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野实力远超中野,陈毅为什么会被调到中野,给刘伯承当副司令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央领导人为了战士们的安危,每一个决定都会慎重地考虑再考虑,因为每一个关键决定都关乎着未来战士们和百姓们的安危。在1948年,解放战争开始进入了关键时期,这时的局面是分为华野和中野两方面军队,若论军事规模、实力,华野军队是绝对远胜于中野军的。

但就在这时候,中央下达命令,调任华野的司令——陈毅,去兼任中野的副司令,并前往中野指导,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中央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将陈毅从实力雄厚的华野军调任到中野军做司令员的呢?

刘邓的请示报告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的时局并不稳定,随时可能发起一场大型战斗,因此在战争并未发起前,中央需要养精蓄锐,并分析好战争局势,以便做出正确的调整。当时刘伯承、邓小平二位领导人根据中央的任命对全国进行全面的战争分析评估,讨论过后一致认为,中原是最有可能爆发大型战争的地区。因此需要尽快扩大中原的管辖范围。

但那个时候,中原野战军刚经历了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战,虽然成功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无论是对战士们还是在经济上,中野军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短时间内无法恢复之前的战力,结合中原的实际情况,邓小平和刘伯承决定报告中央,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法。

报告中刘邓提到,中原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要想扩大管辖范围仅仅依靠中野军自身是不够的,因此需要从别的地方调任,同时管辖范围一旦扩大后,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员,综合考虑后,他们认为应该从华野军调任优秀干部来中野军,增强中野军的领导能力;同时要建立中原军区,并对此加强管理。

报告中还提到,经过两人的慎重考虑,认为华野军有一人实力雄厚,且领导能力突出,此人就是华东野战军的司令——陈毅,并希望中央能够调任陈毅到中野军担任司令,且保留在华野军的职务不变动。

中央的任命

收到了刘伯承与邓小平的请示报告后,中央立即决定在河北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并请来中原司令陈毅以及副司令粟裕一同参加会议。在会上,党中央提出刘邓请示之后,陈毅立即表态,表示自己支持中央做出的任何决定,并认真服从,可粟裕却提出了反对,他认为陈毅司令是华野的主心骨,华野军离不开陈司令。

但考虑到中原地区实在是人手不够,最终中央还是决定,将陈毅调到中原地区任中原副司令,刘伯承担任总司令,同时保持陈毅在华东野战军总司令的职务不变,兼任华东和中原两大地区的司令,陈毅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好中原军区的建设,加强中原的管理,辅佐刘伯承,两人一同扩大中原的管辖范围,在华东野战军区工作照旧,同时粟裕应为陈毅分担部分工作,减轻压力。

中央对于任命的慎重考虑

关于此次对陈毅同志的任命,中央也是经过了慎重又全面的考虑,将陈毅从战力更强的华东野战军区调到了实力较差的中原野战军区,同时又保留了陈毅原本的职务,这无疑是加重了陈毅同志的工作压力,但陈毅确实是作为中原军区司令的不二人选。

陈毅作为华东野战军区的老司令,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并且和战士们共事了多年,知道该如何和他们相处,中原想要建设军区,就必须从华野军区调任领导干部,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加快对中原军区的完善

.领导不仅要有较强的能力,还要懂得关心下属,安排好工作,顺利推进军区建设,若寻找新的领导人,还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并且能否让战士们心服口服也是个问题,因此陈毅成了最佳人选。作为一名老司令,相信有他的坐镇,下面的战士们就会全心全意配合工作。

同时作为华东和中原两大地区的兼任司令,陈毅责任重大,中央进行的全面战争分析评估,认为战争大概率会发生在中原一带,那么一旦战争发起,光靠中原自身是无法取得胜利的,这就需要调动华东军区的军事力量.

那么这其中最难的就是协调好两个地区的军事力量,而陈毅司令就是两个地区交涉的最好桥梁,既能够实时掌握中原地区的战争情况,又能够及时地对华东军区进行调配。

最后,其实此次将陈毅调任到中原地区,中央也是为了更好地锻炼粟裕。粟裕作为华东军区的副司令,众所周知,他最擅长的就是在军事指导方面,在领导工作方面却有所欠缺,而陈毅恰恰最擅长领导,因此多年来两个人配合默契。

但是中央想要培养更多的人才,所以希望粟裕能够全面发展,借此锻炼好他的个人领导能力,但粟裕又请求,希望保留陈毅总司令的职位,因为担心自己指导不当,中央也是考虑到这一点,认为对粟裕同志的培养不能急于一时,要从长远考虑,于是,陈毅同时也还是华野的总司令。

尽管这样,粟裕也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慢慢的能够很好的处理工作上面的事情,为陈毅分担了很大的一部分压力。同时中央也更好地培养出了一位全面型人才。

有了粟裕为其分担华东军区的工作,陈毅就可以更放心地和刘伯承一同开展中原军区的建设了。其实陈毅和刘伯承、邓小平早就认识,三个人都是老乡,有着相同的四川口音,而且之前还参加过相同的战争,红军会师时三人也曾碰面过。

即使见面不多,但是三个人也是默契相当,互相敬重,如同知音相见恨晚,因此在中原军区的工作上三人也是配合默契,每天都是欢声笑语。

结语

其实此次调任的成功,证明了中央的决定是正确的,陈毅的决定也是正确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不分所谓的中野军还是华野军,无论哪个军区有困难,中央都会关心考虑,战士们也都会前去增援,所以在会上的关键时刻,陈毅才会义无反顾接下重任。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野实力远胜中野,陈毅为什么要到中野当副司令?
陈毅调中野后,华野为何不把粟裕转正,还要让陈毅兼任司令?
淮海战役准备阶段,刘伯承却请示调离陈毅,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说好暂时走,再也没回去,毛泽东把陈毅调离华野到底有什么考虑
淮海战役总前委是指挥机构还是协调机构?连一份指挥电文都没发?
1948年5月,华野司令员陈毅为何被调往中原局,当刘伯承的副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