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探析:老子与尼采的哲学观点有什么异同点?

老子和尼采是中西方的著名思想家,两者的思想具有某些相似性,尤其是哲学学说方面。老子和尼采都主张少部分人掌握知识,也就是贤人应当掌握知识,其他愚民掌握知识则只会加剧社会的动乱。

尼采也主张少数人掌握知识,即“超人学说”,只不过尼采的超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经过不断磨炼造就的。两人都反对物欲社会,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应当复归自然,人不能堕落进物欲社会;尼采则旗帜鲜明地反对现代文明带来的冷漠与孤独。

老子和尼采都批判传统价值,老子主张回归自然,顺应本性生活,超越社会所规定的一切价值;尼采则反对基督教对人的束缚,宣称人们信仰中的“上帝”已经死了,要重估一切价值。

老子和尼采都是社会弊病的诊断家,两人都对当时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批评,老子言辞温和,尼采言辞犀利,充满抗争精神。老子和尼采的思考路径不同,老子偏向于为现实社会发展提出一条道路,尼采则倾向于破除旧的思想传统,建立一个新的思考道路。

一、老子和尼采的社会哲学异同点1.贤人教育和“超人学说”

老子期待的国家形态是一种小国寡民的国家,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国家和希腊城邦的形态有些类似,但却不完全一样。在这样一个小国寡民的国家中,老子希望贤人接受教育,其他大众则不需要接受教育。

因为一旦大众都接受了教育,就会有更多有智慧的人,这就会破坏无为而治的国家治理状态。然而,这一学说的问题是,哪些人应该是获得教育的贤人?老子没有给出答案,只给出了贤人教育的方法。

与老子相似的是尼采也看中少数优秀者的能力,尼采心中的少数优秀者是他创造出的“超人”,“超人”与“末人”相对。尘世中的“末人”心灵无所依,只能在虚无中漂浮,这体现了欧洲虚无主义的影响,人们认为一切都丧失了意义。

面对这样的欧洲,尼采提出了“超人学说”,尼采心中的超人是历经精神、骆驼、狮子的重重考验后,才转变为孩童,进而成长为超人,这就说明超人并非天生就是超人,而是需要经过历练的,超人的诞生历程向人们展示了现实社会的人们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方能获得成功。

尼采心中的超人是具有斗争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人,他不同于末人。超人的斗争性和批判性体现在努力克服现代文明带来的虚无感上,坚决与形而上学作斗争,摆脱自柏拉图开始的“世界二重化”为特征的形而上学传统,同时摆脱否定现存世界和个人意义的基督教传统,从希腊罗马文化传统中寻找与之斗争的武器。

超人的超越性是其最终的归宿,超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最终能够实现超越,超人的自我超越不是否定一切,而是一种肯定一切的积极态度,超人超越的方向和道路是永恒轮回式的,而非黑格尔的螺旋式的。

2.清静无为和反对现代文明

老子强调一种清静无为的生活态度,主张复归山林,过着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这种生活本质上是一种自然无为的态度,老子之所以反对有为,是因为有为破坏了人先天存在的自然优秀本质,带来了虚伪和贪欲等丑恶。

所以老子赞扬出生婴儿有“德之厚”的优秀品质,人应当“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老子对有为的解释夹杂了人性本恶的人性观点,这与西方修昔底德和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观颇为相似。

尼采也反对现实社会的丑恶,认为现代文明已经消磨了人的信仰,使人的精神变得贫乏,无思想的人已经堕入物欲社会,而有思想且善于思考的人则因此堕入虚无主义,找不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尼采虽然反对现代文明,但他还是对现代文明终有一天实现自我变革充满期待,这也是他相较于叔本华更为乐观的地方。

尼采在《论道德的谱系》中认为,他们那个时代是不可能实现逆转方向,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在一个比我们(指尼采生活的时代)这个腐朽的、自疑的时代更为强盛的时代。

那个怀有伟大的爱和蔑视的人,那个拯救世界的人,那种创造精神,还是会来临的,这个未来的人就这样把我们从迄今所有的理想中拯救出来,这个反基督主义者、反虚无主义者、这个战胜了上帝和虚无主义的人——他总有一天会到来。

二、老子和尼采的生命哲学异同点1.批判传统价值和重估一切价值

老子所批判的传统价值是让人们堕入社会丑恶现象的价值,主张以“道”代替人创造的基本行为准则。道之本性是自然无为,自然无为是支配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老子反对传统社会盛行的“狡诈”、“逐利”心态,厌恶春秋末期诸侯们的互相征伐,反对各路诸侯“争相问鼎”的心态和价值观

尼采对传统的批判集中在对上帝的批判上,他在《论道德的谱系》中将“神圣的上帝”与希腊众神做了对比,批评人因为上帝而陷入病态,他在书中说:“只要看一看希腊众神就足以使我们信服,神的观念并不一定要产生出这种病态的现象,这是我们目前还不能回避的现象。

事实上有许多比这种自戕自罚更高尚的方法,可以用来编造神的故事。”在尼采的世界中,他对希腊罗马的神灵持肯定态度,对基督教上帝则持批评态度。

尼采批判了基督教所宣扬的禁欲主义和“原罪说”,以求从根本上动摇基督教的思想基础。从对禁欲主义的批判来说,尼采认为基督教所宣传的禁欲主义借着上帝的庇护而成为人类的唯一意义,没有人胆敢向其发起挑战,因为挑战禁欲主义就等于挑战上帝。

但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塑造的查拉图斯特拉是一个与禁欲主义践行者不同的人,他积极肯定生命,肯定健康。

从对基督教原罪说的挑战来说,尼采在《论道德的谱系》一书中对基督教的起源进行了心理学分析,以希腊罗马积极的罪性反抗基督教的原罪。尼采指出基督教原罪观实际上建立在一种古老的心理学基础上。

因为上帝派独生子耶稣为人类始祖亚当及其后代赎罪,于是人类变成了上帝的债务人,教士则变成了帮助上帝讨债的人。尼采批评这种推论,认为这一观点实际是教士利用了欠债要还的古老心理,只是教士和教会的把戏。

2.对生命的探索:无为与轮回

老子对生命的探索可以归入对“道”的理解中,最后又复归到“清静无为”的思想中,所以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的思想中,他反对生命的“变”,认为每个人都应当身居其位,正所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对“不变”的强调其实就是一种无为的变体,落到实处仍旧是不希望社会出现大的变动,这是老子对春秋末期中原大地的动乱的反思结果。

尼采对生命探索十分深刻,他透过生与死,发现生的尽头终归会是死,进而得出人生实在没有意义。然而,尼采对生命的探索并没有以生命无意义而结束,反而继续思考,既然生命如此没有意义,那么如何才能让生命变得有意义呢?

此时,尼采的强力意志就应运而生,强力意志强调生命应当不断超越现有的生命力,肯定生命以及人生是强力意志的核心,所以人应当正视自己的生命本能,用强大的意志和饱满的激情投入生活中。

总结

老子和尼采在各自国家的思想史发展中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两人的观点有很多相通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老子的哲学观点更多是道家思想的表现,强调一种清静无为的世俗态度,建议人们富贵自然,言语恳切但不严厉,以教化为主。

尼采在面对现代文明的破坏性结果后,反应激烈,不仅猛烈抨击以资本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文明对人的发展所起的破坏作用,还挑战了西方社会的思想基础—基督教,大声疾呼“上帝死了”,要“重估一切价值”。

从对人生的态度来看,老子虽然主张消极避世,但程度还没有到悲观的境界;与此相反,尼采对人生的态度充满了悲观的情绪,他本身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认为人生没有意义,但他又反对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

他的态度是人即使面对必死的一生也要用实际行动赋予这无意义的生命以新的生命意义。从这一角度来看,尼采又比叔本华更乐观,叔本华直接将死亡本身当作是永久解脱的方式。

参考文献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德勒兹:《尼采与哲学》

雅斯贝尔斯:《尼采其人其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玄儒先生扬鸿 [http://2980638913.qzone.qq.com]
尼采与基督教
尼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浅谈尼采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
【转载】悲剧的真相-尼采入门文章选
《世界哲学源流史》唯意志主义之二:尼采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