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吕克·图伊曼斯_有关记忆和创伤的画作 | 国家美术·关注

▲ 2024年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吕克·图伊曼斯:孤儿》展览现场

展览名称:孤儿 L' Orphelin

艺 术 家 :吕克·图伊曼斯 Luc Tuymans

展览地点: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一件艺术品应该指向不止一个方向,而不是这种安抚、自我展示、见证的元素。

——吕克·图伊曼斯


比利时画家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1958年生)日前受卢浮宫博物馆邀请,在位于馆内的法国绘画藏厅中央、弗莱芒画派作品藏厅附近的圆形大厅创作了临时壁画项目《孤儿》(L' Orphelin)。

▲ 2024年 艺术家在《吕克·图伊曼斯:孤儿》展览现场

前身为皇家住所的卢浮宫现已改建为博物馆,拥有着由过往最伟大的艺术家们在各历史时刻为其所创作的装饰。图伊曼斯在此项目中独特的介入,标志着绘画在卢浮宫馆内和墙上的回归,是一场前所未见的当代实践。

▲ 吕克·图伊曼斯《手套》布面油画 93.8 x 99.6 厘米 2021

作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吕克·图伊曼斯从未停止探索绘画,同时仍保留着其伟大传统的一部分。他宣称“我不想为了艺术而创作艺术,而是想创作一幅历史的绘画,或更确切地说,是有关记忆和创伤的画”。

▲ 2024年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吕克·图伊曼斯:孤儿》展览现场




图伊曼斯的绘画曾在世界各地最大型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中展出。在当前这场于法国博物馆内进行的重要项目中,他在现场创作了题为《孤儿》的临时湿壁画。

▲ 吕克·图伊曼斯在画廊墙上绘制壁画

作品由四幅壁画组成,汇集了三幅描绘画家在清洗装满了颜料的调色板的图像。和往常一样,图伊曼斯从他的档案库中选择了已保存多年的图像。它们来自媒体或从互联网上收集;使用智能手机或拍立得相机拍摄,然后经过长时间的处理解读、通过快速的创作突然被重组在卢浮宫里、在墙壁上。




▲ 2024年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吕克·图伊曼斯:孤儿》展览现场




《孤儿》还证明了博物馆作为视觉学校、艺术家们启发彼此的灵感、学院时代的临摹场所和当今非常活跃的创作领域之特殊作用。壁画描绘了正在清洗或已被清洗的调色板,这三幅板块被第四幅图像相连——这是艺术家在1990年创作并遗失的作品,也名为《孤儿》,呈现了一个玩偶的后脑勺,没有任何特征,脖子向观者敞开。



▲ 2024年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吕克·图伊曼斯:孤儿》展览现场



2025年5月,这组壁画将被圆形大厅重新粉刷的墙壁所覆盖,展厅将恢复呈现卢浮宫的藏品。该房间位于十七世纪法国绘画收藏的中心地带,被称为“圆形大厅”(rotonde Valentin),以大师瓦伦汀·德·布伦(Valentin de Boulogne)所命名,后者的作品曾长期展出于此。这个沐浴在光影中的空间过往也曾展出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的著名系列《四季》。

▲ 吕克·图伊曼斯《手套》布面油画 80.7 x 102.2 厘米 2021

图伊曼斯这组作品延续了对时间的思考。这种现代且更具概念性的墙面装饰方法将观众带入到关于时间性的思考,让人想起悬挂、展览、转换和无常。与画架上的作品一样,《孤儿》在视线水平上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绘画体验:直接、正面而短暂。



我唯一的选择是从真实的角度出发。

——吕克·图伊曼斯




在对吕克·图伊曼斯的各类解读中,肖像都是绕不开的。他的肖像从表面上看大多还属于传统肖像;但贝壳般的身体和面具脸却昭示着艺术家对于人物个性和绘画叙事性的剥夺;诡异的是,语境和意义在被剥夺的那一刻又自动产生了。



《鼻子》布面油画 30 x 24 厘米 2002




《卢蒙巴》布面油画 62 x 46 厘米 2000



《肖像》布面油画 67.3 x 39.4 厘米 2000



沉闷的色调、模糊不清的场景、没有上下文的语境有如人类一直以来残缺的记忆一般,持续散布着恐惧与不安。图伊曼斯为肖像画建构了一种更富有层次性的进入路径,即建立起语境、标题与画面形象的互相指涉。这种友好的方式来源于艺术家对绘画意义精确的认知和把控,而这样的能力源于其对绘画长久而坚定的信念。



《审视之五》布面油画 57.9 x 43.2 厘米 1992



《审视之二》布面油画 58.2 x 39.7 厘米 1992



《审视之四》布面油画 57 x 38.2 厘米 1992



上世纪70年代,图伊曼斯在绘画生涯伊始就必须面对两个棘手的艺术议题:其一是德国社会学家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发出的著名艺术论断:大屠杀之后,艺术是不可能的;其二为美国艺术评论家彼得·施杰尔达(Peter Schjeldahl)所言,“绘画中任何连贯传统的瓦解”。

《遗产之六》布面油画 53 x 43.5 厘米 1996


《豹》布面油画 140 x 128.3 厘米 2000




《舞厅》布面油画 158 x 103.5 厘米 2005



一面在图像的本体论上展开工作,一面又在寻找与图像之间合适的距离,这是图伊曼斯的策略。对于他来说,图像的意义生发于幼时。其父亲是比利时人,崇尚佛兰德民族主义;母亲是荷兰人,二战时帮助犹太人躲避迫害,两人在政治立场上相互敌对。家庭聚会上,一张父亲的兄弟卢克(Luc)向希特勒致敬的照片意外从相簿中滑落,导致家庭氛围愈加沉重压抑,也影响了图伊曼斯后来的艺术创作。

对于二战的记忆是其早期创作的重心——《秘密》中画的便是希特勒的亲密合作伙伴阿尔伯特·施佩尔(Albert Speer)。经由图像、记忆和现实之间的松散联系,图伊曼斯摸索着历史与现实的多重关涉。




《秘密》布面油画 52×37cm 1990



《希特勒》布面油画 51.5×36cm 1998



图伊曼斯愿意参与到那些棘手的历史问题和全球议题当中,例如殖民主义、大屠杀和伊拉克战争等。其早期对宗教保守主义和纳粹主义的文化检视,意在提醒人们对自身的文化传统、政治体统和日常生活进行反思。

▲ 2019年 尼斯格拉西宫《吕克·图伊曼斯:肌肤》展览现场

“图伊曼斯流转其间的范围要远远大于'历史绘画’的范畴,使得绘画能够涉及个人道德、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在现代世界中的地位等各种议题。在这样的作品中,他还持续地表现出身为'画匠’的精湛技艺……他的创作方式并不只是一位传统的画家,而是更像一位跨越多种媒介的艺术家。”伦敦泰特美术馆前馆长尼古拉斯·塞洛塔(Nicholas Serota)对图伊曼斯利用绘画所做的史学工作给予的评述无疑是精切的。




《国务卿》布面油画 45.5 x 61.5 厘米 2005



《二零一七》布面油画 94.7 x 62.7 厘米 2017



另一方面,图伊曼斯对于所寻求的保持与图像距离感的方式——冷静、克制和疏离的画面感——也曾进行过针对性的实验,并在此后不断精进。从1992年的“审视”系列到1994年具有关键意义的《迷信》,再到《美国国务卿》以及《二零一七》,这些作品对我们这个时代忧虑的准确捕捉都足以令人惊讶。



 2019年 荷兰德庞特当代艺术博物馆《吕克·图伊曼斯:回归》展览现场



图伊曼斯视肖像为一种“图像的图像”,并利用疏离感和不确定性来制造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化合物。流变的不确定性源自新的潜在现实与既定惯例、制度,乃至宏伟历史之间日趋紧张的关系。图伊曼斯开创的图像美学是复杂的,它们首先来源于图像产生的语境,而后才是其制作的画面品格。



《迷信》布面油画 41.9 x 36.8 厘米 1994



《血迹》布面油画 57.5 x 47.5 厘米 1993



在对历史和现实的两相斡旋之中,图伊曼斯一面为宏大叙事训以道德耻辱,一面为我们的日常封上了譬释隐喻。通过对图像的不断改造,直至原始细节和几近所有清晰度的模糊,图伊曼斯使得文化的痕迹退化成了一团混沌之物,意义的生产便只得回到最为真实的物质现实语境当中。



▲ 2009-2010年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吕克·图伊曼斯》展览现场



图伊曼斯艺术创作的图像素材多源于杂志、影视和照片。其画作《剧照》就是根据大卫·林奇的电影《穆赫兰道》所绘制的牛仔肖像,这一肖像可再往前追溯到好莱坞演员汤姆·米克斯(Tom Mix)饰演的著名牛仔形象,而作品《套装》便描绘了米克斯曾穿过的牛仔服装。



《剧照》布面油画 90.6×176.2cm 2019



在20世纪上半叶,米克斯的牛仔形象出现在大量美国西部片中,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美国形象的某种原型;而其牛仔戏服更是像极了图伊曼斯另一画作《瓦纳·科瓦图(美丽的白男)》中比利时国王的制服。并不关联的一切好似历史的巧妙回归,历史文化交流中的暗流正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元素。



▲ 2004年 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吕克·图伊曼斯》展览现场



图伊曼斯近期的图像灵感则来源于网络以及自己拍摄的iPhone照片。作品《深圳》的创作灵感来自艺术家在电脑上观看的纪录片;《庆祝》更是以全景视角呈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庆典场景。



▲ 2001年 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比利时馆展览现场



▲ 2015年 多哈卡塔尔美术馆《吕克·图伊曼斯:忍无可忍》展览现场



从私人和公共领域借用而来的图像被图伊曼斯溶解在不同寻常的、稀疏的光线之中,基于零散记忆的它们发酵出的轻微焦虑触发了对现实的某种“真实伪造”。对于图伊曼斯而言,没有什么是真正原创的。“(我)唯一的选择是从真实的角度出发。”



《伊莎贝拉》布面油画 144.9 x 124 厘米 2015



《动物园》布面油画 276 x 213.6 厘米 2011



这样的绘画创作如同他的图像择选一般,在耗时且严肃的挑拣中,片面、短暂、流动的事物与观念带上了生动的鲜活性和档案性。也许并不该存在什么真正中立的立场,因为在历史痛苦的搅旋中,艺术家的敏锐难以允许。图伊曼斯通过绘画所呈现的景象可能比历史本身更为精确。



不论是身为艺术家还是知识分子,吕克身上有一点非常吸引人,那就是他的绘画呈现了一种事关'真理’的深刻的模糊性。

——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

前首席策展人

海伦·莫斯沃斯




图伊曼斯的作品通常取材于照片或电影,他并不是直接复制,而是将文化记忆中的人物和场景描绘成令人不安的版本,既熟悉又因其标志性的柔和色调而变得陌生。图伊曼斯从未野心勃勃地去推知任何真相,他的作品有如一件件思辨的时间复合体。摹仿、镜像、幻影都在支离破碎,神话、叙事、寓言都在陷入危机。在纷纷逃离线性演进的路径中,图伊曼斯坚持个人真实体验与独特表达的方式正开启着与这个世界新的多元多面的对话性建构。

《笑脸》亚麻布面油画 203.2 x 147.3 厘米 2022

《亚伯》亚麻布面油画 154.9 x 117.5 厘米 2022

《永恒》布面油画 314.9 x 275.4 厘米 2021

中国是图伊曼斯找到的重要对话对象,他与中国的渊源可追溯到2007年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策展人余辉共同策划的“中国·比利时绘画500年”展览;而他今年在中国香港的首个个展“吕克·图伊曼斯:好运”无疑意味着一个新的阶段。



《容器》布面油画 130.8 x 100.9 厘米 2019

《沼泽》布面油画 216.2 x 125 厘米 2017

《科尔索 II》布面油画 196.2 x 152.5 厘米 2015

'我的创作源于对已有图像的反应,因为我相信没有什么是真正原创的。但随后我必须对其做出自己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具象变得相当抽象,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内涵理解'。事实上,虽然图伊曼斯是 20 世纪 90 年代将具象绘画重新带入时尚的艺术家之一,他也是在这十年间崛起于国际舞台的,但他对具象的兴趣不如对唤醒的兴趣,或者说他的图像是如何被个人经历和集体无意识激活的。



▲ 2009年 布鲁塞尔WIELS当代艺术中心《吕克·图伊曼斯:逆天》展览现场




▲ 2019年 荷兰德庞特当代艺术博物馆《吕克·图伊曼斯:回归》展览现场



62岁的图伊曼斯在安特卫普的家里和他的妻子——艺术家卡拉·阿罗查(Carla Arocha)在那里避难。在香港卓纳(David Zwirner Hong Kong)的新作展览曾两次推迟——第一次是因为那里的抗议活动,第二次是因为疫情。



▲ 2020年 卓纳香港《吕克·图伊曼斯:好运》展览现场



作品的主题是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不仅是商品贸易,还有艺术和文化贸易。这个想法也许在他为展览完成的第一件作品中表现得最为明确,这是一幅大型画布的三联画,模仿了代尔夫特瓷器的色彩和插图风格。“在17世纪,荷兰人是第一批有机会与日本人和中国合作的欧洲人,”他解释说。“在明朝时期,他们有一条庞大的中国瓷器供应线——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特定的蓝色。皇帝去世后,这条线就干涸了。与此同时,安特卫普有一位意大利人试图开发同样的程序,使瓷器和蓝色瓷器更便宜。荷兰人偷走了它,然后再出口回中国。代尔夫特瓷器因此是重要的历史标记物,而图伊曼斯通过借用曾经存于贸易往来中的图像,关联起了殖民主义、全球贸易和今天“中国制造”的现实。



▲ 图伊曼斯为香港展览完成的第一件作品。从左到右分别是《代尔夫特一号》《代尔夫特二号》《代尔夫特三号》2019


当你在紧张的作画过程中感到专注时,你就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吕克·图伊曼斯


_关于艺术家

▲ 吕克·图伊曼斯在壁画项目《孤儿》前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吕克·图伊曼斯出生于1958年,是一位当代比利时艺术家,他以视觉方式探索了人类与其历史之间令人担忧的关系。他是一群艺术家之一,他们在以抽象和数字艺术进步为主导的创意氛围中帮助重新普及具象绘画。图伊曼斯曾在世界上一些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展出,他最出名的是他近乎单色、故意失焦的具象绘画,这些绘画的灵感通常来自发现的摄影和电影图像。他对创作短暂的作品特别感兴趣,这些作品被安装在特定位置一段时间。“我认为这很棒,”图伊曼斯谈到他的临时艺术品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时说。“它进入了记忆。”





关注当下艺术的热点
不错过艺术史的精彩


经典回顾
And Mor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吕克·图伊曼斯:绘画的真实意义
吕克·图伊曼斯:“绘画不能死”宣言的有力证明者
不想停留在绘画的表面上去思考 | 吕克·图伊曼斯访谈
说出“绘画未死”的力量来自中国
情怀到底是什么?
图伊曼斯:绘画对我来说意味着真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