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笔
随笔
芮曦
    其实,开篇写时有些矛盾,不知该如何下笔,若是起头就写“今天上课……”未免太过幼稚。故,思来想去决定以此时心情引出。
 
    写下这段文字,源于最近听到关于“清华四大导师”的只言片语。
 
   “清华四大导师”也许很多人都有了解那么一点,但又不是十分清楚,而对我来说却有那么一个人吸引住了我的目光。他是谁?是“教授中的教授”。
  
    猜到了吧,陈寅恪,首先申明一点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恪”应读作“克”(拼音:kè),况且陈寅恪本人在1940年5月致英国牛津大学的英文亲笔信的署名“Tschen Yin Koh”。
 
    其次,吸引我的是他在1920年倡导的为人知学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我本人还是及其赞同这个观点的,我认为这应该是人所追求的最有价值的生命状态。正如我们初中生,整天与沉重的课业打交道,鲜有时间与精力去探究生命的意义,但没有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并不能说明我们不再关心生命的价值,我们只是缺乏了理性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罢了,但是我们所做的是实实在在的追求。
 
    然而精神自由的关键却在于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思维。这样我们的内心世界才更真实,我们也就拥有了自己的精神生活,这或许就是生命自身所表达的自由吧。
 
    最后震撼的是他的四不讲和对学位的不屑。陈寅恪曾在国外留学20年,潜心读书和研究,却因对学位淡然处之,连大学文凭学没拿到过。然而正是这个没有学位的人,当在哈佛任教的赵元任被聘为清华导师时,哈佛大学点名要他继任。
 
    他通晓梵文,突厥文,满文等二三十中东西方语言文字;治学面广,在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他曾言:“前任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都风雨无阻地来听他的课。
 
    此外,陈寅恪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也不同与他人。你是否想过一件事的存在与否该如何断定?或许很多人会奇怪,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有什么好争论的。其实,凡前人对历史发展所留传下来的记载或追述,我们如果要证明它为‘有’,则比较容易,因为只要能够发现一二种别的记录,以作旁证,就可以证明它为‘有’了;如果要证明它为‘无’,则委实不易,千万要小心从事。因为如你只查了一二种有关的文籍而不见其‘有’,那是还不能说定了,因为资料是很难齐全的,现有的文籍虽全查过了,安知尚有地下未发现或将发现的资料仍可证明其非‘无’呢?
 
    此番言论若是出自我口,则有人会称奇,可我并不想要这些称赞,因为它是陈寅恪的结论,我并没有这个资格去承认。但是我相信,我拥有将这一切变成是我的能力,因为有了这个目标,所以我一直在努力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他没学位没著作没名望,却成了清华国学研究院专门聘请的导师
学历和能力到底哪个重要?清华教授陈寅恪告诉你什么才是有价值的
无文凭的陈寅恪,却是清华四大导师之一,其书法卓绝,直逼书法家
他并无一纸文凭,何以成为清华最牛教授,被誉为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师?
​陈寅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