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与“做贼”
读书是真读书,“做贼”却是有其表,无其实。

  上世纪60年代末,复课无望,我也厌倦了无休无止的派性争斗,便悄然回家,当起“逍遥派”。虽说乐得逍遥,少了烦扰,可这无事可做、无书可读的日子,也实在无聊,难以打发。

  一日,老邻居夏阿姨来串门,闻状,遂告我如想读点书,她可帮忙。夏阿姨原是工厂集体宿舍大院的图书管理员,虽说图书室已被封停,她也改做房管员了,但图书室的钥匙还一直存放在她那儿,可带我去挑几本书。但在当时,图书典籍几乎都成了封资修的代名词。因此,去挑书也不敢叫人知道。

  于是,当晚10点半熄灯以后,夏阿姨领着我悄悄摸到集体宿舍西楼一层的图书室,瞅了瞅,楼道里没人,就迅速开门,闪进屋内。夏阿姨打亮手电,我在手电光的引领下在一层层书架上翻找起来。猛然间,一套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映入我的眼帘。心里一阵激动,这可是我心仪已久的名著。我深吸了口气,定了定神,就急忙把书塞进书包,随夏阿姨蹑手蹑脚地从图书室溜出。如果不是亲临其境,谁敢相信,在那个时期,为了寻本书读,还要像小偷潜入公私宅第一般偷偷摸摸、提心吊胆。

  夏阿姨曾叮嘱我,为了预防不测,每次只能挑选三四本书,读完再换。那时我犹如渴骥奔泉,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大约半月二十天我就随夏阿姨做一次“贼”,循环往复,一年多下来,我先后读了40多部国内外名著以及刘白羽、杨朔、秦牧等名家的散文集。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我至今还记得夏阿姨劝我母亲的一句话:“趁孩子年轻,多读一些书,会有益的。”在这里,夏阿姨只说“有益”,不说“有用”,是多么有见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爱书几十年的我,只读过一本书话,那就是《晦庵书话》
数字报纸
三只手列传:偷书贼的细软
图 书 室 管 理 规 范
帖赠好友朗朗智慧图书室:书馆有你更精彩!
殷志斌:书,成了孩子的向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