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朝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北宋吸取晚唐五代时期藩镇割据军人骄横的教训,强调以文官治天下。赵匡胤曾立下“不杀士大夫”之誓,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切要职,全由科举出身的文官担任。宋代严格的科举考试制度,使一大批出身清寒、勤奋苦读,有真才实学的下层知识分子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名臣或学者大师,如王安石、包拯、司马光、欧阳修、苏轼、朱熹等等这些人比较了解民间的疾苦,能够同情百姓,勤于吏治,不失为士大夫的精英分子。明代徐有贞曾说:“宋代统治延续了三百年,统治的疆域远远比不上唐代,但宋代的人才之多远远超过了唐代。”
  从1235年元军开始第一次攻宋,到1279年广东崖山之战中,丞相陆秀夫背负宋幼帝蹈海而死,战事长达四十多年。连蒙哥大汗也战死于南宋合州城下。以宰相文天祥为首的南宋士大夫们,以“君降臣不降”血战寸土,对赵宋王朝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的政策,作出了最好的回报,也为宋代文官政治的政绩,写下了惨烈的终章。
  再来看取代了宋王朝的元朝,蒙古人其实一直没有看懂过这套科举制选拔人才的制度。他们先是一度废了科举长达80年,后来开办科举,也是一会儿举,一会儿又不举。五十几年里,只办过大约10次科举,取士一千余人。而且这些所谓人才,也不受重视,在元朝政府中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读书人很生气,后果当然很严重,那就是人才被埋没,国家的寿命难以长久。
  1972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一次对话中说:“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同罗马制相比较,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约在2000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后来英国也仿效并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
  我们的制度,自己不要,别人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举制度延续了1300年,哪个省出状元最多?各省状元数量排名
科举制与欧洲文官制度
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的影响
科举制度状元籍贯,从唐朝起557名状元各省数量排名
|趣读|敖包 鳌头
媲美四大发明 中国科举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起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