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满清八旗由什么姓氏掌握旗主又是如何更迭的

若说清史在我印象中只有三件事:

1、虽远必割,从“日射野兔三百只”的康熙开始到“老佛爷”结束,清朝四舍五入总共割弃五百多万公里的土地,中国积累四千年的江山大半败坏在这帮满清主子手上。
2、开海禁闭关锁国,清朝海禁与明朝不同,乃是“迁界海禁”。具体如何不做评价,真相如何仔细查一下就可知。


3、八旗子弟,这八旗制度就相当有趣,说是八旗,其实是满蒙汉三族,每族各有八旗,一共是二十四旗,清朝之所以能够占领江山,与这“二十四旗”制度密不可分,首先是军政一体,直接保证大汗能够掌控全族,闲时各甲喇额真、牛录额真统领满族监工,“泥堪”做工,保证满清经济与后勤能够得到最大的发展。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最早起源于“老建奴”(明朝对于满族入关之前的官称)努尔哈赤的一旗制度,其具体名称不可考究,根据明朝与朝鲜的记载,当时努尔哈赤所打的旗号为黑色,故而称之为正黑旗也可以,但根据某些“正史”记载,当时努尔哈赤其实按照五行之说组建了白、黄、红、青、黑五色的旗帜,但从逻辑来讲并不可能。


因为没有办法解决最重要的问题——人数,彼时为努尔哈赤创业初期,据记载刚起兵时相当寒酸,彼时明朝属于天朝上国,部落也能活下去,没有愿意随他起兵,故而“十三副盔甲”可见当时的寒酸。
且女真分为三个部落,一个为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也可称为“熟女真”,在明朝嘉靖正统三年于其所在地抚顺地区建立建州三卫,此建州三卫既是努尔哈赤所起兵所领之部,若说人数连并老弱妇孺不足10万,此时再分五旗,则每旗统领能战的青壮估计不足1万,故而五旗之说大抵是不足为信。

后于1601年重新做出军政制度改革,将整体族人重新分配,将原来一至五旗重新分成正色,白、红、黄、蓝四旗成为日后八旗的基础,其中努尔哈赤为四旗旗主同时也统领正黄旗,白、红两旗由其两个儿子分别掌管,其弟舒尔哈齐统领蓝旗,此时的努尔哈赤部落不再是刚刚起兵时期的柔弱的部族,相反在他的领导下建州女真部落变成了草原上一群可以吃人的,攻伐其他部族的狼。
明万历二十六年(1615年),由于满清势力扩大,努尔哈赤再次扩充“旗数”,在正色四旗原有的基础上再次增加了双色镶黄、白、蓝、红四旗,致此伴随清朝数百年的八旗制度正式成型,固然皇太极时期再次扩充蒙汉各八旗,却仅属于满族八旗的补充。

八旗由什么姓氏掌握?

天命三年(1619年)正月,努尔哈赤帅军对叶赫部发起进攻,明朝命杨镐为主帅统领最后的“家底”辽部二十万大军进攻努尔哈赤,出师之前杨镐对于努尔哈赤下了绝迹了千年的战书。
此事有两种说法:
1、牵制努尔哈赤,杨镐并未做毕其功于一役的准备,出兵只是为了吓退努尔哈赤。
2、杨镐乃是腐儒之辈,只知仁义不通兵法,随后就兵分四路准备围歼努尔哈赤,却被努尔哈赤逐一击破。
说到此处一直有个疑问:杨镐到底懂不懂得用兵,若说不懂却知对付游牧民族最好的方式就是围歼;若说懂,怎会不提醒部将提防逐个击破。


至于萨尔浒之战最后的结果就是努尔哈赤拾得明朝的“遗产”,彻地统治东北地区,关于努尔哈赤用兵如神懂得不宜分军之说,个人觉得很可能是无稽之谈,原因是就算其想分兵却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可让其分。
得到了明朝遗产的努尔哈赤可以说是统治了整个东北地区, 在努尔哈赤死前,正黄旗与镶黄旗由努尔哈赤自己统帅,两旗之下各有45和20个牛录(清朝官职名称,每个牛录各统治300人)。正白旗由四贝勒皇太极统治,其下18个牛录;正蓝旗换成五贝勒莽古尔泰,其下21个牛录;正红旗由其次子代善接任,手下25个牛录;镶白旗由诸英长子接管,其下15个牛录;镶蓝旗舒尔哈齐之子阿敏接任,手下33个牛录;镶红旗由其孙岳托接手,手下25个牛录;
以上所统计牛录皆为满族牛录,也是皇太极继位前八旗势力的分布,此时所谓的八旗皆为爱新觉罗家族的“私军”。
相较于明朝的卫所制度,努尔哈赤的八旗制度无疑先进许多,在保证绝对的统治力量的同时还保证了族人的战斗与后勤能力,但这套制度仅适合草原部落或势力范围较小的时候使用。

当势力变大的时候无法保证旗主的忠心,同时新老皇帝权利交接的时候,八旗旗主的权利将在此时无限放大甚至可以挟天子,最好的例子便是努尔哈赤死后多尔衮的情况。
在努尔哈赤死亡前期,其将两个黄旗打乱,将45个牛录打乱,意图让多尔衮、多铎同母兄弟共属,剩余牛录统为自己的亲军,有人认为此事努尔哈赤托孤之举,意为扶持多尔衮继位。
努尔哈赤其余16子在其死后作乱扶植皇太极登位,此期间或许组建了八王议政制度,既八位旗主共同议政,然而无据可考,仅有史书记载,八位旗主同位而作,与雍正时期八王之乱。有人提出回复祖制八王议政制度,仅此而已。

八旗制度的完善与更迭

皇太极继位时期首先其进一步的完善了八旗制度,组建蒙八旗与汉八旗,与其说是同属八旗军队不如说是满八旗仆从军,蒙汉八旗没有旗主,其中牛录多由满人担任。
其次压制其他同属爱新觉罗的旗主,如杀莽古尔泰,压制打乱多尔衮所统治的正白旗,直到其死亡之后,被压制的多尔衮于新旧王权交替时期再次乱政。

杀豪格,将正蓝旗于自己所属的正白旗进行混编重分,致此八旗势力分布正式定型,再无改变。
多尔衮去世,一番明争暗斗以后,在大玉儿的支持下,顺治七年(1650年顺治掌权,收回并打乱正白旗,将正黄、镶黄、正蓝、正白四旗混合充分,正式确定上三旗的地位。黄色二旗与正红旗此三旗直归满清皇帝统御;
确定下五旗旗主世袭罔替的家族:
正蓝旗归多铎家族;正红旗归代善家族;镶蓝旗归济尔哈朗家族;镶红旗归岳托家族;镶白旗归豪格家族;
此事又于乾隆时期以此为基础正式确立铁帽子王,八旗制度终归完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清朝八旗中,为何正白旗能与两黄旗平起平坐,并称为上三旗?
八旗制度您了解多少,旗主与皇子谁的官大,他们是什么关系?
满清八旗的首任旗主都是谁,制度形成又经历了怎样的腥风血雨
清朝努尔哈赤如何创建八旗?知道四个词的音译,便找到其创制密码
清」清朝八旗的制度建立后,初期由谁掌管,最终权力如何被皇帝收回?
清朝的旗主是多大的官?一文读懂八旗发展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