很快,我的面条擀好了。我用清水煮面,在碗中先放一点荤油、葱花、味精、稍许辣椒酱和酱油,用鸡汤浇面。当我把热腾腾的鸡汤面端到母亲面前的时候,那葱花和荤油的混合香味扑面而来,母亲高兴地说,这是地道的阳春面。看到她满意的笑容,细嚼慢咽的样子,心中不由自主地升了一种欣慰的感觉。又一次想到,50年前是母亲擀面条给我吃,现在我擀面条给她吃,再想想儿时的我吃起面条狼吞虎咽样子,吸着面条是口口带声呢,真是好笑又好玩。时间过的真快,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


中国人是讲究家风家教的,讲究传统继承的。我想也许擀面条是我的家风,是我的家庭生活传承。如今儿子不会擀面条,小孙子不知道什么叫擀面杖。



一种责任忽然袭上心头,不管社会进步多快,擀面条的家风不能丢,我应该教会孩子擀面条!


作者简介:
黄立云,江苏泗洪人。曾用名,春风杨柳、震西。江苏作家协会会员,宿迁市作协理事。《民生与物价》主编。宿迁市政协常委、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七十多篇论文并多次获奖。多年来,创作出版《村姑当官》等作品。纂写主编出版《宿迁市商务志》《宿豫区商务志》《泗洪县商业志》。创作《细读西游》《西游记佛道涵义解读》《品味人生》《揭开金瓶梅的面纱》等小说、散文。与他人合作编著出版《商业资金运用分析与管理》《商业管理手册》等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扬全国的8碗面条,吃过6种以上的算“面霸”,有你家乡的面吗?
闻名中国的“10碗面”,吃过5种算“面霸”,看看你吃过几种?
要想吃面条不升血糖,应该搭配什么卤
家常清汤面怎么做最好吃?
兰州拉面汤的调制配方是什么?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几种面,来看看有你家乡的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