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血管病人5大类指标需关注
userphoto

2023.07.29 辽宁

关注
2023-07-28 06:38·医学顾事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是人类过早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不仅对不断上升的保健费用贡献甚巨,也给普通民众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动脉粥样硬化是CVDs的祸根,引发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静脉血栓栓塞和周围血管疾病的发展,导致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中风。CVDs发病的危险因素(risk factors)是公认的,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和缺乏锻炼,这些因素占CVDs风险的90%以上。尽管CVDs死亡率很高,但识别和小心预防危险因素可以显著减少其全球流行。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外,预防和治疗的主要措施包括降脂、抗高血压、抗血小板和抗凝。尽管这些措施有一定效果,但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仍然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病已成为重大健康问题。《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为3.3亿,占总死因的44.26%~46.74%,且持续上升。生物标志物异常作为心血管病风险增强因素之一,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层、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我们整理了可用于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的5大类生物标志物。
一、心脏特异性标志物
心脏特异性标志物中,[心肌肌钙蛋白(cTn)与利钠肽],二者均是被相关心血管病诊疗指南作为1a类推荐的重要心血管标志物。其他心脏特异性标志物包括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和肽素等。
1. cTn:诊断急性心梗的金标准
cTn是一种在横纹肌中发现的肌蛋白复合物,由3个独立的亚基组成:cTnC、cTnI和cTnT。cTn(特别是cTnI和cTnT)是高度特异的心肌组织损伤标志物。近10年来,cTn已经成为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金标准。高敏感技术(hs-cTn)可以更好早期检测微小心肌损伤。
根据2018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无心肌缺血证据的情况下,cTn>99th正常参考值上限(URL)时,考虑存在心肌损伤可能。以hs-cTn为例,心血管病高危风险界值为:男性>12 ng/L,女性>10 ng/L。
2. 利钠肽:辅助心衰诊疗
利钠肽包括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BNP和NT-proBNP均可用于辅助心力衰竭的诊断、结果预测和治疗效果监测。2022年《生物标志物用于体检人群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的专家共识》推荐:将BNP和NT-proBNP指标评估用于心力衰竭的一级预防。推荐有心力衰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酗酒史等)人群检测BNP或NT-proBNP。
当BNP为50~100 ng/L和(或)NT-proBNP为125~300 ng/L时,考虑心力衰竭风险增加。当BNP≥100 ng/L和(或)NT-proBNP≥300 ng/L时,结合临床考虑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3. 其他心脏特异性标志物
如MyBP-C以及和肽素等,也被证实与心血管病风险潜在相关。MyBP-C在血液中含量比cTn高,因此可考虑作为cTn的替代指标或者通过联合cTn来提高其诊断价值。和肽素由于其内源性表达量比较广泛,因此在hs-cTn检测不可能的条件下,可使用和肽素作为早期排除心肌梗死的生物标志物。
二、血脂相关标志物
2020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作为心血管病风险分层的重要指标。此外,该指南指出,在评估LDL-C水平基础上,建议进一步检测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等心血管病风险增强因素。
1. LDL-C
传统危险因素中,LDL-C是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的首选血脂标志物。中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个体建议LDL-C控制在<2.6 mmol/L,以降低ASCVD风险。
2. ApoB
研究表明,ApoB与缺血性心脏病风险的相关性与LDL-C相当。2020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指出,ApoB≥1300 mg/L提示心血管病风险增强。
3. Lp(a)
Lp(a)水平具有高度遗传性。明显升高的Lp(a)可能代表一种新的遗传性脂质疾病,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终生风险相关。2020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指出,Lp(a)≥125 nmol/L提示心血管病风险增强。
三、心肌应激标志物
可溶性生长激素表达基因2蛋白(sST2)
sST2是一个炎性指标,也是心衰标志物。sST2水平升高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重构和组织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相关,与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其他客观指标的变化(如左室舒张末压增高)相关。
四、炎症反应标志物
炎症反应标志物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等。
1. hs-CRP
通过高敏方法检测的CRP称为hs-CRP,hs-CRP可以识别轻微的CRP增高,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hs-CRP可以独立预测冠状动脉事件。当hs-CRP≥2.0 mg/L,提示心血管病风险增加。
2. Lp-PLA2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表观健康人群中Lp-PLA2水平与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Lp-PLA2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风险持续升高相关。
3. 其他炎症反应标志物
1) IL-6:
研究证明,IL‑6血浆水平升高与健康男性患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有关,并且健康个体中较高的IL‑6水平与心血管病风险增加相关。
2) GDF-15:
GDF‑15是心血管相关死亡和全因死亡的强预测因子,是风险分层的潜在工具。GDF‑15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病风险增加相关。
3) Galectin-3:
Galectin‑3被证实与反映血管僵硬、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血流量和收缩性、全身血管阻力和心血管病风险等的指标显著相关。
4) MPO:
MPO被证实与包括ASCVD、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在内的心血管病之间存在关联,并且升高的MPO水平增加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
五、其他潜在生物标志物
多项研究表明,小分子核糖核酸(miRNAs)与未来心血管事件相关,如miRNA-320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相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血管疾病中非编码RNA与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比较
2020年15个心衰生物标志物全面大盘点
只知道 BNP?心脏标志物还有这些
心血管疾病管理新“法宝”——是时候重视心肌标志物检测了!
血管特异性炎症标志物——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血脂不高,慢性炎症也增加心血管病风险!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最新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