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王灭商的证据——利簋(中)

历史没有真相,

可是在国宝文物上,记录着真实的历史;

历史无法穿越,

可是在国宝单位中,遗存着鲜活的历史参观名胜古迹;

凭吊怀古,即为巡礼

发现文化艺术价值,悟道人生哲理,就是寻理……



感谢您阅读“博物馆看展览”和“历史讲坛”联合推出的顶级国宝系列文章——《国宝寻理》

 

利簋  (中)


周末休息,不想看文章?点击下方音频,听白老师为你亲情讲述: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11:22 国宝寻理:利簋(中) 来自博物馆丨看展览


看完了外观,咱们说说这个利簋上提到的武王征商,是什么事呢?这就是指的牧野之战。它是周人推翻商族的统治,掌握中原政权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这就是说,牧野之战之前,是商代,之后,中国就变成周朝了。


然而,我们国家的史书,可以考证的准确年代,就只能到公元前841年,已是西周中期,在往前,就没有准确的史书记载了。


所以,很长时间以来,对牧野之战这一事件的认识,只能凭借着史记这样的文献资料,进行估计。而没有直接的出土文物和准确的时间证据。


先秦的史书记载,在商代末年,商王子受辛是荒淫无道,整天酒池肉林,然后宠爱坏女人妲己,对下属滥用酷刑,对忠臣态度恶劣。导致民不聊生,天下沸腾,社会动荡。


反正吧,历代史书写前朝,基本都是这些词。大家耳朵也听出耩子了,到底子受辛有多坏,其实现在也没法考证了。反正,他死以后,推翻他的周朝人,给他起了一个最坏的谥号——纣。所以现在人都叫他商纣王,或者殷纣王。其实殷,是商的国都的地名。他们国家还是应该叫做商。




而周,本是在商国的西北方向,殷都,在安阳,也就是河南最北边,挨着河北邯郸这里,那周呢,在陕西周原。




周是擅长农耕的民族,他们的名字周,甲骨文里的意思,就是种田。周国经过文王姬昌和之前几代人的治理,经济基础逐渐积累起来,先是把周边的小国征服了。也相当于大公司把业务相近的小公司兼并了,或者把人家的核心员工工资翻倍给挖过来了,反正小公司都没了。都听周国的话了。


所以,这样到姬昌的儿子姬发做周过的首领时,商人的天下已有大半给周吞并了。



-周武王姬发-


周人这时,还不敢想有机会能一下推翻商的统治者的地位。韬光养晦,非常低调。而商人在公元前1047年底把全部的主力部队,都用去征讨东夷,从这一点来说,应该是真实的。不然,就没有后面的周人联合部队轻易战胜商国。


公元前1046年初的某一天,周武王姬发率领着自己的部队和300辆战车,号召其他国家一起联合起来推翻商国。那些归顺于周的各个国家和部落,都纷纷派人参加,一共凑了4万人,从陕西西部,向着远在700多公里外的商都朝歌进发。




刚才不是说商代都城在现在的安阳,当时叫殷都吗?这朝歌啊,在现在的河南淇县,当时就是子受辛开发的一个陪都,跟清代的承德避暑山庄似的,商纣王在那里玩乐的地方。


纣王一听说联合部队来打他了,想赶紧叫远在400公里外山东东部征讨东夷的大部队回来,可是,这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当时没有飞机高铁高速公路,那么多人的部队,从远在400公里之外,没有几天功夫是回不来的。


敌人就在眼前,怎么办?商纣王有病乱投医,他居然想出了一招自杀式的昏招。

而且这招后来在秦末和一些朝代灭亡之前,都屡次没使用,当然结果都一样,自杀的结果,绝大多数时候肯定死啊!


什么招呢,找奴隶和俘虏犯人,迎战周人。天啊,那些人,恨都恨死你子受辛了,怎么会真心帮你打仗呢?结果两拨人马就在牧野这个地方相遇,这里,就是朝歌城的南边,也在现在的河南淇县。


不用说了,一拨人是要推翻商纣王,另一拨人是他要推翻商纣王的人,还恨商纣王,结果只能是纣王被两拨人一起,打的没处跑,最后只能在鹿台,自焚而死。




周人进入朝歌城内,商王朝的统治就此结束。周人跑到殷都,把商的都城跟他们的王室陵墓,全部毁掉。彻底消除商人的王气。之后西周分封天下,统治中原276年。听到这个数字,听过中国人史纲的朋友,肯定还记得关于历代执政年数的朋友,是不是有惊呆了?怎么又是276?


武王就这么一下就把商推翻了。自己作了天下之主。分封亲人和有功之臣,在论功行赏时,其中就给了这个利一笔金,就是青铜。后来这位利,就铸造了这个簋。



利簋被铸造出来之后,在一次祭祀活动中,将其埋入了地下。


那么,利簋埋在地下3000年,是怎么被我们现代人发现的呢?


1976年3月上旬,陕西省临潼县零口公社西段大队的农民正在搞水利建设时,说白了吧,就是在挖水沟呢。


挖着挖着,就在地下挖出了一个地窖。里面有一坑的青铜器。这个学名呢叫做青铜器窖藏。陕西这个地方出土青铜器是很平常的事,经常有人挖着挖着就挖出东西。




临潼县文化馆,现在建成临潼市博物馆了。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听到消息,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发现这批铜器的出土地点是一处周代的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




该遗址位于零口公社西北1公里的南罗村的南边、西段村的东边的位置,在一处高台上。从农民们已挖掘的现场看,遗址耕土层下面,就是周代的文化层,这灰土堆积并不厚,土壤里还发现了西周及春秋时期的陶尊、陶盆、陶鬲等器物的残片。


临潼县文化馆的文物干部赵康民(后来是临潼博物馆馆长了)从断崖上残存的坑壁的角度观察,出土地点,应该是一个深2米、宽70厘米的窖藏。就在这里,一共出土了壶、簋、盉等礼器5件,甬钟13件,斧、凿、铲、削、角刀、铲刀等各类工具23件,戈、镞等兵器7件,车辖、带扣、扣饰、马络饰等车马器105件,铜饼、铜器座各1件,而利簋就在其中。

其实利簋时有出土,并不起眼,他个头也不大,分量也不重,形状也不奇怪,然而,文物不能光看外观,主要还得看气质。等到研究专家清理出利簋底部的铭文之后,一个千古谜团也因它的出现,最终被解开。




这个千古之谜,就是我们前面提的,“牧野之战”发生的具体时间。我们刚才所说的公元前1046,就是根据利簋上的铭文,推算出来的。


然而,在被推算出来之前,二千多年来,为搞清楚这一重要事件发生的时间,各类专家都在考证和推测,据不完全统计,武王灭商的时间竟有40多种说法,最早的为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为公元前1018年,前后相差112年。我们的历史不能这么粗糙,必须研究出来一个精准的时间。


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是前国务委员宋健说的,正是他去了一趟埃及,看着人家的上古历史年代十分清晰,哪年哪年很准,反观我们的中国,号称5000年文明,但是2800年前,就没有准确的记年了,这可不行,于是回来就拨了3000万,搞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务必搞清楚三代的准确时间划分。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1996年开始搞得,实际上1976年3月利簋一出土,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就开始纷纷对这段铭文进行考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利簋
陕西省临潼县农民1976年挖水渠挖出青铜器,叫武王伐纣簋又称利簋,意外解开3000年前“牧野之战”的时间之谜
临潼零口出土的“镇国之宝”——西周利簋
传世国宝全档案:挖地窖挖出的青铜珍品(图)
陕西老农刨出3000年前国宝,记录天文怪象,解开武王伐纣谜团
1976年,农民挖出国宝,无偿上交国家,解开3000年前武王伐纣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