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就业观察:2018届大学生去哪儿工作了?权威数据分析告诉你……

2018届大学生去哪儿工作了?

头条配图

日前,由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麦可思公司根据大学毕业生跟踪数据而撰写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报告》对2018届毕业生的去向做了数据分析,数据显示:

一、教育、媒体、互联网相关职业社会需求明显较多,机械、销售相关职业社会需求减少

2018届本科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中小学教育”,就业比例为19.3%,其后是“财务/审计/税务/统计”(15.9%)、“行政/后勤”(14.3%)。

2014—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长较多的前三位职业类分别为“中小学教育”“互联网开发及应用”“媒体/出版”,近五届就业比例依次上升了3.2、2.0、1.9个百分点。

2014—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下降较多的前三位职业类分别为“销售”“建筑工程”“机械/仪器仪表”,近五届就业比例依次下降了2.9、1.7、1.6个百分点。

二、民企、地级城市及以下地区依然是主要就业去向

2014—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50%上升到54%,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3%下降到19%,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就业的比例从11%下降到7%;2014—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65%上升到68%,而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从18%下降到15%,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就业的比例从9%下降到6%。

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于直辖市的比例(17%)较2017届(19%)略有下降,就业于副省级城市的比例(30%)较2017届(27%)有所上升。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于直辖市的比例为11%,就业于副省级城市的比例为28%。较大比例的毕业生选择在地级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本科达53%,高职高专达61%)。

三、“北上广深”就业比例持续下降,“新一线”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比例从2014届的25%下降到了2018届的21%,而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4届的22%上升到了2018届的26%。另外,刚毕业时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毕业生中,三年内离开的比例明显上升,从2011届的18%上升到了2015届的24%。

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外省籍毕业生占比从2014届的27.9%上升到了2018届的37.3%。在主要的“新一线”城市中,在杭州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外省籍占比(60%)最高,其次为天津(58%),均超过一线城市中的广州(45%)。

《中国教育报》2019年07月03日第4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生在哪里就业幸福感最高?多年位列新一线城市NO.1
2020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丨哪个专业最好就业?哪个专业工资最高?
大学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大城市还是家乡, 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图文】
疯特了!上海应届毕业生平均月薪又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