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咖啡的“口感”到底是什么?


口感是我们通过触觉体验的一种风味

手是身体最敏感的部位

其次是嘴唇和舌头

我们的口腔布满了神经末梢

对食物和饮品的密度 粘度 冷热等

因素都会产生反应

咖啡所特有的触觉感受通常是决定

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就是咖啡的醇厚度与涩感



醇厚度


咖啡的醇厚度(Body)指的是咖啡液在口腔里的饱和感、重量感,与浓度有些关系,但更多取决于其他因素。


严格区分的话应该是,醇度是衡量口腔内神经末梢对咖啡液的触感。


“醇度”应该与“浓度”区别开来。浓度是对咖啡里可溶性成分的数量及种类的占比。醇厚度的感受主要来源于咖啡液中不溶于水的油脂和纤维。


浓度给咖啡味道,而醇度给咖啡口感 ,简单理解,醇厚度包括浓度,但浓度并不代表醇厚度。


油脂


咖啡油脂,是含有纤维物质,香气成份乳状胶体。它是由植物油、蛋白质以及糖组成。


咖啡烘焙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大部分二氧化碳在咖啡熟豆的存放过程中会随着时间自然排放掉,但仍然会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会残留在细胞壁内。


所以,研磨过后,需要立即萃取。通常情况下,一杯咖啡的油脂持久度在3分钟以上,当倾斜杯子的时候,Crema会像黏稠的糖一样,粘在杯壁上。它的特征是,明亮而且细腻。




品种


耶加雪菲通常醇厚度不高,是以优异的果酸花香闻名于世的,但是特例是高海拔高等级日晒耶加雪啡豆,酸感苦度都不高,甜感突出,醇厚度确实相对挺好。


所以世事无绝对呀。仅从醇厚度是无法判断咖啡的好坏,只能是一个口感表现而已。


处理法


蜜处理和日晒法会更得到更高的醇厚度,口感丰富度好。


水洗法处理的咖啡豆的果酸花香会更突出,清澈度高口感干净。



烘焙


烘焙曲线可以做到强调或淡化咖啡的醇厚度,这也基于烘焙师对咖啡豆的理解, 烘焙豆子是否稳定,是需要烘焙师每次烘焙都详细的记录每一锅豆子的入豆温、入豆重量、豆子的回温点、锅炉每分钟的温度、脱水点、一爆点、一爆时间、出炉时间、脱水率、温升率等(越详细越好)。


然后通过杯测去校正曲线在下一次烘焙的时候改正过来。


萃取


有些器具萃取醇厚度高但是口感比较钝,浑浊感,有些器具萃取却能得到清澈干净的口感但醇厚度低。


一般状况下:意式浓缩 > 摩卡壶 > 法压壶 > 爱乐压 > 手冲咖啡


涩感


大部分人都认为涩是苦的一种,其实未然。许多苦或酸的食物也会有涩味,这可能是造成误会的原因。


另外,咖啡中的葡萄酸也是产生涩感的成分。而影响咖啡的涩感因素有很多。


不管是什么品种、怎样的生产条件,未熟豆都是造成涩感的一大元凶。跟众多水果一样,未成熟的咖啡豆里含有更多的绿原酸,所以未熟豆也被列为瑕疵豆。


另外,除了瑕疵豆,咖啡生豆上的银皮也是涩感的产生原因,附着在生豆上的银皮过多,特别是在烘焙中又没能脱除的情况下,便很容易造成咖啡的涩感。



下面再附上一个精品咖啡的判断方法,可作参考


1、没有瑕疵、缺陷等杂味,没有紧涩感


2、有甜感为基础的愉悦风味,精品咖啡无须加糖就会有明显的甜感


3、咖啡可溯源,咖啡的生豆资讯充分,也就是“生产履历”必须清楚,可追溯到生产的咖啡农(种植区域、庄园名称、海拔高度、处理法等资料都有)


4、卓越杯(CoE)杯测表达80分及以上,给咖啡专业人士参考的杯测结果。



关于咖啡,这里有你想要的一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冲咖啡的“body”,该怎么才好看?
新手入门 | 手冲咖啡冲煮七大建议!!
谈谈精品咖啡中的酸,咖啡的味道怎么酸酸的?
你所讨厌咖啡中的酸味,居然是精品咖啡的精髓?
新手入门 | 我不要酸的咖啡,我喝什么咖啡好呢?
如何透过冲煮增强或降低咖啡的酸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