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顾黎明:写生的意义是重新面对自然

顾黎明,著名油画家,美术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20世纪80年代抽象艺术的积极倡导者,是“八五新潮”后立足于中国文化进行当代语言转换的实践家,有着对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独立反思与批判,长期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化研究与创作,逐渐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一位重要艺术家。

户外写生是现在国内比较流行的绘画方式。许多形成个人强烈艺术创作风格的画家也参与到写生行列里,究其原因,我想有两点;现在的画家都是新中国美术教育培养起来的画家,艺术创作观基本上是在写生的训练中培养起来的,写生自然有着难以割舍的眷恋;再者,都市化的噪杂和拥挤,使画家更愿意逃避狭窄的空间,去渴求一丝自然的视觉“舒展”。于是,问题就产生了。一方面,为写生而写生的画家,基本上是沿用了早先苏派或印象派的写生风格,只是行为的一种延续,没有独立风格的探索,逐渐失去了艺术探索的意义。而寻求自然的慰藉,又是把写生作为一种创作的消遣方式,又缺少了探索的连贯性。

风景写生,也许在欧美的艺术创作中已经基本上没有探索的空间余地,但我个人觉得她的意义在目前的国内还是很大。传统的中国绘画方式使我们拥有了比西方价值迥异的的视域观,她的视域方式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看事物的另类方式,她不会像西方十六世纪丢勒那样试图通过一面透明板把透进的物象描摹在透明板上,中国的视觉传统是一种先验式的观看方法,她是在先有理念的状况下,用心的经验左右直觉的视觉方式;再看当下,我们的视觉方式也存在着矛盾性,耳濡目染的经验是我们的骨子里留存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方式,而图像化的视觉方式,实际上已经把我们的视域变得不伦不类,所以,我们的画面里,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照片的唯真与个性涂绘的矛盾,画家的痛楚也就在这种矛盾中不能自拔。

所以,无论哪种写生方式,写生的意义应该是我们重新面对自然,来清理我们这几年逐渐养成的浑浊的视觉,让传统的人文关怀精神在自然的呼吸中得到滋养。正是出于此因,在画室里创作工作之余,经常走向自然的环境里去清理“蜗居”养成的视觉陋习。我画风景画,不是想练练新鲜的感觉,更不想囿于探索形式语言;每当我从城市的空间走向自然时,我强烈感受到的是时间的流逝,无论是过去的民居或是自然风景,我总会感到我们内在的时间与看到的空间的错位,现在与历史瞬间的纠葛,直觉与追忆的缠扰,这种扰困意识在自然的诱发下,让我不断调整着习惯的视觉方式,去关注人文精神的现实彰显。

其实,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有一个不断产生灵感的诱发点,我的诱发点正是在自然的对话中,不断把历史的人文价值放逐在自然地语境中,让其产生历史与现实的纠葛和我内心的焦虑,从这个层面上讲,呈现更具意义。

写生作品

荣成海 100×80cm 布面油彩 2014年

深海养殖 73x60cm 2007年

崂山渔村 60x73cm 2005年

崂山仰口礁滩 70x53cm 2007年

崂山仰口礁滩 70x53cm 2007年

崂山田 50x60cm 2005年

崂山石滩 73X60cm 2007年

崂山红瓦房 73x60cm 2007年

崂山海水养殖 60x60cm 2005年

崂山公路 50x60cm 2005年

鼓浪屿红楼 80x70cm 2003年

八大关休养院 70x53cm 2007年

八大关松 70x53cm 2007年

八大关花石楼 73x60cm 2007年


其他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谢士强:“明心见性”
时代油画人物访谈I赵培智
15冀燕·自然而然
油画视觉日记——曲湘建小油画写生
艺术家寻找山水之质
李向鹏关东大地行写生作品——蛟河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