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6单元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防毒面具中,用于吸附有毒气体的物质是( A)。
A.活性炭           B.金刚石           C.石墨             D.焦炭
2.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所示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D)。
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3.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D.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这两种气体
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在高温条件下,碳具有还原性       B.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C.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5.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关于C60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它是一种单质                         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               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
6.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7.下图能说明下列意图的是(D)。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得到氧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有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和6题重复了】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9、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作溶剂等.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合成的一种新物质
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
C.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某些物质后,二氧化碳可在常温常压下完全挥发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大量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
10、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陆地面积减少。为了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A、开展植树造林,增强地球表面绿化面积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以代替矿物燃料
D、限制汽车工业发展,减少汽车数量
二、填空题
11、C、O、Ca是初中化学常见的3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1)石墨   C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O2   ;(3)能燃烧的气体  CO   ;(4)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CO2 ;(5)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白色固体  CaCO3   ;(6)金属氧化物   CaO   。
12、课本中有如下实验:取4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请认真观察、思考后,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
Ⅰ:____石蕊紫花变红_______________;Ⅱ:____石蕊紫花不变色____________;
Ⅲ:_____石蕊紫花不变色_____________; Ⅳ:_____石蕊紫花变红_________________。
(2)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什么?_____石蕊紫花遇酸变红____。
(3)设计4个实验,进行对比的目的是什么?由此你可得到哪些结论?
目的:形成对照实验,结论:石蕊遇酸变红,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种能使石蕊变红的酸性物质。
13.请根据下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A                  B
(1)仪器a的名称是___长颈漏斗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__。
(3)在A图中,锥形瓶内的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的原因是______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长颈漏斗逸出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B图所示,将1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蜡烛的烧杯中,发现上层蜡烛先熄灭,其原因是___CO2不支持燃烧____________。
(5)实验室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试问用排水法能否收集到二氧化碳?请说明理由。(已知:通常状况下l L水大约能溶解l L二氧化碳气体)
__不能,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用排水法不会收集到CO2__。
三、实验题
14.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研究CO2浓度增加是否导致地球温室效应增强。他们的实验和操作步骤如下:
Ⅰ.在两只相同的玻璃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并编号为甲、乙,塞紧带有同样温度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玻璃瓶放在阳光下照射(如上图所示),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
Ⅱ.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两只玻璃瓶温度值,并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
9︰23
9︰28
9︰33
9︰38
9︰43
9︰48
9︰53
9︰58
10︰06
10︰11
10︰25
甲瓶温度/ºC
13.0
19.8
23.5
26.0
26.4
27.0
27.5
27.8
28.0
28.0
28.1
乙瓶温度/ ºC
13.0
19.0
22.8
25.0
26.0
26.5
27.0
27.4
27.9
28.0
28.1
请完成下列空白:
(1)往瓶中充CO2时,验证瓶中已充满了CO2的方法是_在瓶口处放燃着的小木条_____。
(2)该实验中,照射同样时间,根据上表的数据,比较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
_甲瓶的温度升高速度更快,最后都保持在28.1°C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根据该模拟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你认为有什么问题?(写出一点即可) ____应探究放热的能力,而不是探究吸热能力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5.某兴趣小组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该实验条件下氧化铜被完全还原为金属铜),实验完成后得到了8g金属铜。试计算实验过程中至少消耗的一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实验过程中至少消耗的一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x,
28                 64
x                  8g
解得x=3.5g
答:实验过程中至少消耗的一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3.5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碳及碳的氧化物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一轮复习碳的氧化物复习教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测试题与答案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1讲 碳单质和一氧化碳
(第一辑)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doc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的性质(精编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