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位院士共话肿瘤防治!前沿突破和进展都在这儿了
原创 健康时报客户端 2019-05-15 19:43:33

(健康时报记者 井超 黄兰君)5月10日-12日,由山东省癌症中心、山东省抗癌协会、山东省肿瘤医院主办的“山东省第七届肿瘤学术大会”在济南举行。2000多名肿瘤诊疗、预防和科研工作者参会,共同探讨肿瘤防治的新进展。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莅临大会并分别从放疗、内镜、精准药物和外科手术谈及了当前肿瘤防治的突破和进展。

“放疗+”,肿瘤治疗新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

WHO公布的数据显示,手术、放疗和化疗在肿瘤治愈率的贡献中,手术占22%,放疗占18%,化疗占5%;在55%未治愈的患者中,18%是局部未控,37%是远地转移,而这些未控和远处转移的病例中,绝大部分病例在某一阶段需要放疗。美国60%以上的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而在中国,这个比例不到20%,且大部分放疗科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

当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精准医疗”时,其实放疗已经走在了前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提到,近年来依靠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帮助,照射位置更准确,照射剂量更精准,能够达到消灭肿瘤组织最大化和保护健康组织损伤最小化的平衡。从钴60的发现到加速器的应用,再到今天质子放疗、CT引导下放疗,都让照射的部位更加准确,有些内照射甚至可以直达肿瘤部位,减少对正常组织的破坏。

于金明院士认为,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放疗+”的模式会越来越得到认可,放疗+精准医学、放疗+加人工智能、放疗+加免疫治疗都是未来的方向。“放疗+免疫”治疗模式会激发系列分子生物效应,将有望给肿瘤治疗带来真正突破。

“内镜+”,肿瘤防治新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

“全世界有50%消化道肿瘤发生在中国,50%因消化道肿瘤去世的人,是中国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在大会上强调,消化道癌防控应及早推进,一是提高老百姓早诊早治的意识,二是推广舒适化的筛查,不再让大众对内镜的恐惧心态成为消化道肿瘤防治的拦路虎。“50岁以下的应接受胃镜检查,50岁以上要接受肠镜检查。”

在李兆申院士看来,内镜应运用到早期诊断,而不仅是为了晚期治疗。为了让更多人无痛接受内镜检查,李兆申院士牵头研发了胶囊胃镜,就像服用胶囊药物一样,喝水吞服药丸大小的内镜机器人,15分钟就能完成内镜检查。

据悉,内镜超声(EUS)是将高频超声镜头安置于内镜顶端,在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同时获得消化道及周围脏器的高分辨率影像。据李兆申院士介绍,遥控胶囊胃镜研发、食管胶囊内镜的研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此外他们还将内镜和放疗结合起来。

比如他们团队正在做的关于胰腺肿瘤的内镜研发。“首先把胰腺肿瘤标记出来,就像雷达扫飞机一样,把范围定好,然后通过一种超声内镜把一些放射物质通过特殊途径放在肿瘤中,实现近距离的放射治疗。”

“手术+”,肝癌治疗最优选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且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超过84.1万的新发肝癌病例。中国每年新发肝癌病例约占全球的50%,发病率为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近年来,我国肝癌的死因顺位在恶性肿瘤中由第3位上升至第2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介绍,目前我国在初次确诊的肝癌患者中,仅有20%的患者可以接受手术等根治性治疗,超过80%的患者一经发现就已经属于晚期。

“目前外科手术依然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因肝癌病人大多合并有肝硬化,或者在确诊时大部分病人已达中晚期,能获得手术切除机会的病人约20%-30%。”董家鸿院士强调,“晚期肝癌的治疗紧张非常迅速,新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与传统的手术、放疗、介入治疗有机结合,全面提升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甚至得到治愈机会。”

目前,肝癌治疗方法可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局部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手术、肝动脉栓塞化疗、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放射治疗等;全身治疗包括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董家鸿院士介绍,近年来随着肝癌治疗手段不断增多,精准外科手术治疗联合全身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联合治疗,使得晚期肝癌治疗效果大大提升。

“药物+”,肿瘤选药个体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周宏灏

在跟肿瘤的博弈中,手术、放疗、化疗、药物治疗常常会因为个体差异被用作组合拳来打。作为在上世纪90年代就首次提出“因人用药,量体裁衣”理论的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周宏灏表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使我们了解到了个体间的差异,尽管比例很小,单药物疗效的个体差异正是源于每个人的基因中300万个碱基差异。

以易瑞沙为例,其在治疗肺癌的整体治疗效果不好,但在EGFR基因变异的肺癌病人中,效果很好,在临床使用这个极其昂贵的药物(每个疗程16万元左右,一个疗程为一个月)之前,都必须检测EGFR基因突变。此外,每年FDA都会审批若干个针对某些疾病的亚群或各种靶点的靶向药物上市,我国对肺癌的biomarker对应的靶向药物也认识比其他癌症要深入。

为了帮助初发病人更高效快速地选择治疗药物,周宏灏院士研发了一个覆盖我国高发癌症的肿瘤高通量个体化基因检测项目。这个项目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靶向药物相关基因,覆盖了59个肿瘤常见突变基因,36个进入临床实验的靶向药物相关基因,还有3600多个热点突变,涵盖了200多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另一方面是化疗药相关基因,包括了14个药物代谢和转运相关基因及其40多个突变位点。

“肿瘤+”,关注肿瘤患者的心血管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张运

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最常见的病因,而心血管疾病是肿瘤患者主要死因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张运院士指出,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一些常见的心脏疾病危险因素往往也是肿瘤的高危因素,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另一方面,肿瘤治疗可诱发或加重心血管损伤。

但肿瘤心脏病学在我国尚处于萌芽阶段,首先是肿瘤和心血管医生观念的改变。原来更多的是“谈癌色变”,治疗采取局限治疗,未来应该在治疗肿瘤的同时给予全程心脏保护。肿瘤科医生作为治疗入口,心血管医生作为担当,共同解决疾病。

据张运院士介绍,现阶段肿瘤心脏病学单元在我国有五种临床形式,分别为:肿瘤专科医院的心内科;大型归纳医院的肿瘤心脏病多学科团队门诊;心血管专科医院的肿瘤心脏病学门诊;肿瘤心脏病学多学科团队会诊;线上多学科团队会诊。

据悉,本次会议设有1个主会场、26个分会场,邀请了多位国内外肿瘤领域的专家作学术报告。来自山东省各地市的肿瘤医务工作者共同围绕肿瘤的基础研究、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癌症治疗是把双刃剑
中国工程院院士:癌症属于身体“内乱”,别轻易开刀,早知早受益
中医治疗肝癌骨转移效果好吗
放疗科的未来,逃不掉这个话题
工程院院士:防肝癌记住这7个字,再不重视就晚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读为什么肿瘤越来越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