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阳故宫藏明清刺绣藏品综述

沈阳故宫院藏刺绣文物近2000件,多为清宫内用或原藏。这类藏品规格高,品种全,种类繁杂,涵盖顾绣、京绣、苏绣、粤绣、湘绣、满族民间刺绣等著名绣种。


1.顾绣


世称“露香园顾绣”、“顾氏露香园绣”、“露香园绣”,明嘉靖年间松江人顾名儒、顾名世兄弟在上海九亩地筑园,得一石,其上有赵孟頫手篆“露香池”三字,故园名“露香园”。顾氏家人习刺绣,其艺据传得于内院。顾绣创始于明嘉靖年间韩希孟之手,其工艺要求极高,刺绣前须将丝线辟为单股,分别染色后再择色依次进行剌绣。这种工艺最适宜于仿绣古代山水、花鸟、人物等名画,所绣制品精美逼真,可谓一绝。韩希孟为上海露香园顾氏女眷,故名“顾绣”。


明中期以后,江南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更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绣的发展。明代后期,一直作为闺阁绣的“画绣”也成为商品。随着社会财富的巨大集聚,商人阶层的骄奢淫靡和文人士子的追求风雅使社会出现了收藏热潮。顾绣起初非为牟利而作。随着顾氏家族的没落和顾绣进入市场后供不应求,顾绣渐成顾氏女眷们的养家技艺。顾绣以追摹绘画为能事,工巧入微,艺术境界较高,鼎盛于明嘉靖至崇祯时期,名震沪上,以至于顾家每绣成一件作品,四方轰动,竞相争购。顾绣在江南一带繁盛长达二三百年,在当时整个长江下游地区,顾绣几乎成了丝绣工艺的通称。至清初,苏杭、上海、南京等地的绣庄多冠“顾绣”二字以壮声名。


顾绣多以宋元及当世名家画迹为绣稿,山水、花鸟、神仙、人物皆能入画,半绣半绘、绣绘结合是其主要的特点,其写真手法,对后世仿真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顾绣深受松江画派的影响,构图疏落、笔墨淡润、设色温雅、配色精妙,既有文人画的意趣,又有女性的灵慧。顾绣因画施绣,因材施针,针法多达数十种,繁复多变。绣材上突破丝线常规,例如,绣蒲团用富席草,绣发用头发,甚至暹罗斗鸡尾毛、薄金等也可作绣材,使绣品更加逼真生动。


图1为明顾绣鹰鸣万里松鹰图。全长135厘米,宽92.5厘米;画心长91.9厘米,宽44.9厘米;斗方长28厘米,宽44.9厘米。顾绣。画心斜出青松一枝,枝干虬曲,雄鹰栖落其上,引颈啼鸣,振翅欲飞。亮日东升,出于云海。鹰的毛羽以施毛针细密绣出,翅膀和尾羽的硬毛,颌下和腹部、足部的软毛质感强烈。脚爪用钉针,肢节分明,形神兼备。绣品以丝理变化表现物象的质感肌理,细腻逼真。灰褐色的雄鹰,白色足羽,黄色鹰爪,配以绿色松枝,画面开朗明丽,雄鹰栩栩如生,生趣盎然。


图1 明 顾绣鹰鸣万里松鹰图


上诗塘为泥金笺,其上为冯遂题草书,右上“斯友堂”印,左下“冯遂岁在癸丑”白文篆书方印各一。画面上中部绣“鹰鸣万里”四字,其下绣“露香园绣”印一。右下“金芬馆”白文方藏印一。国家二级文物。沈阳故宫10万多件文物中,顾绣仅此1件,顾绣作品之珍稀自不待言。


2.京绣


又称宫廷绣、宫绣,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是在北京民间刺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京绣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当时燕京已“锦绣组绮,精绝天下”。辽在燕京设绣院,为皇室和贵族制作服饰。至元代,京绣达到辉煌时期,图案繁缛,用线多是包金箔、包银箔、穿珍珠等绣法。使用金银线的“平金打籽绣”成为京绣中最好的针工。此时的京绣已分宫廷绣和民间刺绣两大流派。明代,京绣的特色越来越鲜明,针法严密、纹样图式规范。明清时已有独立的京绣行业,以刺绣各种皇家用品、清代官服补子、群仙祝寿、百子图等为主,尤以戏衣刺绣著名。光绪年间,京绣被誉为“宫绣”,发展更为兴盛。京绣严格遵循宫廷艺术审美规范,构图满而不滞,造型端庄稳重,设色典雅,尽显皇家气派与尊严。用料讲究,选用质量上乘的绸缎为面料,绣线除了蚕丝所制成的绒线之外,还将金银线大量用于绣品中,擅长平金银、盘金等,绣法及针法还有戳纱、铺绒、钉线、网绣、堆绣、串珠、掺针绣、打籽绣、补绣、挑花绣等多种。充分体现了富贵精美的宫廷审美艺术。由于京绣艺术影响扩大,民间纷纷效仿,清末北京有几十家绣坊,在传承宫绣的基础上,加入了民间元素,更为民俗化,后人皆称为“京绣”。京绣主要为宫廷所用,对技艺、制作、体力有着严格的要求,早年京绣艺人多为男性。


图2为清蓝缎平金龙铜钉绵甲。上衣长77厘米,裙长78厘米,下摆79厘米,袖长44厘米,护肩40厘米,前遮缝24厘米,左遮缝20厘米,护腋22厘米,护心镜18.5厘米。此绵甲为乾隆年间京绣平金银珍品。用二晕色法,以缉线、平金、平银、钉螺钿等方法绣制。绵甲由上衣、下裳、护肩、护袖、袖、挡等部分组成。通身蓝缎地平金龙戏珠纹,满地饰缠枝菊花纹,图案有祝颂长寿之意。甲面钉镀金铜圆钉。双肩各有护肩1个,两腋各系云头状护腋1片。腹部佩梯形护腹,即“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保护左肋,腰间右侧佩箭囊不设挡。围裳左右两幅,腰部以布相连。上衣正中有圆形钢质护心镜,镜四周饰镂金云龙纹。穿用时,各部分以钮扣、丝绦绊联缀。绵甲内衬蓝绸里,絮薄丝绵。此绵甲以金线盘钉龙鳞,银线钉菊花纹。龙纹明亮辉煌,极富皇家气派,为乾隆帝御用。清代御用甲胄由武备院筹备,内务府按制承做。国家二级文物。


图2 清 蓝缎平金龙铜钉绵甲


图3为清纳纱鹭鸶补子。长宽均为29厘米。清代文官六品补子。以元青色素纱绣斜卍字纹为地,用正一丝串针法绣海水江崖、云纹、卷草纹、红日、八宝等图案,其上以斜缠针、施毛针、套针等绣鹭鸶。配色以蓝白为主。国家三级文物。


图3 清 纳纱鹭鸶补子


明代文武官员的公服在常朝视事、奏事、谢辞等场合穿用,也称常服,由乌纱帽、圆领衫和束带组成。在圆领衫的前胸和后背各缝缀一方形饰物,这就是补子。清代补子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承袭了明代,并在此基础上有所修改和加工。清代皇家贵族及百官所穿的补服,如衮服、龙褂上,均缀以补子,以区别身份等级。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皇室成员用圆补,镇国公、辅国公、民公、侯、伯、子、男以及各级官员用方补。清代补服多穿在吉服袍外面,不单独穿用。


图4为清黄缎彩绣皮里马蹄底鞋。高15厘米,鞋长24厘米,鞋高6厘米,底高9厘米。此鞋黑缎面,皮毛为里,鞋口出锋毛并以黑缎彩绣菊花。鞋面彩绣如意、蝠、元宝、花卉图案。为清乾隆朝宫廷后妃穿用。国家三级文物。


图4 清 黄缎彩绣皮里马蹄底鞋


清代妇女的木底鞋,是满族古老的“削木为履”习俗的体现,有隔凉、增高的作用。按高底形状可分“花盆底鞋”和“马蹄底鞋”,木制鞋跟以细白布裱蒙或用白漆涂白,鞋面多以刺绣、穿珠等工艺修饰。


3.苏绣


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在吴地地域内运用苏绣针法技艺,并具有苏绣艺术特征的绣品或刺绣技术的总称,上海的顾绣、南通的沈绣、常州的正则绣、无锡的锡绣、扬州宝应绣等都应纳入苏绣艺术的范畴。江南盛产蚕桑,苏州一带居民素以刺绣为副业。五代时期,苏州的刺绣已达到很高水平;宋代在苏州设绣局,刺绣颇具规模,苏州已有绣衣坊、绣花弄、绣线巷等生产集中的坊巷;明代则是“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巧手辈出;迄至清代,苏州更被称为“绣市”。绣庄林立,盛时达150多家。苏绣深受顾绣影响,丝理细腻,针法丰富,常使用套针,不留痕迹。晕色和谐,清新雅致。明清时期,在吴文化的浸润、绘画艺术的影响、多种刺绣技艺的融入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苏绣艺术得以成型。图案、针法、色彩等方面形成了独特风格,清代发展至鼎盛。清代皇室的绣品,多出自苏绣艺人之手,民间刺绣更是丰富多彩。清末沈寿首创仿真绣,传誉中外。苏绣以精细雅洁著称,可分为闺阁绣、民间日用绣和宫货绣等3类。绣面平贴,疏密均匀,精细雅洁。针法可归纳为平绣、条纹绣、点绣、编绣、网绣、纱绣、辅助针法等7大类40余种针法。苏绣题材广泛,有花卉、动物、人物、山水、书法等。


沈阳故宫藏清代绣品多为苏绣,很多是为宫廷定制的宫货绣,纹样多由宫廷如意馆画工绘制,与苏州本地的传统苏绣图案略有区别,内容为龙凤纹样及寓意吉祥的图案,图案结构较为程式化,风格工整严谨。


图5为清红缎彩绣百子坐褥。长120厘米,宽83厘米。苏绣。红色缎面,彩绣山水楼阁,树木寿石。百子婴戏,或游戏,或观画,或弈棋,或逐蝶,或抬寿桃,或手捧果篮,或牵鹿,或手持灵芝,亦有失足倒地,不一而足,寓意“送寿”、“送禄”等吉祥涵义。坐褥构图繁缛,用色鲜艳,采用苏绣套针、抢针、滚针等针法,绣工精湛,为帝后大婚时洞房所用。国家二级文物。


图5 清 红缎彩绣百子坐褥(局部)

图6 清 明黄江绸彩绣莲蝠坐褥(对折)


图6为清明黄江绸彩绣莲蝠坐褥。长115厘米,宽88厘米。苏绣。造型为长方形圆抹角,明黄色江绸面。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圆形开光内绣宝相花,周边缀以缠枝莲8朵。四周绣缠枝番莲、牡丹、卍字、蝠磬。外层图案四边绣缠枝番莲、蝠纹,里为鹅黄色江绸。针法上虽只采用了套针、斜缠、钉线等基本针法,但针迹平整,针脚均匀,并留有水路,表现出苏绣技艺的典型特点。国家二级文物。


图7为清湖绉绣时花手帕料。长212厘米,宽53厘米。苏绣。湖绉双面绣,皆采用衣线平针绣。分别绣浅绿地彩绣桂花、牡丹;灰绉地彩绣天竹、仙鹤;黄绉地彩绣桂花、牡丹;红绉彩绣墩兰、石榴、梨、笙。整个帕面针脚细密,水路清晰。国家三级文物。


4.粤绣


泛指广州及其邻近的南海、番禹、顺德等县,近二三世纪以来的“广绣”以及潮州“潮绣”的统称。其历史悠久,相传最初始创于少数民族,与黎族的织锦同源。《杜阳杂编》载唐永贞元年(805),南海(唐代属广州都督府)贡奇女庐眉娘,能于尺绢上绣《法华经》7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且“点画分明,细如毫发”,已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这也是刺绣绣字最早的记载。明代,广绣绣品就已独具特色,金翠夺目,轮廓花纹工整。屈大钧《广东新语》和朱启钤《存素堂丝绣录》中对此都有记载。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广绣已出口至葡萄牙、英法诸国,并受到朝廷的青睐。清代广绣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清乾隆年间,广州成立刺绣行会“锦绣行”,专营刺绣出口。光绪年间,广东设工艺局,下设广绣坊。粤绣绣工多为广州、潮州人,且多为男子。粤绣构图饱满,繁密热闹,纹理分明,色彩浓郁鲜艳。多使用浓郁的七彩原色及光影变化,具有西方绘画的韵味。题材多为富于地方民俗风格的百鸟朝凤、丹凤朝阳、孔雀开屏、三羊开泰、狮子滚绣球等纹饰,以及写生花鸟、龙、凤等。粤绣绣线平整光洁,喜用金线,富丽辉煌,极富装饰趣味和南国特色。广绣针法有扭针、捆咬针、续插针等7大类30多种及钉金绣中的平绣、凸绣、织锦绣等6大类10多种针法。潮绣针法则根据金银垫绣浮雕凸起的特点,运用二针龙鳞转针、旋针、凹针垫筑绣等60多种钉金针法及40多种刺绣针法。粤绣绣品常见有画幅、插屏、挂屏、画片、被面、枕套、靠垫、佩饰等。


图8为清广绣挂屏。长136厘米,宽51厘米;芯长125厘米,宽42厘米。分别为羊城八景之“波罗浴日”、“石门返照”、“蒲涧濂泉”、“景泰僧归”。红木嵌螺钿边框。白绫地,淡彩绣山水人物,上部均绣画题和律诗1首。除采用广绣平针、套针、缠针、滚针、钉线、铺针、直针等传统针法外,还使用竹织针绣茅屋顶,施毛针、网针绣船篷,扭针绣水纹等。细微处亦一丝不苟,均以最适合的针法表现,体现了广绣针法繁复、穷其巧变的特点。配色上,以棕、褐、驼、香色为主色调,配深绿、浅绿、蓝等色,典雅古朴又不失鲜丽明快,体现了广绣的配色特点。构图繁而不乱,一派宁静安闲、明艳典雅的意境。国家二级文物。


图7 清 湖绉绣时花手帕料

图8 清 广绣挂屏


图9为清红木嵌螺钿缎心百鸟朝凤小插屏。高80厘米,宽60厘米。屏边框为红木制作,并嵌螺钿作缠枝花卉及葫芦纹样,内框红木制,周边嵌鼓钉纹形螺钿。底座红木制成,透雕缠枝花卉,玲珑剔透。屏芯为广绣百鸟朝凤。“百鸟朝凤”意出宋《太平御览》所引《唐书》,寓意百官朝拜君王,天下太平。宋代屏风、元代织物、明清瓷器及绘画都常见此题材。此作品体现了广绣的各类特点,构图比苏绣繁丽,针工比鲁绣细腻。米色缎地上绣凤凰、仙鹤、鸳鸯、蜂鸟、八哥、鹦鹉等鸟禽,以及梧桐、牡丹、荷花、菊花等花木。禽鸟千姿百态,绝无雷同。以套针、齐针、施毛针、鸡毛针、刻鳞针、接针等多种针法,交错变幻,绣出禽鸟的羽毛和花木的花、叶,针神艺绝,出神入化,配色华美富丽。此插屏融织绣、木雕、螺钿等工艺于一体,反映了清代屏风制作的独特工艺。国家二级文物。


图9 清 红木嵌螺钿缎心百鸟朝凤小插屏


5.湘绣


湖南地区的代表性刺绣,是以长沙、宁乡为中心,在湖南民间刺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绣种。江陵楚绣与马王堆汉绣是湘绣发展之源。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的刺绣衣衾,绣工精湛。汉代以后,湘绣莫名消失。清嘉庆年间,长沙县很多妇女从事刺绣。咸丰年间,已出现许多绣庄。光绪年间,吴汉臣在长沙开设吴彩霞绣坊,绣品精良,流传各地。同时湖南出现了一批专门为绣庄服务的画家,他们熟悉刺绣工艺,绘制大批绣稿,深受刺绣艺人们喜爱,提高了刺绣艺术水平,精品绣画倍增。


光绪末年,湖南民间刺绣发展成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地方色彩浓厚的手工艺,“湘绣”这样一个专门称谓也应运而生。湘绣吸取了苏绣、广绣的优点。绣材上以彩色散丝作绣线,擘丝细若毫发,无捻而有绒面,具有真实的感觉,当地称为“羊毛细绣”。题材有风景、花鸟、动物走兽、人物肖像、金石书法等。常用针法有接掺针、挖掺针、打籽计、钩针、乱掺针、乱插针等。配色上善于运用深浅灰及黑白色,强调颜色的明暗浓淡,增强了质感与立体感。也善于利用空白,以虚实结合突出主题,造就了其水墨画般的素雅品质。针法上吸收苏绣套针加以发展,以湘绣特有的鬅毛针绣出的狮、虎等动物,设色鲜明,线色准确,形象威武雄健,颇负盛名。湘绣早期绣品以日用装饰品为主,以后绘画性题材逐渐增加,充分表现出了中国绘画的艺术特征。湘绣是融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多种艺术为一体的绣品,200余种针法精细入微地刻画物象,远观讲究气势,近看出神入化,色彩丰富,形象生动自然,质感强烈,审美价值较高。


图10为清末民初湘绣魏碑拓片。长49厘米,宽39厘米。黑丝绣北齐天宝造像,其跋文:“北齐天宝造像碑,碑残而文尚全,像无考”。白绸地绣红色印章,篆书印文“松柏古抱”。国家三级文物。


图10 清末民初 湘绣魏碑拓片


图11为清末民初湘绣人物故事屏片。长109厘米,宽37厘米。白地黑丝绣人物及行草题文:“赋罢清平调,浓恩湛九波,谁扶醉供奉,左右拥宫娥”。白绸地绣红色印章,篆书印文“大寿考”。国家三级文物。


图11 清末民初 湘绣人物故事屏片


6.满族民间刺绣


俗称“针绣”、“扎花”、“绣花”。满族先民在渔猎、农耕生活中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情感依赖,将自然界美好的、能够寄托情感的物象作为满族刺绣的艺术形象。加之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漫长的冬季人们无法耕作,满族妇女便将内心深处对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期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表现在刺绣作品之中。旧时满族待字闺中的女孩儿无论贫富,自幼描花样、学刺绣,并亲手绣制嫁妆,刺绣技艺代代相传,其艺术风格得以保留并传承下来。因受关内移民文化的影响,满族民间刺绣在保留其淳朴、稚拙的风格基础上也吸收了鲁绣、京绣、苏绣等的一些技法,并将本民族的生活习俗、神话故事、萨满文化,以及吉祥观、审美思维等融入其中,凝聚了满族的审美情趣,积淀并传承了他们的智慧。清代是其发展的顶峰时期。满族民间刺绣的针法多为平绣、条纹绣、点绣、盘金绣、割绣、补绣、纳纱、编绣等。题材及纹样丰富,有花鸟虫鱼、山石树木、人文故事、几何纹样等。满族民间刺绣纹样造型粗犷拙朴,生动夸张。抓住物像的本质特征,以高度抽象、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进行刺绣;构图上讲究图案的对称与均衡;冷暖色调对比强烈,色彩浓烈艳丽,常使用红、绿、蓝等亮色,色彩搭配协调,整体图案视觉效果融洽和谐,艺术风格独特。满族刺绣的绣制者往往带有自发性和娱乐性,不受设计规律和形式规矩的制约,更多的是凭借直觉的认识和传承的经验,结合自身情感表现于绣品之上。满族民间刺绣绣品的服饰类中多为绣花衣、绣裙、绣鞋、云肩、头帕、虎头帽、兜肚、鞋垫、袖头、衣襟、鞋帮等;日用绣品则有手帕、荷包、门帘、镜套、扇袋、褡裢、挂屏、被面、幔帐、枕头顶等。服饰绣品中以枕头顶的刺绣最为重要,未出阁的姑娘要绣大量的枕顶作为嫁妆将来带到男家,以展示新娘的心灵手巧。满族民间刺绣中数量最多的也是枕头顶,传世作品也最多。早年满族枕头的形状是长方六面体,其两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枕头顶片。枕头顶成为满族妇女尽情表现其刺绣技艺的载体。


图12为清红缎贴花彩绣枕顶。边长22厘米。红缎上贴绣花鸟、蝴蝶等花样,蓝缎边为后镶。国家三级文物。枕顶也称枕头顶、枕头片、枕头堵。满族枕顶刺绣源于中原文化,在吸收中原汉文化的同时将满族习俗及萨满文化融入其中,别具一格。


图12 清 红缎贴花彩绣枕顶


图13为清纳纱卍字棱形纹枕顶。边长16.6厘米。白纱地,纳黑红卍字边,内彩纳图案花纹,饰镶黑缎边。这一对枕顶,刺绣内容、手法、风格统一,色彩协调,却各有变化,毫无雷同。国家三级文物。


图13 清 纳纱卍字棱形纹枕顶




图文来源:《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3期(节选自《中国古代刺绣沿革及沈阳故宫藏明清刺绣藏品综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刺绣的起源
中国古代四大名绣
刺绣,还是中国的最美!
南京博物院_文物鉴赏_中国古代织绣品的鉴赏与收藏
名绣之花(下)
苏绣、蜀绣和湘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