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与人的差别在于,上等人悟道,下等人求术!(好文值千金)

请听题:这个世界上什么是变化的,什么又是不变的?如果让王阳明来回答的话,他恐怕会给出这么一个答案:

术是变化的,道是不变的。

01

“事无常师”,莫非又要老生常谈了不成?自然不是,本文我们要讨论的是,道与术,变与不变,无常与有常的关系。

顾东桥嘲讽王阳明说:你说的良知实在是太简单了,愚人都会用。

王阳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东桥啊,你说'道的宗旨很容易明白’,这句话是对的。只是后世的学者们往往忽略那些简单明白的道理不去遵循,却去追求那些很难明白的东西,这正是“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原文: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

世人喜欢干舍近求远,舍本取末,舍简从繁的事情,从而忽略了简单与常识的力量。

诸如做事,人们习惯把目光聚焦到末端的术上,而忽略了发端道的存在,结果便造成了舍近而“求诸远”,舍易而“求诸难”。

就如一个人悟道不去致良知,却念念不忘做人细节,执着于各类鸡汤文和成功学理的永远正确的话。

这便是舍本而求末。

王阳明认为,这是病,要治。王阳明认为,良知对于随着时间变化的具体细节,就像规矩尺度对于方圆长短一样。方圆长短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具体细节随时间变化也不能够事先预测。

因此,规矩尺度一旦确立,那么方圆长短就能够一目了然了,而天下的方圆长短也就用不完了。也就是说,要先寻到道的本源,术才能无穷无尽。也就是“道为术之体,术为道之用”。

确实已经达到了致良知(达道)的境界,那么具体细节随时间的变化也就一览无余,天下不断变化的细节就能应付自如了。一个人如果不去保存良知,而是念念不忘细节,这种人终将一无所成。

用王阳明的话说叫“节目时变之不可预定”,因为这个世界是变化无穷的,事情的变化往往是不能实现预测的,因此才要从本源出发。与其追求末端的术,不如感悟发端的道,因为道是亘古不变的,从本源上解决问题,否则注定一事无成。

02

上等人会捧人,下等人会踩人。

做个上等人根本不难,不需要你有很多钱,也不需要你有很高的地位,只要你心胸开阔,眼光长远,三观端正,你就是个上等人。

另一方面,这样的人,不必去追求财富地位,财富地位自会反过来追随你。

上等人,人捧人,互相成就了彼此,因为他们懂得和气才生财。

下等人,人踩人,整来整去整自己,害人者必害己。

这世上,最蠢的一种人就是看见别人好了,愤愤不平,一心琢磨着,怎么给对方使点坏,怎么把人家从高处拽下,让他跌落尘埃,看他落魄潦倒,就觉得心情舒畅。

漫漫人生路,就是要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方能提升自我,建立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方可助人达己。

上等人,有本事、有学问、又能干,所谓没有脾气就是说不随便发怒,不为情绪所迁。

把别人踩下去了,不代表你就上去了,还是那句话:

“上等人会捧人,下等人会踩人,你想成为哪种人,由你自己决定。”

03

上等人论格局,下等人聊是非。

上等人是有大格局的人。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他们早已远离是非对错,也不会被具体的问题所牵绊,擅长跳出事情看事情,喜欢总结归纳,所以总能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与解决问题相比,他们更关注结局。

他们不会因为是非对错而伤了感情,也不会因为具体问题而错过价值。他们常常喜欢站在问题的最高点,以大局为己任。

同时他们总是把姿态放的很低,低到无形。

下等人从不关注问题本身,喜欢凭借内心的臆测给别人戴帽子。

下等人不善于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他们就只能站在道德和人品的制高点上、往往以传统世俗观念为依据,去批判和非议一个人。

所以他们总是被情绪左右,喜欢能够满足自己情绪化的东西。

一旦某个人被别人针对和否定了,就会加倍的报复对方,所以这个群体里永远都是各种“是非对错”“伦理道德”,充满着各种人身攻击和大吼、与谩骂。

山不畏其高,高者为峰,高是一个人的格局;水不畏其低,低者成渊,低是一个人的姿态。

这是顶级智慧,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的差别在于,上等人悟道,下等人求术!

当然,以上只是我对王阳明心学中粗浅的认知罢了!

学一学王阳明,人生就能少走一段弯路

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曾在授勋宴会上,讲授自己的人生之道。

他取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边只7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王阳明之所以能够被称作为圣人,便是因为他的心学影响了世界!

他的思想一出世,便形成了巨大的反响。

数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国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二十一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日本英雄西乡隆盛曾说:“修心炼胆,全从阳明学而来。”

日本在王阳明的影响下,顺利进行了明治维新,而在我国,如今却很少有人还记得王阳明,小编我对此感到非常遗憾!

《传习录》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的重要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记载了很多故事,从官场故事,或者是民间有趣但又值得人深省的故事中,我们学到为人处世的智慧。

当内心浮躁的时候,当遇到困境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读一读王阳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层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的成事心法:人与人的差别在于,上等人悟道,下等人求术
王阳明的成事心法:人与人的差别在于,上等人悟道,下等人求术!
UC头条:王阳明的成事心法: 人与人的差别在于, 上等人悟道, 下等人求术!
王阳明一生的三次悟道,到底悟出了什么?龙...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心不动,万物静!
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