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支波斯人武装引发了福建的近十年动乱
userphoto

2017.02.02

关注

大家都知道元朝是中国一个民族融合的时期,大量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贸易、传教,然后与中国人通婚、生活。当时,大量的西方人,还有阿拉伯人、波斯人,通过海路到达中国。大部分都是在福建的泉州港着陆。当时的泉州海外贸易极度繁荣,外商云集,同上百个国家都有贸易往来。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最大的港口。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本文故事的发生地,就在元朝末年的泉州,当时福建行省的治所在福州,但最大的城市是泉州。而这场由波斯武装引发的近十年的叛乱,史称“亦思巴奚(Xi)兵乱”。这场兵乱历时之长、破坏之大、过程之坎坷,让人唏嘘,但也与元朝末期黑暗的政治有很大关系。

穆斯林商团兵乱

元朝极其重视对外贸易,从中能得到极为可观的税收。由于大量的外国商人来华经商,在泉州形成了外国人聚居区。人们把这些外国商人叫做“藩商”,藩商中以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居多,元朝政府设置“藩长”管辖这些外国商人,藩长负责向藩商传达政府的法令、代替政府收税、处理司法案件。藩长从外国商人中选。穆斯林商人管“藩长”叫“亦思巴奚(Xi)”,波斯语中是“港务长”的意思。“亦思巴奚(Xi)兵乱”就与穆斯林藩长统率的亦思巴奚军有关。

说到元朝的泉州,不能不提在泉州声名显赫的望族——蒲氏家族蒲氏祖上为来华贸易的阿拉伯人,也是藩商,蒲氏家族中最出名的是蒲寿庚。

泉州藩商、蒲氏家族代表——蒲寿庚

蒲寿庚原是南宋朝廷的福建广东招抚使,后因南宋流亡朝廷到泉州时与之发生冲突,便与宋朝决裂,在泉州大肆捕杀南宋宗室,叛宋降元。在元朝,蒲氏家族由于杀过大量宋氏宗亲,受尽元朝恩宠,一直掌管泉州市舶司,操纵海上贸易。而且后代官运亨通,出了三个福建行省平章政事(行省的最高长官),掌控福建数十年。

元朝末年,由于红巾起义爆发,全国各地均有响应,而当时元朝军队早已习惯了太平日子,养尊处优,纪律松弛,战斗力有限,当年的草原雄狮早已不复。元朝政府疲于应对各地的抗争,就下令豪强地主自己组织地方武装守土保境。泉州作为极其富庶的地方,当地的藩长便以波斯人为主组织起人数众多的自卫武装——亦思巴奚军。波斯人赛甫丁、阿迷里丁为头领。亦思巴奚军成立后,便割据占领了泉州。

1356年,元朝任命普化帖木儿到福州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可当时福建的大权被另一位实权人物般若帖木儿掌控。为了扳倒般若帖木儿自己掌权,普化帖木儿这位新任平章政事四处寻找战友,笼络势力,拉拢了福建兴化路(一个行政区,辖三县,治所在莆田)总管和泉州的割据势力——亦思巴奚军。

福建行省兴化路,在福州与泉州之间

经过准备,1358年,普化帖木儿下令进攻福州,波斯人赛甫丁率部分亦思巴奚军与兴化团练一起攻打福州,剩下的亦思巴奚军由阿迷里丁带领留守泉州。1359年成功攻陷福州,他们扶持普化帖木儿掌控了福建。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留守的那些波斯人与兴化守军发生了火并,并在阿迷里丁的带领下攻占了兴化,随即波斯人在兴化大肆劫掠,荼毒百姓,最后撤回泉州。

然后兴化又开始内乱了,兴化当地的林、陈两个豪族之间为了争权夺利又大打出手,林家处于下风,向亦思巴奚军求助。波斯人一看刚离开就出了乱子,不如干脆控制兴化,就回师扶植林家。由于越来越多的兴化豪强不服林家,起兵反抗,亦思巴奚军主力就留在兴化到处征战。

泉州名胜——老君岩

亦思巴奚军本是由泉州藩商们组织的团练,按理说受泉州市舶司的管辖。可一直以来,阿迷里丁凭借手握兵权对蒲氏一族不予理睬,我行我素。1362年,蒲氏家族坐不住了,蒲氏的女婿那兀纳趁泉州空虚发动兵变,杀死阿迷里丁,掌握了泉州的军政大权。亦思巴奚军这支波斯人武装便分成了两支——泉州的那兀纳和福州的赛甫丁。

紧接着,好不容易控制福建的普化帖木儿又被元朝免掉,委任燕只不花担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在这里需要说一下元朝末年的党争。

元顺帝妥欢帖木儿后期,外有红巾起义,内有宫廷党争

当时的皇帝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治国能力受到部分朝臣的怀疑,太子便与皇帝父亲展开了激烈的争权,朝臣也分成两派针锋相对。一派是太子派,一派是帝派。有意思的是,燕只不花是太子派,而留在福州的亦思巴奚军首领赛甫丁是帝派。赛甫丁拒绝开城门,这下平章大人火了,也不管福建周边的形式如何严峻,就将防御的大军调回攻打福州。无奈对方人太多,不占人数优势的赛甫丁投降。泉州的那兀纳一看形势变化,连忙投靠燕只不花大人,然后靠着这个后台接着在泉州、兴化等地鱼肉百姓、烧杀抢掠。亦思巴奚军,这支由波斯人组成的地方武装,本来是作为保境安民的地方义军,结果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在长期的攻伐中忘记了本职,沦落为杀人劫财的土匪武装,成为百姓的祸害。

泉州名胜——清水岩

此时,福建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1365年,靠着镇压红巾起义而一步步上位的福州人陈友定击退了吴王朱元璋的大军,斩其大将,暂时稳定了福建外围局势。1366年,在兴化战役中,那兀纳的数千亦思巴奚军主力全军覆没。随后,陈友定大军开进几乎无兵可守的泉州城,那兀纳被俘杀。

陈友定终于一统福建,这也标志着持续近10年的亦思巴奚兵乱最终平定。然而故事没有结束,陈友定在泉州城大肆屠杀藩人,幸存的藩商纷纷外逃,导致从宋朝开始形成的藩人聚集区土崩瓦解,泉州的对外贸易几乎停滞,泉州这座历经数百年辉煌的最大港口也走向了没落。

繁荣的泉州港,曾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

1368年,大明军队占领福建,陈友定忠于元朝不肯投降,兵败被杀,福建从此进入明朝统治时期。由于明朝长期实行海禁政策,严格控制民间海外商贸(郑和下西洋属于官方外交活动),虽然明穆宗时期有过隆庆开禁,但也赶不上往日的辉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亦思巴奚战乱
元朝末年千年泉州的第二次劫难,色目人“亦思巴奚”兵乱(下)
其实逊尼派和什叶派这对冤家在中国也战过,结局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海港泉州被毁了
泉州杂谈 032:聊聊蒲寿庚
陈友定
申遗成功的泉州,600年前曾毁于境外势力之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