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家张恩利:狠”劲儿不在面上

对上海,对当代艺术,对生活方式,“张恩利”都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名字,一个人引领着独特的潮流。

画廊可以为他空出墙面、地板,空间任他涂抹;大型美术馆以为他做一场大型个展而自豪;拍卖市场上他的画作屡创白手套纪录;藏家们也愿意在画廊的排队名单(Waitting List)中等上好几年。

近观张恩利,你会发现他更多与众不同之处。画画三十多年,各种当代潮流一次次呼啸而过,他却始终与流行主义保持距离。他的画不好懂,没有故事,不谈主义,不摆问题,不讲答案,看得费脑子。

当别人说他是个静物画家,他却坚持说自己一直在画“肖像”。

我们很好奇,究竟是什么让张恩利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

与张恩利对话就能体会他的不爱言辞,据说平日的他基本就是个沉默的人,只有酒酣耳热后才能输出金句。对我们抛出的每个问题,他的作答都带有“三句半”的语感——几句沉思后直白的描述,几个“是……但是……”的不确认句型,最后给出简短的、未置可否的结论。所以为了看清他面孔后的无数个为什么,我们还得从作品谈起。

张恩利明确地把自己的作品分成了三段式,在2013年底龙美术馆30年回顾展《表情》中,我们恰能看到几乎每一段的全貌。第一段是2000年之前,他真的在画人,屠夫食客、红男绿女、知识分子、小市民,他把市井中各色神仙老虎狗用表现主义风格画来,下笔“粗砺、果断、凶狠”,不磨蹭、不修改。第二段是2000年之后,人从画里消失了,他痴迷于旮旯里不起眼的物件,绳子、水管、树、瓷砖、铅球、桶,像局部放大了被无视的每一平方米,颜色也变得稀薄克制。2016年起,他进入第三阶段,作品完全淹没在色彩里,只剩线条与作品名面面相觑,编剧、狂风中的男人、杂志主编、美术馆馆长,愈抽象愈具体,文与图的鸿沟让判断力变得无依无靠,全凭潜意识做向导。

张恩利《酒吧》

布面油画,137cm×147cm,1994年

张恩利《红管子和绿管子》

布面油画,250cm×300cm,2013年

张恩利《杂志主编》

布面油画,250cm×200cm,2023年 ©龙美术馆

作品面貌再多,张恩利说他始终是在研究怎么画人——从外在的百态人生,到人的痕迹和投影,再到人类精神的大千世界,对“肖像”的探索由具象到抽象,始终贯穿在他30多年的艺术创作中。他觉得“物也可以成为肖像,它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发现社会,发现人和时代”

张恩利说自己是一个“钝感力”的人。20世纪90年代,张恩利从东北小城来到上海,之后的几十年,社会变动和艺术潮流一次次呼啸而过,也许会对其他艺术家造成巨大轰鸣,成为他们创作的底色和风向,而张恩利却总是像一个局外人,始终与或远或近的主义保持着混沌的距离。

你的老家在东北,生活和创作在上海,适应吗?

我是个挺随遇而安的人。上学时候,我在无锡轻工业大学,学的是设计。那时候工作还是国家分配,所以1990年我被分到上海纺织大学教书,就入了上海户口。我挺自私,几乎不掺和艺术圈子的事儿,一直专心画画。我对上海的印象非常好,人与人之间很文气,很适合我,所以挺快融入这个城市了。

还记得卖掉的第一张画卖了多少钱?

第一张记得大概是在20世纪90年代,卖了200美元,那时候穷,特别高兴。在上海的时候是一边工作一边画画,几乎快10年也没什么市场,所以2000年我搬到苏州河那边的工作室的时候,积累了一屋子画。

从1997年前后,我开始跟香格纳画廊合作。那会儿香格纳还开在上海波特曼酒店里,劳伦斯骑着三轮车运画去卖,客人是外企高管、大使等,可能1000美元就能买一张很好的作品。2000年之后,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的画可以两张、三张的快速卖掉了,可以相对宽裕地支付生活开支和材料费。

香格纳代理的艺术家,象征了在上海的没有组织的艺术家群体,劳伦斯给这些艺术家一个聚集的理由,也是香格纳把我的作品带到瑞士巴塞尔,让更多人看到了我。2005年,我签约了伦敦豪瑟沃斯画廊(Hauser & Wirth),至今已经合作18年了。

张恩利在桃浦M50工作室,摄于2014年

张恩利在桃浦M50工作室,摄于2018年

2023年底龙美术馆举办了你30年大型回顾展“张恩利:表情”。这么大规模的展览,很多作品是从私人收藏借展吧?

百分之八十多都是借展的。剩下的是非卖品,我自己留的作品。

“张恩利:表情”展览现场

上海,摄影:shaunley

©龙美术馆

市场好坏对你有影响吗?

跟我没关系。我要做的是超越时间、超越自己。我年轻时候真的是有野心,总想成为一个世界上很厉害的人,基本每天上午就去工作室,除非喝醉了,可以说一直在为野心做准备。

艺术界里某种潮流、某个时代很快就结束。

对艺术家来说,十年都是一个巨大的坎儿,而能被称为大师的,就要能红上百年。我觉得确实有些中国的艺术家个人的价值树立不够紧、不够狠,还是要在国际视野里去思考一些问题。

张恩利松江工作室一角

摄于2024年

艺术史上很容易把画家分为抽象的和具象的,在普通人看来两者之间更是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张恩利说,抽象、具象不重要,也许本身没有抽象和具象之分。他的画里即使没有面孔,人的味道却始终萦绕。他的“似是而非”并不代表“面目模糊”,而是精神的“实”。他的抽象也不是极端的提炼和简化,而是与每个人有关的精神占位。

在龙美术馆《表情》30年回顾展上,我们看到你的艺术阶段性非常明确。这30年中,你是怎么从《二斤牛肉》这种市井人物的具象景象一步步走到抽象表达的?

2000年可以算是我的一个分界线。2000年之后,具体的人物形象就离开了我的作品。不过形象离开了,但人的味道还在。我画里的物品其实是带给我很多乐趣的东西,这种乐趣来源于童年,比如小时候经常看到自行车皮管子、瘪了的皮球,都觉得很好玩。

张恩利《二斤牛肉》

布面油画,158cm×98cm,1993年 ©龙美术馆

当形状孤立出来后,就会排除干扰和联系。我把东西和形象拆解开之后,便没有这种必然的联系了。它只对本身负责,对于观看的人直接作用,不需要故事。

人都是喜欢听故事的,但也许一个人的一天就是喝了一下午茶、吃了一顿饭,没有任何故事,感受仍然强烈。

所以你说万物皆肖像?

万物皆肖像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我们所说的肖像一般单指人的面孔、表情,归根结底它是一种姿势、姿态,是一种形状。但肖像是否一定是具体的?所谓“真实”的肖像也是不确切的,而是我们心理上对人的投射,到最后只剩名称是具体的。

是什么让你赋予抽象的线条以类似《美术馆馆长》这样具体的名称?

靠潜意识,作品的名字完全凭直觉。不过这个直觉的建立是有我几十年积累的,不然观众会觉得是胡涂乱抹。《美术馆馆长》是用直觉打破一种惯有的审美习惯,离开这一习惯,你可能会发现另一种架构实际上也很美。

这是我对图像所做的一个比较大胆的事情,等于拿后半生的创作去赌了。不存在赌的是对是错,我就是这么干的。我觉得画面(的意义)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名称是永存的。

说一个与此有关的事,你现在可以看到我的展览海报都是自己做的。因为是学设计的,展览海报上还可以看到我以前的拼贴风格,没有图像。因为我觉得文字的力量是最直接的,不需要有任何图像传递的信息就足够了,是完美的。

张恩利《美术馆馆长》

布面油画,250cm×200cm,2022年

有考证最早的人类绘画是三万年前洞窟里的岩画,是一份远古人类存在痕迹的证明。绘画对张恩利来说,都可被归结为一种生命的活动,借由在空间直接画画再抹除的方式,他把存在的概念打开,让绘画更自由。

作为画家,你为什么反而觉得文字更直接?

我们认识世界依靠文字,我们的历史也是通过文字留存下来的。图像会模糊掉,它的意义会随着时间流逝变成灰尘,而文字的确定性更强。最后世界只会留下一些有限的资源,留下来就是宝。一张画里的所有内容,最后能够找到文字的线索,就太重要了。

2007年我开始做“空间绘画”。这个系列就是直接在空间的墙上画画,所有的画随着展览两个月后结束而拆掉,消失掉了。我想颠覆绘画的价值和时间,让一张画的价值只存在于记忆里。比如500人看过展览,那这个图像撤展后,就只存在于500个人的印象里,剩下的只有一个展览记录。

——  左右滑动查看  ——

《循环,没什么可看》,张恩利空间绘画现场图

比利时安特卫普,2007年

我觉得这样它反而更真实。虽然保留了一些影像和照片,但这种保留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权算是宣传了。或者说当人们依然认为艺术的价值比概念要重要的时候,那我的空间绘画要说的是概念更重要——它是对“残忍”最直觉的解读几百平方米的画,画上好几十天,它完成的同时就消失了,而它的消失是作品完成的最后环节。

这个消息能让人心痛,但大自然中的太多消息,不是都随着时间消失掉了吗?

《空间绘画,张恩利》,英国伦敦ICA现场图,2013年

《光州双年展2010,万人谱》,张恩利空间绘画现场图

韩国光州,2010年

《姿态和形式-Firstsite》,张恩利空间绘画现场图

英国科尔切斯特,2017年

后来你的空间绘画作品也有一部分画在纸板上保留了下来。

空间绘画我做了好多年了,后来也想要保留一点痕迹。从2007年我每几年做一次,举着胳膊画了好几天,墙和顶都要涂满,到后来有点儿画不动了,就用纸板在工作室里画完,再去现场组装。由此可见,做艺术跟体力有很大关系,艺术家也有创作的黄金期。

——  左右滑动查看  ——

《张恩利个展:会动的房间》展厅布展现场

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0年

张恩利在桃浦M50工作室,摄于2019年

《印度科钦双年展》,张恩利空间绘画现场图,2012年

《印度科钦双年展》,张恩利空间绘画现场图,2012年

《张恩利-空间绘画》

K11艺术基金会(香港)空间绘画局部,2014年

《张恩利-空间绘画》,K11艺术基金会(香港)空间绘画局部,2014年

《张恩利-空间绘画》

K11艺术基金会(香港)空间绘画现场图,2014年

《张恩利个展:会动的房间》展厅入口现场图

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0年

《鸟笼,临时的房子:张恩利于博尔盖塞美术馆》,博尔盖塞美术馆Arthub展览现场图,2019年

《鸟笼,临时的房子:张恩利于博尔盖塞美术馆》,博尔盖塞美术馆Arthub展览现场图,2019年

张恩利《彩色房子》,“张恩利:肖像”和美术馆展览作品,2023年

张恩利《彩色房子》

“张恩利:肖像”和美术馆展览作品,2023年

张恩利《核心筒》

“张恩利:肖像”和美术馆展览作品,2023年

张恩利是有野心的,他要对抗固定模式的审美中对形象的认知,他一直在做的是修剪不必要的枝杈,对人、事、物建立新的定义,重新拼接这个世界的秩序。

回顾30年,最喜欢自己哪个时期的状态?

我都喜欢,年轻的时候我很开心,现在我也很开心。我是有些自恋的,这30年对我来说是平行的,我三个阶段的作品,都是我用最好的方式去表达,每个时间段都有最好的东西出来,都好。

早期的画,像那张《悲伤》,现在我看仍然觉得它是我的杰作。1992年那时我二十六七岁,虽然没有学绘画,但是绘画的感觉非常好,其实都真的是有点刀刀见血的感觉,有一股狠劲儿。

张恩利《悲伤》

布面油画,115cm×89cm,1992年 ©龙美术馆

现在是温和了吗?

现在狠不在表面上。我想改变肖像画的认知,让肖像画里所有的面孔消失,在这个概念上有些狠的。跟中国人的哲学有点儿不谋而合,既是含蓄的表达,也是颠覆性的。

画画从来不是目的,也不是要画出一种风格,而是要思考关于人,关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其所建立的城市的关系等。一味追求风格是有问题的,一流的艺术家不能把这个当目标。

张恩利《珠宝商人》

布面油画,300cm×250cm

2021年 ©香格纳画廊

作品是一气呵成,还是需要不停去琢磨?

不一定。有时候一气呵成的作品更精彩。不过最近几年在画一张画时,我也更多选择不断去覆盖。一旦觉得某个笔触有点儿眼熟,我会把它破坏掉,把眼熟的东西慢慢剔除掉。顿挫的过程把我的情绪带出来,可以敞开胸怀。

顿挫到什么程度算是成熟的作品?

边做边想。实际上思考永远不可能达到成熟,但要有预测,预测你的认知是不是清晰的。比如说“脸可以是任何东西”,只要这一点清晰,所有的东西都是顺理成章的。

人和生活的痕迹不断出现在张恩利的画中,每个管子、布袋、皮球都是他结结实实的生活,像在偶然一瞬被固定而保存下来,于沉默中发出巨大回响。他完全用画面的视觉跟这个世界联系,所以他要建立的审美不可能存在于别人已经表达过的思想里。

平时喜欢读什么书?

我基本不读书不读报,不去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最多就是看看小说,关于思想类的我都不看。很多年前看卡夫卡、奈保尔,觉得非常好非常美。有段时间还看库彻的小说,我对于这种潜意识和内心的描述很着迷,画画也爱画些微妙的东西。

我觉得画家是完全用视觉跟这个世界联系,所以他要建立的审美不可能存在于别人已经表达过的思想里。视觉是文字的补充,当文字翻来覆去总描述不清的时候,就可以用到视觉,这是视觉艺术家最大的贡献。而不是说要画一张好画。

张恩利《水槽 water channel》

布面油画, 2006年

中国的传统审美和文化对你有影响吗?

有。比如传统中国画里没有透视,我觉得这个很好。一张古画打开时,周围的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就是因为画家把立体的东西用主观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放弃了真实的观看方法。到大自然里看,你也会发现中国画的皴法挺写实,比如黄公望的石头就写实,当然后来有些过了,因为他都是在书斋里臆想出来的。

有你特别喜欢的传统画家吗?

早年在米兰看达·芬奇的一张画,旁边有个很大的放大镜。把放大镜挪过去看到画上人物的眼睛、皮肤都是一根根细小的线条,跟铜版画一样,全是平面的,而远看很写实很立体,一点儿不“腻”。

左图:

《天池石壁图》轴,黄公望,元,绢本,设色,139.4cm×57.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右图:

列奥纳多·达·芬奇《头发飘逸的女子》 ©上海博物馆

对于中国画,应该说我喜欢的是古代绘画的精神,比如说笔墨、屋漏痕(注),这些我能理解。这些无形中在意义上与马蒂斯的画可以相通,“宁拙勿巧”,这是中国传统里的好东西,也是人类的共同阐述。

《祭侄文稿》卷(局部),颜真卿,唐,28.2cm×7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注:

屋漏痕出自颜真卿与怀素的对话,形容用笔犹如屋漏的水滴沿泥墙缓缓淌下,蜿蜒下注,笔画具有立体感、厚重感和流动感。这种用笔线条,被古人认为是最有美感和品味的线条。

艺术家张恩利不同阶段的创作,反映了他三十余年来对于艺术创作的探索,无论是早期对城市人物的关注,还是最新的抽象肖像绘画,都贯穿了张恩利对人、物和空间的持续性关注。张恩利每个阶段的作品都独具其风格,但创作的主题或技法上的改变并不突然,而是贯穿其创作风格的自然转变。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张恩利画的是以人物为主的肖像。他真的在画人,屠夫食客、红男绿女、知识分子、小市民,他把市井中各色神仙老虎狗用表现主义风格画来,下笔“粗砺、果断、凶狠”,不磨蹭、不修改。

张恩利《舞》

布面油画,100cm×80cm

1995年 ©龙美术馆

张恩利《扑克牌》

布面油画,170cm×150cm

1997年

张恩利《肉市男人》(二)

布面油画,170cm×150cm

1997年

张恩利《肉市男人》(三)

布面油画,170cm×150cm

1997年

张恩利《吃》(一)

布面油画,220cm×200cm

2001年

张恩利《吃》(三)

布面油画,220cm×200cm

2001年

21世纪初至10年代初,张恩利的作品中,人从画里消失了,他痴迷于旮旯里不起眼物件,电线、水管、球、树、水桶、椅子,像局部放大了被无视的每一平方米,颜色也变得稀薄克制。

张恩利《仓库》

布面油画,180cm×220cm,2006年

©龙美术馆

张恩利《白色椅子》

布面油画,180cm×160cm

2007年 ©龙美术馆

张恩利《画展》

布面油画,250cm×200cm

2008年 ©龙美术馆

张恩利《大球和小球》

布面油画,250cm×300cm

2012年 ©龙美术馆

张恩利《河滨》

布面油画,209.5cm×200cm

2014年 ©龙美术馆

张恩利《黄色电线》

布面油画,180cm×160cm

2015年 ©龙美术馆

2016年后,张恩利作品完全淹没在色彩里,只剩线条与作品名面面相觑,盛装的女人、杂志主编、卖花姑娘,愈抽象愈具体,文与图的鸿沟让判断力变得无依无靠,全凭潜意识做向导。

张恩利《盛装的女人》

布面油画,

270cm×170cm,2019年

张恩利《吃肉的人》

布面油画,250cm×270cm

2019-2020年

张恩利《卖花姑娘》

布面油画,200cm×250cm,2021年

张恩利《英文教师》

布面油画,200cm×180cm

2022年 ©龙美术馆

张恩利《钢琴演奏家》

布面油画,200cm×250cm

2023年 ©龙美术馆

张恩利《甜点师》

布面油画, 300cm×380cm,2021年

张恩利《法官》

布面油画,250cm×200cm

2022年

张恩利《徒步旅行者》

布面油画,200cm×180cm

2022年

图片来源: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影响中国审美的人和他们推动的事业

美学专栏

翁狄森

珠宝设计

滕菲

珠宝设计

周春芽

艺术

刘杏林

舞台美术

王薇

龙美术馆

江宏伟

艺术

粱建国

设计

向京

艺术

何炬星

星美术馆

金宇澄

繁花

尚扬

艺术

程京

科学

特别出品

白玛多吉

松赞创始人

仁青茨姆

民宿主理人

瓦依那

乐队

陈翠梅

马来西亚导演

安达组合·乌尼

呼麦传承人

朱婧汐

赛博歌姬

出品

芭莎文化艺术部

Green Bazaar Lab

总编辑:沙小荔

出品人:董云燕 | 监制:徐宁 | 艺术顾问:顾维洁

 编辑:毛阿达 | 撰文:赵舆

设计:张晓晨 | 助理编辑:徐铭笛

合作

greenbazaar@trends.com.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恩利|ARTFORUM现场
国家美术·封面丨张恩利:健康的活着是一种幸福
点兵丨风向标来了!中国嘉德的超级硬货
马奈(高清版)法贵族对绘画的无限热情
绘画:哼!
荷兰小画派大师-维米尔作品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