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让自己的思想深度远远超越常人?

作者 l 老韩大叔

编辑 l 老韩大叔

你好,我是老韩。

市面上,有很多NB的思考套路,比如著名的六顶思考帽、金字塔原理、5W2H等等。

这些思考套路呢,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让一个人的思考变得清晰起来的。但是,要让思考真正变得“透彻”,就还差了些火候。

要补上差的这些火候,你还得从下面这三个大多数人都忽略的方向入手。

这三个方面,通常都是那些牛逼大佬们与普通小白看问题深度的分水岭。

足够细致、深入的知识积累

一个牛逼的品酒师,只要你给他一杯酒,其他什么信息都不用提供,他只要用鼻子闻一闻,就可以轻易分辨出酒的好坏、香型、产地、工艺优劣等等。

而一个天天喝酒的酒鬼,你让他闻一闻,可能连酒的好坏也未必能分清,就更不要说这是什么品牌,产地,工艺之类的了。

同样都是喝酒,为什么酒鬼喝不出品酒师火眼金睛一般的洞察力来?

品酒师的分析能力,并不是源自于他有多么强大的思考力,而是因为他在酒上面有足够多和足够细致的知识储备。

一个品酒师,每天品酒至少十种,一年下来,要品尝3000多种新酒,脑子里可能储存了上万种以上的酒的味道:

浓香型白酒窖香浓郁、绵甜爽洌、香味谐调、尾净味长;酱香型白酒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米香型白酒米香清雅、入口绵柔、落口爽净、口味怡畅……

即每一种酒,从色香味上,他都有非常丰富、贴切、细致入微的词汇来清晰描述酒与酒之间的区别。

因为有上面这种种细致入微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感知,他才可能轻易从酒的颜色、酒气、浓淡、风格等做一个定性判断。

而普通人呢,因为没有机会去对各种酒做那么细致入微的知识储备,所以,对酒就只有一个最基本的、明显的烈、辣、烧的味觉记忆,你当然就不可能像品酒师一样做到这么细腻、深入的分析了。

这就是说,你想要具备看透事物本质的思考力,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你在这个事物上的知识量要足够。

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但是,当今主流的思考力训练理论方法,大都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教给你的多半都是这样的思考套路,那样的思考法则。

这当然没错。

只是,你光有思考套路,没有足够剂量和细致的知识积累的话,就相当于你懂得非常多经典的食谱和炒菜手法,却没有对应的食材。

那任你的炒菜套路再牛逼,也只能干瞪眼。

让知识体系化

要把知识学得深入透彻,除了上面的纵向深入,还要学会立体拓展,让所学知识体系化。

什么叫知识体系化?

即,一个知识点,你不能把重点记住就完事,你还要去深挖背后还有哪些相关的知识;

这个知识点在整个主题系统中处于怎样的功能位置,有什么用,没什么用;

什么时候可用,什么时候不可用,可在哪里用,不可在哪里用,可以怎样用等都一清二楚。

这就是把知识点体系化的过程。

这样,你对这个知识点的把握才是透彻、立体、成体系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你所学知识不成体系,全都是些零散碎片的话,你就会陷入一叶障目的困局中,经常做出愚蠢、错误的决策。

这是很要命的。

举个例子,拿炒币这事儿来说。

一般人,是怎么做投资决策的?

就是天天用那些币界大V的录像带给自己洗脑。听他们吹这样趋势,谈那样风口。

听完后他们会觉得自己再不动手,就错过机会了。于是,迫不及待地跟风买了进去。

结局不用说,大部分人只是韭菜一把。

这里面的大部分人,还并不只是普通小老百姓哦。包括很多身价百万、千万的大老板也在内。

我身边就有一个大老板,仅一两年时间,他投资的上千万的钱,变成了零。

投资的就是什么挖矿机和这样币那样币。钱进去了,没多久,矿机项目泡汤,币价也很快就跌成了几乎0价币。

还好在有钱时,配置了一些固定资产,身家没有完全清零。不过,已经元气大伤。

这些人能够在商界打下千万资产的江山,都算得上是聪明人。而且,他们的人脉资源和人脉质量都非同一般。

但是,为什么在这事儿上就如此糊涂?

根本原因就在于知识体系。他们对这些金融币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他们投资判断的依据,一般是两个途径:

一个是听某金融大v在网上的各种振臂高呼,摇旗呐喊,讲解各种炒币神技;

一个就是通过自己圈子内的某某某认识某某金融大佬,然后就拿到了一字千金的什么什么内幕消息之类的。

这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学透了炒币知识,掐住了趋势的咽喉。但是,实际上,这只是别人做的一个局。

为什么他们这么容易就相信那些炒币大V的片面之词呢?

就是因为他所学到的这些金融知识,其实都是些只言片语,根本不成体系。

知识不成体系,他就无法从投资的本质、投资体系的构建、投资风控等角度系统、立体、客观地去考量和评估。

他所学到的金融知识,到底能在哪里帮他赚钱,不能在哪里赚钱,可能会在哪里栽等,他也无法清晰的评估。

一心就只感觉自己将是下一个风口浪尖上的人。

而真正的投资者是怎么做的呢?

他评判一个投资品是否值得投资,都是要从很多个维度,如政治,经济,金融,历史,庄家与散户的心理博弈等,进行综合评估分析。

在投资时,首先都会先认清自己的知识盲区和投资能力边界,然后建立起自己可控的投资逻辑体系和风控体系。

最终才敢小心翼翼地在自己建立的这个投资体系轨道上投上一笔。

而很多炒币的人呢,仅仅凭“某某某大V”的振臂一呼,这样就敢去做投资,不割你韭菜,割谁?

可见,知识不成体系,就去做决策是件很恐怖的事。

因此,要想自己对身边的各种现象、问题,有洞见,看得深刻、全面的话,

同样的知识,最好学会从不同维度,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大佬的视角,去学习、观察、理解它的本质、功能、影响,

最终才能形成客观、完整的认知。

这样它对你才是真正有用的。否则,学得越多,越可能成为你的噩梦。

输出内化

前面说了,你要深度,就要让自己的知识积累足够多,并体系化。

那是不是说,一个知识点,你从各个角度都去研究了、学习了,把各种结论记住了,它就成体系了呢?

不是的。

那只是别人的体系,不是你的体系。你照搬别人的认知体系,只会把自己变成两脚书架。

自己的知识体系,是靠自己整理而来的。

马克思的《资本论》,我们觉得很成体系,很牛逼。

但是,他当中提到的知识并非他的原创,而是他看过了1500种书籍,写笔记无数,而后梳理出来的。

我们觉得钱钟书的作品很牛逼,但这些牛逼的作品也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他用一生写了1.5万页中文笔记,摘记了3000余种书籍,3.5万页外文笔记,摘记了4000余种书籍……之后的精华呈现。

所以,牛人,之所以牛,从某种程度上,都是写出来的。 

准确地说,不叫写,而是梳理。

通过笔记,不断地对前人的知识体系进行思考、借鉴、梳理,然后这些知识才会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因此,要把前两点落到实处的话,除了不断输入,你还要不断输出、大量的输出。

比如多写评论性文章、分析性文章、思维梳理类型的日记等。

它们都是将知识点内化、体系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非常好的方法。

前面两点是理论,这一点,是教你如何落地的关键。

这三点,你都老老实实地持续地做,不说你能有多深,起码,你不会浅到哪里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立知识体系,这份指南就够了
知识零零碎碎、断断续续、模模糊糊,不成体系。怎样让它系统化、准确化、清晰化呢?
学苑撷英 | 人的自然善好:论卢梭思想的体系
如何让学习体系化,迅速入门一个领域?
如何快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快速建立知识体系,简单4步,成为学习达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