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为资深玩家,这些知识是你必须要掌握的!(下)

五、奇石的鉴赏观念

由于人们的信仰与观念不同或差异,对同一事或物有不同的说法,对奇石亦然。因鉴赏奇石属于文化与美学范畴,本文偏重简叙不同文化观念对奇石鉴赏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包括福、儒、道、释。

福文化是指从皇帝到百姓,从汉族到少数民族,从古至今,千秋万代祈求福瑞与吉祥的图腾文化,以及传统美德。主要讲究:福、禄、寿、喜。龙、凤、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平安。龙凤呈祥是黄帝与嫘祖为统一中华原始国家(部落联盟)制定的统一图藤。对国家,国运祥和昌盛;对百姓,婚姻美满幸福。因此爱石的人们多推崇吉祥奇石。

儒文化是指以孔子和孟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形成了一种价值取向,成为民族(主要是从政者)遵从的准则;礼乐纲常,形成了一种道德规范,行为秩序和评判标准。其核心是讲中庸。以士大夫和文人墨客为主的奇石爱好者多喜瘦、漏、透、绉的石头,讲通融,峰回路转,陶情养性。

道文化是指以庄子为代表,讲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和谐平等。以'太极'论之,阴阳转换,虚实相兼;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意念形象并存。道家赏石多喜欢简约。形状、图案等简明整洁,具象特征突出。柳州现代赏石家们讲究品石论道。

释文化就是佛教文化,耒原于古印度,又受中华文化影响。以'禁欲''苦修'去积'善德'而'超脱',达到'一切皆空'的境界,但讲究'因果报应'。释者喜欢以禅义赏石,讲究超凡脱俗。以观音、佛为上品。

现代还有自然、科学、人文、艺术、功利等鉴赏流派,反映了多元文化的影响,正在形成百花齐放的奇石文化。

六、奇石的命名

1、石种命名:由于地域或地质的差异,各地的奇石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自古以来,奇石爱好者们根椐某一石种的特点、形成地质结构或主要元素化合物的含量、形成年代或形成原因等方面考虑,并从科学性、艺术性、人文特征等方面进行美学特征概括归纳出石种的名称。有的针对某一单一石种,有的针对某地所有石种进行命名。俗成方法大约有三种。

1)、以产地命名的。多数以县、乡名称命名。如灵壁石(安微灵壁县),太湖石(江苏),大化石(广西大化县)。因古时建治府与县少,辖地较宽广。现代设冶市与县数量大增,辖地变小,一些新石种资源往往跨市或县分布,命名时,采用了地域特色名称。如三峡石,既包括重庆万州区,还包括湖北的宜昌市。戈壁石包括的地域更宽广。

2)、以色彩特征命名的。如广西的黑珍珠、三江彩、四川的绿泥石、葡萄石和长江红(红黄相间的蜡石)。广东的阳春蜡石。内蒙巴林鸡血石等。

3)、以人文特征命名的。如福建的九龙璧(故宫博物馆一一皇宫中有九龙壁),乐山福石(因乐山福佛奇石上的三个天然文字而取名,没有得到公认。有的称乐山石,有的称犍为石,有的称乐山大佛石等。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2、单个奇石的命名:鉴赏者要通过较长时间的人石对话,欣赏,体验,乃至建立感情,认真抓住该奇石的形、质、色、纹、韵的美学(具象、抽象、意象)特征,并结合鉴赏者(也可请石友)的知识与美学素养,采用'直述'、'反衬'、'寓意'等多种形式,抓住'似'、'似与不似'、'不似',用最简明或辩证的(一、二、三、四字)文字命名。使其他鉴赏者感觉'切题又切意,妙趣天成,达到感觉美的升华效果。

七、奇石的欣赏及鉴评标准

1、奇石的欣赏

由于人们的文化知识、美学素养、信仰情趣的千差万别,对同一块奇石往往看法相去甚远,正如常言说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文雅的称'情人眼里出西施'。单个的人在发现奇石之美时,体现了极强的个性特质,各有择重与强调。如:妙在形奇;美在意境;稀少为珍;天真美妙;贵在天然;有神则奇;有仙则灵;线曲面凸;以小寓大;自然美高于艺术美,抽象美高于具象美,神似优于形似,浪漫优于现实;等等,不一而足。有鉴于此,人们在一起欣赏奇石时,应当相互尊重与理解。

2、奇石的鉴评标准

人若有缘得一奇石,如获致宝,往往有意无意加以宣传或旋耀,意在获得更多人的公认。这就得有个评定奇石优劣的(规矩)标准了。

1)、北宋荆州画家米芾(公元1051一1107年)主要针对太湖石(今江苏太湖)和灵壁石(今安微灵壁县)的主要美学特征,结合当时人们(主要受儒家文化)理念影响,提出了我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个奇石鉴评标准'瘦、透、漏、皱'。同时代的文豪苏东玻还增一'丑'字,强调丑怪。

瘦:指石头整体形象苗条(细高)多姿(变化),风骨磊磊。

透:指石头玲珑多孔穴,前后能透过光线或通透。

漏:石头里边有孔穴上下相通,脉络连贯。

皱:石身起伏不平,能看出凹凸有节奏的明暗变化。

米芾(又称米癫)因此被中华爱石后人尊称为石圣,其爱石<<石丈>>又称<<米癫拜石>>现置安微无为县图书馆内。

2)、水冲石标准

上世纪七十年代,广西柳州为主的奇石鉴赏家们针对红水河水冲石的美学特征,结合他们提倡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道家理念,张卫、陈西(宁夏)、徐伟崇、高津龙、扬靖(女,天津人)、陆舜冬、黎言、朱育新等在办<<石道>><<赏石>>杂志过程中,逐步归纳了'形、质、色、纹、韵'五美标准。并逐步推展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形:指石头的外廓形状。

质:主要指石头的硬度,也兼顾石头的密度及化学组成与物理结构。

色:指石头的颜色及艳丽度。

纹:指石头上的图案或纹线(包括浮雕)。

韵:指石头的具象特征神韵或有意境,抽象变化有动感,意象变化有灵气。

总之,从古至今,对奇石的欣赏为人们所喜爱。鉴赏观念和鉴赏标准在不断变化发展。古代的'瘦、透、漏、皱、丑'的灵魂应该继承,当代'形、质、色、纹、韵'的标淮不能教条。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精神情趣也在变化,用变化的观点去鉴赏自然石的变化,要唯人所利(忌短视及功利),从自然的人享受自然的美,发展到自然的美有利并促进自然人的新发展。人类不但是自然的一部分,能认识适应自然,还能利用(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改造自然,包括改造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最美的世界。

八、奇石的等级与评定

奇石的自然美、唯一美、长久美都是针对同一块奇石而言的。要将许多(若干块)奇石分出优劣,就比较困难了。但人们通过长期的鉴评奇石活动,逐步行成了鉴赏理念、鉴赏标准、分级鉴评办法。

1、按各石种,形成的难易程度,结合瘦、透、漏、皱与形、质、色、纹的鉴赏标准,一般传统分为五级:极品、珍品、精品、上等品、等外品。

2、因鉴赏理念不同,石种不同,评级的原则及要求也有较大差异。这就要求石届既要尊重地域特色,还要具有包容,海纳百川的大肚量。现代石展频繁,往往公与不公成为影响石展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

3、水冲石(卵石)评级考虑的原则与要求

1)、石质硬度大于莫氏4度。还要考虑石质组织结构的至密度,有无石肤(皮),水洗度(石头浇水填充了凹坑,表面形成基本连续的液体反光面,提高了反光的同向性。这就是奇石为什么要浇水或涂油后更好看的科学原因)。

2)、具象、抽象、意象程度。

3)、色彩鲜艳度,色彩搭配的对比度,玛瑙、彩玉类奇石的透光程度。

4)、形状石的神韵程度,画面石的成意程度与意境程度,文字石的完整程度与楷、行、草风格与某大师的近似程度,意念石的线面灵动程度与想向空间宽广度。

5)、人文内涵承载能力凸显度,主要指反映人类社会著名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与著名景观等。

6)、破残程度(主要指主观赏面)。

4、极品、珍品、精品的主要要求(一般只允许精品及以上等级的石头参展)

极品:与似象物体逼真,神韵、意境;石质硬度在莫民5度以上,至密,石形美而完整;色译艳丽,石皮完整,主观赏面无肉眼看见的裂纹,水洗度高;能给人以美(具象、抽象、意象)的振憾,有广泛的轰动影响与持久赞誉,能流芳百世的神奇之石(如和氏壁,江南三大名石等)。

珍品:与极品相比,逼真度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人文内涵凸出,非主观赏面有些微裂纹而不影响观赏效果,极富收藏价值。

精品:略次于珍品要求。逼真度在百分之七十以上,神韵、意境;石质好,主观赏面允许少量可见裂纹,基本不影响观赏效果。

九、奇石的价值及价格

奇石的价值:

观赏价值:主要体现“稀奇古怪”中蕴涵的自然美。

教育价值:教育人们热爱自然、科学、家乡和祖国。

纪念价值:有的奇石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段性历史见证。

科学价值:主要指奇石蕴涵的地质、地理、天文、水文及生物(包括人类)的产生、构成及发展的规律,有利于科学地利用有限资源,促进人类文明的科学发展。

艺术价值:自然天成的许多表现美的形式,有利于人类艺术表现形式及追求的扩展及深度发展。

文化价值:随着人类欣赏奇石,不但使自然的人享受了自然美,在赏美之中,将不断启迪人类的新思维,新追求,包括对人类诗书画雕及音乐、美术等人类自身文化的利向促进,甚至于哲学思维的、神学的促进。

历史价值:名石及石用品记载了不同时代千丝万缕的蛛丝马迹。

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庭院、居室、建筑的美化上,还有部份奇石有药用等价值。经济价值:因奇石的独一无二的单个性,可以使人解忧、修身、养性、明志,不同的人(地位、经济、志向、情趣)就会寻找不同的奇石(又不能完全靠自己从自然界采集),奇石的买卖就应运而生。买者的欲望及经济能力与卖者的欲望与经济需要接近平衡,该奇石就会达成交易价格。该奇石的所有其它价值都体现在此时的经济价值上,真正体现了“黄金有价,玉石无价,奇石无定价”。从这种意义上说,奇石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特殊高雅商品'。也可以说:奇石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隋着科技与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节奏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净压力剧增,物质与精神的快速消耗需要快速补充,回归自然己慰然成风,欣赏奇石也是回归自然的一种形式与选择。可以预测,将会发生一场奇石资源开发及争夺的剧烈竞争。

【文中图片均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奇石收藏知识大全
    【圈·杂谈】奇石与艺术
    石之启示,足可为师友——赏石与审美意趣(下)
    奇石鉴赏须知
    观赏石收藏之道
    ●●●奇石赏析的美学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