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孩子远离自杀,父母必备绝招!

  小明微大学,今天继续讲心理创伤,我们要谈的主题和自杀有关。

01

这段时间大家都看到了,无论是疫情以来的青少年的自杀,还是近期的一些成年人的自杀都告诉我们,其实自杀这种现象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中国独有的。

而是持久以来国内、国外都有的一种现象。

这个现象背后的心理学原因是非常值得每一位心理工作者去准确掌握的。

一般而言,我们认为自杀行为和抑郁有着密切联系,但是也不能认为所有的自杀都一定是抑郁症带来的。

 

事实上,在躁狂发作以及在一些严重的精神分裂的案例中,都有着自杀的可能性

关于自杀的原因,种类非常多,千万不要试图用任何一个单一的理论去理解自杀。

但凡你们看到各种各样的网文,或者是一些网络上的心理网红,试图用一个理论来解释自杀,这都说明学艺不精。

02


还有很多人认为,一个人的自杀是一种冲动性的行为

的确有冲动性的自杀,但是很多自杀,虽然看起来是一时冲动的,但是在这件事情之前,他是有过深思熟虑的。

 

换句话说,那些诱发事件可能只是他的一个表面原因,而他的内在已经有了一些自杀的因子存在。

还有人认为,一个人如果在咨询中或在其他一些场合谈论自杀,那么也许并不是真正想自杀,可能只是在利用这种方法博得心理咨询师的关注,或者博得周围其他一些亲朋好友的,或者是些重要人士对他的关注而已,这种想法也是不可取的。

心理学工作者千万不要有这种妄自猜测的心理,或者是一种侥幸的心理

事实上很多自杀者在死前都会和别人去分享他的计划,他的感受和他的想法。

那么还有人认为,一个人如果真要自杀,我们任何情况下都拦不住他,即使你把他解救了,他还会再次实施自杀。

 

的确有这样的人,曾经我看过一个案例,就是这个人多次喝农药自杀,都被挽救过来了,但是最后一次喝农药,实在太厉害了,所以没有挽救过来。

但是大家要知道,不管是什么样的自杀的来访者,他自杀的意愿和他的强度有大有小的,而且也是随着环境,随着时间有所变化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所以,当有些人在犹豫的时候,如果能够及时得到救助,他就会减少真正实施自杀的可能性。

03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抑郁症患者,看到一个情绪低落的患者,我们要不要去和他评估一下他的自杀风险?

是有必要的。

有些咨询师担心如果和他评估自杀风险会不会诱导他想到自杀?

其实不用担心这点的,我们和一个人去讨论这件事情,在正确的心理咨询的方法下是有帮助的,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关于这一点,我还想在这里给大家提醒一句,了解与自杀有关的一些知识和常识,并不是心理工作者的专利,而是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了解的。

包括本身就有自杀想法的人也应该去了解

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了解这种常识的原因是,每当我们身边出现这种可能性的时候,我们有这样的知识,我们就会有这样的意识,就可能使得我们采用某种行为,从而对这个人进行前期的干预,从而降低他的死亡风险。

 

04


所以就像是外科要学会的急救术一样,每个人都应该学会。

比如说在生活场景中,学会使用这个突然发生的呼吸衰竭或者心脏衰竭的急救术,这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常识。

那么了解自杀也是应该成为我们的一个基本常识,对我们和对我们周围的人都是有帮助的。

大家也知道,这些年来青少年自杀也已经变得非常多了,所以作为父母而言,也应该了解这些必要的知识。

   ~~~~  未 完 待 续

※  ※  ※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创业靠常识 发展靠知识
痴呆症早期迹象: 50岁后注意五种行为明显异常变化
能看穿别人心思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如何发现商业中机会,那些离经叛道的人具有怎样的思维
安迪樊的语言思考从简单、常识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