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执豪:空心病,如何看待现代人的心理顽疾?

文/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唐执豪


我们怎么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是学校心理老师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公众健康越来越需要关注的论题。近日,我和团队忙于协助学校争取双创项目的活动,我们的项目正好关系到心理辅导这块,突然,看到一篇转发的“30%北大新生厌学,只因学生得了‘空心病’”的文章,“空心病”虽然是北大心理老师杜撰的词语,但是一种事实存在。这篇文章很触动我的内心,不管事实真实与否,都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文章指出,“空心病”折射出的学生个人的心理问题,往往更是家庭和学校的问题。人是环境中的人,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生活的场所,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神经衰弱,抑郁症,和“空心病”等精神疾病为什么会出现频频出现?它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受到工业化、都市化、精英主义、发展主义等影响,理性似乎主宰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房子、车子和票子。拼搏的意义就是争取成为少数的精英。然而,人是社会中的人,更是情感动物,人多少都会被心理疾病困扰住。困扰,迷思,疾病往往伴随着我们的成长。美国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米尔斯告诉我们,当下我们的时代,旧式的事物在式微,新事物涌出,人们面对更广泛的世界,而若对当下的新事物充满了不适应,不善于增进理性分析能力,即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去处理信息,带来的是困扰,随着价值观的迷思。米尔斯认为,造成个人的困扰的可能是个人自身的问题,但是如果是一群人,一大群的人都有这样的困扰,那么,就是社会结构的问题了,是公众的论题了。


我们缺乏社会学的想象力吗?那么,我要质问究竟是被谁盗走了他们的心?是他们个人?是学校?还是社会?或是其他?反思下我们的教育环境,来自农村、山区的学生外出求学,从小就背负着深深的责任,读书就是为了走出大山,走出农村,到城市看世界,这种“逃离式教育”需要付出很沉重的代价,包括在教育资本上的弱势,被市场消费削弱的缺失等等。来自城市的学生,则容易迷思在城市这套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当中,有一种永远无法超越城市化世俗的无力感。于是,我们发现人的主体性不断在缺失丧尽,世界变得愈加物化,似乎理性优越情感,科学胜于文化,法律高于道德,甚至是金钱=成功。这样一来,在追求物化,忽视人的自然主体的过程中,必然使得我们无法保持内心的平衡。


那么,我们如何解决内心的失衡?或者我们如何超越来看待当下的时代?米尔斯认为我们要有社会学的想象力,即是要有一颗品质心智,这颗品质心智是成熟而强大的。同时,后现代教给我们,看待社会的视角应该是多元的,未来具有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去理解、诠释我们看到社会现存的事实,不仅仅只是静态分析社会事实,还可以是多元的诠释社会建构的事实,即“人造的”事实。“空心病”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缺能”,迷失自我,处于一种缺乏正能量而无法摆脱的低迷状态。他们缺乏了社会学的想象力,个人与环境的关联出现了严重的断裂,与学校、家庭、社区甚至社会的链接都出现了深深的隔阂,个人没有办法冲破包围的负能量的围墙,从而使得内心无法平衡,其结果是困扰自己而没有办法根本摆脱的严重心理疾病。(如图,“空心病”的人,与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生态出现断裂)


我认为,如何取得三者的平衡,将有助于我们战胜空心病的顽疾。那么,我们需要什么动力去推动这一改变?患上“空心病”,就需要外力的推动了。而小组的动力似乎可以有效推动个人能量场的改变。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勒温开创的小组动力学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营造和谐的生活方式的理论视角。参与式的实践无疑是最好的自我疗愈。在增能的平台上,学校培养学生领导力的可谓是用心良苦。学校响应上级的政策,也大力支持搞双创等知识竞赛,今年还极力争取项目的落实,我的团队的圆梦人家家教社发展暨心理咨询项目有望可以入驻学校孵化园基地的办公室,让我感受到了小组动力增能的强大。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实现了个人的多项增能,包括个人的领导、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的增能。增能能够给人的内心带来一种巨大的能量场,洞悉环境,善于待人处事,明了自己做事的意义,还表现在个人想要将自己的喜悦感、成就感分享到身边的人,是一个良性的双向互动过程。

“空心病”会是一种社会建构造成的疾病吗?不排除这个可能,正如我们看待同性恋,艾滋病群体等,种族、民族、性别、贫困、文化等已经是常提常新的公众论题。但我们对它们的认知又真正有多少呢?我们有真正去实践了解了吗?我们能够百分百就认为我们持守的价值观就是真理吗?我们能够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很感同身受他们吗?当然是不能的。


我发现学校有各种各样有趣的现象,其中,就有扮演“文人病”的现象。他们很懂得诗意的生活。有的男同学喜欢扮文人墨客,呼朋唤友一起把酒言欢作对子似乎就是高雅的操行,甚至还担心被别人标签自己为“文化人”而把自己打扮得很时髦。有的女同学则喜欢扮演忧郁的林黛玉,穿上复古的民国服装,似乎这样显得有点女诗人的风格?尽管这似乎有被看作带有文化诟病的嫌疑,但确实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如果人身处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多点包容和关爱,就更可能实现增能吧!

     

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想要取得内心的永续平衡似乎是不大可能的,人总会多多少少遇到一些生活波折与问题,内心总会受到创伤。但是,我们需要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如叙事疗法认为的人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本身才是问题,来解构掉问题等于人的逻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空心病正在袭卷中国式好学生
为什么人人都说自己得了“空心病”?
我们如何造就了“空心病”的孩子?
如何避免空心病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养生健体】一个人的心被挖空了是种怎样的体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