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首诗人人会背的唐诗,仅仅二十七个字,却是不朽的绝唱

唐代诗人陈子昂 (公元661—702年) 流传至今的诗文很多, 最令人赞赏推崇的是《登幽州台歌》。在这首短诗中, 诗人抒写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知音难觅的孤独悲伤的心境。也是这首诗,唐诗一扫齐梁宫体诗的靡靡之音,承接了汉魏那种慷慨悲壮之声,为大唐诗歌诗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全诗如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是说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的前代贤君既不可复见, 后来的明主又不及见, 真是生不逢时。这两句诗艺术地揭示了时间存在的形式和人类对时间的认识, 时间是无穷无尽的。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台远眺, 宇宙茫茫, 地老天荒, 更倍感孤独, 悲从中来, 怆然泪下。

前两句写俯仰古今, 觉时间的绵长, 第三句写登台远眺, 感空间的辽阔;在时空无限的背景中, 第四句直抒胸臆, 一诉郁积于心的孤独悲凉。

读这首诗, 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面前仿佛出现这样一幅图画:北方苍茫广阔的原野, 峭然耸峙的幽州台, 凭栏悲歌的孤独诗人。

其实, 中国历代文人常常抒发这种时空永恒无限、人生短暂易逝的思想感情。

屈原《远游》中写道:“惟天地之无穷兮, 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 来者吾不闻。”

《古诗十九首》中写道:“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陈子昂的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死荣辱的咏怀、感念, 更是超越时空, 成为人类在其发生、演变、发展、死灭过程中无可奈何的叹息, 甚至成为一种更博大悠远的人生思考。

所以, 《登幽州台歌》抒发的孤独感既有具体可感的个性, 又有普遍概括的共性。正是这种典型性的情感使得这首短诗成为耐人寻味、震古烁今、超越时空的孤独者之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人心中都住着一个英雄
境界最高远的唐诗——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唐诗里最孤独的一首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把孤独写进了骨子里
《登幽州台歌》--他是十七八岁还不识字的街头古惑仔,弃武从文写了一首诗,刷爆长安朋友圈!
初唐陈子昂的千古名篇,短短22字,慷慨激昂,酣畅淋漓,余音缭绕
史上最孤独的一首唐诗,响彻天地,仅22字,就写出孤独的至高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