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褚时健》:一个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他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万科的创始人王石这样评价一个人:人在最困难的时候,不是看他的高峰,而是看他在高峰跌到低谷的一个反弹力。

没错,说的这个人就是褚时健,一个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他70岁入狱,74岁再创业,85岁成亿万富翁,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几度浮沉,但上天仍无法打败这个牛气、睿智、果敢的老头。

褚时健有三段企业经营的经历,每段都堪称传奇:

1963年,35岁的褚时健调到玉溪新平县曼蚌糖厂,负责生产经营。工作的第一年,他就将此前一直亏损的企业实现盈利8万,第二年盈利20万,第三年40万,此后企业每年效益越来越好。

为此,他被称为“糖王”。

1979到1996年,他听从了妻子马玉芬的建议,去玉溪卷烟厂工作,把一个地方小烟厂发展成为当时 “亚洲第一”的烟草巨头,在他60多岁时,实现国产名烟占有率超过美国烟草公司。

他曾是把“红塔山”做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中国烟草大王”。

2002年,74岁高龄的他开始种橙,通过不断地摸索经验,实现每亩橙子产量4-5吨,超过美国澳大利亚的3吨/亩,实现国际水平的突破。同时,由于橙子清甜、化渣、易剥皮,加上励志,在市场上获得“褚橙”美誉。

因品质优良,经常销售一空,他因此成为 “中国橙王”。

在先燕云、张赋宇著的《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中,褚时健说自己“一辈子都要干事情,任何情况下,只要活着,就要干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意义”。他是一个把生命过到极致的人,是一个对人生极度负责的人。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这本书中介绍了褚时健的燃情年代、巅峰时刻和峥嵘岁月三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褚时健都是一个越挫越勇、不向苦难低头的人,而且他是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家,他总是在反对声中前行。

褚时健做企业的成功因素有很多,那么他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我将从褚老的处事风格、做事原则、独特的思维模式来解读这位神奇的企业家的成功秘诀。

一、褚时健为人处事的底层逻辑——讲究利益平衡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他的经历息息相关,“利益平衡”的起源,要追溯到褚时健很小的时候。

他常常回忆起童年的这一幕:每到荒年的时候,都有很多乞丐到他们家要饭,靠妈妈一个人支撑的家里并不宽裕,但妈妈还是坚持给乞丐半碗饭,甚至在五六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妈妈也总要接济一下困难的村民。

小时候的褚时健很是不解,明明自己家人都在饿肚子,妈妈还居然那么大方。随着年龄的增大,儿时的这一幕在他心里形成了很强的暗示,这不仅仅是一个善举,而是在与人交往中的一种利他利己的双赢模式。

1950年,陈赓兵团10万大军入滇,加上将从云南西行入川进藏的部队等,近40万人的吃饭是个大问题,于是开始了“征粮”工作。

这次被老百姓称为“二次征粮”的工作是棘手的,因为征粮,褚时健的弟弟褚时后被杀害,就是不注意方法。褚时健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征粮组组长,他明白,如果要完成这次任务,脑子要有办法,办事要有章法,乱来解决不了问题。

褚时健认为,征粮最关键的是确定每户交多少粮,有多少田,是什么样的田,单产有多少。扣除每家的人头粮,余下的才能交给公粮。搞不清,你就收不上粮,收少了,完不成任务;收多了,农民根本交不起,这不就产生对抗了吗?

最后,褚时健所在的村里干部说:“你样样都搞清楚了,我们糊弄不了你,你说多少就算多少。”就这样褚时健的第一次征粮任务很快完成了。

确实,在征粮工作上褚时健能够出色的完成,自然离不开他的待人处事的方法:利益平衡。你说征粮很重要,站在农民的角度上说,他的肚子更重要。

要想完成任务,他要保证农民的肚子不饿,他要拼命地报低征粮数目,你要拼命地争高,僵持着只会把事情搞砸。双方协调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来,各方的需求要平衡一下,双方的利益最大化,合情合理,大家才接受。这次的小试牛刀,让褚时健尝到了甜头。

在后来的“减租退押”中,针对的人群是地主。政府财政困难,要求把地主的财产——“浮财”统统挤出来。这个要比征粮困难,征粮看得见土地,而“浮财”是隐形的,信息严重的不对等。褚时健的方法依旧是“利益平衡”,所以,

在褚时健青年时代所亲历的“征粮”和“减租退押”中,他就很好运用了这一讲究“利益平衡”的方法,并且颇有成效。慢慢地,就促成了他对“利益平衡”的理性思索,并固化成了他的企业经营理念。

而这些经历促成了褚时健顽强而又特别的现实主义的性格。褚时健的利益平衡的内核就是:第一,与人合作,必须给人利益。第二,利益的产生是个相互的过程,没有只有一个能赚钱的生意。第三、适当让渡利益,常常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后来在烟厂,褚时健也是在一直这就是褚时健一生都在践行的待人处事原则,只有共赢,没有做不成的生意。

二、褚时健做企业的原则——追求经济效益

每个企业的经营之道都是在追求经济效益,褚时健更是把它运用得炉火纯青,他知道“经济效益”是一个动态关系,它反映的是投入产出比,而这个比值很关键。

这个“经济效益”的理念来源于褚时健小时候在家蒸酒的经历,他从小就明白并且会计算一百斤苞谷要出多少酒,烧多少柴才能赢利。怎么样多出酒少烧柴,他就从这个过程找方法。

所以,褚时健经营糖厂的时候,能够扭亏为盈,创造奇迹就来源于他掌握了了“经济效益”的这个动态模型:不能只强调收益,也不能只强调成本,而是应该寻求一个最好的比值。

1963年,褚时健来到了亏损的曼蚌糖厂担任副厂长,他开始了解情况,发现了亏损的原因是由高能耗、低产出的生产方式所导致。于是,褚时健提出了最现实的做法就是先从改灶和改燃料入手,花钱少,见效快。

由于木柴的成本高,褚时健把燃料由木柴改为甘蔗渣,每公斤糖所耗的燃料从5斤2两猛降到了8两,节省了80%的燃料。糖榨三回,百公斤甘蔗出糖量达到了12公斤。

然后,褚时健琢磨出一套方法,把白糖厂生产的基本原理引到红糖厂来,用低温煮、低温蒸发来提高红糖的质量,促使红糖的一级品率10%大大提升到85%。从而填平了糖厂20万元的亏损,还有了8万元的盈利。

在以后的做企业的过程中,褚时健一直坚持着追求经济效益这个原则,这也为他带来丰厚的利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效益也是每个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而合理而精准的配比也显得异常重要了!这就是褚时健的一种直觉地把握事情要害的能力,也是他独特的商业直觉。

三、褚时健面对问题的处理方法——应然性思维模式

什么是应然性思维模式呢?应然思维是与实然思维相对的,都来自极简主义,“应该要怎么样?实际会怎么样?”“你说的是价值判断还是事实判断?”

通俗点讲,就是实然性思维,引用的是我们的经验,见解和洞见,并以此为基础,让我们对事情的发展和变化做一个判断。应然性思维,引用的是我们世界观、价值观、理想、道德判断,并以此作为一个基础,然后对事情或者对决策作出一个判断。

也就是说,实然是我们根据经验,掌握的规律去判断一个事情。应然是我们根据自己的道德、主见、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判断一个事情。

而我们大多数人的思维是受局限的,能怎么做,首先考虑的是“约束条件”。同理,在企业们做决策的时候,都是一种约束性的思维模式,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自己的经验,自己能力范围控制之内的想法和做法。

而褚时健是一种应然性思维模式,遇到具体问题,该怎么做呢?他往往不考虑约束条件,尤其是那些不合理的约束条件,他始终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站在大局上站在利益制高点上想对策,时刻在向困难挑战,超脱出自己的有限的经验。

所以,褚时健的意见也总是和他人的相悖而有些冒险,但他的商业直觉告诉他就应该这么做,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工人们的利益,他笃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在“应然性”与“约束性”之间碰到问题的时候,他再想办法来补台,这是他先人一步的重要因素,而这一步,在大多数人眼中常常是触目惊心、心惊胆战的,而褚时健走的很自信、踏实。

褚时健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这是一种领导者和变革者的天然气质:思维上有一定的高度,敢为天下先,内心笃定自己的出发点是崇高的,无所畏惧,砥砺前行。

写在最后:

这就是褚时健做企业成功的核心竞争力。一路走来,他拥有一种在反对声中前行的特质。他越挫越勇的性格,加上上述三种为人处世的独特气质,敢冒险、常琢磨,让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领导者和变革者,成为一个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

先燕云和张赋宇著的这本《褚时健》不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企业家的人生的高潮与低谷,更看到了他独特的经营企业的野路子,他的独特秘诀也是我们做人的秘诀,让利给他人,懂得换位思考,为自己的经济目标想尽一切办法,超出常规的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做事。

这就是褚时健一生从事四种职业,而且种种都能成功的原因。除此之外,书中详尽地介绍了这个商业的传奇如何将“红塔”扭亏为盈,成为国家税收第一大户的?如何与褚橙结缘,又如何开始了“第二次登顶”的?

在这些故事中,褚时健的想法做法总能让我们能感受到这位老人的智慧与胆识,推荐所有人去读这传奇且不服输的人生,从这位励志传奇人物身上获取我们人生前行的动力与信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那些70前企业家感到不可思议却已经在发挥作用的管理思维
解读“企业家之欲”
《褚时健传》读书笔记
她是亚洲烟王背后的女人,低调、贤惠,谦卑,却在丈夫锒铛入狱后,露出了绝不一般的真面目……
褚时健走了,我们活着究竟为了什么?
【悦读时光】向那位老人致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