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不起的匠人:不负生活不负时间


美国女孩益西德成付出十年青春,坚守在高原带领藏民用古法编织牦牛绒围巾;在电子排版和铅字印刷的时代,仍然执著于木刻刀和捡字诀的木活字印刷“家谱师”王超辉;再现祖辈传统弓箭手艺的锡伯族老人伊春光……这些匠人的故事,都汇编在《了不起的匠人》一书中。


这本书中讲述的是匠人的故事,是器物的故事,但更多的是想传递出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辈子只爱一个人。这就是所谓的匠人,他们可能是孤独的,是枯燥乏味的,但是不慢待每一分钟,不辜负时间,投入自己热爱的事,不辜负生活。不负,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一辈子只爱一个人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匠人的国度。


早在人类原始时期,古代先民发明了石斧、石锛、石凿、石刀、锯齿刀等原始生产工具。《周易·系辞下》记载:“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人类有了生产工具,便开始筑构自己的栖身之所。战国思想家韩非在著作《韩非子·五蠹》中写道:“上古之世……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


从原始部落人类穴居方式,到土木混合结构的房屋,勤劳智慧的先民凭着自己的双手,打造出方便适用的器物,装点着五光十色的生活。出色的匠人由此应运而生。


成书于先秦时期的古籍《周礼·冬官考工记》记载:“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


又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


通观《周礼·冬官考工记》全文,大国工匠古来就有严格的组织、管理和分工,生产操作上也有明确的规范、制度和标准。如果说《周礼·冬官考工记》所记载的仅指官府手工业,那么可以想象,还有更多散布乡间僻壤的民间手工作坊,他们都是一群典籍不载、史家不录的无名工匠。若是将官方的、民间的工匠汇集在一起,构成泱泱古国的工匠之群,该是一个多么浩大的工匠国度啊!正是这个浩如烟海的工匠群体,他们面壁躬身、苦心孤诣地厮守着自己的活计,不求代价、默默无闻,以自己毕生的精力与心血,点燃了华夏文明的不灭灯火,烛照着人类前行的坎坷路程。


千百年来,从匠人们手中创造的无数美轮美奂的器物,以其独具魅力的东方美学意蕴,弥足珍贵,可以毫不逊色地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20世纪80年代,由于在出版社编辑民间美术图书,我开始接触到全国各地的民间匠人。最早的一位要数邵阳滩头木版年画的刻版匠人高福男,其时,他蜗居于小镇路边一间狭小的工作间里,在叹服他“陡刀立线”的精湛技艺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到老人于风烛残年度日的艰辛。每去一次滩头,都会听到一位年画艺人去世的消息,高福男、刘宝南、钟海仙、高腊梅等著名艺人相继离世,滩头木版年画的技艺正在由他们的后辈顽强地传承下来。


近30年来,我走遍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许多省份的乡村与山寨,寻访了国内顶尖的民间艺术匠人,如旬邑剪花娘子库淑兰,潍坊年画王杨洛书,华县皮影大师潘京乐、汪天稳,凤凰染布匠刘大炮,纸扎匠聂胡子,泸溪凿花匠黄靠天,苏绣女传人姚惠芬等。他们集淳朴、勤劳、智慧、坚韧于一身,以“一辈子专注一件事”的执著精神,将自己手中的绝活儿奉献于社会。


这些可亲可敬的民间乡土大师,有的成了我常来常往的朋友。当然,也会不断听到他们的各种消息:如库淑兰、刘大炮、聂胡子、潘京乐等老人去世了,让我悲从中来,伤心不已;有的艺人则在坚守和创造,不断传来好消息,如汪天稳和姚惠芬今年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与世界级当代艺术家比肩,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的皮影与苏绣艺术,令我欢欣鼓舞!


本世纪以来,国际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举国上下全民达成共识的自觉行为。


人们意识到,当工业化带来的喧哗和商业化伴随的拜金主义困扰着我们时,我们多么需要放慢脚步,回眸故乡与童年,从创造了人类文明财富的民间匠人身上,吸取他们的优秀品德,弘扬“工匠精神”,为民族与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知了青年”聚集着一群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他们以“东方文化探索者”为己任,用互联网的思维,旨在让当代青年了解自己的国家、民族与文化。他们以亚洲为视野,选取了中国和日本的杰出民间艺人及他们的作品,于2016年在上海McaM明当代美术馆举办“知了万物·了不起的匠人”亚洲手作展,展出作品有旗袍、古琴、团扇、唐卡、柴烧茶罐等。他们重现当下年轻一辈对视听语言的需求,从小视角入手替代长篇叙事,通过网络平台展示“至尊匠人”的“绝美器物”。他们相信,好的器物有着独立的灵魂,它会透过实体本身,向你叙说它所蕴藏的、主张坚持的人生。


2016年,优酷和知了青年联合推出了介绍匠人的微纪录片,今年,“知了青年”又以“了不起的匠人”为题出版图书。不同的是,图书把“至尊匠人”请到了前台,他们是牦牛绒编织开创者益西德成以及唐卡家族的继承者旦增平措、手工团扇匠人李晶、景德镇陶瓷匠人董全斌、台湾苗栗柴烧匠人田承泰、微缩模型匠人黎炽明、烟斗匠人陈灿聪等。本书采用纪实文学的手法,描述每一位匠人的“艺术人生”,让读者从他们的坎坷人生和从艺生涯中,领悟匠人艰辛的成长经历和器物的不凡磨砺过程,从中获得丰富的民间智慧和锲而不舍的革新精神。


啊!了不起的匠人,功炳千秋的匠人精神。


文| 左汉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礼》中的8句传世金言,一句比一句精辟,值得收藏!
西峡俗语
从“民藏遗珍—民间收藏品主题展”看中国的工匠精神
了不起的匠人(上)
这些匠人的故事,就是中国“非遗”的点点滴滴……
200余位高手集聚雨花非遗馆 他们都身怀什么绝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