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美术·封面丨井士剑:漫谈闲说

漫谈闲说

文/井士剑


 ||| 见与不见 

强调观看,其实什么也看不到。日常的眼见为实,或许也不能为“实”,“眼见”根本不能成为“实”。如何看、怎么看、看什么,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一切都是伪命题,是个过程,只有当其成为一个链接性的东西,才是一种“看”的方式,一种行为。所以说,任何一种观看,从学术的、哲学的,或者视觉的角度,来强调的话,都只是链接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简单的“看”与“不看”。因此,俗话所说的“眼见为实”,在我看来,其实眼见都不能成为真实。


 ||| 在与不在 

强调观看,其实什么也看不到。日常的眼见为实,或许也不能为“实”,“眼见”根本不能成为“实”。如何看、怎么看、看什么,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一切都是伪命题,是个过程,只有当其成为一个链接性的东西,才是一种“看”的方式,一种行为。所以说,任何一种观看,从学术的、哲学的,或者视觉的角度,来强调的话,都只是链接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简单的“看”与“不看”。因此,俗话所说的“眼见为实”,在我看来,其实眼见都不能成为真实。


▲井士剑《湖上泛舟》 布面综合材料 60 X 80cm 2011-2017


▲井士剑《葡萄与鸟》 布面油画 25 X 50cm 2015


 ||| 哪哪和哪儿  

不断在纠结“哪哪”和“哪儿”,其实都不重要。它不是“哪”本义,无论在哪不在哪,无论这个地点是不是在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是指“这个”和其它,或者“那个”的概念。只有艺术本身的那个光环,纠结和指向,才是真正的“那”。所以,“哪哪”和“那”,在某种意义上呈现了一种价值观的探讨,对别人、对自己的一种关照。“哪哪”和“那”的无所指与有所指,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互相的关照关系。


||| 山与山外 

山外山,或者“山外青山楼外楼”,大家都知道。“山”与“山外”,其实是一个很俗气的词,大家都在讲“山外山”,总是是渴望有一个真正“山外山”,强调一种高远,也是每一个人的希望所求。在中国传统山水里面,一直有这种“山外山”,无论是高远、平远、深远,都是可居可游可观。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其中,观到了什么,我们游了什么。比如,游弋于心,其实也是一种狭隘的观点。有时,却把它看作是很高档的东西。但是这种“狭隘”限定了我们对整个世界一种自我把握。对整个世界的自我把握,应该更要强调一个宏大的、广阔的一个自我的价值,它超越了,比如说世俗、个体等等。

另外,今天我们日常所说的知识分子,在某种意义上已变成古代文人的一种东西,过多地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以及对社会的一种悲怅。实际上,这个“知识分子”的概念也是狭隘的。文人型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我们称为具有知识的探索者,可能是这样一个概念。通过反观,尤其经过一个传统的程式化、中国化的感悟,我们更加地抒怀了一种个人的东西。在带来了焦虑、狂躁不安同时,我们其实并没有下决心。 


▲井士剑 《鸡与蛋》 60x80cm 布面油画 2011-2013


在我的作品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个人与世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深刻而奇妙地混合纠结,且在某种对峙的张力间并存着。而这种纠结又呈现出我们这个时代在这个混合状况下,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们遵循的是什么或者不遵循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是逃避的是什么东西,遵守的是什么东西,所以我认为这个很重要。我们应该从事物存在的基本的本质结构上来把握这样具有一种后续的,厚积薄发的历程。

—— 井士剑


▲井士剑 《蛋系列之一》 25x30cm 布面油画 2015


 ||| 近舍大远 

沿山坳漫行,距西湖千余米,就是虎跑。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在这里,有过一段断食的日子。今天在虎跑,依然有着当年一样的气息。虎跑,离西湖很近,离人的居住也近。但是它“近舍大远”,非常旷远。这种“旷远”,是几乎所有的普通人自己在追求的目标,但被李叔同认为大家是不可能达到的。“大远”,我们常说“舍近求远”,其实“近舍大远”,这幅创作,我的一系列创作,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描绘了虎跑这个地方,山林、山峦、近处的游人,还有游离的肖像,包括都市片段,整个在山林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关联,又相互疏远的关系,疏木寒林,萧疏和秋瑟,但整体画面给人一种苍劲,浑圆之厚重的感觉。


 ||| 拾阶观境 

众所周知,在《石渠宝笈》里,“一门一径”强调了对中国绘画风格与形式的一种判断。一阶一境,“阶”门在自然中敞开;“境”,在行走与探索之中,有登高望远之势,有回眸忽然所见,有侧看众峰万仞。旁观,则树影疏离光斑绚丽。西湖作为一种山水,在文学上,被历代文人和各大家所描写,但是作为一个批判性的绘画描述,或者是一种人精神所致。在今天,当代绘画里头,对西湖理解的表达,我可以说是首位的,这种“首位”当仁不让,因为是西湖,这片山水赋予了我这种胆识,赋予了我预先的判断,这也是一条文化的归乡之路。


▲ 井士剑 《天下》 60x760cm 布面油画 2016


 ||| 持甲鱼的人 

这张画是城市与农村的一个掠影,它遍布各地,忽闪在我们某一个不经意的生活片段,也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存在着这一种片段的生活。野生、养生、放生,纠结了人所有的秉性。在这样一幅画里,表达生存本身的欲望,迫使每一个个体都给予一种所求的、所要的欲望。“假扮”与“乔装”成为一种常态。礼仪之下的“直接”与“兜售”,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固有特色。“行销”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手段,且成为被广泛使用的方式和方法。持甲鱼的人,将真实的身份乔装,与它所在场所,被人们直接判断为一种乔装,它不是那个真实的“身份”与“真实”的确认。阳光下,焦虑之中,紧皱的眉头,他在苦苦等待,在路边、在桥头、在都市、在乡村、在过往的人群,在所有的流动之中,交织的渴望,呈现在这里。阳光之下,人们不能确信这种状态的真实,却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欺骗”和“虚伪”,但人们依然,行色匆匆在每一个场所,如同其自身一样,确立自己的身份。


▲井士剑 《持甲鱼的人》 53x66cmcm 布面油画 2017


如何转化、甲鱼从何而来,以及这个甲鱼是否被确认,每一个持甲鱼的人,都希望在这种名为“鳖”的可食动物之中,确立一种神龟般的屹立。无论财富,无论精神,在这里都堕落为一种混合的世俗肖像。



井士剑

1960 年生于辽宁省黑山县

1988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副院长、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理论与实践绘画博士

现工作和居住于杭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艺术的方式生活着,去它的形式与风格--井士剑
梦里的风景
井士剑油画作品欣赏
国美副院长 | 井士剑油画创作解读
对话 | 绘画行动:高世名&井士剑
徐斌 | 凝固的风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