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银行不需要自建生态……吗?

作者简介:金腰子 一颗曾长期混迹于金融与互联网圈的腰子。

文章出处:腰腰金融


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关于开放银行以及不需要自建生态,同业纷纷点赞,这个话题其实很有意思,和大家唠唠,不知对错仅供参考。

我们之前写过关于不同银行集团的大体结构,不同的银行,其身份背景皆不相同,有些银行是自成集团体系的,有些银行是依附于集团体系的,所以不同的银行角色定位也不同。

其实没有什么未来先知,我们看到的未来概念,绝大多数都是资本吹出来的风,传统银行业真的是挺本分的,很少愿意去鼓吹未来,多数都是随需而变,服务好客户,但是当风吹到脸上的时候,也不免会去有所迎合。

那么银行到底需不需要自建生态?

在腰子看来,这没有绝对的答案。

说不需要自建生态的银行,大家可以看一看分析一下,普遍都是集团下各关联方已经拥有了较为丰富的场景生态,集团已经覆盖了各类行业形态,如互联网银行,如实业集团下属的银行,这一类银行已经是集团生态的参与者。

亦或者这类银行自身的体量资源,难以支撑自建生态,通过生态参与是当下更经济的方式。

因此这类银行不去构建生态,确实是合理的。

而另一类银行,并没有丰富的业态,金融服务就是其核心主营,场景生态就显得格外珍贵。

在银行不需要建设生态的支持者中,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感觉到建设生态太不靠谱了,花尽心思,努力许久,最后还不如人家的“集团资源协同”来的便捷,毕竟股权上的关联,比业务层面的合作要直接的多。

但是“难不难”和“建不建”毕竟是两个问题,混在一起未免有点说不通。

虽然生态中不全是关联方,但是生态建设的早期如果没有股权的协同,恐怕“生态”这场饭局很难攒起来,没有核心镇场,那就很容易变成食堂流水席,食客们吃完一抹嘴,起身就走。

可对于那些缺少集团协同资源的银行来说,早期生态核心的构建,本身就是一件难事,在监管机制上都有所阻碍。但是因为难,而不去构建生态,到头来这些银行大概率会发现,别人的生态越来越完善,别人的集团价值越来越高,自己只能去依附别人,去通过价格让利来获得生意,通过补贴撒钱来让别人生态中的羊毛党记住自己(的阔绰)。真是应了那句“羊毛出在猪身上牛来买单”。

只能说在生态构建的领域,银行的对手确实不是同业。

既然自建实业场景不可能,反倒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不断增长的信息服务流量体系,对于这类银行的生态构建来说,更容易落地,对于一个互联网领域的创新,试错成本也更可控。

所以其实看到那么多人为不去建设生态而欢呼的时候,还是感觉挺揪心的,毕竟关于生态的问题,不是一个行业的选择,它只是一家或几家银行自身的战略倾向,当大家都去跟随的时候,很可能就忘了自己本来的样子,都长成一个样子了,那世界还有什么意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工行、建行、招行、平安如何搭建金融生态圈
银行业升维之战:无场景,不金融
​起于交易归于场景—兴业银行交易银行转型初探
盈利一路飙升,灰色沾染的趣店,想坐金融行业第三把交椅?
【推荐收藏】比肩BAT,揭秘万亿平安帝国背后的科技版图
今日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